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严苛的教育方式

话说康熙皇帝有一年微服出宫,见汉人卫某之妾长得漂亮,便召其入宫,大加宠幸。卫某也因妻而贵,简升为御前侍卫,他老婆随即给康熙生了个儿子,也就是胤禛。

这是野史中对胤禛身世的一段描写,按照其中的说法,胤禛并不是康熙的亲骨肉,而是“卫家儿”,生父为卫某。

相对于野史,正史中却记载得相当明确,胤禛于1678年诞生于宫中,生母为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胤禛是她生的第一胎男孩儿。可以用来驳斥“卫家儿”的另一个依据,是胤禛出生那年,正值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关键阶段,吴三桂已在衡州称帝,从来不肯废于政事的康熙忙于打击三藩尚嫌精力不够,又有什么余暇跑到宫外去勾引别人老婆?

康熙十二岁大婚,在生育前几个子女的时候,他自己其实都还只是一个发育并不完全的少年,皇后和妃嫔们与他年岁相仿,在生理上也不成熟,这种情况下所结合生育的子女,往往在身体条件上先天就存在严重不足,缺陷很多,以至于再怎么精心护养也无济于事。康熙的头六个子女都是他在十八岁以前生养的,这些子女也都无一例外地在四岁以前就夭亡了。

胤禛诞生时,康熙已有了十个儿子,但能够健康成长的皇子只有胤禔、胤礽、胤祉三人,按照清代皇室规矩,皇子夭折,即不叙齿,也就是不再按年龄长幼在兄弟中排行,这样一来,胤禛便成了皇四子。

胤、禛二字在字典里都属于冷僻字,胤禛兄弟们的名字也一样,看上去怪怪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旦被起名,人人就都要避讳其名字,甚至于连同音也不行。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本名纳兰成德,由于“成”与胤礽的礽(既可读“仍”也可读“成”)音同,所以只能改“成”为“性”。皇帝这么多子子孙孙,只能多从冷僻字中挑选,如此才能尽可能减少日常生活中因避讳而造成的不便。

胤字是辈字排行,康熙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得以叙齿的二十个皇子用的都是这个字。禛字按辞书解释是“以真受福”,表示康熙希望他能够对上天和祖宗真诚,以此得到福佑。

从胤禛及其兄弟们被起名那一刻起,就注定他们的人生将与普通人完全区分开来,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能坐享其成,恰恰相反,他们从小就必须接受极其严格的皇家教育和训练。以胤禛为例,他自四岁起即入尚书房读书,学习满、汉文和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课程,同时接受骑射、游泳等军体课目的训练。

康熙一朝,宫廷中有很多服务于皇室的西方传教士。法国传教士白晋当年耳闻目睹,包括胤禛在内,所有皇子的老师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饱学之士。胤禛先后师从的老师分别有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与胤禛关系最密切的顾八代官至礼部尚书,胤禛给他的评价是“品行端方,学术醇正”。讲授四书五经的张英、讲授满文的徐元梦也均官至大学士,白晋了解到,他们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学的人,从青年时期就在宫廷里培养的第一流人物”。

就这样,康熙还不放心。他看到有些贵胄之家对儿孙过分娇惯,结果等这些儿孙长大成人之后,不是“痴呆无知”,就是“任性狂恶”,因此对皇子的学习抓得非常紧,不仅亲自检查学习情况,有时还审阅儿子们的文章乃至当面给他们讲解功课。

在康熙和老师们的严厉督促下,皇子们一天之内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可用于玩乐,他们从懂事起,唯一能够当作娱乐和消遣的项目,恐怕就是骑马、射箭和使用各种火器了,但那其实也是在学习,只不过是不看书罢了。

皇室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不仅把白晋看得瞠目结舌,认为“欧洲人无法办到”,就连很多大臣见了都叹为观止。清人赵翼有一次在朝中值早班,他在五鼓也就是凌晨四点钟左右入朝,那时候天还没亮,百官都未上朝,宫廷里只有几个打杂的在走动,赵翼自己也睡意未尽,就靠在柱子上打起了瞌睡。就在这时,他隐隐约约地看到有一盏白纱灯进入了隆宗门,一问,才知道是皇子们的早课已经开始了。

赵翼是从读书求功名这条路上走过来的,他自认为学习已很刻苦,但还不能起这么早,没想到皇子们居然天天如此,他为此深受触动,感叹:“本朝家法之严,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 WWPCXJ/FvB9/6pk9h+nPubjRJiB5MoWTEXCQDEQMLlIOp3Oz6JwF9kExPWWkeW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