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习音乐

在过去,上海江南丝竹比今天传播得更广泛。受访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邻里经常有规律地演奏,城里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与音乐有关,即使只是路过听到。许多乐师们说,他们小的时候在家里或者邻里间都能听到江南丝竹的演奏。因为核心曲目较少,多年以后同一首曲子可能已经听过上百次了;等到决定学习音乐的时候,可能已经烂熟于心。“文化大革命”期间,江南丝竹活动几乎全部停止;现在上大学的那批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听过这种音乐,这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年轻人很少对这种传统产生认同感。

一旦掌握了演奏一门乐器所需要的技能,要与他人一起演奏就不那么困难了。在这种类型的器乐合奏中,一个初学者的加入并不会对大家造成干扰。如果大家都不熟练,造成的困扰也是针对大家的;若某一个人临时找不到调也不会干扰到整首曲子,只要不演奏乐曲中的主要乐器,中途停顿都是可接受的。所以,初学者进入表演者的圈子里是可以的;接下来,从初学者到专业演员的过程则与自身的能力、乐感、技术指导、实践和时间有关。过去一些乐社曾经邀请著名的表演者辅导他们的成员;现在,大家则经常自己去找老师。一位老师决定是否招收学生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们期望把这种音乐及个人演奏风格传承下去。学生们可能会时常提及老师的名字;但老师则较少提及他们学生的名字,当被人问起的时候,有些老师甚至否认曾教过那些没有让他满意的学生。

大部分年长的乐师们可以演奏多种乐器,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可以演奏合奏中的所有乐器。跟随不同的老师学习不同的乐器是很寻常的,很少有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一种乐器的情况。对多种乐器的熟悉有助于在团体演奏时,加强与其他表演者的密切互动。但不论在业余还是专业领域,乐师们都正在变得越来越专门化,使用多种乐器演奏一部分乐曲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学习以一种乐器演奏大量曲目。

尽管在合奏中很少使用乐谱,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则经常要使用。老师为学生写下自己演奏的乐谱,也有正式出版的《江南丝竹曲目集》,这套乐谱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流通了。简谱是目前最常用的,更早的手稿采用“工尺谱”记谱(一种用汉字代表音级的记谱法),最近出版的乐谱也有采用西方五线谱的。

不论使用哪种记谱法,细节的数量和种类根据各自不同的目的而有所差异。一首由所有乐器共同演奏的旋律一定使用宽泛、只有整体框架的记录,而专为特定乐器设计的旋律,记谱则会更加详细。在特定乐器的记谱中,指法和乐句都会提及。管乐器的分谱标有呼吸记号;弦乐器的分谱通常会标注弓弦空弦、拉奏的弓法以及进出弓的方向。有时,乐谱仅标出中等层次的特异性,专为一组相关乐器设计。举例来说,一个乐社中每首曲目有三个版本的乐谱,分别为弹拨乐器、弓弦乐器和管乐器设计。 [26] 一些手写的、珍贵的乐谱都被老师和学生们严格保管着;并不是因为这些手稿中包含着秘密信息,而是因为它们弥足珍贵,不能轻易传给他人。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些单一乐器的独奏曲谱集,这些乐谱集可能收录一首或多首江南丝竹曲目。一本笛子的乐谱中包含“八大曲”的全部曲目,还有几本乐谱集中也有大量江南丝竹及与丝竹音乐相关的曲目,有些还收录了一些曲目的多声部曲谱或同一曲目的多个版本。公开出版以便大众轻松获取的江南丝竹乐谱渐渐增加,其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让江南地区以外的人,还有那些居住在江南地区但与丝竹乐社或老师没有直接联系的人,也可以学习江南丝竹的乐曲。然而,书写的和聆听的文本之间存在差异,尤其在音色和装饰音方面。音乐乐谱的功能性和特定性越来越强,则会导致学习过程中听觉部分(聆听和模仿)变得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但对于一个乐师而言,仅仅依靠乐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丝竹传统的传承者。

录音可以使学生更加近距离地感受音乐。有关丝竹的商业录音制品和广播已出现很多年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作品对其他的乐师而言颇具影响意义。近年来,普通大众都可以买得起卡式磁带,尤其在上海更为普遍。一些乐社用个人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录音机录制他们自己的表演,一方面为了记录,另一方面为了自我评估。一些年轻的乐师也开始用磁带辅助练习和学习,有人预测这样的学习方式将会逐渐普及。 bBCfKnVk4Zn1KYTAVjdm3irBbBx5jXKT0QEZKyMQ+MGZCRQur/5DNz2MBcTJM3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