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为什么涨工资了还是不宽裕?

《毕业一年,我是怎么做到年入百万的》

《95后人均存款过百万,你呢?》

《00后平均月工资1W,你呢?》

《听说30岁不买房的人,这辈子就买不了了》

……

以上这类文章,你一定刷到过至少一篇。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说这个年代,人均工资过万,存款过百万,人均有房、有车,你如果不是,不好意思,你就不是“人”了。

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很难不觉得自己特别穷。想谈恋爱,人家要求心仪男/女嘉宾,月入至少得2万,房和车总得有一个吧;想买房,从售楼处假装路过了下,立刻被那高得吓人的房价吓退,发现自己要买下一套房也就差把下辈子也搭上。本来觉得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好像还可以,能养活自己,还能存下那么一点,但仔细一看,发现完全不行——人人年薪百万,你却只有十万,差得也太远了吧?于是我们一边自怨自艾,一边埋头苦干,朝着那根本不存在的终点如老黄牛般辛苦耕作……

但其实,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国家,年薪十万,就已经打败了90%的人!

没有想到吧?许多人认为,年薪十万,是一个简直不值一提的数字,但事实上,和全国人民比起来,不仅不低,甚至还可以称得上是“有钱人”。

全国最有钱的上海,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过是7万。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详见上文“31个省份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名义增速”表),除了工资收入外,还计算了经营收入、财产收入、转移收入等。也就是说,像投资股票、开店、业余兼职等收入,也都会计算在里面。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综合且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我们来算笔账,如果你真的税后月薪8000,那年薪接近10万,这个收入已经高于上海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了!如果看自媒体的文章,或许会惊叹,“税后月薪8000,在北上广能活?”但事实上,不仅能活,而且活得还算不错了,毕竟都高于平均值了。

再说句大实话,如果我们把顶部极少数的有钱人剔除掉,那你这个排名还会不断往前跃,超越95%的人民没有问题。

但是,即使工资、月薪高于平均值,并且每年还处于积极增长的状态,我们为什么还是感觉很穷呢?想买的东西永远不敢买,财富自由也看似遥遥无期。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搞境外电商的,已经做了七年了。在疫情爆发的这三年,几乎是飞跃式发展,具体挣了多少钱我也不好意思问,但从小道消息来看,确实挣钱了。按理说,挣到了钱,消费水平应该不错吧,应该是开心的吧?结果她和我吃饭的时候狂吐槽,每句话都离不开一个“穷”字。这让比她还穷的我,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像她这样的吐槽,我还听到过很多。像什么“老师,我今年工资涨了20%,消费也没提升,但钱怎么还不够花了啊?”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便是,你收入涨了,物价也涨了。

收入的涨幅赶不上物价的增幅

经济在高速发展,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物价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你收入的涨幅,追得上物价的增幅,那你才能体会到“赚到钱”的感觉。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收入总是跑不过物价呢?很简单,因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一个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但并不理解。与通货膨胀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词,叫作“货币幻觉”。

什么是货币幻觉呢?

举个例子,下面两种情况,你会选哪个?

A.工资增加3%,而同年的通货膨胀率为6%;

B.工资减少3%,但同年的通货膨胀率为0。

你是不是选了A?

不必担忧自己选错,大部分人都选了A。其实,只要稍微计算下,就会发现这两个选择的最终结果其实是一样的——在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工资都减少了3%。那么结果明明一样,为什么总觉得第一种更好呢?这就叫作“货币幻觉”。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下意识会更关注自己的收入变化,只要收入是增长的,便认为自己更有钱了,并不会去将通货膨胀水平计算在里面。

从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收入简直是肉眼可见地上涨!几十年前,万元户还是稀缺,而现在月薪没一万都不好意思活着!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国家发展了,我们也赚到钱了,但实际上呢,等我们去市场里走一圈,才发现现在的一万元,连很多城市的一平方米都买不到。

恍惚间才发现,原来不光是我们的收入涨了,物价也在涨,而且涨得可比我们收入快多了!你夜不能寐地埋头苦耕,结果天亮了,这片地你耕和没耕没区别,是不是很崩溃?

先别急着崩溃!现在是你应该高兴的时候,因为你已经知道了背后的原因,打破了认知之窗,而认知则是一切奇迹发生的第一步!我们继续来看!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很经典的货币数量论公式:M*V=P*Y

M,指的是货币数量;

V,指的是货币流动速度;

P,指的是物价水平;

Y,指的是商品总产出。

也就是说,物价水平=货币数量*货币流动速度/商品总产出

要想知道为什么物价涨得那么快,那必然要先找出影响物价的关键因子,即货币数量、货币流动速度、商品总产出。

我们以M——货币数量作为示例,分析开口:

货币数量过多,导致物价上涨。

以前世界经济是金本位制,即每个国家的货币与黄金或其他贵金属挂钩。金本位制固然存在很多问题(后来被取消了),但有一点是好的,就是不能乱发货币,流通的货币大体上是固定的。后来金本位制结束,货币就只能依靠国家信用了。换句话说,有的不负责任的政府很容易冲动,没钱了?那我就去印钱,反正我的地盘我做主,又没有其他人能管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津巴布韦。于是,当货币数量变多时,代入公式,物价水平自然就上涨了!

我们国家的话,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每年12%左右的货币增速,这是按照GDP增速(7%左右)和CPI增速(3%左右)来制定的,但实际上的货币增速大概是16%……所以,通货膨胀不可小觑。有时候你看似工资涨了,但和通货膨胀一比,算了,还是别比了。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现在你是不是很慌,通货膨胀这么厉害,怎么办啊?

别慌!接下来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适当负债、适当消费

适当消费大家都知道,但适当负债是什么意思呢?

大部分人其实是不爱借钱的,拿了别人的东西,总好像心里揣了个石头,不踏实。但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心态,因为物价上涨是一种几乎确定的趋势,如果有未来一定会买的大件物品,可以考虑提前购买,并且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负债购买。

尤其是现在很多物品都支持无息分期,你可以将这一笔本应付给商家的钱,去买个定投或者存活期拿利息,如果这笔钱够大的话,还是能赚不少的!

2.建立自己的风险准备金

什么是风险准备金?

所谓风险准备金,就是你为风险准备的钱。

有句话很难听,但很实在,是“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是的,所以风险准备金,就是你抵御突如其来的意外的保障。一般来说,一个家庭要储备足够日常生活6个月的存款或者其他流动性的资金。这笔钱,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用,是安心钱。

如果你尚未建立家庭,3-6个月都是合适的。换句话说,不管有多少,但一定要有!

3.如果房子是刚需,就买房

房地产市场虽然会有波动,但对于刚需房来说,什么时候买都是合适的。如果准备结婚、养育小孩或确定自己一定会买房,那早买比晚买好。负债虽然有压力,但适当的负债和债务杠杆,其实是对冲通货膨胀的比较有效的方式。当然,如果是想炒房的话,不在本节主题里。

4.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我个人认为,对抗通货膨胀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做资产配置。现在其实各大银行都在推广资产配置的理财观念,去银行走一遭,加几个客户经理的微信,跟他们聊聊你的需求和资产情况,配置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财组合。

0006

这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将你的资产分为要花的钱、保命的钱(风险准备金)、生钱的钱、增值的钱,更多关于这部分的知识,我们后文再介绍!

另外,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就那几万块钱,有必要进行资产配置吗?非常有必要。如果你现在不动手,那你这辈子还真就那几万块了。你要将这几万块作为小试牛刀的牛刀,通过小钱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和理财认知,这样才有机会拥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要学会尊重钱!几万块怎么不是钱了?要知道每一分钱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一定要养成对钱的尊重感!不要小瞧几万块,当你埋头耕地的时候,你的几万块钱也在耕地,双向奔赴总比一个人有效些!

其实,乍看到本节的标题,每个人第一个反应是,那是因为你工资变高了,欲望也变高了,自然更穷了!确实,欲望总是比我们的能力先行一步,但那并不是我们的错。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确实并非是我们的问题,有时欲望还没来得及滋生,口袋已经空空。

日常很多现象其实都是这样,乍一看是我们的问题,但透过现象仔细去分析,其实并非如此,而经济学就是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hsLlAT1i161p4PZ6ES9dbycHcklyNNOmRnPQruhWKEtGuKMUTVeueJLfL/OtZJ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