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居庸叠翠:守护京师的北门锁匙

高巍

居庸关位于北京通往宣化、大同的一条长达40公里的沟壑之中,是古代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特别是明朝永乐年间定都北京以后,又将皇陵安置在京城北部的天寿山地区。居庸关不仅担负着守卫京师北大门的重任,同时又成为守护明朝皇陵的北部屏障。

由于居庸关周围的大山上多为苍紫千重的石峦,唯有其左边多山、佳树、野花,翠色如波。夏天看时,确有叠翠层层,纵挂山崖之美。于是,乾隆年间在此立碑,推其为燕京八景之一,称“居庸叠翠”。如今,乾隆御笔亲题的石碑已失,唯有佳松层层的自然景观依然,与雄伟的居庸关关城连映,象征着北京西门大门的牢固长久,坚不可摧。

据文献记载,秦始皇修长城时,曾调遣了很多的穷苦人(就是“庸”)来此,这里是他们长期居住、劳作的地方(就是“居”)。不过,那时的长城并不在居庸关附近,而在其北面。《唐书》上开始有了居庸关的记载,但其关址和所辖范围多次变动。北魏以后,公元446年修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直于河,这个“塞围”就是北魏的南长城,这才是居庸关修筑长城之始。到了北齐天保六年(555年),自幽州夏口(即南口)至恒州(大同)修筑了一条长达900余里的长城,并往东直到山海关。从此居庸关与其相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城重要关口。元代曾在这里设兵防御,在南口、北口屯军,任务是缴巡盗贼。不过,那时的居庸关还只是一堵高大的关垣,横亘在关沟当中,切断关沟通道,中间建有关门,供行人出入。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进占元大都,元顺帝和后妃、太子,以及一批蒙古大臣,从健德门仓皇北逃,在蒙古仍号称“大元皇帝”,时刻准备伺机南回,恢复元王朝。为了防御元统治者卷土重来,必须加强京师北边的防御力量。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就命令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的关隘。修居庸关长城,这对于徐达来说并非什么难事。因为,不久前就是他和常遇春带领着明朝军队从这里打进的北京城,所以说,原居庸关城的优点、缺点,怎么改进,在他心中早有定局,此次领命前来,无非是把想法变为现实而已。

新修的居庸关关城,其规模等同于一座小城镇,关城内不仅包括著名的过街塔(云台),而且还有泰安寺、参将、指挥、巡关御使衙及营房等。此外,还有一座规模较大的书院。这些建筑遗址尚存。明朝的居庸关有水、陆两道关门,现仅存陆门关,水门关已毁,其遗址表明,水门跨于百米山沟之间,只是券门早已倒塌。据说当年水势大时,只有撑渡船才能过去。即使现在,水门遗址还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断。要不怎么在这石头山中,独存一片“叠翠”景观呢?

居庸关的屯戍范围较广,《延庆卫志略》上说:居庸关东路自与黄花镇交界处的枣园砦起向西南,经门家谷、贤庄、德胜、虎峪等口至养马谷口,有边城26里,附墙台7座。居庸关北路从川茶花项向西经石佛寺、青龙桥、八达岭、石峡到枣顶,有边城60.5里,附墙台14座,空心敌台68座。居庸关西路从枣顶往西,经横岭、石板冲等口到今怀来县镇边西的桂芝庵,边城83里,附墙台12座,空心敌台102座。这些长城都与关城相连。明朝在居庸关设龙庆卫,编制为5600人。

在明朝,居庸关最大的一次重修,是在明景泰元年(1450年)“土木堡之变”以后。此时,出兵阻止瓦剌入侵的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掳至北方,其弟朱启钰被立为新皇帝。爱国将领于谦奉命来镇守居庸关,同时修建沿边关隘。其成果,是在关南八里处设古长坡店,创城垣,即今延庆卫城。卫城周围13里,东跨巽山之上,西跨兑山之巅,南北两面筑于两山之中,东西两面依山建筑,高厚不等。这不仅重修了居庸关,而且加强了守备。

然而,关城是人造的,同样,也是人可以毁的。而且,与这人造的建筑相比,人心的向背更显重要,逐渐走向腐败的朱明王朝,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已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政治的黑暗,经济的凋敝,灾荒的频繁,使人民遭受了难以容忍的摧残,终于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部队直逼北京,一个多月后就打到了北京城。明朝构筑的这座城堡相连的坚固防线,此时几乎变得不堪一击了。实际上,自汉朝以后,这座古关经了数次战乱,在大规模的战争中,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相反,“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个经历真是对坚固城关的嘲讽。

当历史的硝烟已然淡去,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景观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人们寻古探幽,充分享受大自然神功造化的极好去处。细说起来,居庸叠翠景观还不仅仅限于居庸关关城一带。正如明人所作《燕京八景图诗序》中所说:“居庸关之中,延袤四十里,两山对峙,一水旁流,关中有峡曰弹琴,道旁有石曰仙枕,两崖峻绝,层峦叠翠,故曰居庸叠翠。”

关沟南起南口,北至八达岭。从南口入山后,初入谷时便觉涧随山转,道路出于涧之上,两侧山上偶见樵夫的足迹和鸟兽经过的留痕,可见其深险幽僻。沿着涧中的山路继续前行,七里之处就是东园,这里景物清旷,岩壑雄秀。再往前走就是南关,可见居庸关关城。关城建筑依山势起伏连绵,周围有桦木峰、九仙山、妙沟岭、烧锅峪和银洞崖等,回环成势,拱卫四周。再上行四里,为三桥子村,以一棵大银杏树出名,浓荫有一亩地那么大。再一里为四桥子村,多杏树,涧中巨石即“仙枕”,此处路径尤险。再过去就是二堡、三堡,三堡位于涧中三岔口处,涧东一脉斜出,分涧为二。循主岔北行,可直达八达岭。沿东岔北行,二里外即弹琴峡,因谷底水流入罅,上下隐现,湍急相击,濠濮间潺潺有金石声,声如弹琴,故名。此峡在修京张铁路时因破坏了地形而大受影响。弹琴峡之水来自石佛寺山谷中。那里林麓苍黝,多花岗岩裂隙,诸水汇而出涧,南折,下深。石佛寺谷口处,两山相对,横嶂如门,两山之上长城高悬,在谷口处斜向下垂,相对如钳。高城流水,溪光云影,倍增幽意。沿主岔上行四里为青龙桥,早年来八达岭在此下车,后步行前往。已无坠壑之感,因为已走出关沟了。

当地人说,关沟美景有七十二处,也有人说不止。而这七十二景具体何指?竟然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五桂头、弹琴峡、白风冢、仙人桥、点将台、拴马桩等。这些景观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天然的,依人们的生活经验,将自然界中的景观,按其外形,与生活中的某种物质相联系,因此生发出来的。如拴马桩;第二类是人工建筑,如云台、长城、关城等;第三类是将某一景物与某一名人或某一典故结合起来命名的。像仙人枕,又称穆桂英点将台,还有六郎卸甲屯、杨六郎洗脸盆、杨六郎磨刀石等。如果在春夏相交之际到关沟来,望着沟中的葱郁草木,盛开的百花,层峦的叠翠,登高远眺,面对宜人的景色,也会想象出一批新的景观呢。

自居庸关修建以来,这里流传了许多当年打仗的故事。辽代天祚年间(1101—1125),金兵入关经过这里时,山上的岩石突然崩塌,辽兵被砸死不少,金兵不战自胜。金朝定都北京以后,重整关门,冶铁固置,并且布设鹿角蒺藜百十里,派精兵强将把守关口。元太祖攻打居庸关时,有人向他献计说:“从此而北,黑林中有间道,骑行可一人,终夕可到。”于是元太祖命令扎八儿轻骑前导,急速行军。为防止军士说话,让他们每人口中都含了木板,避免暴露。天黑时军队进入山谷,轻装前进,黎明时到达青龙桥。紧接着击鼓摧兵,疾奔南口,如从天降。金人遇到意外袭击,溃不成军。

在居庸关一带,流传最多的,还是有关杨家将的故事。虽然事实上杨令公只是在山西雁门关外与契丹转战,从未到过这里。不过,作为中原统治者与来自西北的少数民族激战的一处关卡,或者是宋军将这些传说带到这里,以鼓舞士气,或者只是当地人民借民族英雄的英名来提高居庸关的知名度,像位于古北口东边小山上的杨令公祠,就是辽宋和好后,为了表达这种关系,而由契丹人特意在此修建的,以向由此经过的宋朝使节表达友好之情。此祠建成后经多次修复,共有两重殿宇。前殿是杨令公和他的八个儿子的塑像,后殿是佘太君和八姐、九妹的立像。其中大多为传说人物。此外,在关沟内还留有杨五郎的石刻像,位于弹琴峡的山腰上。据说五郎兵败后在五台山削发为僧,其属下为纪念他而刻此像。还有像前面提到的仙枕石,又称穆桂英点将台,为独卧沟中的一块巨石,高约3米。石上有大小圆洞共28个,传说为穆桂英在此扎营时留下的痕迹。

这些传说既丰富了居庸关的历史,同时又是宝贵的旅游资源。遗憾的是,当年太行山、军都山上植物茂密、清溪流淌的自然美景,都因驻守和修建长城的人们所毁灭了。历史上的森林覆盖之地,遮天蔽日的黑松林永远也看不到了。好在前人曾对居庸叠翠的美丽景观及周围的自然风光留下了数不清的诗词作品,这才使得后人从这些字里行间去欣赏当年的美景了。

清代思想家、爱国诗人魏源,在鸦片战争时期曾两次游居庸关。此时正是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中国进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之际。诗人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咏物抒怀,寄托情思。道光三年(1823年),魏源应聘前往驻守在古北口的直隶总督杨芳的家中当教师。他在教书之余开始研究防务,写下了《居庸关五绝》(三首)。“一登八达岭,回视如窥井。何意塞门关,天成云外境。”以后又过去了21年,魏源第二次写居庸关诗,即为七绝三首:

十年飕奇把一程,连云虎跨是关城。

雄山尚作窥边势,古涧难平出塞声。

橐驼何部贡黄羊,平世浑忘古战场。

青草绿如秦塞界,桃花红过汉封疆。

读史筹边二十年,撑胸影子是山川。

梦回汉使旄头外,心在秦时明月先。

显然,这已不是单纯的山水诗,而是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可能遭受帝国主义侵吞的担心。 5mJeUI/WpZuh0mt+ajMWehp2zSEZ/NqxKbn3FoLtM76j5AmD6hd8AqzfGIkfXh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