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圩田五说

圩田,也称“围田”,在我国历史上是由农民创造的,是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农田。这是一种与湖泊争夺土地的造田方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国在固城湖畔筑圩,越国在淀泖湖滨围田。

圩田的大规模兴建是在唐中期以后,五代时发展成熟。圩田的基本建造方法是在靠近河流、湖泊的滩涂区域或浅水沼泽区域修建堤坝,将田地包围在堤坝之内,水被隔在堤坝之外,在圩内开沟渠、设涵闸,进而实现有排有灌。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与吴越两国就开始在各自境内大修圩田。这种圩田规模往往都比较大,每圩方圆几十里。

万春圩(今安徽芜湖境内)是长江南岸面积比较大的圩田,原名为秦家圩。北宋灭南唐后,这片圩田收归宋廷。宋太宗时,由于当地官员保护不力,致使圩田被毁将近80年。在这期间,尽管有不少人提出了大量关于如何恢复圩田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遭受到来自各方的反对以及不同的声音,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没有得到采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嘉祐六年(1061),在时任江南东路转运使张颙、转运判官谢景温和宁国县令沈披(沈括之兄)的共同倡议下,才正式开始启动重修万春圩的工程。这个工程由沈披总负责,一共雇募14000多名民工进行施工。为此,沈括专门撰写了《万春圩图记》,详细地记录了修圩过程中民众和官员对于修圩的种种争论。由于赞成修圩和反对修圩两种意见的争论非常激烈,以至于震动了朝野。沈披详细回应了对于重建万春圩的众多反对意见,并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字,专程向转运判官谢景温汇报,之后再由谢景温将兴建计划上呈给朝廷。当时宋仁宗专门赐粟3万斛,作为兴建万春圩的经费。

■ 万春圩

沈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修圩,但在他撰写的《万春圩图记》中,总结了张颙、谢景温和兄长沈披的观点,并一一反驳了之前民间流传的一些错误观点。就是在《万春圩图记》中,沈括形成了关于水利建设的卓越见解,即著名的“圩田五说”。“圩田五说”反驳了当时五种主要反对观点:

反对观点一: 当夏秋汛期来临时,急需大面积的湖泽来容纳汹涌的洪峰。如果排去二十里的水面改为圩田,就会使得二十里的洪水没有归宿,当上游水涨时,洪峰泛滥,便会造成水灾,因此重修万春圩是得不偿失。

沈括认为这种观点没有根据。他经过勘察,发现汛期来临时水位虽高,但在圩的北界之外有丹阳、石臼等湖,延绵三四百里可容纳洪水。此外,当每次发大水时,圩的周围也蔓延成湖,面积像丹阳湖那样大小的不下三四个。何况万春圩的西面又和长江连接,划出二十里水面来恢复旧圩田,这对洪水消长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反对观点二: 万春圩西南靠近荆山,沿着山麓修筑堤防,长江之水会顺着山峡流过,水流因为遇塞不畅转向东流,江水就会直灌圩区造成灾害。

沈括认为这样的假设也不符合事实。他说,荆山之西,水流宽广不过百步,如果将圩的堤岸冲着荆山曲折修建,就会空出200步的宽度来扩大长江容量,从而大大减少水流的压力。即使万一不幸发生了阻塞,也只是发生在荆山之西,不会对圩田造成危害。如果在东面再疏浚一些支流,那也可以引导洪水宣泄。有了这些办法,便再也不用顾虑会发生灾害了。

反对观点三: 有人认为圩水流经的地方,底下必会有蛟龙潜伏,容易毁坏圩田,严重的还会导致圩岸崩塌。所以万春圩过去之所以遭到毁坏,实际上就是这些蛟龙在水底破坏导致的。

这个观点就纯属封建迷信的无稽之谈了。张颙、谢景温和沈披明确表示,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非有什么蛟龙在作怪,实际上是因为圩水穿堤流出,天长日久,随着时间推移,堤底就形成了水潭。水潭里的水量持续增加,潭水愈来愈深,便产生了堤岸下塌的现象。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堤岸下边筑一道复堤,将穿堤而过的水流导出,之后注入长江。如此便可以将水潭远隔在几十步外,也就不会影响到距离较远的圩堤了。

反对观点四: 万春圩前身荒废以后,在这里从事纳租采茭、牧养的人有100多家。如果这里恢复成圩田,这些人可能会失业,失去生活依靠的人有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

沈括认为这个观点也不能成立。他说,将来圩田被修复后,是要分给农民耕种的,那些原来在这里采集茭白、进行牧养的人可以继续在这里耕种,只要他们乐于此业,就不会有怨言,也不会引起社会不安。

反对观点五: 有人认为,圩的东南濒临一个大湖,堤岸不断被风浪冲击,时间久了就难以保持其坚固。

对此,沈括的观点是,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考虑到当地自然状况,围绕圩田的地形并不陡峭,只存在一处大约百步宽的平缓斜坡,沿着其边缘的土垄可以种植一行行的杨柳,土垄底部也长满了一排排的芦苇。这样的话,可能受风浪蚕食的地带,就会被隔移至距堤坝百步以外的地方,堤坝就不再是风浪首要冲刷的目标。另外,堤坝本身的基底就很宽阔,厚度甚至达到几丈,末端则是逐渐尖削,窄到只有几尺。堤岸本身也并不是呈直线状的,土垄的外部还有一些地势较缓的浅滩,其间杂生的芦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流的冲击力,这样就避免了大风浪的产生,也就不会对堤坝产生冲击和侵蚀。

■ 浙江吴兴溇港圩田农业系统,于2016年11月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沈括的观点理由充足,所提的主张也切合实际。“圩田五说”集中体现了沈括的智慧,经过他的逐点驳斥,错误的观点被一一击破。最后,他们的建议被朝廷采纳,一个崭新而坚固的万春圩终于建造起来了。这个著名的浩大工程,是在转运使张颙的亲自监督下,由8个县分工,动员了14000多名民夫,花了80多天时间,合力建造而成的。

沈括的《万春圩图记》,描绘了劳动群众与自然环境斗争的真实情景。

重新围圩,获益良多。当地在这次修圩过程中,再次开垦出了1270顷的新土地,这些土地都是位于水乡之中的上好良田,具备储水和排水的优势,还有很强的抵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圩的设计布局、修筑技术在当时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圩修筑完成后,宋仁宗赐吉名“万春圩”。由于万春圩修筑质量高,四年后的治平二年(1065),江、浙、汉、沔等地区发生大洪水,冲倒了无数民房,数以万计的民众流离失所,唯独万春圩安然无恙,经受住了大水的考验。万春圩带来的经济产出也高,根据沈括记载:“岁出租二十而三,总为粟三万六千斛;菰、蒲、桑、枲之利,为钱五十余万。”

尽管修建万春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此引发的不满、反对的声音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在万春圩修筑完成后,当地官员用剩下的物资在太平州芜湖县另造了一个百丈圩,不料赶上发大水的时候,百丈圩沉入水中。反对者借此捏造事实,向皇帝报告说万春圩也沉入了水中,张颙和谢景温因此被贬职。

尽管沈括的《万春圩图记》未注明具体写成日期,但根据其序言部分提及的四年后暴发洪灾、百丈圩淹没等事件来推算,大致可以推算出这篇作品是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之后撰写的。在序言的最后,沈括颇有感慨地说,类似万春圩一般的荒废土地,在江南地区非常多,数量甚至上百。当时在荆湖、襄阳、汉水以及京东路、青州、徐州这些地广人稀的地方,荒废的农田则更为众多。以前只要开垦土地的召唤令一下,大家都会积极响应。沈括觉得,农田水利建设难有起色,很大程度上是人的观念所致,观念的落后造成了各种建设难有进展。例如,万春圩虽然修建完成,但其实人们在心里并不相信它的好处。反而由于百丈圩的损毁,让人们对万春圩的坏处深信不疑。对张、谢二人最终被贬,沈括也流露出了一些消极想法。但这并不能动摇沈括大力主张兴修水利的想法和勇于实践的决心,反而为多年后沈括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埋下伏笔。 zb/iCKi7LUAjxiQPwY3j/4SPPaDy2YLLclbanrGeY8wHI2i9p1TiZHmxyXDncE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