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具权威性的一部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人文、社会、哲学、教育等众多领域,两千年来对我们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产生和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由于历史留下的相关孔子的资料非常之少,所以孔子的思想、言行以及生平事迹可以说主要就记录在《论语》中。
《论语》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其多数是孔子所说的话,所以多数以子曰开头,子曰,就是孔子说。
现代人们普遍认为,《论语》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它涉及人文、社会、哲学、教育等众多领域。它里面的许多话语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人以至世界人民的座右铭。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等。
对于《论语》和孔子,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就曾经说:“老子、孔子从生活从宇宙出发,创造了极有特色的天才理论。这样的理论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们的活性、能动性、伸延性与灵性是无限的。老子和孔子的理论富有动感、生长感乃至爆炸感,它们不是一个模型,一个沙盘,一个千雕万琢后完成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仍在生长的森林,一个仍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宇宙,一个仍在繁衍增殖的奇异的谱系,一个超高智商与超高语言符号建成的正在裂变和产生新的能量的反应堆。”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论语》这部儒家思想和儒家学派的奠基之作,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和内涵,当今社会更应该去深入地挖掘和研究。但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现代人们对于《论语》的解读会存在一些偏差;近些年虽然一些专家学者做了很多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疑点。我经过多年研读发现,《论语》其实是一部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它的内容非常符合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那么,《论语》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还是让我们共同走进《论语》,共同去研读《论语》这部伟大的古典吧。
希望此书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解读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前辈们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刘永发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