项梁(?—公元前208年),秦代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的父亲就是原楚国著名的大将、被王翦所打败的项燕。项家在楚国世代为将,有着很久的尚武传统。因战功显赫,被封于项(今河南沈丘),成为楚国的贵族。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军攻灭。项燕战死。项家随即成为秦朝政府的打击对象。项梁万不得已,带着自己的侄子项羽逃到栎阳(今陕西临潼北)。这里距秦都咸阳很近,反而比较安全。可项梁在栎阳出了事,被栎阳县官抓起来,关进了栎阳狱,后被救出。但没过多久,项梁又杀了人,因而不得不带着项羽离开关中,逃到了几千里外的吴中(今江苏南部)。当时,六国诸侯虽然被秦吞灭,但六国贵族的后代时刻都在寻找时机,准备恢复自己昔日的割据局面,项梁也不例外。到达吴中后,项梁表面上和吴中的士大夫阶层处得非常好,暗中却交结豪杰,利用给别人主办徭役和丧事的机会,用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还要项羽学习兵法。而“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由此,项梁集结了一定的力量,为起兵反秦打下了基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天下纷起响应。秦会稽郡守殷通见天下义军蜂起,秦亡势成必然,也想乘机捞点利益。他素知项梁之能,便把项梁找来商议,欲以项梁和另一个豪杰桓楚为将。但项梁有自己的打算。他向殷通谎称,只有他侄子一个人知道当时逃亡在外的桓楚的下落,然后以商议军情为名,让项羽持剑闯入,杀了殷通,夺取了印绶。“乃召故所知豪吏”,告诉他们,自己要起兵反秦。“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公开打起了起义的大旗。很快占领了吴中地区。
陈胜吴广起义旧址
是年腊月,陈胜被章邯军击败。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召平奉陈胜之命攻广陵,未能下。听说陈胜败走,不知下落,秦军很快就要打来,局势严重。他当机立断,渡江到吴中,“矫陈王命”,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并令他“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受命,以8000人渡江而西。一路上,他陆续收编了陈婴、黥布和蒲将军等人领导的几支义军。等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兵力已达六七万人。
项梁军下邳时,广陵人秦嘉已经立景驹为楚王,驻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东。他听说项梁接受陈胜的指挥,便欲进兵攻击项梁。项梁大怒,谓军吏曰:“陈王先举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背叛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随即挥军进击,击败秦嘉,追击至胡陵,杀死了他。
项梁消灭秦嘉后,准备挥兵向西。这时,章邯率领的秦军攻了过来。项梁派别将朱离石和余樊君二人率兵迎战。但二人被秦军打败,余樊君战死,朱离石逃了回来。项梁大怒,杀掉了朱离石,引兵入薛(山东滕州)。这时,陈胜牺牲的消息传来。项梁感到有必要重新树立一面反秦的大旗,便召集各路将领至薛商议大事。刘邦此时已在沛起兵,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居鄛人范增劝项梁立原楚国王室之后,认为“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立楚王之后,具有更大的号召力。项梁听从了范增的意见,乃求楚怀王的孙子、在民间为人牧羊的熊心立为楚王,仍号楚怀王,以从民望,而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在薛休整数月之后,项梁引兵西攻,在东阿(今山东东阿)大败秦军。他又派刘邦和项羽二人率军进攻定陶(今山东曹县),向西攻至雍丘(今河南杞县),在这里大败秦军,杀死了秦丞相李斯的儿子、三川郡守李由。
接连获得几次胜利之后,项梁对秦军轻视起来,认为秦军不足惧。部下宋义劝项梁提高警惕,认为秦军在几次失败之后,必然要增加兵力,寻机反扑。但项梁听不进去,并派宋义出使齐国。
秦军在几次失利之后,见项梁指挥的义军如此强大,便把进攻的重点对准了项梁。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秦朝政府调集了所有的精锐部队,由章邯指挥,开始向义军反扑。这时,项梁还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对敌军的动向注意不够。章邯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在一天晚上,趁着夜色急行军,令人马皆“衔枚”,向项梁的义军发起突然袭击。毫无准备的义军被打得大败,项梁也在混战中牺牲。
项梁虽然死了,但他领导的义军主力并未被消灭。项羽和刘邦当时正率军在外,逃过了这场大难。以后,他们成为反秦、灭秦的主力。项梁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项羽(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年),名籍,天赋异禀,身材魁梧,又很聪明,项梁视如己出,亲自教他念书识字,精心培养他。可项羽才学了几天,就不愿学下去。
项梁也不生气,心想,文的不成,那就武吧!于是又教项羽剑术。项羽学了一阵子,也扔下了。
文不成武不就,你这小子究竟想要干什么?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用处不大,学会了,不过会写自己的名字罢了。剑学好了,大不了跟几个人对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项羽
项梁就问:“那你小子究竟要学什么呢?”
项羽回答说:“要学,咱就学万人敌的本领。”
项梁于是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亲自为项羽讲解。项羽聪明,一听就懂,可只是略略懂得个大意,又不肯深入钻研,最后只弄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项梁无法,干脆任由他发展。
项梁本是下相人,因为跟人结了仇,害怕报复,索性避到会稽郡吴中这个地方。吴中的年轻人见他能文能武,颇有侠义之风,都很敬佩,把他当老大哥看待。项梁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也如同教导自己的侄儿项羽那样教他们学兵法,练本领。
他们听到陈胜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并取得了胜利,觉得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就杀了会稽郡守,占领了会稽郡。
由于项梁久负盛名,在他号召下,几天工夫就拉起了一支8000人的队伍。由于这支队伍里大都是当地的青年,所以称为子弟兵。
项梁、项羽带领8000子弟兵雄赳赳、气昂昂渡过乌江,很快打下了广陵,接着又渡过淮河,继续进军。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义队伍来投奔项梁,和他们联合。
第二年,一支100多人的队伍来投奔项梁。这支队伍在当时并不起眼,首领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是沛县人,在秦朝统治下,做过一任亭长。
有一次,刘邦要押送一批农民到骊山去做劳役。他们一天天赶路,每天总有几个农民开小差逃走,刘邦要管也管不住。但是这样下去,到了骊山也不好交差。
有一天,他和农民们一起坐在地上休息。就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去做苦工,不是累死也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乡。我现在把你们放了,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
农民们感激得眼泪哗哗的,有人就问,放走了我们,那你怎么办呢?
刘邦回答说,我也不能回去,回去必死无疑,只好逃到哪算哪了。
农民兄弟都是血性汉子,一听救命恩人为了救他们要浪迹天涯,立即就有十几个农民要跟随他。患难见真情,于是刘邦就同十几个农民逃到芒砀山躲了起来。从这点看来,刘邦的心胸确实很宽广。
躲入芒砀山后,众人的心里也是十分惊惧,但事已至此,干脆放开心怀,一路饮酒高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趁着酒意,刘邦一行人趁黑越过沼泽地。这时有人通报说前方有白蛇挡路,问是否回去。刘邦早已大醉,喝道,大丈夫行路,有何可惧,说罢赶上前去,挥剑就斩了白蛇。
刘邦经这么一运动,酒劲顿时就上来了,躺倒在地上便睡了过去。后边的人赶上来,忽然看见一老妇人瘫坐在死蛇旁边哭泣,于是便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我的孩子是白帝之子,如今被赤帝之子所杀,我就是为这个哭啊。
众人一听心底悚然,又是大半夜的,以为这老妇人在故意吓唬他们,于是便要上前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
刘邦醒后,大家忙把这件怪事告诉他。刘邦一听,嘿,原来我是赤帝之子,心里乐开了花,更是自负了。而那些追随他的人,也从心底里臣服了他。
几年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领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在这个大背景下,沛县的县令也知道他难以掌控沛郡政权了,只有起来响应。
这时他手下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就给县令出主意说,我们县小力薄,不如把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既能够增强力量,也可以杜绝被报复的后患。
县令听后,觉得在理,便让人给刘邦送消息,说你回来吧,我不追究你责任了。
刘邦一听这好事,连忙带人往回赶。但这边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后不好控制,弄不好还是引狼入室,弄来杀身之祸。
所以他干脆关了城门,并派人捉拿萧何和曹参。还好萧何和曹参听到消息早,先一步跑了。
刘邦一回来,见到这情况大怒,于是将信绑在箭支上,射入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这县令本就不满,于是一起杀了县令,然后推举刘邦为首领,称为沛公,领导大家。
刘邦当仁不让,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
刘邦在沛县起兵后不久,就召集了两三千人,在攻占了自己的家乡丰乡后,接着他带了一部分队伍便去攻打别的县城,不料留在丰乡的部下却忽然叛变了。
刘邦得知这个消息,要回去攻打丰乡,可是自己兵力又不足,只好往别处去借兵。到了留城,正好张良也带着一百多人想投奔起义军。两人遇到一起,很谈得来。他们一商量,觉得附近的起义队伍中,只有项梁声势最大,于是就去投奔项梁。
项梁见刘邦也是一个人才,可堪重用,当即就拨给他人马,帮助他收回丰乡。从此,刘邦、张良都成了项梁的部下。
陈胜、吴广等主要起义领袖死了后,各地起义军的领导权都落入了旧六国贵族手里,彼此争夺地盘,闹得四分五裂。秦国的大将章邯、李由就想趁机把起义军各个击破。
在这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城召开了会议,决心把起义军整顿一下。为了扩大号召,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流落在民间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找来,立为楚王。因为楚国人对当年楚怀王受骗死在秦国,一直颇为不平,为了提高号召力,就把他的孙子仍称作楚怀王。
章邯杀死项梁后,认为楚军主帅已死,不足为患了,于是撇开黄河以南的地方,率秦军北上进攻赵国。
此时的赵国可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一支新建立的政权,章邯没费多大工夫就攻下了赵国,赵王歇逃到巨鹿。章邯派秦将王离把巨鹿围了起来,自己则领军驻扎巨鹿南面的棘原。
赵王歇被围,只得派人向楚怀王求救。
此时楚怀王正为派谁西进攻打咸阳犯愁,由于项羽急于为叔父报仇,主动请战。但怀王身边几个老臣暗地对怀王说,项羽性子太暴躁,杀人太多,刘邦倒是个忠厚人,不如派他去。
此时,赵国正好来讨救兵,楚怀王就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领六万大军到巨鹿去救赵国。所以项羽不仅没能带兵攻打咸阳,最后还成了副将。
宋义领着大军去救赵,到了安阳听说秦军势大,就命令军队停下,想等秦军和赵军打上一阵,消耗掉一些兵力后,再进攻过去。
这一停就是整整46天,项羽耐不住性子,找宋义说,秦军包围巨鹿,形势危急,我们只要渡河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却和军官们喝着美酒,吃着酱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吧。然后还讥讽项羽道,上阵杀敌,我比不上你,但说坐在帐篷里筹谋,你却拍马都赶不上我。
宋义还就地下了一道明显针对项羽的命令:将士如敢不服指挥者,按军法处置。
这时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北方天冷,又降大雨,楚营里军粮早已接济不上,兵士们都在受冻挨饿。宋义的话让项羽大怒,质问他军营里早没了粮食,但你一停月余,自己喝酒作乐,却不顾军情,不谅将士,这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
结果自然是被宋义一番冷嘲热讽。
第二天,愤怒的项羽趁着朝会之际,忽然拔剑斩杀了宋义。他提着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我奉大王之命,将他处死。
这些将士大多是项梁的老部下,宋义在他们中本就没什么威信。大家见项羽杀了宋义,都表示愿意听从项羽指挥。
项羽把处死宋义的消息,报告了楚怀王。楚怀王虽然不满,也只好封项羽做了上将军。
杀掉宋义,项羽便紧锣密鼓地开始行军。一边派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为先锋,渡过漳水,切断秦军运粮的道路,把章邯和王离的军队分割开来。然后,亲自率领楚军主力渡河。
一过河,项羽就下令,将士带足三天干粮,然后把军队做饭的锅全砸了,把渡河船只全凿沉了。又对将士说,这次打仗,有进无退。三天内,要么击退秦军,要么死在这里。这就是历史上不留退路的经典战例“破釜沉舟”的由来。
摆在项羽面前的不利因素有很多,就如是一场有败无胜,毫无悬念的赌局。
这无疑是场豪赌,项羽是赌客,他的赌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加上几万楚军。败,则全军覆没,身死当场。胜,则将得到整个大秦天下……
首先,项羽的对面是大秦王朝最后的两支铁血精锐。
这两支秦军,一支是由秦已故名将蒙恬打造的边防军,这支军队久经沙场,驻守北疆,为抵御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带领他们的是当年蒙恬的副手大将王离,曾被封为武城侯,多次随秦始皇东巡,功名赫赫。这支大军负责围困巨鹿,兵力大致为20多万。
另一支是由多次围剿诸侯起义军的章邯带领。虽整体素质低于王离军,但也是百战之师。
对于这支军队的组成,许多人认为是由骊山劳役组成的。当年周文带几十万起义军扣关时,秦庭毫无准备,只好发动骊山劳役抵抗义军,这支军队便是如此而来。
但是想想,后来章邯多次作战,伤亡者无数,留下的自然是百战精英,而耗费的兵员又屡屡得到支援。其内部早已由骊山劳役渐渐变成了正规军。所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同样不可小觑。
破釜沉舟
章邯在对项梁作战时,屡次为项梁所败,在得到援军后一举而破项军,杀项梁。后来章邯投降了项羽,从“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可以看出章邯的军队的组成早有了本质的变化。
所以说,当时站在项羽对面的是40多万精锐的秦朝正规军,带领他们的都是一代名将。
而项羽的军队组成却很驳杂,这支军队组成要上溯到项梁时代。项梁和项羽早年在江东培养了一支精锐项家军。项羽曾带着这支8000人的子弟军渡淮攻秦。后来项梁与陈婴的几万起义军合并,称秦嘉军,收编各路杂牌义军,组成了楚军。
当时的项羽则带着少量子弟兵和刘邦军一起合为了一偏师,在别处进攻秦军。
项梁死后,楚军汇集彭城。项羽统率的就是项梁残军和自己的偏师。而怀王趁机把项羽的军队和另一个大将吕臣的军队合并,夺了两人的兵权。
所以,这支救赵主力,不仅有项羽的子弟兵,有项梁的杂牌军,还掺杂了吕臣的农民起义军。也就是说,项羽率领的完全是个大杂烩军队,不仅战斗力不详,指挥起来也很有难度。
这支军队中作为先锋的2万,《史记》明载的是英布和蒲将军的军队,而项羽掌控的主力只有3万—4万。面对于10倍于己的敌军,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局面。
但项羽却毅然断了军队后路,没有后勤补给,军队自然不能久战,项羽面临着空前压力。如果秦军战败,还可逃跑再来。但项羽战败,只有死路一条。就算侥幸逃脱,楚怀王也不会放过他。
巨鹿之战示意图
此时的大秦便如一条将死巨龙在苦苦挣扎,各路诸侯援军都知道天下之势在此一举。但又心思各异,谁也不愿把自己当作这条巨龙的陪葬品。所以,项羽想指望诸侯协同,基本上比自己登天还难。
面对这样一个险恶局势,项羽却赌了,赌得坦坦荡荡,浩然正气。古人中也唯有项羽能当得起“霸王”二字,也唯有在他身上,从不缺少那股凛然霸气。
以少量杂牌军快速击破几倍于己的精锐,无疑是痴人说梦!但天才就是天才,天才就是要打破常规,天才就是要从不可能中创造奇迹。
项羽用决心和勇气证明了他天才的能力,凭借着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手下的将士甘愿为他舍生忘死,同进共退。
项羽率领楚军把王离的军队重重包围,楚军将士士气振奋,越战越勇。他们悍不畏死的气势,直杀得秦军胆战心寒。
就这样,经过九次激烈交锋,楚军气势如虹,一路杀入秦营,并活捉了大将王离。
大秦这条巨龙翻身的两只利爪,让项羽狠狠给斩下了一只。这支北疆精锐,就这样被项羽带领的杂牌军瓦解。
当时,各路救赵的有十几路人马,他们害怕秦军的强大,远远扎下营寨,却不敢跟秦军交锋。这时听到楚军震天动地的喊杀声,连忙挤在壁垒上张望。当他们瞧见旗帜鲜明的楚军,一路横冲直撞,径直冲入秦营的情景,吓得伸直舌头,屏住了呼吸。
等到项羽打垮秦军请他们进楚营来相见的时候,他们都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项羽的神勇吓破了他们的胆,于是他们合计后对项羽道:上将军神威,自古到今无人能出其右,我们情愿听从您的指挥。也从这时起,项羽实际变成了各路反秦军首领。
王离所部是原来蒙恬统领的抗击匈奴的精锐部队,这时全被项羽歼灭,秦军士气大减。章邯所部久战疲困,经此打击更无斗志。他派司马欣回到咸阳汇报,赵高拒不接见,吓得司马欣抄小路逃回军中对章邯说,现在赵高当权,下面再怎么努力也是搞不好的。就算打了胜仗,赵高必然嫉恨,打了败仗更免不了受惩罚,希望你慎重考虑。陈馀也派人送信给他,指出秦国必亡,他的处境更困难,“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只有同诸侯军联合反戈击秦才是唯一出路。章邯这时更加动摇,狐疑不决,便派人同项羽接头。项羽乘机连续进击,屡败秦军,章邯无法,决计投降。项羽因军粮缺乏,也愿意接受投降。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双方在殷墟(今河南安阳)订盟。章邯被封为雍王,留在楚军中,司马欣为上将军,统领归降的秦军为前锋,与诸侯联军一同向关中进攻。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取得巨鹿之战的巨大胜利后,率领包括秦降卒在内的60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关中进发,渡过黄河之后,到了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
秦统一全国后,曾在全国各地征调百姓去关中(今陕西西安一带)服徭役,修筑宫殿和秦始皇的陵墓,还征发百姓修长城和驰道,轮流屯戍边境。这些人在经过关中一带时,一些秦国的百姓以胜利者自居,曾对他们傲慢无礼,甚至进行侮辱。当时这些服徭役的人,处在被欺压的地位,表面上对这些秦人的侮辱无可奈何,但内心里很不服气。现在章邯被迫率领20万秦军投降了,他们大部分是关中一带的秦人,一直被迫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本来这些秦的百姓,也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或者是在被欺骗的情况下,才做过一些欺压服徭役人的事,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他们远离家乡,去做一些自己不愿干的事,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受害者。可是一些起义军将士并不理解这种情况,他们对这些投降者仍怀有敌对的情绪,所以经常借机向他们出气,指使他们干这干那,甚至当众侮辱谩骂他们,对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报复。
这些秦朝投降的将士,因为是失败者,虽然在表面上不敢公开反抗胜利者加给自己的各种欺侮,但内心都十分不满。他们常常在背后偷偷地议论说:“章邯欺骗了我们。投降后他被封为王,我们却让人欺负。以后如果起义军能入关推翻秦的统治,我们的日子可能还好过;如果推不翻秦的统治,我们就要被迫随着起义军东撤,秦朝为了报复,会将我们留在关中的父母妻子全杀了。”这些投降的秦军将士,纷纷私下议论自己的前途,发泄自己的不满,散布对起义的动摇情绪。
项羽的部下听到了秦降卒中的这种不满的议论,将它报告给项羽。项羽把英布和蒲将军叫来商量,以防不测。他们觉得这20万秦降卒,如果发生意外,很难对付。这些人心里还不服气,思想情绪很动荡,如果进入关中地区后,万一又反叛回去,会给推翻秦的统治带来困难。他们最后秘密决定,只留下章邯和他的助手司马欣和董翳,以利用他们在秦统治中的影响,其他投降的秦将士,一个不留,找机会把他们全部干掉。
一个漆黑的夜里,在秦投降士卒的兵营里,静悄悄地大家全睡了;而在项羽的兵营里,将士们都全副武装,英布和蒲将军在秘密地给他们布置任务。到了半夜,当人们都熟睡的时候,英布和蒲将军带领这批起义军将士,突然袭击秦降卒的兵营,趁他们毫无准备,将他们杀的杀,缚的缚,全部在新安的城南活埋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新安杀降”的事件。
秦代大型无辖弩机
秦的20万降卒有不满和动荡的迹象,这是投降者常见的情形。项羽本来可以采取更好的办法处理这个问题,而不应该用活埋这种残酷的手段。这批降卒,大部分也是秦统治的受害者,只要教育起义将士正确对待他们,再给他们进行一些反秦斗争意义的宣传,组织上还可以采取一些分散治理的办法,本来可以将这批降卒的大部分,教育为反秦斗争的将士。如果措施得当,是不会发生大规模倒戈问题的,因为当时秦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这是大部分人都看清楚的,秦的降卒中大部分人也会很快认清这个形势,走在反秦斗争的第一线。可是项羽没有这样做,他似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反秦起义的威力,结果采取了这种处理问题的下策。这是巨鹿之战以后,他所犯下的第一个大错误。
杀降者,而且是杀20万降者,这是一件很不得人心的事。在任何的战争中,杀降者只会孤立自己,促使未降之敌采取更加顽强的反抗态度。活埋了这20万秦降卒,就等于把他们的父母妻儿以及亲戚朋友,都推向了反秦斗争的对立面,增加了关中百姓对起义军的对抗情绪。项羽的军队入关之后,之所以遭到了关中百姓的抵制,有人讽刺他是“沐猴而冠”,与这次活埋降卒有很大的关系。
活埋秦降卒这件事,看来是英布和蒲将军出的主意。从巨鹿之战前后项羽在处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看,他为什么会采纳英布和蒲将军的这个错误意见,实在令人费解。当然,他的那些高明的决策,从后来的情况看,也可能是范增出的主意,这次杀降卒是背着范增干的。可范增是项羽的第一助手,决定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征求范增的意见,这也是个谜。从后来项羽与范增的关系看,也可能这时他俩已发生了矛盾,他俩的矛盾甚至可能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所以范增才无法制止项羽的这一野蛮行动。
1.鏖战黄河南岸
刘邦占领陈留后,因为郦食其献计有功,封他为广野君。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在陈胜起义之后,也在当地聚众4000人响应起义,这时也在陈留参加了刘邦的起义军。刘邦在陈留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就继续开始西征。
陈留西边的一个重要城市是开封(今河南尉氏县北),刘邦进攻开封,未能攻克。这时郦商率领一支军队进攻开封西的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东),取得胜利,被封为信成君。
秦代鹿纹瓦当
刘邦西进在开封受阻,就向北移动,在黄河边上的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与杨熊率领的秦军相遇,经过激战,杨熊军败走曲遇(今河南中牟县)。刘邦追至曲遇东,又大败杨熊军,杨熊退守荥阳(今河南荥阳市)。秦二世认为杨熊军一败再败,有失军职,派使者在荥阳将他处死。
荥阳是秦在函谷关外设的军事重镇,有重兵把守。刘邦没有再追击退守荥阳的秦军,而是绕开这一带秦军主力,突然南下进攻颍阳(今河南襄城县北),这一带因为有张良活动的基础,所以很快就将它占领了。刘邦攻占颍阳的目的,看来主要是与在这里进行游击的张良会合。
刘邦与张良在颍阳研究了下一步作战的方案。张良向刘邦建议,绕过敌军重兵据守的荥阳,移军西北,攻占战略要地辕关(今河南偃师市东南),然后再从那里西进入关。刘邦接受了张良的意见,移兵攻占了辕关。
这时赵国的将领司马卬,正率领一支军队准备渡过黄河,西进入关。刘邦怕他先入关抢了自己的功劳,就占领了黄河的渡口平阴(今河南孟津县),以阻击赵军渡河。
从辕关西进的一个主要敌军据点是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刘邦在洛阳东郊与秦军接战,刘邦军队失利。刘邦如果再绕过洛阳西进,那么他的后方就有占据荥阳、洛阳的敌军,易受前后夹攻,处于被动。如果强攻洛阳后再西进,又会延误西进的时间。刘邦和张良研究后决定,改变入函谷关的打算,而改由敌军防守比较薄弱的武关(今河南西峡县西)进入关中。刘邦及时地改变西进的路线,看来是完全正确的。
刘邦决定改变西进的路线后,就由洛阳东郊向南进至阳城(今河南方城县)。这里是韩国的故地,他趁机和张良攻占了10余城后,就让韩王成留守阳翟(今河南禹县),以牵制这一带的秦军,帮助自己稳定后方,然后请张良与自己一起,参加西征的战斗。刘邦的部下,善战的武将多,而缺乏懂兵法的高级参谋人员,张良对兵法很有研究,他提出的一些战略战术思想,也很适合刘邦的口味,刘邦这次请张良跟着自己西征,是很有远见的。张良在西征中,也给刘邦出了很多高明的主意,对刘邦很快进入关中,推翻秦朝的统治,起了很好的作用。
函谷关
秦朝的时候,从当时的关东(今河南、山东一带)进入关中平原,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经过函谷关,另一条经过武关。从函谷关进入关中,路途较短,路也比较好走,是当时的主要通道,所以秦统治者在关内外都设有重兵把守。陈胜起义之后,先派吴广率主力西征,结果在荥阳城下受阻,未能进入函谷关;随后陈胜又派周文率第二支西征军,他绕过荥阳等秦军的据点,很快就进入了函谷关,可惜孤军深入,后来被迫退出关中。这两支西征军都在函谷关附近被敌人消灭了。
从武关进入关中,虽然路远难走,可秦军的防守较弱。陈胜曾派宋留率一支西征军想从武关进入关中,军事进展很顺利,很快就叩武关的大门,可惜宋留中途动摇降秦,也未能进入武关。刘邦一开始也想从函谷关入关,可当他遇到在那里防守的秦兵阻击后,很快改变了入函谷关的决定,而准备由武关入关中。刘邦在兵力有限而时间又很紧迫的情况下,避开敌人重兵防守的地方,改攻其薄弱地方的决定是正确的。
2.攻破武关和峣关
武关在河南和陕西的交界处。刘邦占领了南阳郡以后,武关就完全暴露在刘邦军队的面前。
武关
刘邦正准备进攻武关的时候,章邯的大军向项羽投降了。这两件事都促进和加剧了秦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秦的丞相赵高为了控制秦二世,达到他专权的目的,一直不把秦军在前线失利的情况告诉秦二世。章邯的投降,对秦统治者震动很大,赵高怕再也瞒不住秦二世了,就制造了一次宫廷政变,先发制人,杀了秦二世,立他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赵高为了求得缓兵之计,就派使者到刘邦处,表示愿意和他分王关中。
刘邦研究了秦使者的意见,认为赵高在耍花招,并不是真心想投降,决定不予理睬,继续进攻武关。
在研究进攻武关的战术时,张良认为,武关地形险要,一夫当关,万夫难攻,不宜采取强攻的办法。他建议让郦食其和陆贾带着大量财宝,去贿赂守武关的秦将,松懈其斗志后,趁其不备,再突然进攻,可能比较省力。刘邦采用了张良的办法,果然一举攻下了武关,打开了进入关中平原的南部大门。
新立的秦王子婴,听说赵高与刘邦相约,要消灭秦宗室子孙,与刘邦分王关中,就设计诱杀了赵高,并纠集最后的一点兵力,在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设防,企图作阻止刘邦西进的最后挣扎,但是已经太晚了。
峣关前据峣岭,后枕蒉山,关城设在山口的险要处。刘邦破武关以后,一路没有遇到秦军的阻击,进展很顺利,见到峣关有秦军把守,就想派两万人马,立即强攻。
张良认为峣关很险要,秦又派重兵把守,他们必然会做殊死战,不同意立即派兵强攻。张良先派人做了一些侦察以后,就对刘邦说:“秦的守军作战力很强,不可轻视敌人,强攻会使我们受到损失。我了解到峣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商人都很看重利。你最好留在大营中坚守,派出少量的先头部队,让他们带5万人的食具,以为疑兵;再在周围的山上,张旗鼓噪,做出要大举进攻的样子;然后再派郦食其带上重金,去见秦的守将,以利引诱他投降。”
张良的计谋果然很灵。秦将是个贪财之徒,他得了郦食其送来的大量财宝,又看到刘邦军队咄咄逼人的进攻之势,觉得坚守不如投降对自己有利,就表示愿意投降,与刘邦合军西击咸阳。
刘邦听到不费兵力,峣关的秦军就投降了,很高兴,准备举办投降的仪式。但是张良觉得其守将虽然被收买而叛秦,可他的部下不一定服从。如果部下继续抵抗,打起来就要拖延时间。于是他又向刘邦建议说:“不如趁秦将欲投降,军事上松懈无戒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必然可以很快击败秦军,拿下峣关。”
刘邦认为张良说的有理,就一方面与秦将继续谈判有关投降的事宜;另一方面偷偷派兵从小路绕过峣关,爬上峣关后的蒉山,然后突然前后夹攻峣关的秦军,很快占领了峣关。
峣关败退的秦军,又匆匆在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设防,准备再作垂死的挣扎。刘邦的军队追到蓝田北,再次击败秦军。刘邦消灭了秦朝的最后一支防卫军队后,进军咸阳的路就全部打开了。
刘邦拿下武关和峣关,都是按照张良的意见,用重金贿赂了守将后,趁其松懈而不备,突然发动进攻,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武关和峣关对秦朝统治者来说,是至关紧要的军事要地,其守将一定也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可是他们在大敌当前时,都置秦统治者于不顾,接受了敌方的贿赂。按秦律,守将接受敌人送的东西是要处死刑的,可是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都敢犯这条法律,这说明秦统治集团已经非常腐败了。看来张良对秦统治集团中的这一腐败情况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才一而再地建议刘邦采取这个办法,而且都收到了效果。
刘邦在西征中,遇到的都是秦的地方守军,所以没有像项羽率领的北援军那样,与秦军的主力进行大规模的决战。刘邦的军队直到进入咸阳的时候也只有10万余人,他之所以能用这点兵力就长驱直入,一路上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就打到秦的首都咸阳,正是因为项羽在巨鹿击败和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才给他创造了这样的有利条件。项羽不服气他首先进入咸阳也就是这个原因。
项羽在巨鹿大败了王离的秦军,而赶来支援王离的章邯也被随后的起义军重创,这让摇摇欲坠的大秦帝国恍若西山落日,眼见得便要西沉归去。
此时秦朝能够匹敌项羽的,只剩下了章邯的那20多万军马。项羽领着各路起义军直奔章邯而来。
章邯足智多谋,深知此时气势低迷的秦军不能和气势汹汹的项羽对抗,只好上了一份奏章,向秦廷讨要救兵。
秦二世和赵高看着已是疮痍满目的国家,心急如焚。而这时又接到章邯的求援军报,赵高不但不给章邯救兵,反而要查办他。赵高迫害人的毒辣手段,让章邯彻底断了企盼,在漳污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最终率部向项羽投降。
章邯投降的消息传到咸阳,秦王朝内顿时大乱。
此时是公元前206年,刘邦的人马攻破了武关,离咸阳已是不远。
赵高用指鹿为马之计党同伐异,把持秦国朝政,打那以后,宫内宫外大小官员都害怕赵高,再没有人在秦二世面前说赵高的不是。
面对这溃烂的局面,秦二世吓得直打哆嗦,连忙派人叫赵高发兵抵抗。赵高知道,如果被秦二世知道自己做的那些勾当,在秦廷肯定就混不下去了,于是派心腹把秦二世逼死了。
赵高弑主后,召集秦国大臣,对他们说,现在六国都已复辟,秦国也不能够再挂个皇帝头衔当六国的目标了,应该像以前那样称王,我看秦二世的侄儿子婴可以立为秦王。
赵高说话了,底下大臣连忙表示同意。
子婴便是这大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他性格仁爱且节制,如果不是秦皇朝败亡,自然轮不到他登上这王位。子婴自知赵高杀害秦二世后拥立自己,只是因为赵高自己想做王,但又怕大臣和诸侯反对,所以才假意让自己承袭。
子婴并不是一个无胆之人,相反他还有着坚毅一面。在即位的当天,子婴忽然派人告诉赵高,推说生病不去。都这时候了,赵高自然急不可耐,虽然实权是他掌握,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就算病了也要起来先把样子做了。
于是亲自上门催促,就在这时,埋伏在子婴家中的家将,四下冲出,乱刀便将赵高杀死在了府中。
子婴杀死赵高,又将他全家赐死,然后派出五万兵马守住峣关,抵挡刘邦率领的楚军。
刘邦领军到了峣关,看到这里被秦军重兵守卫,如果强攻必会损失惨重。所以用了张良的计策,派兵在峣关周围的山头上遍插旗子,布作疑兵。然后派出将军周勃带领全部人马绕过峣关正面,从东南侧面杀了进去。
峣关的秦军不知是计,重兵全部集中在正面方向,当发现中计已是不及,被刘邦的军队攻入关内,两面夹攻,彻底消灭。
刘邦的军队攻入峣关,然后一路来到霸上。而此时的子婴手中已无兵可用,颓废的王朝在他的手中并没有发生奇迹,子婴最后选择了投降。
进入咸阳后,刘邦手下的将军们主张把子婴杀死。但是刘邦说,楚怀王派我攻咸阳,就因相信我能待人宽厚。再说,人家已经投降,再杀他也不好。于是,刘邦收了玉玺,把子婴交给将士看管起来。
这样,随着子婴投降的那一刻起,自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强大的王朝,仅仅维持了15年时间,便在这场农民起义的浪潮中宣告结束。
进入咸阳后,刘邦在将士的陪同下,来到了豪奢的阿房宫内。
富丽的宫殿,华美的装饰,曼妙的幔帐,还有那件件金帛玉器,美丽宫女,刘邦被这晃眼的富贵迷了双眼,他在宫里待了一会儿,便不想再离开了。
但萧何却不稀罕这些东西,他一个人跑到秦朝的丞相府,把有关户口、地图等文书档案都给收了起来,然后派人保管起来。
咸阳古城
这些东西在当时虽然没有看到作用,但在日后,却为刘邦在制定正确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上,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对于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连日后刘邦都忍不住感叹道,萧何确是异才。
这时刘邦的部将樊哙正有事找他,闯进来一看到刘邦悠闲惬意的模样就急了,拉着刘邦说,沛公要打天下,还是要当个富翁?这些奢侈华丽的东西,使秦朝亡了,您还要这些干吗?还是赶快回到军营里去吧!
刘邦却借口说,让我先歇歇吧。
恰巧这时张良也走了进来,听到樊哙的话,便转身对刘邦说,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樊哙的话说得很对,还希望您听从他的劝告呀。
刘邦一向很尊敬张良,听了他的话,马上醒悟过来。急忙吩咐将士封了仓库,带着将士仍旧回到了霸上。到了霸上,刘邦专心处理政务,也知道了下面士兵的情况,连忙加以约束。
之后又召集咸阳附近各县的乡绅、头领,安抚他们道:你们被秦朝残酷的法令害苦了。今天我跟诸位父老约定三条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了这三条,其他秦国的法律、禁令,一律废除,这即是著名的“约法三章”。
虽仅仅10个字,却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公正、取信于民的形象,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安民告示了。
附近的百姓听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高兴得不得了。打那时候起,刘邦的军队给关中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