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谈及的是几位声名奇特的人物。按所有学生历史教科书的标准来看,他们无足轻重:他们既不统率三军,也不掌握生杀大权,既不统治任何帝国,也很少参与历史性决策。他们之中,有几位声名赫赫,但没有一位能称得上是民族英雄;有几位声名狼藉,但没有一位被视为民族败类。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比那些荣耀加身的政治家的行为更具有历史意义,比军队穿梭于国境更令人惶恐不安,比国王和立法机构出于好意或恶意颁布的法令更具影响力。这一切皆因为,他们塑造和撼动了人们的思想。
他们能左右人心,比手握刀剑或权杖的人影响力更大,因此能塑造和撼动世界。他们之中,鲜有人以行动影响世人,相反,他们主要以学者的身份默默地开展工作,而且不在意世人对他们的看法。但他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可以毁灭帝国,分裂大陆;他们可以巩固政权,也可以颠覆政权;他们还可以造成阶级间的对立,甚至是国家间的对立——这并非因为他们的阴谋诡计得逞,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具有非凡的威力。
那么,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呢?答案是,他们都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令人奇怪的是,世人对他们知之甚少。人们通常认为,在一个深受经济问题困扰的世界里,在一个经济事务得到广泛关注和经济问题不时被谈及的世界里,大经济学家和大哲学家或政治家一样,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事实并非如此,世人对过去的大经济学家们的印象很模糊,对他们当年激烈争论的问题也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有人说,经济学很重要,这一点无可否认,但它冷僻艰涩,因此最好把它留给那些思想深奥的人去探究。
没有比这更脱离现实的说法了。认为经济学只应由教授们探究的人忘记了这一事实:这门学科也曾让人走上街头反抗政府。读了一本经济学教科书就断言经济学枯燥无味,就跟读了一本后勤学入门书就认定兵法研究必定枯燥无味一样。
事实绝非如此。大经济学家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的那种兴奋和紧张是无与伦比的。与大哲学家不同,大经济学家倡导的思想会对世人的日常工作产生不小的影响;与一般的科学家不同,大经济学家提出的试行方案无法在隔离的实验室里实施。诚然,大经济学家的观念足以撼动世界,但他们的错误也足以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勋爵曾经写道:“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都比常人所了解的更具威力。事实上,统治了这个世界的正是它们,鲜有别的。一些实干家自认为能够免受经济学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往往是已故经济学家的精神奴隶。那些狂妄的当权者的荒诞念头也源自若干年前某些末流学者的思想。我确信,与思想的潜移默化相比,既得利益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这么超群绝伦。有很多经济学家著书立说,一些枯燥沉闷,一些则带着中世纪学者的那股热情劲儿钻研细节。如果说今天的经济学缺乏魅力,给人一种缺乏冒险意识的感觉,那也只能怪经济学的实践者。因为卓越的经济学家不只是在智力上追求极致的人,他们还以整个世界为主题,无畏地以愤怒的、绝望的、希望的态度来描绘世界。他们把异端观点转变为常识,把常识揭露为迷信,这无异于逐步构建起当代生活的知识结构。
这个奇怪群体的成员不像是注定要重塑世界的人,他们的身份让人难以想象。
他们之中有哲学家,有疯子,有牧师,有股票经纪人,有革命者,有贵族,有唯美主义者,有怀疑论者,还有流浪汉。他们来自各个民族,各个阶层,什么性格的都有。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令人厌烦;有的喜欢讨好他人,有的则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中至少有三位腰缠万贯,但同样有三位穷得叮当响;有两位是杰出的商人,有一位是旅行推销员,还有一位则耗尽了家财。
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就如同他们的财产一样千差万别——如此喜好争论的思想家群体真可谓世所罕见:一位终生倡导妇女权利,另一位则坚信女子不如男;一位认为“绅士”只是伪装的野蛮人,而另一位则认为非绅士才是野蛮人;一位堆金积玉的人主张消灭富有阶级,另一位穷困潦倒的人却反对慈善事业。一些人声称,尽管这个世界存在种种缺点,但它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而其他一些人则毕生致力于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都曾著书立说,不过内容的驳杂程度前所未有。有一两位所著的书极为畅销,甚至为亚洲的大众所读;其他人则不得不自费出版晦涩难懂的著作,而且从未被他们圈子之外的人读过。少数几个人写的文字让数百万人血脉偾张;其他人写的文字对世界同样重要,但让读者如堕入雾中。
因此,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既不是他们的个性、职业、偏向,也不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好奇心。这个世界纷繁复杂,表面看混乱无序,假装的神圣掩盖了真实的残酷,却有不为人所察觉的成就,这一切都令他们心醉神迷。他们也对周围人的行为着迷,这些人先是创造了物质财富,然后又通过损人利己的手段,从邻居创造的财富中分得一杯羹。
因此,他们可被称为世俗哲学家,因为他们试图把人类活动中最为世俗的方面——对财富的追求——纳入他们的哲学方案中。这也许不是最高雅的哲学,却是最有趣或最重要的哲学。谁会想在贫穷的家庭和即将破产的投机者身上寻找秩序与设计呢?谁会想在街上游行的暴徒和以笑脸迎客的果蔬零售商身上寻求一致的法则和原理呢?然而,大经济学家们相信,可以把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线索联系起来,编织成一幅挂毯,站在足够远的距离观察,支离破碎的世界可被视为一个有序的进程,而混乱的喧嚣也会转变成和声。
这确实体现了他们对宏大秩序的信仰。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当经济学家们把规律展现在世人面前时,穷人和投机者、果蔬零售商和暴徒就不再是被莫名其妙地推上舞台的一群不协调的演员了;无论他们是否高兴,在世人眼里,他们每个人都扮演了一个角色,都对人类戏剧的发展至关重要。当经济学家们完成使命时,原本单调或混乱的世界变成了一个有序的社会,有了意义明显的生命历程。
这种对社会历史秩序和意义的探索正是经济学的核心,因此,它也是本书的中心主题。读者不打算逐个介绍相关的原理,而是想完成一次探寻塑造历史的思想旅程。读者在旅途中不仅会遇到教师,还会遇到许多穷人、或失败或成功的投机者,还有暴民,甚至还有杂货商。读者将从大经济学家发现的社会模式的起伏中,重新发现我们所处的社会的根源。在此过程中,读者将了解大经济学家本人,不仅因为他们个性鲜明,还因为他们提出了原创的思想。
直接从第一位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开始谈起可能会很方便,但斯密生活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先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事实:在斯密之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长达6000年了,但始终没有出现过一位居支配地位的世俗哲学家。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早在法老时代之前,人类就已经在处理经济问题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大量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涌现,但为什么唯独没有经济学家呢?
我们需要用一章的篇幅来解释个中原因。在现代世界出现之前的那个存续时间更长的世界里,经济学家不仅没有必要出现,而且也不可能出现。不探讨这样的世界,我们就无法确定伟大的经济学家出现的背景。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近300年以来的这一小群人,然而,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他们登上历史舞台之前的世界,必须观察早期的世界如何催生了现代世界——在一场重大变革引发的动荡和剧痛中,经济学家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