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琉球为什么恭顺

琉球本是中国东南海中一个“至小至贫”的小国。清代外交官何如璋说,“琉球国为中国洋面一小岛,地势狭小,物产浇薄” ,张之洞则称之为“寥寥荒岛”

确实,琉球国最大的海岛,面积也不过一千多平方公里,人口稀少 ,物产也不丰富。虽然风景秀美 ,但土地非常贫瘠。使臣陈侃记载琉球“林木朴樕不茂密,厥田沙砾,不肥饶,是以五谷虽生,而不见其繁硕也” ,农作物长势都不旺。连动物都很少,“无熊罴豺狼虎豹猛兽……亦鲜鹅鸭,莺燕鹳鹊之族俱无,鸟惟乌鸦麻雀而已”。 另一位使臣郭汝霖则记载,琉球“多沙石,土薄瘠”,连这里的牛羊鸡猪都比中国的瘦小,“牛羊鸡豚之类多瘦削而不堪用”。

所以琉球百姓的生活非常艰辛,“民贫而俭”。富贵人家不过才有两三间瓦房,大部分人都住茅屋,“富室贵家,仅有瓦屋二三间;其余则茅茨、土阶,不胜风雨飘摇之患。” 老百姓每天只吃一到两餐,甚至成年累月吃不到肉食,“牲虽贱,人有终岁不获食者”

这样一个贫弱的小国,为什么愿意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接待天朝使臣呢?

因为各有所需。

琉球首次出现在汉语记载当中,是隋代的事。隋大业三年(607),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命一位名叫朱宽的将军“入海求访异俗”,朱宽“因到流求国”。很多史学家认为,这个流求就是后来的“琉球”。但因言语不通,朱宽唯“掠一人而返”,这是关于中国与琉球产生关系的最早记录。

兴师动众只带回了一个人,这个结果让隋炀帝不满。几年后,隋炀帝派兵“浮海击之”,“进至其都……焚其宫室,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自尔遂绝。” 一战而灭之。

大国身边的小国,命运就是这样不可测:大国君主的一次情绪波动,就可以决定它的兴灭。好在这个岛国过于弱小,除了好奇心强烈的隋炀帝,后代中原王朝的皇帝都对它提不起兴趣。《隋书》以后,中国史书很少再谈到流求之事。《元史·瑠求传》说:“瑠求,在外夷最小而险者也。汉、唐以来,史所不载,近代诸蕃市舶不闻至其国。”

直到大明王朝建立,天朝上国才又对这个小小的岛国重新开始感兴趣。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中国历代皇帝当中出身最为低微。登基之后,怀有严重自卑心理的他花了很大力气招徕各国进贡,营造万国来朝的氛围,来向国内臣民彰显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在向各国派出使节的同时,朱元璋没有忘了小小的琉球。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派出的使节抵达琉球,所携带的诏书全文如下:

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迩,一视同仁,故中国奠安,四夷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自元政不纲,天下兵争者十有七年。朕起布衣,开基江左,命将四征不庭。西平汉主陈友谅,东缚吴王张士诚,南平闽越,戡定巴蜀,北清幽燕,奠安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朕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处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唐宋以来,因为海道远险,国家弱小,琉球在中原皇帝的眼中,一直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中华帝国周围诸国大都被纳入朝贡体系,只有琉球被排除在外。但是朱元璋独具慧眼,发现了这个小国的价值。虽然急于以万方来朝来强化其统治的合法性,但是朱元璋生性多疑,在招徕“外国”的同时又对它们深怀戒惧之心。因为中华文化圈的很多成员,包括汉化最深的朝鲜、越南,在历史上都和中国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和它们走得太近,对天朝的安全不见得是好事。只有琉球,既弱小又不接壤,可以任由天朝抚爱,却不会对天朝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琉球成了朱元璋的最佳选择,朱元璋决定要把中琉关系打造成大明宗藩关系的样板。

接到朱元璋的诏书,琉球统治者也非常惊喜,没想到竟然得到天朝大皇帝的垂顾。与庞大的大陆交往,琉球并不惧怕,因为与大陆的恰到好处的距离,不光让朱元璋感觉舒服,也让琉球人感觉笃定。他们清楚遥远的距离,加上本国的穷困,使朱元璋不会有兴趣兴师前来。琉球人放心大胆、兴高采烈,甚至有点“受宠若惊”地成了天朝上国的藩属。

确定了朝贡关系后,琉球迅即开展了火热的朝贡活动。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所谓朝贡,就是向天朝进献点自己的土产,让天朝皇帝尝尝鲜。琉球物产贫乏,只需贡献三两样特产就可以了。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只需要用麻袋装点倭瓜、豆角就行了。

但是琉球人并不满足于这样,他们送到天朝来的东西,品种丰富,数量众多。

琉球国都进献了些什么呢?

按《中山世鉴》记载,琉球的贡物包括:

马、刀、金银酒海、金银粉匣、玛瑙、象牙、螺壳、海巴、棹子扇、泥金扇、生红铜、锡、生熟夏布、牛皮、降香、速香、檀香、木香、黄熟香、苏木、乌木、胡椒、硫磺(黄)、磨刀石。

这个名单中的马、牛皮、磨刀石以及螺壳,确系琉球土产。但是此外的大部分物品,比如苏木,胡椒,黄熟、降、檀诸香,以及象牙及精制刀具,显然不属于琉球所有。事实上,琉球贡物中的苏木、胡椒、香料以及象牙来自东南亚诸国,而刀具中的大部分则来自日本。这在中国史书中载有明证。如正统六年(1441),“琉球国通事沈志良、使者阿普斯古驾船载瓷器等物往爪哇国买胡椒、苏木等物” 。弘治十七年(1504),“琉球国遣人往满剌加国收买贡物,遭风未回,致失二年一贡之期” 。使臣张学礼也说琉球不产好刀,“其烟、刀、纸张、折扇、漆器之类,皆来自日本”

看起来小国琉球对“事大”一事真是太过热心和恳切,以至费尽气力去买来自己本来没有的东西急巴巴地进贡天朝。这是不是有点傻?

其实正相反。

虽然按理说,在朝贡体系当中,贡物应该是朝贡国心甘情愿献给天朝,不要求任何回报的,但是天朝上国历来非常“讲究”,对朝贡国基本都采取“厚往薄来”政策。这就好比贾母送给刘姥姥的东西,应该比刘姥姥带来的值钱,或者晚辈来拜年时,长辈给的红包价值要高于晚辈手里拎的脑白金或者蜂王浆一样。所谓“厚往薄来”,就是当朝贡国前来进贡时,中华帝国对它们的赏赐往往比它们进贡的东西要多,以此来表明天朝只是欣赏它们的恭顺,并不想占它们的便宜。

出身贫民的朱元璋非常小气,他登基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官俸标准,史称“明官俸最薄” ,但是他在对待属国上却比历代的君主都要大方。

上谓礼部臣曰:“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

所以朝贡国进献的这些贡物,天朝绝不会白要。

朝贡国所进贡的贡品,通常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直接进献给皇帝的,叫“正贡”。对这部分物品,明朝“厚往薄来”的方式是给予“赏”,即所谓“有贡则赏”,以表彰它们的恭顺。不光是赏给朝贡国的国王,大臣也有份,所赏之物都价值不菲。 比如成化七年(1471),天朝赐给琉球中山王尚圆的礼品名单如下:

皮弁冠服一副、玉圭一枝、青搭护一件、七旒皂绉纱皮弁冠一顶、白素中单一件、棕色妆花锦绶一件。

五章绢纱皮弁服一套、纱帽一顶、大红素皮弁服一件、棕色素蔽膝一件、绿贴里一件、大红素苎丝乌一双、棕色妆花佩带一条、常服罗一套、棕色素前后裳一件、金相犀带一条、素柏株绿一匹、织金胸背麒麟大红一匹、素黑绿一匹、素青一匹、母矾红平罗销金云包袱四条。

暗骨朵云莺晋绿一匹、白毯绿一十匹、大红织金胸背麒麟圆领一件、织金胸背白泽大红一匹、红白素大带一条。

织金胸背狮子大红一匹。

据洪武十六年(1383)的记载,给王舅的赏赐则是“彩段(缎)四表里、罗四匹、纱帽一顶、鈒花金带一条、织金纻丝衣一套、靴袜各一双”;对于长史、使者,“每员彩段二表里、折钞绵布二匹”;对通事,“每员彩段一表里、折钞绵布二匹”;至于从人,也“每名折钞绵布二匹”。

这些东西比国王的“正贡”的价值通常要高出许多。

除了直接送给皇帝的“正贡”,朝贡使团还带有“附进贡物”或“附进货物”,数量通常非常大。对于“附进货物”,明朝政府要“酬其价值”,也就是要按货付款。不但会给钱,而且给的要高出市价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以龙涎香为例,据相关史料记载,此物“货于苏门答剌(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之市……一斤该……中国铜钱九千个” ,一斤合九贯钱。而据《大明会典》的记载,朝廷给大部分朝贡国的价钱是每斤四十八贯。也就是说,高出市价四倍有余。

而朝廷给琉球贡品的价钱更高。既然要选择琉球来打造藩邦模版,就要让琉球人发自内心地感恩戴德。所以明朝给弱小的琉球附进贡物的定价比其他朝贡国还要高出数倍。比如进口锡的价钱,每斤不过五百文,朝廷给琉球的却是八贯,高出市价十五倍。正常进口苏木是每斤五百文,朝廷给琉球的是十贯,高出市价十九倍。胡椒在产地每斤不过十九文,运到中国后的市价是每斤三贯,而朝廷给琉球的价钱是三十贯,是市价的十倍,是产地价的一百六十倍。

给付这些钱的时候,明朝一小部分是用铜钱和宝钞,大部分则是使用实物,主要是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称为“回赐”。琉球接到这些在海外市场最受欢迎的物品之后,一般都会贩卖于他国,以获厚利。特别是丝绸,“若番船不通,则无丝可织,每百斤值银五六百两,取去者其价十倍”

因此向天朝进贡,从商业角度看是一本万利的。

除了能把贡物换个好价钱之外,朝贡国还能从大明王朝获得很多其他利益。比如使臣在中国受到的接待也非常细致周到。

欧洲各国的惯例是出使的费用由出使国自己负担,而中国皇帝历来认为前来朝贡的人全都是国家的客人。所以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各国贡使吃喝花用都不用出一文钱,全部由天朝上国承包了。

每当琉球国使臣抵达福建海岸,福建省官员都要按惯例备办“箩桶杠索”等物,将“贡物”搬运到岸上,送进仓库,还要“拨吏一名,会同左右中三卫官兵,每夜提铃巡逻防守方物”

福建省还要专门派官员和兵丁全程护送琉球使臣进京,所经各省、府、县,当地官员均需迎送入境和出境,安置住宿、供应膳食,并将接待的情况奏报给中央政府,不得有半点的闪失。

据《大明会典》,琉球贡使到达北京后,由光禄寺依例供给丰富的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供应标准,据清朝顺治七年(1650)规定:“琉球国入贡,陪臣、王舅,日给鹅一,鸡一,猪肉三斤,菽乳二斤,各种菜三斤,酒二瓶,清酱、酱各六两,香油六钱,花椒一钱,盐一两,茶一两;正议大夫,日给鸡一,猪肉三斤,菽乳一斤八两,菜二斤,酒一瓶,清酱、酱各四两,香油四钱,花椒八分,盐一两,茶六钱;四节官,都通事官,各日给鸡一,猪肉二斤,菽乳一斤,菜一斤,酒一瓶,清酱、酱各四两,香油四钱,花椒五分,盐一两,茶五钱……”

除了好吃好喝好招待,中国通常还会专门组织旅游,带领使臣们浏览京中名胜,让他们开开眼界,见识一下天朝上国的风光。

因此,有生之年能来中国一趟,对外国使臣来说,实在是一件太幸福的事了。

“厚往薄来”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数倍、数十倍的暴利驱使周边国家争先恐后前来进贡。更有甚者,还有海外商人三五成群凑到一起,花钱找个懂中文的人写一道表文,就冒充贡使跑来上贡,骗走无数钱财。比如洪武七年(1374),暹罗商人沙里拔冒称是本国国王令其同奈思里侪刺悉识一起来进贡,因为装得不像,被朝廷识破。

虽然好面子,但是朱元璋毕竟并不傻。进贡国干柴烈火似的热情烤得他承受不住,不得不采取限制措施。第一是限制朝贡次数。朱元璋下诏说,各国进贡不要太频繁:“入贡既频,劳费太甚,朕不欲也。令遵古典而行,不必频烦,其移文使诸国知之。” 他按照远近亲疏,给朝贡国发下规定,有的国家十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有的两年一次。

第二是限制朝贡使团的规模,规定每个国家进贡船只的数量,比如“不得过三船”“每船不得过百人”之类的,防止它们携带太多贡品。

第三,对贡使们发给执照,以鉴别真伪。朱元璋规定了“勘合”制度,所谓“勘合”,有如先秦的虎符,就是一张文件,中间盖上骑缝章,然后一撕为二,中国和朝贡国各持一半。进贡之人只有手持半张“勘合”,与中国官方保留的半张对得上,才算验明正身,才能上岸。

但是这些限制措施效果并不明显。各国大都不遵守贡期,关于朝贡规模的规定,各国也从未严格执行过,一般来说各国带来的货物量总是大大超出中国的要求。

朱元璋生性苛细而强悍,他的命令在国内是绝不容许臣下挑战的。但是对于这些不守规定的贡使,朱元璋却怎么也拉不下脸来。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句古训:“伸手不打笑脸人。”使臣已经到达,明朝一般也不会撕破脸把他们赶回去,只能硬着头皮,予以接待。

明王朝的正规财政汲取能力并不强,财政收入本不充足,又大量地通过朝贡体系流失。大明皇宫之内各国进贡的香料和土产堆积如山,国库却没有现金,只好把胡椒等香料发给百官,充抵工资。 Xb6aSFHUpSXGDHFJREs8njsLq1Iw8i7doW7EN8AH8k/M0UuOeikApRgHgrMKjE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