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调查研究的实践内涵

如何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理解调查研究?

首先,调查研究是循证治理的工具。调查研究代表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它植入了现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也就使得现代国家具有了循证治理的特征。现如今,国家治理从议程设置,到决策、执行,最终到评估和反馈,都需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比如“十四五”规划制定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亲自召开基层座谈会,征求基层的意见。并且,还进行了网络征求意见,征集了大量的建议和意见。按常规,规划制定前会有不少课题组开展前期研究,针对不同专题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再比如,有关部门依靠第三方对地方的脱贫攻坚成效进行评估,通过“三率一度”的调查对各地的政法工作进行评价,通过专业调查队开展创文创卫等活动。甚至于,很多城市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引进第三方,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今天,调查研究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全方位地进入了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循证治理已经非常彻底。

其次,调查研究体现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核心内涵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可见,调查研究是群众路线的主要载体,是群众工作法的具体途径。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表现。调查研究不单单是为了收集信息,让决策更加科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性诉求,它还具有鲜明的政治诉求。在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中,群众要参与,且不单单是被动地提供信息,还需要循环往复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逆向的政治参与。在决策中向群众“开门”,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本身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但调查研究中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却不是一种政策竞争,而是通过不断的协商来凝聚共识。

再次,调查研究是解决循证治理带来的意外后果的有效方法。现代国家往往在循证的原则上,建立了理性化的官僚体系。但理想型的官僚系统是,国家机器是一个“无人统治的系统”,国家的政治机器一旦发动以后,官僚系统就会自己运转,不需要人操纵,各部门都按部就班地各司其职,官员只是这个机器的零件而已。如果一个官员在其岗位上没有尽职履责,他将受到处分,这在任何一个理性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都一样。但通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每一个岗位都不存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但特定地方、特定系统在特定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却出了问题。更有可能的是,很多部门和官员倾向于形式上履职,实质上不负责任,由此出现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

调查研究可谓是对官僚机器的一种“检修”,让治国理政回归到实质主义的轨道中去,即官僚要对实质问题负责。事实上,我们国家的官僚系统一直都是有人驾驭的,不允许出现无人驾驶的局面,一旦出现了严重后果,哪怕行政程序合乎规定,有关负责人也需要负责任——他们没有渎职,也就不存在负行政责任;但他们要负政治责任,其实就是驾驭官僚系统的责任。且,在追责的同时,还要对意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举一反三”,补上制度上的漏洞。

调查研究塑造了循证治理,它也在维护循证的科学性,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泛滥。调查研究有平等性,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是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化。复旦大学的白钢教授有个说法,说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师生辩证法,党是先锋队,人民群众要依靠先锋队组织和动员起来。但是,先锋队又来自人民群众,先锋队只有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不断保持先进性。调查研究就是师生辩证法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往往是先进分子,在日常工作中具有先进性,通过组织赋予的权威,以及自身的模范作用,去教育群众。但在调查研究中,这种关系是颠倒的,群众是老师,领导干部是群众的学生,只有群众才了解基层实际,只有虚心向群众学习,才能增强本领,保持先进性。所以,调查研究中的平等性,以及师生辩证法的具体开展,打破了官僚等级制和封闭性,让官僚制这一循证治理的工具更具适应性。

调查研究有统一性,调查和研究是不可分离的。调查本身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要建立在调查基础上,二者合二为一。所以,调查者和研究者的两个身份,是不可分离的。领导干部去搞调查研究,结果他自己不调查也不研究,而是成立一个专班,抽调人员,让下属去搞调查研究,自己只是挂个课题组长的名,这就很麻烦,根本就没有达到调查研究的目的,他自己也没有机会接受群众的教育。要是他还美其名曰指导一下,可能就更麻烦,他还可能瞎指挥,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脱节。调查研究的统一性来自决策者亲自去调查,把群众分散的意见收集上来,并经过和群众、同事的反复讨论,形成思路,再把自己的思路反馈到群众中去,看是否符合实际,如此循环往复,调查与研究合二为一。

调查研究有开放性。开放性是什么?调查研究的议题是开放的,反对形式主义的调查。调查研究是为了获取信息,服务于循证治理,也服务于执政合法性建设。假如说调查研究成了展演性活动,对调查过程严格控制,甚至访谈谁、如何访谈、被访谈者应该提供什么信息,都提前做了准备,甚至做了预演,那就不可能有调查发现。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经验的意外,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反复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作为一项官僚体制下自上而下安排的“工作”,调查研究是按部就班、程序化,是受到严格控制、不允许出现意外的;但作为一项研究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具体载体,调查研究又是开放的,意外的出现恰恰是合情合理的。 6OiiGlY0EsVKZHAH8z8FFc7goIrbxFjvBbKSxDMu1Ta6g5lY2fYzllSIhYf7Eo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