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候两代皇帝,废掉四个太子,武则天为了实现从才人到皇帝的女皇梦。阴险毒辣,手段卑劣,几为人所不齿,惊心动魄的一段血腥历史就此展开……
武则天的一生扮演了四个不同的角色:唐太宗李世民所宠幸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大周帝国的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后世对于武则天的赞扬与批评一直也没有定论,而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所建立的功业却应该说是彪炳千古的。
武则天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父亲武士彠在隋炀帝时期因为做木材生意,顺应了隋炀帝大兴土木的形势,结果发家致富。武士彠不仅善于经商,而且善于交结,弄到一个鹰扬府队正的军职。隋世祖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讨捕反隋武装,在路过汾、晋一带时,住在武士彠的家里,武士彠倾心侍奉,遂为深交。两年以后,李渊做了太原留守,便用武士彠为行军司铠。李渊起兵以后,武士彠跟随左右,以功拜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成为14名太原元从功臣之一。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武士彠的原配夫人相里氏去世,李渊亲自为其做媒,续娶了曾任隋朝宰相的杨达的女儿。当时,杨氏已经年逾40岁。成为武士彠的继室以后,杨氏生了三个女儿,次女便是武则天。
出身的问题被认为是武则天倔强、争强性格的来源之一,因为在当时的舆论中对于她父亲这样的人还是歧视的,从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等级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所以,骆宾王在《讨武氏檄》中说武媚娘“地实寒微”。武则天小时候也会多少受到这种歧视的影响。后世对于武则天的肯定方面,就包括了她对于出身贫寒官员的提拔、重用,逐渐打破了门第的影响。
武则天12岁那年,其父武士彠去世,杨氏与三个女儿处境颇为艰难。武士彠前妻留下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以及他们的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待杨氏母女相当刻薄,及至武则天得势将他们处死。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病逝。次年,唐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将其召入宫中,立为才人。李世民在位时,内职之设仍循旧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1人,为夫人,正一品;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1人,为九嫔,正二品;其下有婕妤9人,美人9人,才人9人,宝林27人,御女27人,采女27人。其中才人位列六等。武则天只有14岁。
进宫后,唐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由于她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性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12年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并且依然位居才人。
李世民晚年多病,作为太子的李治时常要到父皇榻前尽孝心,于是他不可避免地认识了负责皇帝休息的才人武则天,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
太子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嫡子,生性优柔寡断。最初他并不是最佳的太子人选,他的两个哥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夺位,最终两败俱伤,使得他渔人得利,做了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按惯例,武则天与其他没有生育的嫔妃一起,都应被送至感业寺落发为尼。
武则天并不是一个受制于命运的女人,她虽然没有继承母族的大家风范,却不乏父族的进取精神。事实上,她并未在感业寺终其一生。李治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他怜惜武则天,对旧情念念不忘,武则天紧紧地抓住这个机会,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位缺乏决断的君主未必敢采取行动将武则天接回宫中。事有凑巧,此时,李治的后宫之中,皇后王氏与淑妃萧氏正争宠吃醋,双方各不相让,武则天的命运才真正有了转机。
适值当年,王皇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淑妃萧氏颇承恩宠,王皇后被冷落,心中渐生不平,二人之间遂生嫌隙,矛盾冲突愈演愈烈。正在后妃相争之际,李治去感业寺探望武则天的消息传到王皇后的耳中。王皇后并不是一个善于计谋的人,但情急生智,想出一个主意。王皇后劝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中,企图借武氏之力,遏制萧淑妃的势头。这一建议,正中了李治的下怀。于是,李治命宫人迎武则天再次入宫。
此次入宫,武则天已经28岁了,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女子已是半老徐娘了,比不上十几岁女子的娇艳,但武则天的心计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她的美貌也许确实出众,还有唐高宗对她的感情做基础,久别重逢,更能抓住唐高宗的心。
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得唐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前后为唐高宗育有4男2女,而唐高宗共有12个子女。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她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待她地位稳固后,她便开始一步步策划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地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对手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武则天首先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唐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后,武则天便开始对王皇后下了手。
武则天生下的第二胎是个公主,非常可爱,王皇后也很喜欢,经常前去看望,等唐高宗快来的时候便知趣地走开了。武则天为了皇后之位,利用这样的机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了毒手。
一天,在王皇后看过小公主后,公主就离奇暴毙,所有的证据都直指向王皇后。最后李治以“请道士作法诅咒武媚”的罪名,将王皇后贬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极力反对她做皇后的宰相褚遂良贬至潭州(今湖南长沙)任都督。武则天在牺牲一个女儿后,成功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后来将二人各责打了100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成为皇后的武则天自然不会甘于静居后宫,她要对那些阻碍自己向权力靠近的人施以报复,先要清除仍有威胁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杀或流放。武则天终于将最大的对手解决了。
长孙无忌死后,武则天对朝中官员来了场“大换血”,将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武则天的大臣皆被贬或被杀;然后将自己人安插进来,由此一来,武则天在朝中的实力大增。
唐高宗因为不满意武则天的专断,就和宰相上官仪商量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上官仪答应起草诏书。武则天的耳目得知后赶忙报告,武则天赶到后,软硬兼施,说得唐高宗变了主意,还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的身上,可怜的上官仪糊里糊涂做了昏庸皇帝的替罪羊。武则天于是让许敬宗捏造上官仪和已经被废的太子李忠图谋反叛,将上官仪父子处死。唐高宗的软弱性也是武则天一步步登上女皇宝座的客观原因。
此后,李治再也没有动过废后的念头,反而把自己的权力都交给了武则天。武则天真正掌握了全部大权,李治每次上朝理事时,龙座后都加上了一道帘子,武则天隐身其后,仿照隋文帝上朝独孤皇后旁边坐的前例,甚至更进一步,从殿后走到殿前去了。在皇帝活着的时候,皇后就参与朝政之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而公然走上朝堂,则是从武则天开始。帝后共同临朝听政,这旷古未有的场面轰动了天下,从此,“二圣临朝”的时代开始了。
作为一位母亲,武则天的心比一般的人要狠多了,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都不肯放过自己的亲生儿子。第一个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李弘,在656年,太子李忠被废黜,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皇太子。
李弘为人宽厚仁德,谦虚谨慎。对士大夫更是以礼相待,唐高宗和众大臣对他都很满意,在参与朝政的过程中显示出政治才干。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唐高宗便想把帝位传给李弘。
但武则天却不愿意让儿子来夺走自己早已习惯的政治权力。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弘与武则天的政治分歧愈来愈大。刚开始,武则天希望通过警示让儿子李弘知难而退。可惜她错了,李弘毕竟是她的儿子,身体里流淌着与武则天一样好斗的血液。李弘上疏要求为萧淑妃的女儿义阳、宣城两位公主挑选驸马,这两位公主都因为萧淑妃的缘故,年过20岁还待嫁闺中。李弘的上疏让人会想起当年的宫廷血案,武则天失德的话题再次成为朝堂之上关注的焦点,可是话头偏偏是由自己的儿子而起。武则天终于被彻底激怒了,在权力和亲情之间狠心地选择了前者,在675年,武则天用毒药将年仅24岁的儿子李弘毒害。
李弘死后,由于唐高宗精神受到刺激,加上原来的头疼病,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再操劳国务了,就想把皇位让给武则天。但由于朝中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武则天没能如愿,但这对于武则天却是个极大的刺激与鼓励。
哥哥李弘死后一个月,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他跟哥哥李弘一样聪明,在唐高宗让他处理政务过程中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加上宰相们的辅佐,武则天随即又感到了李贤对她的强大威胁。所以,武则天指使人诬告太子贪恋女色,想早日夺取皇位,680年,李贤被武则天从太子的宝座上拖了下去,贬为庶人。后来又被迫迁至巴州。从此这个儿子就从武则天的生命中消失了,李贤再也没能回到长安,多年后客死他乡。
在李贤被废掉太子的第二天,三儿子李显被立为太子。683年,唐高宗病死,立下遗嘱让太子即位,但国家大事还要听从武则天的意见。这成了武则天日后专权乃至成为女皇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李显即位后就是唐中宗,他尊母亲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生性懦弱,所以他的即位在开始的时候才被母亲所接受。
唐中宗即位后,根本没有把母亲放在眼里,低估了武则天的力量。他想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但是父亲唐高宗临死时任命的宰相裴炎不同意,唐中宗便不可一世地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能怎么样?”裴炎便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刻召集大臣们到了乾元殿,将唐中宗废为庐陵王,幽禁在深宫之中。幽禁唐中宗后,武则天把最后一个儿子李旦推上了皇位,这就是唐朝的睿宗。
武则天题跋像
尽管武则天让小儿子继承了皇位,但却没有让他处理朝政,一切大事都仍由自己来决定,逐渐地,武则天就产生了做女皇的想法。为此,武则天积极地为自己创造当皇帝的条件,首先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准备将来做都城用。她还把唐朝文武百官的名称进行了变动:尚书省改成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丞相,门下省改为鸾台,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这明显地体现了女性特征,所以原来的宰相名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改成了“同凤阁鸾台三品”。同时大赦天下,下《求贤制》,太后自称“朕”词标文苑科考生在对策答卷里称她为“圣母皇帝陛下”。
李氏皇族的反抗一直都未停止过,688年,唐太宗之子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及李贞之子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氏政权,武则天以李元嘉、李灵夔等一批李唐诸王,与越王李贞父子通谋之原因,全部将其杀掉。
690年,罗织唐高宗李治之子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谋反罪名。武则天震怒,急召李素节和泽王李上金入京面圣。连京城都未入,李素节就被武则天派人在龙门驿用带子勒死,并杀其9子。泽王李上金与许王一同被征召入朝,听见四弟被杀,惶恐之下,也自缢而死,他7个儿子也被武后于流放途中弄死。所有这些龙子龙孙,皆是唐高宗皇帝的直系骨血。至此唐高宗李治的8个儿子,有5个被武则天杀死,当然其中也包括她的2个亲生儿子。八月,又杀南安王李颖等李唐宗室12人,“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存者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大杀李唐宗室和不附己的文武大臣,从此,再没有人反对武氏政权。
690年重阳节,年近古稀之年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至此,她的皇帝梦终于实现了。同时,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也降为皇太孙。武则天尊周文王姬发为始祖文皇帝,尊父亲为孝明高皇帝,侄子武承嗣等人也有封赏,真可谓“武氏的天下”。
武则天称帝后,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好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武则天施政时期也作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武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则天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武后从行图》(局部)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排除异己,武则天采纳侍御史鱼承晔儿子鱼保家的建议,在朝堂上设铜匦,接受全国的告密信。铜匦共有四个,分别涂上了青、丹、白、黑四种颜色,分列于朝堂之上。其中的青匦叫作“招恩”,放在东面,丹匦称“招谏”,放在南面,白匦放在西边,叫“神匦”,黑匦放在北边,叫“通玄”。然后派专人负责受理全国的告密文书。
对于进京告密的人,沿途各地州县必须给予照顾,按照五品官待遇接待。对于告密的人,不分等级,一律接见,如果属实还给予奖励,即使不真实也不加追究。通过这个途径,武则天得到了一批酷吏,其中就有周兴、来俊臣。后来唐中宗处理这些酷吏时列举了27名。酷吏们为了打击李氏皇族,发明了多种酷刑。武则天利用他们,但并不完全信任他们,也没有重用。等他们的替罪羊的使命完成了,武则天便利用民愤,将他们先后处死。
酷吏政治前后共有10多年的时间,利用酷吏将反对她的李姓宗室和原来的贵族势力基本扫荡干净。这个过程中,武则天还得到了庶族出身官员的支持。所以,武则天虽然有时表现得很残忍,但她并不是疯狂地屠杀、毫无节制。总之,酷吏政治只是武则天的政治手段之一。
通过酷吏政治,武则天巩固了自己的政权,但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她又遇到了难题。建立周王朝之后,她让侄子们做了宰相和将军,掌握朝政大权,大臣有了功劳也赐给武氏家族。她还免了武姓的田赋,将自己的故乡文水县更名为武兴县。从以上种种来看,武则天是想把皇位传给武姓的侄子,这也展开了二姓争权的局面。
693年,万象神宫里举行了祭典大礼,武则天这次出乎意料地让侄子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而正式的皇储李旦却被冷落到了一边。武则天的行动无疑是对侄子们的公开鼓励。但是,武则天的意愿遭到了宰相狄仁杰等人的强烈反对,这让武则天矛盾至极。如果把侄子立为皇储,虽然可以保住大周政权,但后来的继位者可能不会把她供奉到祖庙里去,因为她是武氏家族出嫁的女子,这在封建社会等于算是外人了。如果立自己的儿子做皇储,将来继承皇位,她可以顺理成章地保住皇后的正统地位,和丈夫唐高宗一起享受儿孙们世代的供奉。但是,这样的局面又回到她千辛万苦已经打破的旧传统中去了。
武则天的心结最终还是被聪明的狄仁杰给解开了。这天,已经74岁高龄的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大鹦鹉的两个翅膀折断了。爱卿看是什么征兆啊?”狄仁杰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对武则天说:“陛下姓武,那鹦鹉便是陛下了。两个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如果陛下再次起用两位爱子,两个翅膀就会重新好起来的。”
同时,宰相吉顼也对武则天当时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说:“你们俩因为受皇帝的宠爱,蔑视群臣,被众大臣们嫉恨,如果要保住性命,现在只有为立储君出力,日后还能够将功赎罪。你们要利用自己能接近皇帝的有利条件,劝说她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张氏兄弟听了吉顼的话,对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起了关键作用。
698年,武则天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当时的太子李旦聪明地请求退出,让母亲立哥哥为太子。这让武承嗣极为气恼,因为他的继承权完全被剥夺了,不久便气闷而死。为了避免在自己死后侄子和儿子们相互残杀,武则天还处心积虑地把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武姓的侄子们召集到了明堂,然后祭告天地,立下了铁券,把铁券收藏在史馆,以为佐证。自此到武则天去世,终于有了一段较长的安定的日子。
武则天的晚年岁月得益于张氏兄弟的悉心照料,因此武则天对张氏兄弟恩宠有加。张氏兄弟即张易之和张昌宗,都是中山安国即现在的河北安国人,祖上曾在贞观末年做过宰相,也是名门出身。
无字碑
704年末,武则天病于卧榻之上,几个月不曾召见宰相,只有张氏兄弟侍奉其左右,拨弄朝政大事,这使得大臣们六神无主。宰相张柬之经过周密部署,于705年的正月里发动兵变,将张氏兄弟杀害,迫使病中的武则天让位,由唐中宗复位,重建唐朝。正月二十五日,武则天不情愿地离开了她做了15年女皇的宫殿,搬到了洛阳宫城西南的上阳宫。但没有了帝位的武则天心情很坏,精神的支柱没有了,本来就年老的身体很快垮了下来,在705年十一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死于上阳宫的仙居殿。临终时她异常清醒,立下了遗嘱,包括去掉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只许为她立碑,不许立传,这就是武则天无字碑的来历。还有赦免了王皇后、萧淑妃以及褚遂良等人的家属,其他被酷吏迫害的人早在她被迫下台前已经赦免。
武则天死后,她的谥号变更过几次,但儿孙们的尊敬态度没有变。唐睿宗第二次即位后,改称为“天后”,后来又先后改为“大圣天后”,尊为“天后皇帝”,改为“圣后”。唐玄宗即位后,改为“则天皇后”。到了749年,将武则天的谥号定为“则天顺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