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意外偏偏就发生了

至皇太子被废黜,立嫡长子制度在清宫已存在了三十多年,这使康熙君臣在心理上早就形成了一种既定观念,那就是国家必须有储君,胤礽虽然被废,但或早或晚,总得有人填补此虚位。很快,在宫内外的无形压力下,康熙原有的决心就动摇了。12月25日,他突然命满汉文武大臣各自举荐太子,还说除大阿哥胤禔,诸皇子皆可入选,“众意属谁,朕即从之”。

举荐太子,大家都可以,除了大学士马齐。按清制,大学士要以满人居首,马齐是首席大学士,相当于百官之首,在朝中位高望重。康熙担心,如果让马齐参与举荐,将出现不可控的意外,因此指示“议此事,勿令马齐预之”。

怕意外,意外偏偏就发生了。康熙可能以为群臣举荐,被举荐者一定有好几个,他可以从中挑选,不料送来的名单上却只有一个人的名字:胤禩!

发现与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康熙慌了,他当即收回诺言,转而改口说立太子事关重大,还要再尽心详议。

且不说胤禩不久前才刚刚遭到处分,就说眼前群臣众口一词都要推荐他当太子,就让康熙深感威胁——以前就说你爱博取虚名,与君父争人心,现在看来果然不差,不然怎么可能得到大臣们的一致拥戴?

对于康熙来说,他的所有儿子也都是他的臣,只要他在位一天,就决不允许任何臣子挑战皇权。“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是谋逆的意思),将则必诛”,胤礽被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权倾皇父,胤禩尚未得到储位,就有了做第二个胤礽的政治潜力和能量,这是康熙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

康熙不好直接道出自己的隐衷,对于胤禩不能被立为太子的原因,除了在废太子问题上犯过罪,刚受革爵处分,他又临时敷衍出两条:其一,胤禩没有办理过政事,缺乏经验;其二,胤禩的生母身份低微,母家门第和出身不适宜做储君。

此时康熙处于骑虎难下之势,他不愿屈从群臣意见立胤禩,但若立胤禩以外的人,难孚众望不说,其他皇子也不会服气,无奈之下,他想到只有把原来的太子抬出来,才能让众人说不出什么闲话。几年后,他重新回顾了自己的这段尴尬处境及其心态:“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

次日,康熙召见大臣,说太皇太后、皇后最近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梦,梦见废太子被冤枉了。借着这个引子,他放出了风声:“朕现在不会马上立胤礽为皇太子,只是令你们诸大臣知道一下而已。”

1708年12月27日,康熙召集废太子胤礽、诸皇子以及领侍卫内大臣等,除继续为胤礽理正冤枉和加以释放,又让胤礽当众表态。胤礽吃了这么多苦头,哪能不学乖,马上顺着父亲的意思说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以后如果不改恶从善,或对揭发他的人打击报复,“天亦不容”。

接着,康熙敞开心扉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心情。他说他翻阅史书,发现自古以来凡太子被废,没有一个废太子能保住性命,之后皇帝也没有一个不后悔,言下之意,同样的悲剧也可能发生在他们父子身上,所以胤礽千万不能重蹈覆辙,以致害人害己。

康熙不但怕废太子故态复萌,还担心儿子们因争嫡而骨肉相残,为此他特地讲了胤礽的几个兄弟的好处,希望胤礽能与之亲近。被夸奖的兄弟中甚至也包括了胤禩:“八阿哥之为人,诸臣奏称其贤,裕亲王(康熙的兄长,已病故)生前也曾奏言,八阿哥心性好,不务矜夸。”

其实康熙对胤禩成见已深,所谓“诸臣称贤”云云恰是引起他猜忌与不满之处,他内心的胤禩也绝不是“心性好,不务矜夸”,而是为人阴险,居心叵测。他之所以违背自己心意说这些话,不过是想让胤禩等有争嫡实力的皇子与胤礽捐弃前嫌,转而也“改恶从善”,辅佐胤礽。

就在这次讲话中,康熙还意味深长地提到了一个上古传说。传说商汤之际,太甲即位,即位后不理朝政,破坏成法,结果被大臣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痛改前非,悔过自新,便又被迎回都城复位。“古放太甲,卒成令主。有过何妨,改之即是。”

康熙的真实意图至此昭然若揭,第二天,诸臣就都题本请求复立胤礽。康熙考虑胤礽以戴罪之身获释不久,马上就让他复立不太合适,遂将题本留中不发,准备待时机成熟再行宣布。 gfA5BqnToQ0lnhn72u3vvmwHnJ3LxV4JtV8zkudLkA+udEKdap1itHuBZjoIqVu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