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学

江南丝竹的核心曲目是“八大曲”,即“八首著名的乐曲”。 [23] 尽管这些乐曲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基于中国人熟知的旋律,但它们当前的形式仍与江南丝竹发生着主要的联系。江南丝竹的曲目绝不仅限于这八首乐曲,但是在上海的大部分乐社仍用大量时间演奏它们,一场演出中,同一首曲子有时甚至会重复多达五次。很多来自江南丝竹乐社以外的音乐家们都很难理解那些丝竹爱好者们居然可以从持续重复这么小的音乐体系中获得乐趣,这种重复有时甚至会持续数十年。然而,从丝竹表演者的视角来看,尽管一首曲目可能会被重复演奏许多次,但每一次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位乐师演绎的旋律与其他乐师的演奏有所不同,并且我的所有老师们都坚信个体在每次表演中应作出不同的变化。引用一句话,“每次即兴的修饰都是一次再创作”。 [24] 表演者在音乐中是富有创造力的参与者,需要不断将新的想法和情感注入一首熟悉的乐曲。因此,既有个性特征,又能为了团体利益湮没个性,这是江南丝竹音乐的特征:太少的个性表达会导致索然无味,而太多则会导致音乐的混乱。一些乐社倾向于相对同一的声音,而其他乐社则鼓励各自彰显出更多的个性。

尽管一位技艺高超的乐师有能力使自己的演奏适应其他不同的乐师,但是对于一个不熟悉音乐的听众而言,每位表演者与同一位演员对同一首曲目的不同诠释,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一个外行人可以分辨出技艺高超或不称职的乐师,但是在江南丝竹乐师之间的细微差别通常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丝竹传统之外的乐师们觉得索然无味:因为他们不懂得欣赏那些使得每场演出独一无二的细微差别,他们觉得对同一首曲目的持续重复令他们感到困扰。

某次我参加一个活动的时候,两个郊区乐社的成员拜访另一个市中心的乐社。整个下午,他们都在反反复复地重复两首乐曲:在这种相互交流和欣赏的气氛中,他们选择彼此最为熟悉的乐曲,同时,每位表演者对此曲诠释的独特细微差别也逐渐显现出来。一位丝竹音乐专家可以从远距离或者从录音中分辨出个体表演者;在很多时候,为了检验我的学习程度,专家们用不熟悉的录音考我谁在演奏。

这种从细微差别中获得无限乐趣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非常普遍,但通常都是与古典文人传统有关,例如山水画。一位行家可以根据一棵松树的画法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画家。在中国音乐界,关于美学的书面论述大多与文人传统相关,诸如古琴(七弦,形似古筝)和昆曲(一种古典戏曲)。但是,很多带有“民间”色彩的不同乐器表演者和音乐风格同样拥有着标准严格的、高度发达的美学准则体系。这些系统或标准直到最近也很少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 [25] 而是在口头(通过谚语或技术性的介绍)或者听觉方面(通过听觉和模仿其他乐师)被流传下来。江南丝竹乐师们对细节的注重和对细微差别的感知充分地证明了复杂的美学系统的存在。 Ov2LvenyWGSO/mdR1Tt7UN4EQ2fD4mF45JOsLbLoObfv/y+Cmrv4AA77F6utpd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