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悟空除六欲

悟空护着师父继续西行,没走几日,便遇到六个山贼劫道。这六人自报名号,叫作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悟空哪里会怕他们?一顿铁棍,将六贼全部打死。三藏又惊又怒:“出家人慈悲为怀,扫地恐伤蝼蚁命,你有本事,将他们赶走也就是了,怎能随意杀人?”悟空道:“不瞒你说,老孙五百年前占花果山为王之时,不知打死多少人,从来没人这样絮叨我。”三藏又道:“正因你不服管制,才受了这五百年之难,如今还不悔改?”

悟空一生受不得闲气,一时恼怒,驾起筋斗云便走了。一眨眼,三藏已寻不到他人影,只好孤零零独自向西行进,走着走着,遇到一个老妇人手捧一身棉衣、一顶花帽,那妇人对三藏说道:“这身衣帽送给长老的那个徒弟,我有一篇紧箍咒,能帮你降服他。”说完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了,原来是观音菩萨现身点化,三藏连忙撮土焚香拜谢菩萨。

悟空撇下三藏,心情郁闷,去找东海龙王闲聊,龙王劝他不要半途而废。悟空自己也有些后悔,便又回到三藏身边,好声好语地哄了师父。悟空见到那一身鲜亮衣服和嵌金花帽,十分喜欢:“好师父,这是给我的吧!”说着兴冲冲地穿戴起来,三藏立刻念起紧箍咒。悟空疼得将金箍棒也丢在地上,饶是他有移山填海的气力,此时却拿不下这小小的紧箍,只好保证乖乖听话,不敢再放肆了。

悟空杀死六个强盗有什么深意?

今人看《西游记》,大多只是看故事、看趣味,实际上这样的阅读方式很大程度上淹没了原著的精华,让人看不到《西游记》这种古典文学的更多价值。文学与故事的区别就在于故事只是故事,而文学则在故事之外加入了很多观念与文化。古典文学名著中,《红楼梦》《西游记》都运用了大量的伏笔、暗笔等手法,文字像蛇一样在地上走过,留下的痕迹非常耐人寻味,这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千里伏脉”,是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叫作李卓吾,他批注了《西游记》,在悟空杀死六贼的这一章就写道:很多隐语,读者应该仔细品味,否则何异于痴人说梦、辜负原著苦心?

李卓吾先生择出了很多原句提醒读者注意,最显而易见的一处就是:悟空杀死六个强盗有什么深意?六个强盗的名字稀奇古怪,显然没有人会这样起名,这就是原著在明着告诉读者,六人代表七情六欲(“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七情”则是指喜、怒、爱、思、欲、忧、恶),悟空自己在这里代表着恶,指凶恶的暴力,在西天取经的最开始,他就用暴力打杀了七情六欲,意思是他必须除掉那些六欲心魔。但他这是用暴力除掉,而不是真正用心除掉,因此不是真正除掉,紧接着下文他就被戴上了紧箍来扼制他的“恶”。 7GOwc3aVVvVVSjNcSy0jCOwIBi2z91NcXUYLOY9lmNxHIRagTmnuV0Wrk6J85t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