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本讲解科学思想的非虚构类书籍,《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受到了读者超乎寻常的欢迎,我受到了很多热情鼓励,感到受宠若惊。
从2014年出版至2019年,《万万没想到》在中国大陆的销量已经超过40万册,还在韩国被翻译出版,而且在台湾地区出了繁体中文版。这本书一出版就得了好多奖,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等,在豆瓣上被读者打了高分。
但是这些成绩跟我的理想相比,是非常微小的。
我的理想是让更多的中国人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我希望中国能来一场现代科学的启蒙运动,因为相当一部分中国的主流见识,还处在蒙昧状态。
我在《万万没想到》中使用了一个概念叫“理工科思维”,这不是一个学界通用的词汇。“理工科思维”是个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是相对于“文科思维”而言的。
“文科”是个现代中国才有的概念。一般提到“科学”,我们想到的是宇宙起源、克隆生命、深海探测之类跟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的东西,有些人会把建造火箭的工程技术当作科学,而像小孩应该怎么教育、社会财富如何分配、企业家的成功经验这些知识,我们则通常认为是“文科”的内容。
这种观念非常落伍,可以说落后了将近100年。我们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把学生分成文科生和理科生,以至于让那些畏惧数学的人去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结果一个个都把学习当作死记硬背,把研究当作以某种思想为指导的文字游戏。
事实上,科学无处不在。教育学也好、经济学也好、社会学也好,这些学科要想做严肃研究,就必须使用和物理学、生物学一样的科学方法,包括使用并不简单的数学。
我在这本书中详细解释了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并不神秘,它们不是“有西方特色”的方法,不是某些学科所特有的,更不是什么权威人士的特殊规定。科学方法,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取得可靠答案的唯一符合逻辑的方法。自然科学家使用这些方法,社会科学的学者使用这些方法,包括现代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的报告、媒体的分析报道,乃至中学生的论文,都得使用这些方法。
只要你想讲“理”,你就得尊重科学方法。
但是中国传统的“文科”套路,虽然号称就是专门讲理用的,却未从根本上讲求科学方法。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讲写议论文的所谓“四大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这些不但不是科学方法,而且几乎是科学方法的反面。
一个传统文人完全可以通过举几个身边亲友的例子、引用几句先贤的名言、把现代白领和古代名士的生活做一番对比、再来几个生动的比喻,去论证“金钱并不能使人快乐”——可是这样的议论在今天这个时代,已经一文不值了。
如果你仔细考察一下发达国家科学、严谨的文章或论文,你会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写的。想要说明金钱跟快乐的关系,你必须引用科学研究结果才行。通常这样的研究必须针对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大规模统计。更高水平的研究,还可能要搞主动的随机分组实验。
想说一句有关真实世界的判断,你就得有这么硬的支持。
这不是写作水平的差距,而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而你一旦使用科学方法去探索,就很可能会发现真实世界的情况跟你原来设想的非常不一样。我们日常的观察、固有的观念常常都是错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叫“万万没想到”。
你手里这本新版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反常识思维”说明我们当作常识一样的很多传统智慧其实是错的。我们提出了“理工科思维”这个概念,我们列举了人脑的几个思维误区,我们反对阴谋论,而我重点想给你讲讲概率论的思想,这才是现代人必备的常识。
第二部分“成功学的解药”可能会对你非常有用。我们反对那些不靠谱的成功学,我们要说的是经过科学研究验证的、提升自我的方法。我们会讲到意志力、专注力、记忆力、竞争和“人脉”的学问。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则是创造力、发散思维和现在已经广为人知的“一万小时刻意练习”——请注意,“刻意练习”这个名词,好像就是我第一个告诉中国读者的。
第三部分“在现代生存”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如何理解贫富差距呢?穷人跟富人相差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甚至还可能是基因。这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只有正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让世界变得更公平一点。我还希望你能从这部分内容里获得拼搏的勇气和平等的气度。
第四部分“霍金的答案”有点烧脑,但是并不枯燥。这部分讲的是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本身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你能把这部分内容啃下来,你会掌握一套特别硬的功夫,你将来再听说什么观点的时候会有一个审视的眼光。如果你把科学当作一套方法,这里是演练这些方法的好地方;但如果你把科学当成一面旗帜甚至一个门派,这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会让你火冒三丈。
《万万没想到》第一版已经出版5年多了。这几年中我从一个以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研为生的物理学家变成了一个全职的科学作家。我在罗辑思维的“得到”App上开设了《精英日课》专栏,写了很多新文章,又出版了《智识分子》(2016年)、《高手》(2017年)、《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2019年)三本新书。
时代思想进步的速度往往比书籍更新快得多。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我认为《万万没想到》应该做得更好,所以我们推出了现在的精装增补版。在这一版中,我删除了10篇旧文章,增加了16篇新文章。这一版的内容绝对比第一版更好。
“万万没想到”是个特别有意思、有情趣的感叹。我希望我的读者能对寻常的东西提出质疑,遇到不寻常的东西能保持冷静,面对权威不必仰望,发现规律又能主动寻求科学验证。
有句话说:“伟大的头脑谈论想法,中等的头脑谈论事件,弱小的头脑谈论人。”我希望我的读者的头脑里充满各种有意思的,而且最好是科学的想法。我们总是先有想法才能改变世界。
“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喊了100年,现在完全有理由喊出更高的水平。最后让我们用一句鲁迅先生41岁时写下的话共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万维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