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许峰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了苗、瑶、壮、布依、彝、藏、羌、回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何做好少数民族的工作,打破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对敌,是红军能否完成战略转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和影响下,许多少数民族和宗教首领同红军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其中以彝族的小叶丹、藏族的格达活佛和羌族的安登榜最为有名。此三人中,彝族的小叶丹因与刘伯承的歃血为盟、格达活佛因与朱德的浓厚情谊及后来致力于西藏和平解放而多为媒体、杂志所介绍,唯独羌族土司安登榜少见介绍。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到达川西北羌族聚居区域。在此,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爱护羌族人民,努力争取和团结羌人中的上层人物,很多羌人志士“弃身锋刃端,名编壮士籍”,投身于革命队伍中。羌族土司安登榜为摆脱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军阀的欺压、迫害,毅然率随从参加红军,扛起革命大旗为贫困的羌民谋利益,成为羌族近代史上第一个率众参加红军的民族上层领袖人物。最后他在为红军筹粮的过程中英勇牺牲。
安登榜1895年3月出生于四川松潘县镇坪甲竹寺世袭土司家庭,父亲病逝后他按世袭制接任其父土司之职,管辖六关三十二寨及白羊十一团,是这一带羌人的土司头领。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统治和奴役羌民,便委任在羌人中享有威望的安登榜为伪松潘县第六区区长,企图通过他来敲诈、勒索和压迫羌族人民。1933年8月25日,毗邻的茂县境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叠溪大地震,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原本贫苦的广大羌民生活更加苦不堪言。但是,国民党政府反以“疏导积水”“整理团务”等名目,强征捐税,松潘县长于戒需也趁火打劫,强征白草区枪弹款、军饷款数千银元,声称两月内如不备缴来府,绝不宽容。安登榜知道羌民生存艰难,对县府令拒不执行,多次违抗,受到当局的忌恨。为此,伪松潘县府一次次发出通令,指控他“违令”“漠视县府”“负固顽抗恶迹昭著”,并上告撤销他区长的职务,由服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其继母张玉清接任。
在各阶层羌民的支持下,安登榜与伪松潘县府相抗争,一次次触犯了反动派的利益,遭到了伪县府的四处迫害和打击。1935年春,当他得知当局准备对他下毒手时,遂带领李华桂、付凯、左传富等10余人全副武装星夜出走,途经北川县墩上(今武安公社)时,与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先头部队相遇。在了解了党的民族政策后,他毅然率众参加了红军,担任通司(翻译)、向导和前卫工作。由于安登榜在当地羌民中享有极高声望,加之通晓羌、藏、汉三种语言,在他的组织发动下,广大羌民很快消除了对红军的顾虑,都积极帮助和支援红军,羌区相继建立起了乡村苏维埃红色政权。
为阻挡红军入境,于戒需和川军驻松城防司令吴子问派出常练队、门练队、司属羌族士兵队,利用有利地势在吴家梁对红军先头部队发起进攻。由于敌众我寡,红军退至青杠梁,接着敌人又疯狂扑向青杠梁,双方展开激战,红军失利后撤到北川小坝走马岭,敌人又进至野猪窝,两军对峙,敌前沿是王光宗的羌族司属士兵队。
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使红军先头部队的前进道路受阻。安登榜得知这一情况后,带人来到黑尔明龙藏,接近敌阵地,两次写信给不明真相的王光宗,劝其以地方利益和羌民利益为重,撤离阵地,帮助红军。王光宗接到土司的信后,立即撤离。红军乘势击溃了据守之敌,胜利进入松潘境内。
红军进入白羊地区后,安登榜主动宣传红军的主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使红军很快就得到当地群众的了解和信任,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筹粮、运粮,给红军带路。同时,安登榜经常不顾自己的安危,翻山越岭去侦察敌情。由于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白羊的溜索头、马鸣、半边街等地迅速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许多青年踊跃参加红军,革命队伍日益壮大和发展。
红军驻扎在镇坪、镇江一带时,安登榜担任宣传和筹粮工作。为了使当地群众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他总是不辞辛苦地四处宣传和介绍红军,讲红军的宗旨和主张,讲在红军队伍里的所见所闻。有一次在镇坪东岳庙坝子开会,他说:“大家不要以为胡宗南部队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不是被我们打跑了吗?他们的枪不是被我们缴获了吗?我是本地人,希望大家不要轻信反动派的谣言,都快回家来。”并且,他还经常带领红军去西格寨、格早沟、斯大地、甲竹寺、干沟子等山寨对羌民进行宣讲:“红军是为我们羌族人民谋解放的队伍,大家不要怕,不要跑,都来帮助红军。”安登榜一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一面在这些山寨里筹粮,并把粮食分配到红军各个连队。
由于安登榜在羌民中的崇高威望,以及广大红军指战员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使得羌民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了红军与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军阀大为不同,逐步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各民族才能得解放。因而,红军在羌民中的影响不断扩大,群众的觉悟逐渐提高,平定关、靖夷堡、镇坪、镇江等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献粮、运粮,用牛皮、羊皮给红军做皮衣、鞋子,同时红军指战员也主动帮助羌民干活儿,军民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
1935年6月,为了扩大红军队伍,加强革命力量,红军和羌民商定建立番民游击队,由安登榜任大队长。8月初,红军离开镇坪、镇江一带,踏上了通往毛儿盖的山路。番民游击队列入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奉命北上,安登榜继续负责宣传和筹粮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一次,在从毛儿盖索花寨筹粮归来途中,安登榜和随行的10多名红军战士不幸遭到敌人伏击。他们顽强拼搏、英勇厮杀,最终全部壮烈牺牲。安登榜的头上被砍了一刀,腹部被刺了一矛,倒在血泊中。第二天,大家找到了他们的尸体,悲惨的情景让人忍不住失声痛哭。掩埋了大队长和同志们的遗体后,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踏上了茫茫草地,踏上了通往抗日前线的征途。虽然安登榜已不在大家身边,然而他的精神、他的意志和他未完的使命,依然延续在红军长征的队伍里,鼓舞着广大红军指战员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一步步迈向胜利。
1936年7月,由李伯钊、易世钧等填词,采用《奋斗曲》调,编唱了歌曲《歌唱安登榜》。激昂的旋律,通俗易记的歌词,使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目中。
安登榜,
战斗英雄,革命模范,
潘番游击大队长。
他是那镇江关里一羌族,
一心拥护共产党。
安登榜,安登榜,
羌族好儿郎。
安登榜,
能骑善射,武技高强,
恨死那国民狗党。
大家看,三十六寨他带头反,
镇江六关他敢挡。
安登榜,安登榜,
革命志气强!
安登榜,
战马飞驰,战刀鹰扬,
冒险闯敌去筹粮。
直到那弹尽刀折浴血战,
拳打嘴咬斗志昂!
安队长,安队长,
红军好榜样!
同志们,
摩你的拳,擦你的掌,
压倒困难而北方。
他不怕雪山重重西风凉,
千里草原不厌长。
安登榜,安登榜,
我们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