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企业边界

一、规模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降低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所导致的经济。

规模经济的实现和追加投资扩大产出密切相关,但追加投资并非一定带来规模经济。当追加投资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追加投资的比例,称为规模报酬递增,此时存在规模经济;当产出增加的比例低于追加投资的比例时,称为规模报酬递减,即存在规模不经济;当追加投资的比例与产出增加的比例相等时,此时规模经济报酬不变。其关系可用图3-3表示。

图3-3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图中, C 为成本, Q 为产量,MC、AC分别表示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当MC<AC时,企业扩大规模能够带来平均成本下降,此时存在规模经济,图3-3中0< Q Q 1 区域存在规模经济;当MC>AC时,企业继续扩大规模将导致平均成本上升,存在规模不经济,图中 Q 2 Q 区域存在规模不经济。而当扩大规模对平均成本无影响时,此时MC=AC,即规模报酬不变。可用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比来定义判定系数(function coefficient,FC)以判断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情况,公式为FC=AC/MC。当FC>1时,MC<AC,存在规模经济;当FC<1时,存在规模不经济;当FC=1时,规模报酬不变。

依照规模经济的来源范围,可将规模经济分为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三个层次。产品规模经济是指在单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低,其主要来源于产品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工厂规模经济是指工厂通过生产能力的改变,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带来收益递增的现象。其主要来源于关键设备和关键生产线的规模使用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规模经济是指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或处于生产流程不同层次的若干工厂,通过横向合并或纵向合并成一个企业,从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这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存在从属关系,产品规模经济是“细胞”,企业规模经济包含工厂规模经济。因包含多工厂的企业是现实产业组织中的基本形式,并且企业规模经济包含了另外两个层次的规模经济,因而下文的规模经济主要指企业规模经济。

(二)规模经济的成因

规模经济既可来源于生产技术方面因素带来的生产成本下降,又可来源于经营管理方面因素带来的费用节约,还可来源于大规模企业谈判力量的提升而带来的成本降低。具体来看,规模经济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经济性。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产品生产总量增大,劳动者能够从事更加专业化的劳动。专业化分工使得劳动者能够从事更细小领域的工作,这便于劳动者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也避免了劳动者从一种工作向另一种工作转换而带来的时间损失和学习成本,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此已有论述。他举了扣针制造业通过劳动专业化分工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在专业化分工之前每人每天制针至多20枚,而实行专业化分工之后,平均每人每天能制针4800枚,生产效率提高了240倍。

二是采用大型、高效设备而产生的经济性。实行规模化生产之后,可采用大型、高效的设备。一方面,因技术方面的原因,大型设备的建设投产往往具有经济性,例如在建设制造装置的工厂时,将球的容积扩大2倍仅需投入1.56倍的表面原材料。另一方面,大型、高效的设备进行大批量生产时无疑能够降低平均成本,若仅将大型设备用于生产少量的产品,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是提高管理效率而产生的经济性。在大规模生产的企业中,往往能够获得管理的高效率。企业规模大,则能够聘请更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并借助新的通信、网络技术,采用更为高效的管理体制,进而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四是大批量采购和销售而产生的经济性。大规模生产意味着大批量采购,大批量采购使得企业更具议价能力,常常使得企业在批发价格上能够获得更大的折扣。大规模产品销售则有利于充分利用广告等促销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降低单位产品的促销费用。

二、范围经济

(一)范围经济的概念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范围经济是一个与规模经济相联系又存在区别的概念。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是企业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企业利用原有生产或销售过程多生产同一种产品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称为规模经济;而企业利用原有生产或销售过程多生产另一种(或几种)产品,并使得生产成本低于分别独立生产这几种产品时成本的加总,则存在范围经济。

考虑两种产品的简单情形,假设存在产品A和产品B, Q A Q B 分别表示两种产品的产量, C Q A Q B )表示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为

若上述不等式带有等号,则称为“弱范围经济”;若上述不等式中不等号相反,则称为“范围不经济”。范围经济在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如分别经营羊肉和羊毛业务的两家企业的成本总和往往要高于同时经营羊肉和羊毛业务的一家企业的成本。

案例3-3

表3-3 国内典型区域推动块状经济(范围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做法

资料来源:宋炳林.国内典型区域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3,35(9):51-54.

(二)范围经济的理论阐释

上述规模经济的成因,如管理效率、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等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范围经济的成因。除此之外,范围经济的形成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产设备的多样化功能。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部分设备具有标准化、通用化的特征,这类通用化设备可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例如,炼油企业生产汽油、轻油、重油等多种石油产品可同时使用蒸馏设备,而由多家企业分别生产各类油,则需购置多台蒸馏设备,因而单一企业同时生产各类油能够产生经济性。

二是生产的连续性使得单一企业生产同一生产线的多种产品产生经济性。例如,在钢铁产业中,采矿、选矿、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垂直生产集中于同一企业,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性:生产各环节产生的热的连续利用,即将热的中间产品投入下一个阶段的生产,可节约重新加热中间产品而带来的成本;另外,将垂直生产的各产品集中在同一企业可减少中间投入原材料的搬运时间,减少搬运费用。

三是研究和开发的扩散效应。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其成果往往可应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因而若一家企业生产与其研发活动相关的多种产品,可大大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发成本。

四是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著名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往往能够大大增加该企业旗下所有产品的销量,因而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往往能够充分利用原有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绩效。

案例3-4
顺丰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顺丰诞生于1993年。在高速发展和综合物流转型过程中,顺丰一方面以快递物流为本,提高核心资产运营质量。另一方面,顺丰开展多元化发展,促进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转型,涉足科技、电商、金融等领域,例如:2009年成立顺丰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物流等方向;2010年成立电商平台“顺丰E商圈”;2015年开始涉足重货快运,专注于高效解决客户厂仓、仓仓、仓店、电商及日常生活大包裹等物流场景的问题;2018年顺丰收购敦豪,开始布局供应链业务;2018年成立新夏晖,持续布局冷链业务;2019年推出特惠专配,通过电商件填仓提升资源利用率;2020年搭建加盟制的丰网,进一步拓展电商件市场。2020年前三季度,顺丰传统快递物流业务收入791亿元,占总收入的77.7%。与此同时,顺丰新业务板块(重货+冷运+同城配+国际+供应链)也快速扩张,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7%提升至2020年的22%。

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看,顺丰已经形成覆盖快递(时效、经济、冷链、同城、国际)、快运(中高端、中低端)、供应链多维度的产品服务体系,且不同业务间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一是客户同时使用顺丰多种产品,其转移成本增加,有助于增加客户黏性,提升公司远期抗通胀能力;二是多元业务资源共享,新业务能够利用大网的客户、系统、人力资源,快速孵化,相同的业务背景下,顺丰细分业务投入资源更少,单位成本下限最低;三是品牌协同,共享溢价,调研数据显示,顺丰产品受品牌服务质量背书,特惠专配每件可以获得2元的溢价,丰网每件可以获得0.3元的溢价。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顺丰以商务件为主营业务,由于对时效要求较高,在揽收派件端需要5~6频次/天,干线运输频次也远大于通达系快递,成本大约为通达系的3倍,规模效益不及通达系公司。顺丰先后于2013年、2018年、2019年探索电商件快递市场,充分利用过去投入后的相对冗余资源和科技优化,在不增加额外资源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业务量的增加来提升干支线装载率水平,从而降低整体成本,带来边际正贡献,助力公司成本红利释放,较好地实现了规模效应。

资料来源:张琳超.快递行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7):148-150.

三、企业边界

(一)企业和企业边界

企业边界是指其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其决定因素之一便是企业效率。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大规模经营和多元化生产能够让企业在低成本状态下运营。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企业规模越大越好?对此,施蒂格勒认为:“规模收益会由于大企业管理困难而减少。企业越大,为了给中央制定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履行执行决策所必需的批准手续,它的行政机构就必定会越大越正规。庞大的机构必定较不灵活——政策不能经常变化,还要细心加以控制。”因而,企业并非越大越好,企业规模过大往往带来的是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本节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角度探讨企业的规模边界和范围边界。

(二)企业边界的演化

自企业诞生以来,学界围绕着企业的边界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自《国富论》开启劳动分工的研究以来,企业的生产能力与边界由劳动分工决定,即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部门、各类工序及各类工种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劳动分工下的专业化,劳动分工进一步产生边际报酬的递增,企业的边界也由此进一步扩大(斯密,2017)。实质上,无论是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的性质问题是较为模糊的,其立足的前提假设是,企业处于一个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能够协调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实现企业的局部均衡与市场的一般均衡(马歇尔,2017),因此企业最终可以达到一个资源最优化的配置,产生相应的竞争行为促进企业边界的调整(Dequech,2007)。但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难以完全解释市场中企业出现的兼并扩张等策略性行为,更无法解释企业的异质性生产与市场竞争行为,企业的成长边界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下成为无法揭开的“黑匣子”。正是沿着这一理论脉络,如何解释企业生产能力与成长边界的异质性成为经济学界与管理学界所关注的焦点话题,自罗纳德·科斯开启企业性质与企业边界的研究先河以来,围绕企业边界的异质性问题,包括企业边界的影响因素、边界的形成过程等问题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学派,其中包括战略管理理论视角下的资源观、能力观、知识创新观与平台生态系统观,更包括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制度观及社会网络观,在不同的理论流派之间,企业成长边界的决定性因素相差甚远,由此为现实管理情境中的企业理解企业边界问题的异质性提供了差异化的思路。基于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观,桑托斯和艾森哈特(Santos,Eisenhardt,2009)系统性地将企业边界界定为效率边界、权利边界、能力边界与身份边界,呈现出企业边界理论丛林的系统性演化的特征(阳镇等,2021)。

四、规模经济与企业的规模边界

(一)最小经济规模

最小经济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MES)是指厂商规模经济得以实现的最小产量,即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的最小产量。

在图3-3中, Q 1 点为最小经济规模点。当产量小于 Q 1 时,企业增大产量能够继续获得规模经济收益,而当产量等于 Q 1 时,再增加产量并不能继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且,产量 Q 1 对应的成本是整个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因而 Q 1 点是最小经济规模点。

(二)最小经济规模的测算

如何确定最小经济规模?测算最小经济规模主要有三种方法:成本法、工程法、适者生存法。

1.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通过分析对比同一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找到可能的成本曲线,并将使得单位成本最低的最小企业规模确定为企业最小经济规模。

这一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对成本进行估计,并且成本资料是对过去生产经营花费的描述,难以代表企业的最优生产经营效率。此外,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产量衡量产出的生产成本,而忽略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因而该方法较适用于工厂的最小经济规模,若应用于交易成本比重较大的大型企业则容易产生较大偏差。

2.工程法

工程法又称为技术定额法,是指根据基本的设备参数、工艺参数与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来确定规模成本曲线,进而找出最小经济规模。工程法首先依靠专家的意见来确定生产线或工厂的基本技术参数与技术消耗定额,继而根据参数与消耗定额确定工序和独立流程的规模成本曲线,并组合工序规模成本曲线获得总规模成本曲线,以此确定最小经济规模。

工程法需要依靠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最小规模,因而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若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估计。但也正因为需要依靠专家的意见来进行判断,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例如,不同的专家常常意见不一致,并且往往过分夸大其所在工厂的规模,或者过于看重某类先进技术,容易造成偏差。贝恩(1956)首次应用这种方法对美国20个产业的最佳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产生了较大影响。

3.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施蒂格勒(Stigler,1958)首次提出来的。 他认为,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机制会在不同规模企业中自动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因而可用于判断最小经济规模。适者生存法首先按生产规模标准将同一产业中的企业分成不同的规模等级,然后计算各时期各规模等级企业在产出中所占的比重。若某一规模等级企业所占的生产份额比重下降,说明该规模等级的企业效率较低;反之,若某一规模等级企业所占的生产份额比重上升,则说明该规模等级的企业效率较高,可视作企业的适度规模。

适者生存法需要的数据较容易获得,因而其简单易行,能够避免成本法和工程法因数据缺乏而难以实施的缺点。但适者生存法没有剔除价格、体制等因素对经济规模的影响,因而用于估计最小经济规模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五、范围经济与企业经营范围边界

(一)企业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又称多样化经营,是指企业经营不只局限于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而实行跨产品、跨产业的经营。

企业多元化经营有多种形式,可以分为:①同心多元化(concentric diversification),指企业利用原有生产设备、技术,生产与原产品用途不同的产品;②水平多元化(horizontal diversification),指企业利用原有客户资源,生产新产品销售给原有客户;③垂直多元化(vertical diversification),指企业利用原生产上下游的优势,向上游原材料领域或下游加工阶段发展;④混合多元化(conglomerate diversification),指企业向与原产品、技术、市场无关的经营范围扩展,这种多元化经营模式,主要是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优势为追求高成长前景产业,或者为规避风险而开辟新领域。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与范围经济

从上述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分类可以看出,多元化经营主要包括向与原业务相关的领域多元化、向与原业务完全无关的领域多元化。多元化经营既可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一种结果,也可能是企业核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多种多样,具体来看,主要包括:

1.规避风险,安全经营

企业经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但同一种风险对不同产业或不同业务的影响不一样,有时甚至具有相反的影响,因而多元化经营常常能够对冲风险。例如,若一家企业同时经营以某一国货币为结算货币的外销和进口业务,则当汇率波动时,外销和进口业务产生的收益与亏损将能够部分对冲,从而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多元化经营能够规避风险的理论基础为投资组合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在同一风险影响下,互为负相关的业务组合能够分散风险,并且每项业务在组合中占比越低,组合降低风险的性质就越好。

除了对冲经营风险,多元化经营常常还出于规避法律风险的目的。例如,多国的反垄断法以市场集中度为部分依据来判断企业是否垄断,因而企业可通过经营与原业务不在同一市场的业务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规避反垄断法的制约。

2.发挥企业原有资源优势及潜能

当企业成功占领某一业务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时,其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瓶颈。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品牌、技术、销售、资金等优势,这些优势在服务于原业务领域的同时还可用于相关领域业务的开拓。例如,在海尔集团的多元化道路上,从1984年创立开始的7年间一直坚持专业化经营战略,在冰箱市场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而建立起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后,海尔充分利用原有品牌、技术、销售等优势,从单一冰箱产品扩展到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领域,完成纵向一体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3.开拓高利润新兴领域业务

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使得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市场前景具有十分大的差异。一个朝阳产业往往较夕阳产业更具发展优势,因而处于夕阳产业的企业有向朝阳产业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动力。特别是在迅速发展中的国家,企业对新出现的高利润产业的追逐十分明显。例如:在中国,以生产品牌服装著称的雅戈尔集团积极开拓高利润的房地产业务;中国早期空调第一大厂商春兰集团向具有巨大前景的汽车行业进军。

(三)范围经济对多元化经营的制约

由上述分析可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众多目的均可归结为对范围经济的追求。事实上,范围经济不仅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目的,还是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

企业跨出原经营领域开展新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新技术、新市场与新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而能否充分利用原有品牌、技术、销售等优势,跨产品、跨产业整合资源,获取范围经济,则往往决定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败。一般而言,企业需要具备进入新产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协调不同产业业务的能力,并分析、比较多元化经营的长期收益与成本,方可进入新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让众多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也让许多企业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境地。例如,海尔集团早期逐步进入高度相关的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让海尔从一家单一生产冰箱的企业发展成生产众多品类家电的企业。但其此后向相关度较小的产业领域进军的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却让海尔产生了较大的亏损。另一家空调领域的龙头企业——春兰集团,急于开展众多诸如汽车、摩托车等不相关领域的多元化业务,也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因而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领域时需要根据其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选择能够与其原有业务共同配合形成范围经济的业务进行多元化,而不应该盲目扩张。

案例3-5
苏宁:多元化未必能够成功

2004年,苏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24),其后便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扩张战略,先后收购了镭射电器、母婴平台“红孩子”、PPTV、国际米兰、天天快递、江苏足球、万达百货、家乐福,并对恒大进行了200亿元战略投资。苏宁的多元化发展历程如表3-4所示。

表3-4 苏宁的多元化发展历程

苏宁的战略版图雏形形成后,相关多元化战略逐步实施,围绕苏宁易购的零售业务先后拓展了物流业务和金融服务,提升自身物流配送服务和消费金融服务水平,以形成协同效应;同时,进入房地产业务以拓展线下店面。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布局方面,进入智能手机产业、体育产业、影视及直播产业等,以期带来多种方式的盈利。但一系列布局之后,这些措施并未给苏宁带来协同效应,反而出现主打业务中的零售业务不断亏损的局面,背后隐藏的风险也慢慢暴露。这导致如今的苏宁只能“卖卖卖”,先后出售旗下的苏宁小店、阿里巴巴的股份等以维持账面利润,甚至为回笼资金将股权质押给淘宝。

资料来源:徐志伟,张慧.苏宁多元化经营失败案例分析[J].财务管理研究,2022,4(4):4.

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超大规模经济体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成本优势和“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原有基于劳动力要素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中国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优势,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经济增长形成的“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正成为保障我国未来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我国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比较优势,并使其在资源配置和消费投资中发挥基础和关键作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而服务我国内外“双循环”的战略转型。

(一)超大规模经济体的概念和特征

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特征主要包括:首先,它在经济体总量上具备“超大规模”特征,这个经济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其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居世界前列,而且是一个经济整体,经济体内部融合度非常高,稳定性强。其次,它拥有一个巨大且统一的内部市场,能够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有利于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它还拥有完备的工业化生产能力,自身的生产资源与要素禀赋能够使其形成较为完备的生产链和价值链,并形成高质量的经济创造和创新能力。

(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超大规模经济体之间的关系

超大规模经济体也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形成成本优势。克鲁格曼曾经指出,只有当生产要素和产品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产品的生产成本才会下降,如果一个国家生产要素构成的规模太小,就难以产生一个产品生产和产业形成的基本规模经济,生产就只能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况,导致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一方面,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的规模集群优势能够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如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降低资本进入成本和劳动力流动成本,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这种集群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形成长期且持久的影响 。另一方面,超大规模经济体形成的产业集群优势还有助于企业创建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并由此升级为区域品牌,这种品牌效应又反过来促进产业集群向更强的方向创新、升级和转型,并进一步强化这种集群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形成的一系列中心-外围结构的产业集群,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广东和江苏的外资企业集聚、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就是基于规模并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创新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都已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案例3-6
高铁在超大规模经济体内的优势分析

高铁在中国这种超大规模经济体内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铁促进现代服务业在大城市“极化”发展。“极化效应”首先反映在旅游业上,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网络规划将重构我国的旅游空间格局,特别是将进一步推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这些区域大城市成为超级旅游城市。其次是高等级商品的服务范围扩大,使拥有完善、高品质服务业的大城市,在第三产业方面的空间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消费空间角度的相关实证显示,城际高速铁路极大地提升了上海珠宝首饰等贵重实物商品消费地的地位,相应地降低了杭州、苏州、南京消费地的地位,奢侈品买卖单中心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二是高铁促进第二产业在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均衡发展。高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区域内部的相互竞争情况,还强化了区域内的合作关系。例如,武广高铁开通以来,中部大城市武汉和长沙与周边中小城市的第二产业均呈上升趋势:与武汉相邻的咸宁、赤壁吸引广东企业投资明显增多;长沙周边以郴州、衡阳为代表的湘南地区,两年内共承接工业转移项目3000多项。长三角的情况也类似,随着长三角城际高铁建设,一些企业除了继续把总部留在上海外,纷纷把物流基地和制造基地迁移到周边的江浙地区。

三是部分巨型城市周围的中小城市获得扩散作用。以天津市的武清区为例,高铁的开通激活了武清的经济发展,GDP平均增长率由原来的15%增长为22%,成为继滨海新区之后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高铁的廊道效应不仅带动了站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使武清区从京津双城之间获得了更多的中介机会,催生了诸多的经济活动与功能。休闲娱乐、旅游、商务、学术会议、物流、房地产等产业发展迅速。诸多信息显示,围绕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周围的中小城市获得了扩散作用的有益影响。

四是高铁促使大城市间的“同城化效应”显现。同城化强调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与经济联系。综合国内研究,将同城化分为三个层次:娱乐消费同城化、通勤就业同城化、产业分工协作化。从行为地理学角度看,行为主体在短期内会改变“交通行为”,长期情况下很可能改变“区位行为”。休闲娱乐活动和通勤就业都属于短期的“交通行为”,产业分工属于长期的“区位行为”。娱乐消费同城化为初始阶段,通勤就业同城化与产业分工协作化为成熟阶段。

资料来源:宋文杰,朱青,朱月梅,等.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5,35(10):57-63. mULcErLALRAHZiVuuWvbzNHjW9UUOcw4QWVGmhDphLqpi1beA40r09sc0nvpYgp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