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与研究领域

一、产业与产业分类

(一)产业的概念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产业,那么什么是产业呢?在英文解释中,产业(industry)既可以泛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个较为宽泛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服务业,也可以指特定的行业,如纺织业、食品业、钢铁业、造船业等,因此,产业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

从产业的形成过程来看,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专司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形成了独立的商业。这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三次产业: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商业。18世纪后半叶的产业革命,直接促进了工业的形成并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机器大工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分工时,将其区分为三种形式:“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作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作特殊的分工;把工厂内部的分工,叫作个别的分工。”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一般分工,形成了农业、工业、商业等大类;基于一般分工的特殊分工,使农业内部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工业内部分为冶金、纺织、食品、造纸、机械、造船、电子等部门,而起源于商业的服务业则分为旅游、教育、生活服务、金融、通信、信息等部门。因此,产业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集合。基于一般分工形成的产业,称为广义的产业;而基于特殊分工形成的产业,称为狭义的产业。那么,以什么样的“相同特征”来划分产业呢?

基于以上认识,产业作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层含义

(1)在产业组织层面上,当我们分析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时,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在市场上会产生竞争关系,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和竞争程度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产品市场上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集合——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和市场关系,才有可能对产业内的企业是否具有市场权力及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做出判断,进而制定出促进竞争、提高效率的产业组织政策。

(2)当我们考察整个产业的状况,以及不同产业间的结构和联系时,产业的含义则更为宽泛,这时产业可以被定义为“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以由这类企业组成的产业为对象,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间错综复杂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才有可能认识各产业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并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效率。

综合以上两层含义,可以把产业定义为:产业是由提供相近产品或服务,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需要注意,对产业的界定应服从于我们的研究目标,产业的边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研究产业内企业的竞争行为时,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在产品差异普遍存在的情况下,两家企业是否属于同一产业,取决于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之间是否有“密切”的替代关系。虽然产品的替代程度在理论上可以通过两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来衡量,但交叉价格弹性的值达到多少时,才可认定两家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这仍需具体分析。技术变化也会引起产业边界的调整,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产品或服务间的替代关系,使本来属于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为基于同一产业、同一市场的竞争关系,出现所谓产业融合的现象,如互联网、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产业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业形态。在研究产业结构等问题时,产业的定义有较大的弹性,既可以有较宽泛的含义,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可以有较狭窄的含义,如石油产业、汽车产业等。在研究现实问题时,根据研究的需要可采取不同的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和标准产业分类法。

(二)产业分类及其演变

由于产业是从事同类经济活动的企业或具有同一属性的组织的总和,这些“同类经济活动或同一属性”往往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使用同一或相似原材料投入要素,主要生产流程或生产工艺基本类似,产品基本用途相同或彼此之间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

产业的初现、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分工密切相关。人类最早的社会分工是从狩猎过程中分化出原始畜牧业,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 此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并逐渐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和古老的商业。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工细化形成了现如今的种植、养殖、食品、纺织、钢铁、汽车、金融、信息等众多产业。

为管理和研究方便,人们从不同视角对产业进行了分类,也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依据和方法,表1-1是一些学者根据产业演化的过程做出的产业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的总结介绍。

表1-1 产业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

资料来源:赵玉林,汪芳.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M]. 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22-23.

1.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产品最终用途作为分类标准,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也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其中: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为第Ⅰ部类,包括为生产生产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和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为第Ⅱ部类,包括生产必要消费品的部门和生产奢侈消费品的部门。

这种分类法揭示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均衡关系,因此,它既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也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来源之一,对于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关系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源于苏联,曾被社会主义国家广泛应用,也曾被一些其他经济体制国家和世界组织采用。该分类法是在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基础上的实践应用,具有比较直观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对于从宏观上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实施跟踪与调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这种分类方法将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其中: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轻工业包括纺织业、食品业、缝纫(服装)业、制革业、皮毛业、家具业、造纸业、印刷业等;重工业包括燃料业、冶金(如钢铁)业、煤炭业、石油业、化工业等。

3.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其代表作《工业化阶段和类型》(1931)中提出的,其目的是研究工业化发展阶段。霍夫曼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霍夫曼比例的概念,即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他认为该比例的变化与工业化进程有密切关系。为此,他将工业生产划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三大类,其中: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业、纺织业、皮革业和家具业等;资本资料工业包括冶金及金属材料业、运输机械业、一般机械业和化工业等;其他工业包括橡胶业、木材业、造纸业、印刷业等。为避免出现生产某种产品的工业既属于消费资料工业又属于资本资料工业的问题,他将产品用途有75%以上属于消费资料的工业划分为消费资料工业,将产品用途有75%以上属于资本资料的工业划分为资本资料工业,将难以用以上标准计算比例的工业归入其他工业,该方法也曾被一些国家采用。

4.三次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目前产业结构研究中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各主要经济体在进行国民经济统计分类过程中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分类方法由费希尔在其著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1935)中首先提出。在该书中,费希尔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初级生产阶段,其对应的产业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畜牧业,同时还包括采掘业;第二阶段,以工业生产为标志,以制造业为核心,其对应的产业为第二产业,即工业,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第三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流向服务领域为特征,其对应的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它提供的是除物质产品以外的服务。

克拉克则将这一分类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经济实践当中,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1940)中,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此后,这一分类方法逐步得到推广并被全球主要经济体所认同。三次产业分类法有时也被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5.钱纳里-泰勒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Chenery)和泰勒(Taylor)于1968年提出,他们在考察了生产规模较大和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转换过程后,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制造业对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不同,其中:初期的产业部门主要有食品业、纺织业、皮革业等,这些产业部门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具有较强的最终需求性质,后向关联系数较小,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生产技术和工艺比较简单;中期的产业部门主要有非金属矿业、橡胶业、木材与木材加工业、石油业、化工业、煤炭业等,这些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最终需求性质,前向关联系数较大,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后期的产业部门主要有服装与日用品业、印刷与出版业、粗钢业、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机械制品业等,它们往往体现为最终产品,具有很强的中间需求性质,前后向关联系数都较大,需求收入弹性也较大。

6.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其他自然资源、知识和技术、管理等)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即以生产要素集约程度的不同作为标准划分产业部门。由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特征不同,所需投入的各类生产要素数量也存在差异,基于投入的主要要素情况,产业被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体力劳动的需求或依赖程度较大,一般包括传统种植业、食品业、服装业、服务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对资本,即物化劳动的需求或依赖程度较大,包括钢铁业、机械业、造纸业、化工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需求或依赖程度较大,产品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比例较大,包括航天业、电子计算机业、新材料业、新能源业、测控仪器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知识的需求或依赖程度较大,主要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主,包括研发业、设计业、教育业、文化创意业等。

7.产业地位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基于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的分类,一般分为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先行产业等类型。基础产业是指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这类产业往往是其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瓶颈产业是指未得到发展而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这类产业可能会对整个产业体系产生较大限制;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比较高的产业,它往往是一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主导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自身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成长性,并由此带动和引领一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甚至起到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先行产业是指因关系到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它往往需要在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的发展。

8.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

(1)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对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过程中,为区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比例关系和结构演变状态,根据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演变特征和产业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而进行的分类。该方法按技术先进程度将产业划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是指应用的技术不代表现代新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产业;高技术产业是指应用的技术水平高、研发投入高且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2)按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按照产业在产业发展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的划分,分为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等。

幼小产业是指在开发初期因生产规模小、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而不能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并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兴产业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渡过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有时还把可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有可能在未来对于带动经济长远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兴产业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是指随着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它进入了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进而被称为朝阳产业,它常常与夕阳产业相对应。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不断上升,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逐渐缩小的产业。夕阳产业是指衰退产业继续衰退下去,得不到政府的有关扶持,也没有某项技术的重大突破来改革原有的技术条件而即将退出市场的产业。淘汰产业是指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9.标准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方法一般由政府权威机构进行编制并颁布(如在我国,就是由国家统计局进行编制并由国家标准局以“国家标准”的形式颁布),正式的官方统计均按此标准执行,从而保证了标准产业分类法的权威性;主要经济体的标准产业分类法,一般以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为其理论依据,基本囊括了目前的经济活动,具有较完整的涵盖性;标准产业分类法的结构,类似于生物学中对生物种类的分类方法,能适应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我国自1985年依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编制了标准产业分类标准后,前后对其进行了5次修订,目前实施的标准产业分类标准自2019年3月25日正式开始使用,从四个层次将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产业进行了划分(即划分为20个门类,97个行业大类,473个行业中类和1380个行业小类 ),如表1-2所示。

表1-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的产业划分

拓展阅读1-1
中国绿色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IGIU)对绿色产业做了较为清晰的定义: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及减少污染(节能减排),我们即可称其为绿色产业。但目前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仍没有明确的定义,国内外相关机构通过编制产业分类表、项目目录、原则、标准等方式来对绿色产业或绿色项目进行界定。厘清产业边界,有利于将有限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以有效服务于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政策,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

我国关于绿色产业的定义和分类源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个大类。除《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外,国内主要的绿色产业或绿色项目目录还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国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2013),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2015),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其中,《节能环保清洁产业统计分类(2021)》和《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主要用于统计管理,另外两项主要服务于债券发行。随着国际绿色金融的发展,多个国际金融机构或国际组织也陆续推出了各自的绿色项目界定原则或标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制定的《绿色债券原则》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发布的《气候债券标准》。二者都是为了服务于相关债券发行时的资质评估,前者强调绿色债券,后者强调气候债券。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产业经济学的萌芽

产业经济学的萌芽可追溯到马歇尔对工业组织的论述。在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产业组织作为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同等重要的一部分加以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对后来产业组织理论具有较大影响的观点:组织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分工能提高效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能提高效率;大规模生产也能提高效率。由于在英文中,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与产业经济(industrial economy)是同义语,因此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二)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成熟

20世纪30年代,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兴起,对产业的系统性研究增强。1932年,伯利(A. Berle)和米恩斯(G. Means)出版了《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详尽分析了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垄断产业和寡头垄断产业的发展现状。张伯伦(E. H. Chamberlin)则针对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寡头垄断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梅森(E. Mason)于1939年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及价格政策》一书,并成立了专门研究产业组织的小组,系统地培养出一批研究产业组织的专业人才。此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 G. Hoffmann)在20世纪30年代对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的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探讨;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 G. Clark)在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的先导;里昂惕夫(W. Leontief)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投入产出产业经济学;库兹涅茨(S. Kuznets)等人于20世纪50年代分析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这些都构成了现代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的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的基准,赤松要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都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哈佛大学的贝恩(J. Bain)教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经济学分析的“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框架,并于1959年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这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成熟,《产业组织》也在出版后的20多年中,几乎成为所有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哈佛学派也初步形成。

(三)产业经济学的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施蒂格勒出版的《产业组织》(1968),提出了与哈佛学派不同的政策主张;梯若尔(Jean Tirole)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1988),对企业理论、市场理论、企业间关系等产业经济理论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梯若尔的这本书是近十几年来国外大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最常用的教学参考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企业内部组织问题、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问题、研究方法问题。以往的产业经济学将企业作为黑箱,研究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经济学深入企业内部,试图通过研究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和治理机制,从根本上分析企业行为的特点,出现了“管家理论”(stewardship theory)、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公司治理理论(corporate governance theory)等现代企业理论或企业经济学。

与此同时,由于博弈论和激励理论被引入产业经济学,有关公共政策的传统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政策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宏观调控”,而是“微观规制”(micro-regulation)。“微观规制”政策一般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垄断(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另一类是规制政策。规制政策又可分为“经济性规制”(主要是指对企业定价、进入和退出某些产业的限制)政策和“社会性规制”政策(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自然环境等)。反垄断政策侧重于保护竞争、防止垄断;规制政策则允许存在垄断,同时侧重于约束垄断企业的行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产业生态系统、产业融合的深化和发展,经典的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面临挑战,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得以不断深化和拓展,高技术产业经济学、互联网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不断涌现,产业经济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按照目前我国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科分类目录,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中的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动规律,既不同于以单个市场主体(企业、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学,又不同于以国民经济总量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如何发挥作用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效率。它以个量分析为主要特点,研究单个的、抽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及相互间的关系,在经济理性(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总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的假定下,运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研究单个市场主体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经济选择:消费者在收入约束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消费品的数量;企业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和产品产量。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决定着每一种产品的产量与价格,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通过市场价格的自行调节,市场将协调企业和消费者的选择,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微观经济中,重点分析的是单个市场主体的行为及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配置效率。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则是总量分析,它以国民经济中经济总量的变化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的形成、分配和使用。它从分析国民收入循环入手,分析其形成及分配,研究国民收入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以及不均衡所带来的诸如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并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及其均衡关系的影响。

如果把全部经济活动看成一个集合或系统,经济活动中单个市场主体则是这个集合中的基本元素或细胞,而产业则是按一定标准组成的子集合或子系统。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集合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在考察国民收入的决定时,一般只讨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产品的形成及计量问题,可以把中间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即产业之间的关系抽象掉。而微观经济学研究集合中元素的基本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中,以“代表性消费者”和“代表性企业”来分析市场的需求、供给和均衡问题,尽管微观经济学也涉及厂商和市场理论,但主要分析的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代表性企业”及其集合,抽象掉了企业的具体内容。产业经济学以产业这一子集合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一子集合的基本特征与其中企业间的现实竞争关系及不同子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覆盖了被微观、宏观经济研究所忽略的领域。因此,从研究对象看,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探讨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运行和发展,实现资源在产业内、产业间的有效配置,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

四、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目前,中国产业经济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1.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领域,主要研究由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产业,分析市场和产业的运行,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这些关系的变化关乎企业在产业内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产业内资源配置的效率,影响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随着市场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许多市场逐渐趋向于寡占结构,企业间基于策略互动关系的竞争行为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中心内容。通过对市场运行过程中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分析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做出判断,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维持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改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指导。

2.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宏观领域,主要研究产业间的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研究既包括广义产业间的关系,如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狭义产业间的关系,如制造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着资源转换器的功能,正是通过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社会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产业结构及其演化规律主要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体现了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基本状况和变动趋势,也是制定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产业结构研究一般不涉及过于细致的产业分类及产业之间中间产品的复杂供求关系,因此在产业经济学中属于宏观领域。

3.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它是产业经济学的中观领域,主要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投入品和产出品相互运动形成的实物或价值形态的技术经济联系。它以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依据来划分产业,运用由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间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所发生的投入产出关系加以量化,对各经济系统间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产业间特定的关联关系,为经济预测和经济规划服务。产业关联理论运用较为细致的产业分类和数量分析方法,可以精确、量化地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关联研究的是介于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中观领域。

4.产业布局与产业政策

产业布局主要研究产业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及规律,以及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产业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空间载体,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布局反映的是产业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关系和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合理的产业布局会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发挥各区域的独特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产业政策的研究内含于对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的理论研究中。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其特定的目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规范市场内垄断竞争秩序和促进某些产业发展而实施的干预性、指导性措施。实施产业政策是为了弥补或修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固有缺陷,调节市场不完善所带来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通常包括产业组织政策(规制政策、反垄断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在产业经济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产业组织理论居于中心地位,其原因在于:

第一,企业是构成产业的微观基础,也是配置资源的主体,企业间的现实竞争关系和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一方面,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反映的是资源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配置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通过企业间的有效竞争,高效率的企业不断淘汰低效率的企业,提高产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变市场结构;另一方面,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决定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领域,企业的进入或退出行为提高了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效率,不断地调整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因此,研究企业间的现实竞争行为特别是具有一定市场权力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行为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限制垄断力量和行为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损害,对于维护有效市场秩序、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调整产业结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正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研究内容。

第二,在欧美国家,习惯上把产业组织理论称为产业经济学,但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研究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及相关政策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正在进行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赶超目标,必然要发挥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控作用,通过产业政策调整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学科体系建设的日趋完善,学科设置也开始向国际标准靠拢,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调整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避免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交叉。基于以上认识,本书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中心,用较大的篇幅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同时兼顾已有的学术传统和实际需要,也涉及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拓展阅读1-2
中国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变化与两种观点

由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施的是计划经济,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承袭苏联模式,当时产业的概念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等,相应地设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和商业经济学等学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产业经济学受日本影响较大,重视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研究,产业政策制定、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欧美主流的产业经济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中国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开始转型。目前国内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存在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经济学应该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特别是企业拥有市场势力(market power)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运行 ,并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包括反托拉斯政策)为基本理论框架。因此,“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词,是指一定区域内(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或提供)具有相同功能或替代功能的产品、服务的企业的集合。这种观点与欧美国家的情况比较一致,在欧美国家,主要以“industrial organization”来命名,即使以“industrial economics”来命名,也主要研究产业组织理论。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产业经济学不仅仅是产业组织理论,还应该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内容。由于研究范围广泛,产业组织理论只占一部分内容。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中,上述第一种观点比较容易与国际接轨,而第二种观点更符合中国的创业实践与学科传统。从我国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历史来看,对产业结构等理论的研究确实早于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而且在支持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因此,在现阶段,如果以“产业经济学”来命名,其研究内容除了产业组织理论外,还应该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内容。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Jx09s0Z89Dwjkho0E0QFPLY+HpoCtkQtOXOZa/wVbpIpXAuMT1L9yZRJiVbOOfl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