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变作三头六臂的法身前去迎战,与哪吒战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悟空手疾眼快,拔根毫毛变出个假身拖住哪吒,真身却闪到哪吒身后,一棍打中其左臂。哪吒罢阵而归,对李天王道:“父王,那弼马温确实有本事,他还说,要玉帝封他为齐天大圣,万事俱休,否则便要打上凌霄宝殿!”李天王只好回天宫禀报玉帝。太白金星劝道:“那妖猴不过是要个虚名而已,陛下给他就是了,只是不给他差事、不给他职权,收收他的邪心,换来天下太平,有何不可?”玉帝准奏。
太白金星再次来到花果山,请悟空上天受封,悟空欢喜而去。玉帝果然封他为齐天大圣,并命他看守蟠桃园,又在园外建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安排安静司、宁神司两个仙吏服侍。悟空住在府中,清闲度日,东游西逛,见到三清四帝这些道教最高神明才叫一声“陛下”,对其他神仙一概称兄道弟。
过了些日子,蟠桃刚熟,便被悟空吃了个精光。七仙女奉王母之命前来摘桃,悟空听说蟠桃宴遍请周天神佛,却根本没有自己的份儿,心下不平,非要凑个热闹不可。他把七仙女定在原地,一个筋斗云翻去蟠桃会,趁众神都还没来,把美食仙酒吃了个遍。之后,他醉醺醺地到处游荡,不觉走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见宫内空无一人,又将仙丹全倒出来,像吃炒豆一样乱吃一通。不一会儿,丹饱酒醒,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索性离了天庭,回花果山去了。
猴最爱吃桃,让孙悟空看守蟠桃园,不出事才怪。那玉帝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难道是故意等他犯错,然后才能派兵除掉他?当然不是,这种阴谋论非常小气肤浅,既不符合一部古典名著的气度,也找不到文字依据。如果玉帝真想派天兵天将去花果山除妖,那么弼马温擅离职守一事便足够问罪了,没必要等着闹出蟠桃会一事才动真章。那么玉帝为什么要让悟空看守蟠桃园呢?真正的答案其实就在玉帝封赏悟空的话里: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又安排两个仙吏,叫作安静司和宁神司。这是在暗示悟空和读者:若能安静宁神,身为猴子却能守住桃园,便当得起齐天大圣之称;否则,只是武力强大,心性却不强大,终究不过是只猴子。这才是玉帝让悟空看守蟠桃园的真谛。
很多文艺作品都喜欢把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塑造成一对夫妻,其实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玉帝在神话系统中并不是天界的最高统治者,只是一些小说这样写。王母娘娘更不是玉帝的妻子,她本来的称谓是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西王母长着虎牙和豹尾,披散着头发,形象非常可怕,不知是妖是神。后世传说大多将她塑造成雍容华贵的女神形象,这都是人类自己的心理需要,喜欢这样的形象罢了,其实这类妖神在最早的传说中大多是凶戾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