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 什么是人格,是性格吗?

人格和性格有什么区别?

我们平常说的性格就是人格吗?

人格是稳定的还是可变的?

接下来,我尝试用最易懂的方式来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首先,人格的概念比较复杂。有强调个体差异的人格特质理论,也有强调群体差异的人格类型理论,不同理论对人格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人格特质理论强调的是人格在量上的差异,人格类型理论强调的是人格在质上的差异。人格特质理论描述的是人格的下位特征,更为具体。比如说这个人的情绪极为稳定,无论受到多大的压力或遇到怎样的突发事件,他都可以从容地应对。人格类型理论呈现的是人格的上位特征,更加抽象、概括。比如,A型人格语速快、急脾气,B型人格则相对沉稳,比较与世无争。

当前颇为流行的MBTI就是典型的人格类型理论。如果你是ESFJ(执政官型人格),那你就不可能再是INTP(逻辑学家型人格),你只能属于某一个类型(见图2)。

图2

而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则是著名的大五人格理论。大五人格理论包括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每个人都会有,只是存在水平高低的不同(见表1)。这五个词英文的首字母能够组成“OCEAN”这个英文单词,因此被称为“人格的海洋”。

表1 大五人格理论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包含于类型之中。因此,当我们在看MBTI测试的人格解读时,会发现许多类似特质的描述,比如表2中这些人格类型。

表2 MBTI的类型介绍

外向型(E)的人喜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更喜欢一边想一边说出声(出声思维法),反应快,注重事物的广度而不是深度。

直觉型(N)的人更相信灵感,注重想象力,喜欢跟着感觉走。

情感型(F)的人往往会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比较在乎他人的感受。

判断型(J)的人更重视制订计划,并且看重结果。他们会将工作始终摆在首位。

MBTI测试有效地结合了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类型理论的优势,因此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可,风靡一时。人格特质理论的描述足够具体,更容易让人带入现实生活。而人格类型理论则满足了人们对于“贴标签”的需求。

心理学家J.P.吉尔福德强调人格结构的整合性与独特性,认为人格是每个人具有的与他人不同的、可辨认的且较持久的由各类特性(如需要、情绪、认知、兴趣、态度、气质、能力等)构成的独特模式。

和他一样,我也坚持认为,人格是个统合概念,是我们在对人、对事中表现出的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具有稳定性和适应性,兼具多元性和流动性。

显然,我们可以认为性格是我们对现实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是人格的其中一个剖面,也是人格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对于人格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理论学派持有各自的观点。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类本能的需要和生理动机,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由婴幼儿时期的各种经验所决定的,成年后很难再有所发展。倘若想改变人格,只能在特定的婴幼儿时期(关键期)进行教育。他们的看法印证了我们的那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很多人喜欢把人格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归咎于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是受到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

与之相反,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约翰·布鲁德斯·华生有一句经典的论述:“假如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让我在特殊环境中教养他们,那么我可以保证,我能把他们训练得去做我所希望的任何职业,比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甚至是乞丐和盗贼。”显然,行为主义学派秉承的观点是“人格是可以改变的”。这与“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谋而合。

以上的分歧类似于“先天基因决定论”和“后天环境决定论”之间的争论,当前人格心理学领域比较倾向于折中的看法,即人格的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有机结合。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且相对稳定的性格特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努力去改变或者优化它们。

所以不难看出,对于人这种复杂的生命体,用单一甚至二元论的视角的确很难全面且科学地解读。因此,我希望未来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要尽力避免“二极管思维”。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那个互补人格的例子吗?

一个INFJ型的人想找一个ENFP型的人做伴侣,这样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一个有计划性、一个有创造性,可以形成互补。

“INFJ和ENFP竟然是天生一对!”“找对象就找ENFP!”“ENFP是共情大神!”类似的话题层出不穷,甚至会成为各种社交媒体上的热点。

各路人马曾抛给过我这样的问题:“您作为人格心理学专家,又致力于研究亲密关系,能给我们解释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对人格测试这么在意吗?人格类型是一成不变的吗?人格真的对亲密关系有很大影响吗?”

起初,我认真地从学术视角讨论过为什么我们会偏好人格测试,为什么各类人格测试能迅速“出圈”却并不被学术界认可。后来我发现,其实大家并不是想听这些。真正在乎“我的性格测试究竟准不准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多数人只是在通过测试进行“社交”,在枯燥的学习和工作之外寻找共鸣。换句话说,人格测试是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产物。相比于科学属性,人们更看重它的社交属性。

不过,就此契机,我还是谈一下对于人格测试到底靠不靠谱的一些观点。

以MBTI测试为例。MBTI测试的创始人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及其母亲都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的忠实追随者。她们很好地继承了善于思辨的家族特征。最初她们觉得,人们不能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才导致了战争。因此,为了促进世界和平,她们将荣格的人格理论和自己的“学说”进行了整合,最终形成了MBTI测试。虽然MBTI测试没能避免战争的发生,却受到了大量企业的青睐,被用于人才选拔,至今仍是很多企业在面试和对员工做发展培养计划时常用到的测评工具之一。

MBTI测试存在很多争议。很多人说MBTI测试缺乏科学性,没有实证研究支持。这背后其实存在一个潜在的鄙视链,也暴露出心理学界直到现在依旧面临的重要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存在鸿沟。

对MBTI测试持否定态度的一方,其实是在质疑迈尔斯母女的出身。他们认为迈尔斯母女并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背景。可见,出身的确很重要——如果你是专家,你的观点会更容易被信服。

前文提到的热门的心理学理论之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最初是根据对大量成功人士的访谈而得出的,同样不够严密。成功人士的独有经历和观念,不一定适用于普罗大众。

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AI时代,科技不断在进步,你会给你的孩子提供什么职业生涯建议?”沉默良久之后,马斯克回答:“我应该会说,追随他们的内心,做那些他们觉得充实有趣,对世界、对他人有益处的事情。”

他说的事对他的孩子来说或许并不难,对普通人来说实现起来可能阻力重重。

MBTI测试是一种通俗且逻辑自洽的体系。典型的逻辑思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归纳,一种是演绎。MBTI测试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演绎是以一种人格类型的假说为基础进行的演绎,而不是像物理学那样从公理出发进行的演绎,所以相对就比较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再加上它的研究对象并不是物体,而是复杂多变的人类,会永远受环境和文化等宏观层面的影响,其研究就变得难上加难。

其实,很多人格研究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研究的对象是人,但结论却让普通人听得云里雾里。因此我们需要建构一种看起来自洽、通俗易懂的理论,而我们熟悉的大五人格理论虽然有足够的理论建构以及实证研究依据,但它还不够直白,没有将真正的结论以足够浅显的方式演绎出来。MBTI测试正好扮演了这个角色。

当今社会,我们的社交需求是极强的。除了MBTI测试,各个网络平台的性格测试层出不穷,某些音乐平台、游戏平台纷纷推出一系列性格测试。当然,这些性格测试几乎没有科学性可言,纯粹是迎合人们的社交需求。但大家纯粹是为了好玩,对此并不在意。

很多心理学科普读物里都解释过巴纳姆效应:人们往往容易接受笼统、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们反映了真实的自己,即使这些描述十分模糊和广泛。比如我们熟知的星座分析,很多时候描述的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有合理的成分,可即便如此,星座依旧是流行的“社交货币”。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给自己“贴标签”,一方面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得到他人的共情。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不足,还不够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所以希望通过测试揭示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如果通过测试得到了明确的答案,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即便暂时达不到,我们也会朝着这个方向有意甚至刻意地努力。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催眠。

而共情则是人类感性维度上的需要,是人类很重要且高级的情感功能。当我们的情绪被唤醒时,内心就会产生波动,进而影响判断和行为。我们会涌上一种宽慰和舒适的感觉:“这就是我!”“真是太懂我了!”“你快看看,这说的不就是我吗?不能再准了!”“快把摄像头拆了好不好……”

当下火爆的网络直播带货,甚至是诈骗行为,正是成功地操控了我们的情绪,才获得我们的信任。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既天生与众不同,又潜力无限。虽然“贴标签”有助于我们构建身份认同,但我们也要留意,不要削足适履,被某种标签禁锢,忽视了人生的广阔可能。 1B6AXYfTEFXJcOZ8K7ly2CYriKDFJ03BLlYUI5+MnNv7F31uf/el0erK4dyj4r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