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实现财富自由不能仅盯“钱”

有这么一句话很有名:真正厉害的人,拼的不仅是他看得见的硬实力,更重要的是他隐形的软实力。同样,在实现财富自由的路上,看得见的“金钱”固然是重要的,但看不见的“财富软实力”才是关键!

职场上,本以为自己经验丰富、能力颇强,对项目成竹在胸,却没想到被一个不显山露水的新人抢了过去。

生活里,明明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朋友,但数年之后,彼此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人凭借行业口碑拿到了年薪百万的offer,有人已经有了个人IP,并且成功变现……

现在仔细想想,是我们能力不如他们吗?倒也未必,能经常混在一个圈子里的,谁比谁又差得了多少呢?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其实是你们之间软实力的差距。

在经济学里有这么一句话,叫:你永远无法赚到你认知以外的钱。什么叫认知,举个例子,认知就像是一个水桶,而财富就是装在桶里的水。水桶越大,装在桶里的水才会越多。也就是说,认知越高,能获取的财富就越多。

这也是我们这本书一直反复在强调的东西。重复是学习中最笨但却最有用的方法,如果你读完这本书,能记住认知很重要,那已经完胜很多人了!

在经济学里还有一个词,叫效率比。效率比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即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的价值。而要应用效率比,唯一的要求,就是认知。你需要看透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需要明白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需要掌握思考的底层逻辑,才能在无数个选择中,做出最具效率比的那一个。这样的认知,便是软实力。

什么是软实力?

硬实力和软实力,最常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比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硬实力指GDP、硬件基础等,而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则被看作是软实力。将这个概念迁移到个人身上,硬实力也很好理解,年龄、外貌、学历、技能等,有明确的标准和门槛;而软实力,则与之相反,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看起来虚无缥缈,但一开口就会立刻暴露的东西。一个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就像是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一样,谁也离不开谁,都在成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硬实力,努力提升学历、外貌、技能,反而忽略了软实力的装备。如果一台计算机硬件很强,却没有任何软件,它能用来干什么呢?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什么都干不了。这也是招聘市场上,很多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反而不受欢迎的原因。很多人知识和学历有了,但有的是死知识,有的是靠死知识换来的高学历,软实力却一塌糊涂,甚至根本没有软实力这个意识和概念。

在我看来,这两个软实力,是最重要的。

第一,终身学习的能力。

请注意,我所说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是考试的本事。会考试是一种技巧,但并不意味着会学习。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一个人的思维。”而学习,就是不断迭代思维方式,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又将自己的认知重组的过程。

有一个词语叫作“知识诅咒”,是说一旦我们了解了某种知识,就很难站在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的人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的思维。这是一种知识诅咒,还有另外一种知识诅咒,是你所掌握的知识,反而限制了你的进步。

我前面说过,学习是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又将自己的认知重组的过程。如果你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你会很容易就接受他人的观点,因为你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如果你是一个有所成就的专家,你是否还会乐意接受他人的想法呢?我想,你可能连让他开口的机会都不会给。你过往所掌握的知识,为你建造了一所坚固的思维之房,将你困在了其中。

所以,在很多大师级的学者进行分享时,我们总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谦卑。无论他们面对的是旗鼓相当的同僚,还是一无所知的幼童,他们总是谦虚地去聆听对方的观点。即使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也并不是着急反驳,而是去反向推断,这个人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思考,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种谦卑的态度,抽丝剥茧的思维方式,才是我今天所要分享给大家的“学习”。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不只是捧着一本书,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还是保持一颗好奇之心,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很多学历很高,也读了许多书的人,但平心而论,他们并不比我老家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叔叔认知更高。原因大家都知道,马克思说了,实践出真知!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三类人。第一类人,从来不努力;第二类人,今天努力明天不努力,轮岗勤奋;第三类人,则是今天、明天、后天……日日努力。

现在,请诚实地问自己,你属于哪一类?我想至少应该是第二类吧。愿意读书,并且真正捧起书的人,定是对自己有所要求,也是内心勤奋上进的人。今天努力,并不难,明天努力,也不难,难的是一日复一日的努力。人与人本身没有区别,但当你每天多学习那么一点时,慢慢的,你也就超越了许多人。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反人类的事情——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让你思维成长的事情,都是反人类的。学习是,运动是,挑战是,因为只有反人类,才能逆流而上。顺着人性来,那不就是随波逐流了吗?

第二,保持阅读长篇文章的能力。

咦,你前面不是说,阅读没什么用吗?不,我前面说的是,阅读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强调的是实践很重要。而阅读本身,仍然很重要,重要到我必须单独拎出来讲。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读书、读公众号、听播客、听书、看视频等等。但是,我仍然认为,保持阅读能力,尤其是长篇文章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可能有人觉得,这就是老人家的思维方式,没有跟上时代,视频多有意思啊,播客多方便啊。是的,这些我都不否认,但我仍然坚定地认为阅读高质量的长篇文章,是最锻炼大脑思维的能力。

什么是思维?思维不是知道具体某个知识,因为我们不是图书馆,也没必要当图书馆,网络已经储存了所有的东西。那思维是什么?思维是见一知三,是见山知水,是透过海面上的冰块看见深藏其下不可见的冰山。在阅读长篇文章的过程中,便能够很好地练习到我们这种思维。

平日里多阅读,一时半会儿也许看不出什么进步,但改变在于积累,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就像我们的古人所说,“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凡事怕认真,更怕锲而不舍,每天坚持长篇阅读,你的思维方式,一定会有所进步。

当然,最好的长篇文章,自然是书籍。实不相瞒,我在2021年的时候,一口气读了100本书。是不是很夸张?是不是想怎么可能?我自己年底统计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怎么我也变成了网上传说的那种人。

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其实一年100本书真的并不多。现在手机都有屏幕使用时间,你们可以计算下你每周、每年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仅仅只计算短视频,你就会震惊于时间之多。如果用这些时间来读书,一本500页的书需要读4个小时,能读多少本?

说起读书,很多人并不是不想读,而是万事开头难。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前喜欢读文学小说,品风花雪月、爱恨情仇;长大点喜欢读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想要了解我所生存的社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再后来便开始阅读历史学、国学经典,开始从流传千年的经典中,寻找生活的母题——生命的意义、人的价值。

纵观我的阅读历程,其实是比较朴素的两个词——兴趣和需要。在当下,对什么主题感兴趣,就去读相关的书;需要什么主题的书,就去读相关的书。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觉得无用,也千万不要觉得功利,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什么事情,是真正无用的,也很少有什么事情,是纯粹功利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很焦虑,其实不只现在的年轻人,是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焦虑。20岁有20岁的烦恼,30岁有30岁的忧愁,40岁有40岁的压力,50岁有50岁的忧伤,焦虑是活着就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与其对抗焦虑,不如接纳。

我在焦虑的时候,很爱干两个事情,很有用。一个是阅读,埋头沉浸进去,将自己与喧闹的世界隔离开,再出来的时候焦虑会减少很多;另外一个则是看人敲石头。在我们老家,以前会有工匠敲石头,敲石头是件比阅读还无趣的事情。石匠在石头上敲个不停,很可能敲一百次、一千次,石头都没有任何变化,但在第一千零一次的时候,突然石头就会裂成两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石匠师傅说,你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敲对了地方引起的变化,还是前一千次的积累,共同造成的质变。我觉得很治愈我,也希望能够治愈看到此书的大家。

财富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普通人要追寻这种资源,前路是漫长而遥远的,也是漆黑而艰辛的,我们不仅要口袋里有钱,更重要的是,我们头脑中要有路线图。如何走,才能走得更快;如何走,才能走得更久;如何走,才能遮风避雨,这些都是我们该知道的事情。 cJEVPaGBwBnp4Vag9iGVecCwA4pdIhi29zX+01PmFzyCZ0c3JwWSl3FarV0pZi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