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叫作灵台方寸山,山中一片祥和,美如人间仙境,果然是个神仙洞府。山上有个斜月三星洞,住着一位菩提祖师,收了好多徒弟,在那里授业解惑。在樵夫的指引下,猴王上山去寻,果然找到了山门。他也不敢敲门,就在外面等着,摘了果子边吃边玩。不一会儿,里面走出个俊秀的道童,问道:“师父说门外有个修行的来了,让我来接,看来就是你了?”
猴王连忙答应,随道童进去,见了菩提祖师,当即跪下磕头,喊道:“师父!师父!我是从东胜神洲远道而来的,求师父收我为徒吧。”祖师问他:“你姓什么?”猴王说:“我没脾性,别人骂我打我,我也不恼。”祖师说:“我是问你姓什么叫什么。”原来猴王无名无姓,便求祖师赐名。祖师见他像个猢狲,便让他姓孙,又取了“悟空”二字为名,从此便叫作孙悟空。
悟空大喜过望,连连磕头拜谢,就这样留在山中学艺,每天听些讲经论道的学问,不觉已过了七年。祖师见他诚恳,便说要传授他一些请神卜卦之术,悟空连说“不学”。祖师又问,要学诸子百家、清静无为还是炼丹治病?悟空都说“不学不学”,只想学长生之术。祖师大怒,手拿戒尺,朝悟空头上打了三下,拂袖而去。其他徒弟又惊又怕,只有悟空窃喜,猜出祖师敲他三下,是要他三更前去授课的意思。夜半三更,悟空果然去找祖师,祖师见他这样聪慧,便教了他长生不老的口诀。三年后,又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本领也传授于他。
灵台、方寸,在古代汉语中都有“心”的意思。“斜月三星洞”明显是个字谜,斜着的月亮加上三个点,正是一个“心”字。这个暗喻非常重要,悟空就是在这个地方学到了本事,从而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原著作者是想告诉读者:一切成长和进步,最重要的都是修心,修炼自己的心性。悟空后来惹了滔天大祸,正是因为没有守住好胜之心。
悟空拜师的时候,菩提祖师问他“你姓什么”,很明显是在问他的姓氏。原著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原本只需要让悟空说“我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没名没姓”即可,但原著却写:悟空理解错了,以为祖师是在问他脾气如何,因此回答“没什么脾气”。实际上,这里是不至于理解错的,那么原著为什么写这样一句呢?显然是为了前后对比。悟空原本没有什么本事,因此不敢惹是生非,所以拜师菩提祖师的时候,他谦虚而谨慎。但自从学到了本领之后,他就突然变得脾气很大了。
这正是《西游记》这部文学小说的高超之处,它揭露了很多社会现实,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人们没有能力的时候也许会表现得脾气很好,而一旦拥有了为所欲为的能力,就很容易肆意妄为,把忍让、客套全都忘到脑后了。而孙悟空肆意妄为的结果,无疑就是被比他更强的人(如来、观音)镇压。这是原著作者想要提醒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