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进入本节主题前,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下凡巡逻,想看看自己治理下的人间是不是国家太平、百姓安康。巡逻途中,玉皇大帝突发奇想,抽中了一位幸运儿——阿牛,打算带阿牛也看看人间以外的地方。玉皇大帝腾云驾雾,先带着阿牛去了阎王殿,阎王殿人很多,但个个看起来都面黄肌瘦,像是几个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但奇怪的是,眼前明明有一口大锅,锅里熬着肉汤。怎么回事呢?阿牛仔细一看,虽然这阎王殿的人,每个人都有一把勺子,但这勺子做得实在是太长了,勺子的把比他们的胳膊还长,所以根本没办法把东西送进嘴里。
游完阎王殿,玉皇大帝看阿牛不高兴,于是立刻带他去了天界。正好赶上王母娘娘宴会,所有人都吃得正香。阿牛研究了一番,发现这个地方和阎王殿根本就是一样的,一口大锅,熬着肉汤,一群人拿着长过胳膊的大勺子。但与阎王殿相反,这里每个人不仅白白胖胖,还都特别高兴。原来啊,阎王殿的人都想着自己喝肉汤,所以反而喝不到;而天界的人都在用勺子喂对面的人,对面的人也同样喂他,这反而达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
游历完毕,玉皇大帝问阿牛,你明白了吗?阿牛点点头,我明白了。
那诸位读者,你们明白了吗?
如果你回答的是,乐于助人才能上天堂,或者人不能自私,要心里想着别人才能共赢,恭喜你,明白了一部分,但没明白全部。你可不要忘了,你正在读的是一本讲财富的书,而不是一本道德书。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懂经济学的人,看到了两点。第一,人的生存繁衍离不开丰富的物质生产;第二,有了丰富的物质生产,还必须得要有合理的分配方式,通过某种手段,将物质财富合理、高效地分给每一个人,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称之为繁荣。
阎王殿和天界都有丰富的肉汤,但阎王殿的人没有合理分配方式,每个人都看着眼前那点肉汤,反而喝不到;而在天界,玉皇大帝出面为大家设置了合理的分配方式,通过合作共同完成,让物质财富比较均衡地输送给每个人。听完这个故事,虽然你还不懂经济学,但心里有那么点感知了吧?原来经济学,是这么回事。
别急,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本节的内容。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什么?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要么觉得经济学就是研究赚钱的——“哎,你不是学经济学的吗?咋这么穷”;要么觉得经济学很高级,是研究国家大事的——“哎,中美贸易争端,你不是学经济学的吗?分析分析?”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这是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不是如听天书?每个字都认识,但它们连一起,就仿佛变成了外语?
我刚学经济学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一个字都不懂,但后来我理解了这门学科后,发现其实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就和开头的那个寓言故事一样,研究的就两件事,一是物质,二是分配,即我们如何通过组织,来高效地实现财富生产。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也有两个,一是物质的稀缺性,就像肉汤,人人都需要但它只有一碗;二是对其的有效利用,因为它是稀缺的,所以不能浪费呀。
同时,经济学被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个很容易理解,一个是从高处着眼,研究世界经济、国家经济的走向,聚焦于大的趋势;一个则是从小处着手,对不同决策、战略进行研究。
了解完什么是经济学,那我们普通人为什么要了解经济学呢?因为经济学实在是太重要了,日常懂一点经济学也实在太重要了!
为什么要了解经济学?
了解经济学不是狂记名词解释,狂背重大事件,相反,经济学可以在生活中切实地帮到你。
1.帮你更深刻地认识世界
你为什么要阅读本书,是为了了解财富的底层逻辑,继而以这套逻辑建立财富观念。那在这套逻辑中,经济学则是最基础的基石。
财富源于欲望,欲望催生交易,而有交易的地方,就必然有经济学。不管你懂不懂经济学,经济学都影响着你的生活。比如,这几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二胎政策放开后,生育率还是上不去呢?
为什么想要多卖商品A,反而要给商品B降价呢?
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为什么有些奢侈品贵得离谱呢?
为什么高考前后父母对我们态度如此不同呢?
……
这几个问题,有的答案你完全摸不着头脑,有的答案你似乎明白,但说又说不清楚。这些都没关系,因为如果你懂一点经济学,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样是看到一个物品涨价,除了人人都知道的通货膨胀外,你还可以从供求关系、经济趋势等诸多维度进行判断。人与人思维的不同,其实就体现在对一件事物的认知上。当你懂了经济学,你对事物的认知,天然就多了一个维度和视角,自然也就会更深刻。
2.帮你更好地决策
经济学并不是神仙,能告诉你怎么暴富,但是它可以把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摆在你眼前,让你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选择的代价,你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契合自身最大利益的即可。而且最重要的是,神仙可能会撒谎,经济学却不会。
经济学里有几个概念,给大家介绍下:
【机会成本】
成本没什么难理解的,就是你完成这件事情,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但在成本的概念里,有一个词大部分人却并不知道,这个名词叫作“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你拥有A、B、C三种机会,当你选择A时,B和C就会成为你选择A而不得不付出的机会成本。
听起来有点绕,举个例子你们就懂了。你今天上了一天班,非常累,下班回家只想打开短视频平台刷刷,乐一乐。从寻常角度来看,你只是损失了一晚上的时间,但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你损失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你原本用这段时间学习、阅读的成长机会。夸张点讲,可能每天晚上坚持学习,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富翁,但为了即时的快乐,你放弃掉了这个潜在的可能性。
毕竟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就是时间。每个人,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当你把2个小时花费在短视频上时,你失去的是永远无法回来的2个小时。机会成本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做人生重大决定时一定要谨慎,因为你的成本不只是选择的那一个选项,还有其他潜在的选项。所以,了解点经济学真的很重要。
【边际效应】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定律。举一个例子,去年我参加了一个朋友合作的禅修班,其中一个环节是一天不能吃东西,但可以喝水。可想而知,那一天过得很慢,而当那一天结束后,我们的餐点是一人两个白馒头。现在你听到肯定觉得,呀,好难吃呀,但在一天没有吃饭的人面前,两个白馒头和两块肉没什么区别,我三两口就吃完了。吃完后,又上了两个包子。说实话,包子其实比馒头好吃很多,但我当时再吃到包子时,竟然还不如馒头好吃。这从心理学来分析,是人的贪婪与不满,而从经济学来看,其实就是一种边际效益递减。
除了上面两个,经济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名词,比如沉没成本、复利效应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一件事,继而做出更好的选择。这些名词我们后续都会逐一讲到,本节就不赘述了。
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我们会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的,以最终利己为目的,通过自己所付出的最小代价来收获自己所能取得的最大利益。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人、有欲望,我们放不下感性,所以也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学来锻炼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决策能力。
3.帮你识破骗局
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说,她研究经济学的理由,就是为了避免被经济学家欺骗。很有道理,这就像行走于金钱江湖,不懂两门武艺,怎么能活得下去?
前段时间“国家反诈APP”的宣传搞得如火如荼,在各种渠道、平台推广,希望人们下载避免上当受骗。足以证明,现在的诈骗到底多到什么程度了!而在各种诈骗手段中,金融诈骗一定是金额最大、最容易上当的一种了!
比如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P2P爆雷事件”,不光是很多年纪偏大的大爷大妈上当受骗,还有很多知识水平颇高的年轻人陷入其中。事情发生后,除了痛哭、惋惜、追责外,其实也应该思考原因。假设他们懂一点经济学,懂得风险和收益的经济学常识,恐怕绝对不会将毕生辛苦攒的钱投入风险如此之高的P2P中。
提起金融诈骗,最经典的莫过于“庞氏骗局”了。那个叫庞兹的美国人,发现赚钱最快的行业就是金融,于是搞了一个复杂又庞大的投资计划,目的就是让又想赚钱又不懂经济学的人看不懂,以90天可以获得40%的回报的空头诱饵,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如果人人都懂那么一点经济学,在听到40%这样高的回报时,扭头就走了。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是真的有这么好的暴富机会,还能轮到我们普通人?早都被那些有钱人吃光抹净了。
4.帮你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
有句话说得好,叫“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上一个互联网风口,吹起来了一批富人。那么下一个风口在哪里呢?与其看那些专家云里雾里胡说八道,不如自己好好琢磨下,至少能分辨出来,谁在说真心话,谁是故意扰乱人心。
前面说了,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所谓宏观经济学,它研究的就是经济政策是怎么影响国家、影响社会的。如果懂点宏观经济学,那就能倒推着帮我们明白,国家的政策,又是怎么影响经济的。
比如,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为什么不能自给自足,非要和美国做生意?
比如,看新闻经常听到“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什么意思?
再比如,孩子要考大学了,报哪个专业更有前景呢?
这些问题宏观经济学都能帮你解决。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经济学还挺有意思,而且真的特别实用?确实是的,学经济学要有耐心,只要你克服了内心对它的恐惧,就会发现它无穷的乐趣。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经济学,它一定会让你更富有,也一定会让你活得更明白、更自由、更有趣!
你听过蝴蝶效应吗?
20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洛伦兹的美国气象学家提出,如果亚马孙雨林里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那么便会在两周以后的得克萨斯州掀起一场巨大的龙卷风。为什么呢?从科学角度来解释,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虽然微小,但仍然会使空气系统发生变化,最终形成连锁效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只是轻轻一推,整个系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现在蝴蝶效应已经不仅被用来理解气象学的问题,还广泛应用在复杂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经济体系内,风险高度相关,且具有极强的传导性。我们觉得遥远得不得了的金融事件就是这只蝴蝶,而大洋彼岸就是每日忙忙碌碌的我们,你以为世界与你无关,经济与你无关,但实际上,它们的细微变化都对你的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蝴蝶效应!
2007年,一个被叫作“次级房贷债券”的金融衍生产品,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刚开始时,很多专家和民众都觉得不过是一次小危机,能引起多大风浪?不光是美国,其他国家人民也没放在心上,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但接下来金融危机蔓延之快,让所有人吓傻了眼。
2008年初,美国金融业先出现危机。根据当年的公开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及金融机构之一花旗集团市值缩水53%,摩根大通则消失了14%。什么意思?就是你什么也没干,但睡一觉起来,上万亿的美元没有了。
紧接着,2008年9月,曾经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就在当年4月,他们还宣称“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间已经过去了”,鼓励民众恢复信心,但实际上呢,不过5个月,经营了158年、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的雷曼兄弟就这么没了。
雷曼兄弟破产的同一天,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收购。
几天后,美国政府被迫入局,拯救摇摇欲坠的金融业,对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审批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卖了出去,以换取资金……
在你方倒闭我又倒的一波一波巨浪下,许多全球顶级的金融机构几乎一夜之间消失无踪,美国政府就算是想救也救不过来了。于是,次贷危机的蝴蝶翅膀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最终成为席卷全球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整体都出事了,个体还能幸免吗?与“蝴蝶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们肯定想不到,这句话的出处和“孔融让梨”的孔融有关。
前面听了那么多金融危机的发展,你们大脑一定很紧张,听个小故事放松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孔融惹恼了皇帝即将被逮捕。当时孔融有两个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八岁。先来了逮捕孔融的官吏,孔融看着两个儿子,十分忧虑,便问官吏:“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放过我两个儿子行不行?”官吏还没开口,他的大儿子十分从容地说:“鸟巢都倾覆了,难道鸟蛋还能完好无损吗?”果然,不一会逮捕孔融儿子的官吏也到了。
大儿子说的这句话,便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来源。
有时候,我们初心很美好,和孔融一样,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所认为的逻辑运转,谁做谁当,但实际上呢,并不是这样。中国的先贤们也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不都是这个道理吗?
当时还是2008年,世界还没有完全被联系在一起。而今天,2023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早已将世界人民联系在了一起。过去蝴蝶扇下翅膀,三个月后才影响到你;现在好了,昨天扇的翅膀,今天你就能感觉到变化。
现在的全球化程度夸张到什么地步,就拿苹果手机来举个例子吧。
每部苹果手机的制造,需要200个以上供应商的合作,具体来看,流程是这样的:
设计,来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苹果公司;
内存,来自韩国的SK海力士;
储存芯片的颗粒,则主要来自铠侠,前身是日本东芝存储公司;
苹果13以及14的5G芯片,来自美国高通公司;
MCU微控单元,来自STMicroelectronics,一家意法合资的瑞士公司;
内置的锂电池,则主要来自我国的欣旺达电池;
液晶屏幕,苹果14的屏幕主要来自韩国的三星和我国的京东方;
……
说完所有零部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组装。组装苹果手机的最大工厂,就是中国的富士康。根据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苹果手机都是在中国组装的。
很多人用苹果手机,也知道“全球化”这个词,但应该是第一次这么直观地看到,全球化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吧?就是这样,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每个国家的企业都只完成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最终齐心协力地合作,完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产品之一!
2022年,在技术的不断革新中,在信息的不断流动中,世界已经完全联结成一体,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已因“经济”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今天的全球化浪潮中,当蝴蝶扇动翅膀的时候,也没有人能逃得过暴风雨。
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的领头者,当它发生金融危机时,就像给危机加了杠杆,蝴蝶效应会不断被放大,并且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不断蔓延给全球各个国家。
我记得我当时有个亲戚是做外贸生意的,他印象非常深刻。几乎就是一个星期内,几千单的外贸订单瞬间没了,其中有一些已经做好了,但没办法,采购的企业已经破产没有钱了,整个产业链就这样从上游影响到下游。
2008年的金融危机听起来或许有点遥远,那我再举个近点的,且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例子。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断断续续地防控了三年。这件事,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更是对我们的经济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好在2022年底,终于防疫政策放开,虽然一段时间内,经济很难迅速回升上去,但放开这个动作,就像蝴蝶扇动的一个翅膀,最终会对整个局面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影响。
最近有很多年轻人找工作,有时候迷茫了会找我聊天,问的问题十有八九都是经济是不是不行了,为什么都不招人?为什么我这么久都找不到工作,是我太差吗?企业勒紧裤腰带,也是上一次蝴蝶效应留下的影响,活下去目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当然了,第二轮的蝴蝶效应已经开始了,活下去对于企业固然重要,但繁荣发展也很重要,而繁荣发展最离不开的自然是人才。要善于抓住蝴蝶扇动翅膀时的空隙,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样当蝴蝶效应带来的机会真正出现时,才能一举击中!
世界充满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一件事情的发展,其轨迹有时有迹可循,有时却毫无踪影。一个小小的变化,便能影响整个系统的宏观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也就倒逼着我们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才能赶得上疯狂前进的世界。
暴风雨不是一夜之间来临的,金融危机不是一夜之间爆发的,在这些现象出现之前,必然已经出现过千千万万条的蛛丝马迹,而经济学,就是帮助你发现这些蛛丝马迹的放大镜。
有人说,以前劝孩子读书,是这样说的:女儿啊,好好读书,不然以后就是那街边捡破烂的。现在劝孩子读书,则是这样的:儿子啊,你可得好好读书啊,以后你可是要跟全世界的人才竞争啊,美国人、印度人,还有机器人!你要是不读书,连捡破烂的工作都没了!
听起来滑稽,但仔细一想,也有那么几分道理。我在着手写这本书时,一个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ChatGPT智能聊天机器人火爆网络,仅2个月用户便已破亿,足可见大家对于科技的狂热。当这股热潮出现,有这么几个趋势很有意思:一个是科技类股票大涨,有人已经套到了利;一个是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也开始紧急启动同类项目,有人已经高薪跳槽;一个是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的应用方向,寻找自己无法被替代的关键点……最后一点,从现在看来或许还为时过早,但谁知道呢,新一轮蝴蝶的翅膀已经扇动,真正的风浪迟早会刮起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