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走到两界山下,见山石间果然埋着一只神猴。神猴说:“师父,你怎么才来?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因忤逆了上天,被佛祖镇压在这里。我受观音菩萨点拨,在这里等候取经人。快救我出来,我保你西天取经去!”三藏喜道:“我自然想救你。可是我没有斧凿,不知该怎么救。”猴王道:“不用斧凿,山顶有如来的金字压帖,你把它揭了,我就能出来了!”
三藏依言,爬上山顶,果然见到金光万道、瑞气千条,四方大石压着一张帖子。三藏跪拜在地,念道:“弟子西去取经,若与这神猴有师徒之缘,便让弟子揭开帖子;若他是个妖猴,哄骗弟子救他,便揭不起。”拜完,三藏上前揭帖,果然轻而易举揭了下来。悟空让他躲远,猛一用力,五行山立刻崩裂开来,悟空从山下跑出,跑到三藏身前跪了下来,连连拜谢。三藏欢喜不尽,收了这个徒弟,又给他起个名号,叫作行者,从此悟空又称孙行者。
悟空终于重获自由,高兴得连蹦带跳,让师父上马,自己在前引路。忽然一只猛虎扑了过来,悟空从耳中取出如意金箍棒,笑道:“这宝贝五百余年不曾用了,如今拿你挣件衣服!”一棍便把老虎打得稀烂,剥了虎皮,裹在自己身上。三藏问他的铁棒是从哪里来的,悟空便将当年龙宫夺宝的经历、勇斗十万天兵的本领又吹嘘了一遍,三藏见收了这样一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很是欣慰。
《西游记》原著中,刘伯钦说:“五行山像手掌一样,是五百年前王莽篡汉时从天而降的,又叫作两界山,矗立在大唐边境,过了这座山就不再是大唐的领土了,因此叫作两界山。”实际上,两界山不是为了分隔大唐边境才叫作两界山的,因为很多边境的山都是用着自己本来的名字,并没有因为划分国界就要特意命名。两界山还有另一重意思,就是代表着孙悟空从这里开始就要二世为人了。
整部《西游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悟空被如来镇压之前的部分是“齐天大圣传”;
从观音去寻找取经人开始可以理解为是“取经因缘录”;
三藏救出悟空开始,则是“西天取经记”。
胡适先生就是这样解析《西游记》的结构的。从这个分析方法也可以看出,五行山又叫两界山是为了暗喻情节,是说悟空从此二世为人了,这是一种文学写作手法。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刘伯钦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王莽是西汉末年的一位大臣,篡夺汉朝,自己称帝,建立新朝,史称“王莽篡汉”。这真是与孙悟空大闹天宫上下相应,地上王莽篡汉,天上大闹天宫,也是原著作者精心安排的一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