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京都一处烧卖馆

王永斌

“李记”酒店

闻名中外的北京都一处烧卖馆,开业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创办人姓李,原籍是山西。

这个李姓青年初到北京时,住在一个亲戚家中,后经老乡介绍在肉市醉葫芦酒店学徒。三年零一节的学徒生活,使他学会了招待客人、整理店堂、制作小菜的本领。他待人热情,做事勤快,客人们都喜欢让他打酒、上菜。店铺的掌柜对待学徒和伙计很刻薄,每月给的工钱很少,可是给他的却比别人多。这样,就使这个既有本事,又有人缘的年轻“酒保”,不得不思量着离开醉葫芦酒店,自创门户。后来,他辞了柜,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搭起席棚,里边摆上三四张桌子,几个凳子,搭起炉灶,赊来几坛子酒十几斤肉,外边挂上个酒葫芦(幌子),用一个伙计一个学徒,就开张了。当时,店铺没有字号,只是酒葫芦上写着“李记”二字。尽管酒店很简陋,可是有些人还是真捧场,他们在棚里棚外,挂上两三块“开市大吉”“生意兴隆”的红幛子,表示庆贺。李记酒店开张后,天天酒客盈门,座无虚席,买卖很是不错。因为酒店买卖好,又因为李掌柜有信用,说什么时候还账,准什么时候还,从不说谎,因此,面铺愿意赊他面,酒厂主动赊他酒,油盐店供他作料,买卖越做越好,年年赚钱。有了钱,李掌柜就打算盖房。约在乾隆七年(1742年),盖了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楼。没有厨房,就把案板、炉灶等用具放在楼下北墙边,作为厨房;靠楼梯做账房;另有四五张桌子招待酒客。楼上除二小间“雅座”以外,都是散座。当时,经营的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莲肉、晾肉等小菜。正在小买卖日渐兴隆的时候,年方30多岁的李掌柜不幸得了重病,医治无效,不久就病故了。李掌柜死后,内掌柜盖素珍带着一儿一女过日子,买卖托付给李掌柜的师哥经营。由于店铺早开门,晚上门,招待客人热情,酒菜实惠,尤其是北京独一无二的马莲肉、晾肉等小菜,深受客人的欢迎。

马莲肉是选带皮的五花三层的上好猪肉,切成四寸长、一寸宽、二分半厚的肉条,用马莲捆成五条一捆,放在锅里加上适量的葱、姜、蒜、口蘑、大料、盐等作料,煮透成冻,同现在的水晶肉相似,但马莲肉带有清香的马莲味,所以是下酒的好菜。晾肉是选去皮的瘦猪肉切成四寸长、一寸宽的薄肉片,在房檐下晾干后,用水洗净,加木耳、面筋、葱、姜、大料、盐等作料,用清水放在锅里炖,炖熟取出就成,同现在的酱肉相似,但它比酱肉利口,越嚼味道越香。

最早李家酒店并没有马莲肉、晾肉小菜。李掌柜为了增添这两种小菜,曾三次亲去山西老家,用优厚的待遇,才把制作马莲肉、晾肉的高手张师傅请来,并派一名学徒把张的手艺学会,然后传下来。

乾隆命名

买卖做到乾隆十七年(1752年),生意大不如前。一进旧历腊月,生意尤其冷落。到了年三十,白天根本就不上座,因为过去的北京,旧历一进腊月,在旗的贵族,满、汉官员,有钱人员,就开始置办年货,到了年三十,该买的已买齐,就等着过年了。这时,官府已封印,戏楼也封台,一般人家没事也不出门了,所以酒店饭馆没有生意。年三十夜,在街上走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清代北京竹枝词》上说的“爆竹千声岁又终,持灯讨账各西东”的要账人;另一种是负债人,在家待不了,只得跑出来躲债。李记酒店按老规矩,年三十不过子时是不关店门的。当时前门外一带有名的酒店饭馆很多,像醉葫芦酒店、小有余芳饭馆、致美斋饭馆等,尽人皆知。李家酒店要在众多名酒家包围之中存在和发展,必须人家没开门你开门,人家关店门你不关,做人家不做的生意。所以这年的年三十夜,李家酒店照常营业,接待躲债的酒客。正在亥时,从店门外进来三个人,从穿着可以看出是一主二仆。这个主人是个文人打扮,两个仆人虽然年岁已高,但嘴上尚未留须,各打一个纱灯,前后照亮。这三个人被伙计热情地引上楼吃酒。当时,楼上楼下几个喝酒的客人,有的衣帽不齐,看得出是落魄之人;有的虽然衣帽整齐,但一边喝酒,一边唉声叹气,面带愁容,喝的是闷酒。这个文人模样的人,吃着小菜,喝着酒,对李家酒店伙计招待的殷勤,对酒味的浓香、小菜的可口,很是赞赏。他问:“你们这个酒店,叫什么名字?”伙计说:“小酒店没有字号。”这个人看看周围,听听外面的声音,很感慨地说:“这时候,还不关店门的酒店,京都只有你们一处了吧!就叫‘都一处’吧!”

年三十过去快一个月了,店里的人们都没把年三十夜里的事情放在心上。忽然有一天,十几个太监给李家酒店送来一块写着“都一处”的虎头牌匾,这时大家才知道年三十夜里来喝酒的那位文人,是乾隆皇帝。这件事,很快地轰动了全北京城。酒店的人把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虎头匾“都一处”端端正正地挂在店中;把乾隆皇帝那夜坐过的一把罗圈椅盖上黄绸子,下垫黄土,不许任何人再坐,像供神一样供奉起来,称为“宝座”。并请来亲友、同行大大地庆祝一番。从此,全北京尽人皆知“都一处”了。

据“都一处”前经理栾寿山说:“乾隆皇帝坐过的‘宝座’是把褪了色的红罗圈椅,经常放在小楼外面的晾台上,民国年间,店里的职工经常坐上去,还高喊:‘当皇帝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店里就把这把椅子撤去,放在杂物堆上,后来不知去向。”

乾隆亲笔写的“都一处”虎头牌匾,椭圆形,黑漆油饰字贴金箔。之所以叫虎头匾,一是它椭圆形状像虎头,二是匾的四周都雕刻着蝙蝠的图案,因之,称虎头匾。这块虎头匾,就在店堂的正中。“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有人逼着要把这块匾劈了。栾用刀砍了一下砍不动,后来,人都走了,他就偷偷地把它藏在库房的杂物底下。“文化大革命”中“都一处”改名为“燕京烧卖馆”。1981年,恢复老字号时,当时帮助藏匾的老职工杨海泉,又把匾找出来,经过油饰整理,刷上金字,重新挂上。

“京都一处共传呼”

乾隆皇帝去“都一处”喝过酒,“都一处”有“宝座”,这使“都一处”很快地兴旺起来。但是“都一处”的经营品种,直至道光年间,还是以卖酒、马莲肉、晾肉、煮小花生、玫瑰枣等小菜为主。因此,它比当时的名馆子还是差一些的。据清朝道光年间杨静亭写的《都门杂咏》记载:“闲来肉市醉琼酥,新到尊鲈胜碧厨。买得鸭雏须现炙,酒家还让醉葫芦。”还有:“原来肉制贵微炊,火到东坡腻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见,啖时举箸烂方知。”这是对“旧俭居”所做美食东坡肉的赞赏。当时名馆“小有余芳”也已添上了虾肉烧卖:“小有余芳七月中,新添佳味趁秋风。玉盘擎出堆如雪,皮薄还应蟹透红。”“福兴居”的鸡面,也是人们喜欢吃的美食:“面如白银细似丝,煮来鸡汁味偏滋。酒家唯趁清晨卖,枵腹人应快朵颐。”直到同治年间,“都一处”才跻身于名饭馆之列。在李静山写的《增补都门杂咏》中记载:“京都一处共传呼,休问名传实有无。细味瓮头春酒味,自堪压倒醉葫芦。”“都一处”这时不仅增添了烧卖,而且也添上了炸三角。它的烧卖皮薄馅满味好。有葱花猪肉烧卖,有猪肉、海参、鸡蛋、虾仁、玉兰片三鲜烧卖,还有虾肉烧卖。“都一处”的烧卖与别家做法不同,不仅馅的味道好,而且皮的规格要求也很严。一个皮直径三寸三,要擀成二十四个花褶。每四个烧卖用一两三的馅、一两三的皮。“都一处”的炸三角,皮薄、馅大,外焦里嫩。别家的炸三角都用肉皮冻制成,吃到嘴里,发硬糊口,而“都一处”的炸三角的馅是用瘦肉丁冻制成,吃到嘴里松软香嫩。另外还添了炒菜,回锅肉更别具风味,受到欢迎。“都一处”的伙计,不但沿袭开店以来的传统,招待客人热情周到,还学习了别店“敬菜”的做法,因此,顾客日多。

到了1931年,“都一处”传到李德馨的父亲这辈儿。他认为饭馆不像钱庄那样,钱来得又多又容易。因此,他就让年轻的李德馨去钱庄学徒。李德馨学徒期满,他父亲病故了。这样,他就不得不回到“都一处”来继承祖业、支撑门面。可是这个年轻人,在钱庄看到的是摆阔气,接触的都是大商人,回到“都一处”后,不愿意做饭馆的生意,而成天在外边瞎混,不是嫖妓,就是赌博。李德馨每天花天酒地,任意挥霍,对店里的学徒、伙计却非常刻薄。不仅工钱少,年终“馈送”少,而且伙食差,天天是窝头、白菜。学徒、伙计对李德馨敢怒而不敢言,为了泄怨气,炒菜多搁油,做馅的多放作料,打酒的多给,以解心头之恨。可是这样一来,来吃饭的客人却越来越多。人们都说:“都一处”的酒、菜、饭,质好量多。不仅“都一处”的马莲肉、晾肉名传全城,而且炸三角、烧卖也成了“都一处”别具特色的美食。

郭沫若再题“都一处”

从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后,直至国民党在北平的统治垮台止,北平的民族工商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尤其是饮食业,货源缺,捐税多,顾客少。因之,不少的饭庄、饭馆、酒店相继倒闭。“都一处”虽然幸免,但长期以来,生意不振。

1949年北京解放后,“都一处”走上了欣欣向荣的道路。人民政府派来了干部,加强对“都一处”的领导。“都一处”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中,实行了公私合营,在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培养新生力量、发扬食品地方风味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为了扩大企业规模,“都一处”从鲜鱼口南边的一间小楼的旧址迁到鲜鱼口以北的宽大的新址。1964年,新店落成,宽敞明亮的新店堂同时可接待顾客200人左右。顾客多,营业额倍增,来“都一处”吃饭的客人,既有劳动群众,也有社会名流。郭沫若同夫人于立群时常来店品尝烧卖。郭老平易近人,说话和气。他每次来“都一处”吃饭,同谁都打招呼。1965年的春天,一天郭老同夫人来吃饭,饭后同经理栾寿山和两三个职工攀谈起来。郭老问他们乾隆写匾的事,栾寿山对郭老说:“这块虎头匾只能挂在店堂里,我们店门口还缺匾。”说到这里,郭老已看出他的意思,就很爽快地说:“我给你们写吧,可不如皇帝写得好啊!”栾寿山高兴地说:“那可好了,我们有好几次想请您给写一块匾,都不好意思对您说。”过了几天,栾寿山去郭老家,就把郭老写好的“都一处”三个大字取了回来。此后,店堂中挂着乾隆的虎头匾,店门口又添上了郭老运笔潇洒、笔锋柔中带刚的“都一处”三个大字,确实为“都一处”增色不少。这时,“都一处”的职工也从二三十人增加到100多人。为了培养新生力量,提高食品质量,制作马莲肉、晾肉的名师魏景魁,制作烧卖、炸三角的名师丁宝兴、李德山、汪洪才都带出了一些年轻的徒弟。

“都一处”在食品制作上,要求非常严格。首先,选料要精,不合规格的一律不用。其次,制作要细。以烧卖为例,皮要薄,中心厚度1毫米,边0.5毫米。馅要投料准。这样,大大提高了食品的质量。

目前,“都一处”的全体职工,正努力继承和发扬过去好的传统,在为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ZJoVPQrQABs3wns+ttyWYg0QkXY8hy5bPlZlTtKFTLPThfOZ0SIxnRcuRz8WTe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