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纵横
——认清局势,方为英雄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个人能力再强,心气再高,也难抵挡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因此,成事之关键,除了自身实力过硬外,还要有“识局”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能够看清形势、顺势而为、纵横捭阖,方能成就英雄之事。

不怕不如人,就怕不识局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鸟的羽毛尚未丰满,就不可能展翅高飞。人的本领或实力不够,就不能成就大事。这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发愤图强,找准机会,伺机而动。

战国时的苏秦本是农家子弟,他自认为谋略无双,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好谋士的能力,于是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以连横策略游说秦惠王统一天下。

然而,秦王并不相信苏秦,反而说了一句话:“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意思是,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因此拒绝了苏秦的建议。

苏秦游说失败,落魄潦倒之余,他意识到自己的学识还不够,于是回到家乡,发奋苦读,而后再次出山。

再次出山的苏秦,改变了之前连横的策略,开始以合纵之术游说诸国。

在赵国,他成功说服赵王,被封为武安君,拜授相印。之后,他以合纵之术联合六国,抑制强秦,从此飞黄腾达,显扬于诸侯。

面对秦王的不信任,苏秦并没有就此放弃,一蹶不振,而是做了两方面的准备:其一,发愤图强,提高实力;其二,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学会识局,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平台。

显然,秦王并不赞同苏秦的主张,继续游说秦国并非明智之举。苏秦看懂了这个“局”,于是放弃游说秦国,转而选择赵国,他及时转变策略,用合纵之术说服赵王,从而得到了赏识。

由此可见,懂得“识局”是多么重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更优秀、更强大的人,努力进取的同时,不妨换个角度,学会观察局势,找准定位,也许一样能做出大成就。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许攸作为一方谋士,最初效力于袁绍集团,是袁绍的主要幕僚之一。在袁绍占据河北四州势力最强盛的时候,许攸一直为他出谋划策。

建安四年(199 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此时的曹操,在迎汉献帝迁都许县(今属河南省许昌市),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势力大增。

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之势在所难免。

建安五年(200 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展开战略决战。

当时袁绍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曹操只有两三万人马。于是,许攸向袁绍建议:“曹操兵少,他集中全力抵抗我军的话,许都的防备一定很空虚。因此,您大可不必与其正面交战,可以派军与他相持,然后再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这样就可以攻陷许都、迎接天子了。占领许都之后,您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这样,即便到时无法完全击溃曹操,也能让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最终落败。”

这本是个极好的谋略。然而,袁绍却自认为兵力强大,一定能取胜,还声言要“先捉住曹操”。

袁绍的狂傲和拒绝纳谏,让许攸十分生气,他开始重新思考袁绍其人和当前的局势。

袁绍虽然兵多将广,占据优势,但他为人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官渡之战中,袁绍就屡次不听从下属的战略建议,盲目自信,导致多次战事失利。

许攸意识到,袁绍并非明主,虽眼下势力庞大,但最终一定会落败。

看清局势之后,许攸果断离开袁绍,连夜投奔曹操。

与袁绍的轻视不同,曹操对许攸的到来极为重视。两人深夜对谈,详细分析了袁绍的军情部署,许攸特别指出袁绍在乌巢(今河南省延津县境内)囤积了大量军粮。

这是至关重要的情报。

曹操果断采纳许攸之计,选精兵假扮袁军,拿着柴草向乌巢出发。袁军不疑有诈,将其放行。

到达乌巢后,曹军放火,致使袁军营中大乱,从而大破袁军,尽烧其粮草。

乌巢失守后,正在攻打曹军营寨的张郃、高览纷纷投降,袁军全盘崩溃。最终,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

可以说,许攸投奔曹操并提供关键情报的行为,对曹操扭转战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许攸也凭借此举,在曹操麾下得到重用。

许攸之举,再次告诉我们懂得识局的重要性。

技不如人并不丢人,发愤图强的同时,要学会“识局”。不适合自己的,你要果断离开,及时止损。你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但找准平台,认清局势,就能发挥出你最好的那一面,创造出属于你的成功。

保持清醒,方能看清局中人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

——《战国策·中山·犀首立五王》

与人共事,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懂得识人看人,以免判断失误,被人利用,伤及自身。那么,该如何看清局中人呢?

战国时,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准备称王,齐国因国力强大,不愿与小国中山一起称王,还准备联合赵、魏两国,讨伐中山,废其王号。

为了自保,中山派谋臣张登前去齐国,游说齐相田婴。

在这种局面下,五国如何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张登想要齐国接纳中山称王的游说,齐国谋臣张丑说:“欲望相同的人互相忌恨,患难相同的人互相亲近。五国都想称王,唯有齐国企图阻挠,因此,对五国来说,齐国便是五国共同的忧患。那么,根据同忧者相亲的道理,五国显然更容易彼此亲近,远离齐国。”

我们常听说“患难与共”,而鲜少有“富贵与共”。人们往往在面对同样的困境或敌人、拥有同样的忧患时,会表现得互相亲近、抱团取暖、同仇敌忾。然而,当忧患消除、获取利益时,面对名利权势,人性的私欲便会膨胀,为了争名夺利,开始互相憎恨、反目成仇、势同水火。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因卓越的智谋和才能而闻名于世。他与好友文种一同投奔越国,受到越王勾践的重用,共同辅佐勾践复国兴邦。

公元前 494 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被迫向吴王夫差称臣,并携妻子及部分臣子到吴国为奴三年,其中就包括范蠡。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范蠡一直陪伴在勾践身侧,以其深思熟虑的策略帮助勾践忍辱负重,伺机复仇。

回到越国后,范蠡在富国强兵方面提出许多有效的战略和政策。他提倡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并运用各种计策削弱吴国。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以此激励自己不忘国耻,励精图治。范蠡还策划了著名的“美人计”,将美女西施等献给夫差,以麻痹其斗志,离间吴国内部的关系。

经过长期努力和精心准备,在范蠡的辅佐下,越国逐渐恢复元气并变得强大起来。公元前 473 年,越国终于击败吴国,完成复仇,并成为一时之霸主。

然而,在功成名就之际,范蠡深知历史上的君王常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行径,加之他对勾践的性格有着深刻洞察,认为勾践是可以共患难而难以共富贵的人。于是,在帮助勾践灭吴成功后,范蠡选择急流勇退,放弃高官厚禄,悄然离开越国,以免遭嫉妒或清算。

离开越国后,范蠡化名陶朱公,转战商界,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对商业的独到见解,迅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成为巨富,被誉为“商圣”。他的举动体现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他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商人的典范。

不得不说,范蠡是极懂得识局看人的。他明白“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的道理,所以才能急流勇退,成功自保。

与范蠡一同辅佐勾践的文种,显然缺少范蠡的清醒认知。史书记载,复仇成功的勾践,认为文种有覆国兴国之能,担忧他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此赐剑给文种,逼其自杀。文种也因此成为功高震主而不得善终的历史悲剧人物。

由此可见,人性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环境和形势之下,人心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于我有利、需要你时,我便友好以待,同舟共济;于我不利、利益冲突时,便会彼此竞争,寸土不让。这样的故事,从古到今都不罕见。

因此,想要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人共事中保护自己不受损害,就要学会观察局势,循“势”而动,看清局中人。利益相同时,要懂得防备;同处困境时,要懂得结盟。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要许就许“上等愿”

“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战国策·韩策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生而为人,要有大志向。面对人生的选择和挑战,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有志气,敢拼搏,积极进取,迎难而上,这样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韩国是秦国的“邻居”,也是秦国吞并六国的首要目标。面对强大的秦国,韩国国君准备接受秦国的条件,把土地割让给秦国。

此时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面见韩王进行了一番游说。他先是陈述了韩国的地理优势、兵力优势,然后指出,此时屈服于秦国,向它进献土地,明年秦国一定会得寸进尺,再度索要,这样下去,韩国就是自取灭亡。

之后,苏秦又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是,宁可做小而洁的鸡嘴,也不做大而臭的牛后。由此告诉韩王,如果投向秦国,就相当于做了牛后。

此话一出,韩王顿时激愤不已,拔剑而起,仰天大喊道:“哪怕是战死,也绝不屈服于秦国!”

苏秦之所以能说服韩王,关键就在于他激起了韩王心底的志气。志气是立人立国的关键。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要有志气,敢于拼搏,敢于反抗,追求自主,活出尊严,不能丧失自己的独立性而做别人的附庸。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作者写道:“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是的,人生只有一次,要尽情演绎自己的人生,要许就许上等愿,要做就做第一流。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到长山朱氏。

据说范仲淹生活极其清苦。他曾经“断齑画粥”,就是将咸菜切成细丝,配着用少量米熬成的粥维持生活,可见清贫至极。

然而,生活的困窘没有压倒范仲淹,反而给了他奋斗的志气。他从小就刻苦学习。母亲改嫁后,为了不受继父家庭的影响能专心读书,他毅然离开家庭,寄宿到寺庙苦读。

他还有感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联系,从小就立下壮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为国家效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寒窗苦读数年后,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范仲淹及第,由一介“寒儒”成为进士,走上仕途。他尽忠报国的志向也由此得以施展。

天禧五年(1021 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的贮运及转销。当时西溪紧邻黄海,旧的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淹没良田,人民苦不堪言。

范仲淹深感民众疾苦,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的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张纶奏明朝廷,仁宗于是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

天圣五年(1027 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住在应天府宁陵县。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倡导时事政论。每次谈论天下大事,他都慷慨激昂,热血赤诚。他倡导士大夫应有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风行一时,令书院学风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日渐声名远播。

天圣八年(1030 年),范仲淹因直言劝谏离开京城,被任命为河中府(今山西省用济市)通判;次年,调任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通判。

虽“处江湖之远”,范仲淹依然不改忧国忧民本色。在此期间,他多次上书议政。朝廷欲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上书“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议停工。他还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认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

范仲淹的这些上书虽然未被朝廷采纳,但足见其一片忠心。

庆历三年(1043 年)八月,仁宗罢免副相王举正,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此后,为改朝廷沉积弊病,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以推行朝堂改革。

虽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只推行了一年,但却开了北宋改革风气之先,为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打下了基础。

因直言善谏,范仲淹多次被贬。虽经历多次起落,他始终以国家和民众利益为重,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庆历六年(1046 年)九月十五日,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请范仲淹为其撰写记文。

于是,范仲淹借此机会抒发胸臆,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这句流传至今的名言,也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

他出身贫寒,却志向远大,一生致力于报国利民,忠心不改。在他死后,仁宗亲自题写其墓碑额“褒贤之碑”,加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

范仲淹的一生,生动地诠释了一个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不畏艰难困苦,最终成就一番伟业的光辉形象。

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我们都要做个有志气的人,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勇敢迎接困难和挑战。

不做别人的附属品,只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当你目标远大、追求卓越、积极进取时,你将充满力量和勇气,并最大化地实现自我价值,登上属于自己的耀眼舞台。

利益诱惑往往伴随巨大风险

“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

——《战国策·宋卫·智伯欲伐卫》

人们经常将莫名其妙到来的好事称为“天上掉馅儿饼”。这个比喻十分形象,让人马上就能明白,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在生活中,人们却盼望着天上能掉馅儿饼。当真的有“馅儿饼”到来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去分辨这天降的利益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馅儿饼”背后隐藏的是什么?从天而降的利益往往是别有用心的,与其说是白来的好处,倒不如说是有可能会让人蒙受巨大损失的鱼饵。当鱼儿失去警惕性、大快朵颐的时候,就是将鱼钓上来的时候。

春秋时期,晋国想要攻打卫国。晋国大臣智伯送给卫国国君四百匹野马和一块玉璧。卫国国君很开心,群臣都来庆贺,只有南文子面露愁苦。卫国国君询问他,晋国送来重礼,全国上下都很高兴,为什么你却满脸愁容呢?

南文子回答说:“没有功劳就得到赏赐,毫不费力就得到礼物,怎么能不慎重呢?这野马、玉璧本该是小国进献给大国的礼物,如今却是大国送给小国,我认为您应该谨慎考虑。”卫国国君听了以后马上命令边疆将士警惕晋国,果然发现了晋国前来偷袭的士兵。

随后,智伯又假装驱赶太子,让他逃往卫国。南文子对卫国国君说:“太子颜是个很贤明的君子,深得智伯宠爱,没听说他犯下什么过错却被驱赶,这其中必定有诈。”随后,南文子命人前往边境迎接太子,叮嘱说:“如果太子带的兵车超过五辆,就将他阻拦在边境上。”南文子的警惕又一次挫败了智伯的计划。

南文子能够看清隐藏在“馅儿饼”背后的陷阱,所以才在全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时候面露愁容,戳破智伯的阴谋,让卫国凭空得到一笔厚礼。然而,很多时候,陷阱距离馈赠的距离非常近,仅仅是收下礼物就可能踏入陷阱。

春秋时期,公仪休成为鲁国宰相。他以清廉闻名,有足够的才智与品德,很喜欢吃鱼,全国上下都争相送鱼给他。奇怪的是,公仪休似乎从来没有收过他人的鱼,这让人们非常不理解。

一天,公仪休的弟子子明前来拜见他。公仪休刚刚外出,还没有回来,子明就在书房等着公仪休。过了一会儿,公仪休回来,就与子明聊了起来。两人从学问聊到风土人情,随后又聊到了美食。

公仪休脸上露出回味无穷的表情说:“子明啊,我今天吃了一条鲤鱼,那个味道可太鲜美了。鱼肉真好吃,要是能天天吃上鱼,这日子得有多美。”

子明一直对公仪休不接受他人送来的鱼这件事情很不理解,他正要询问,公仪休的管家走了进来。管家对公仪休说:“大人,外面有人来给你送鱼。”

公仪休摆摆手说:“就说我生病了,已经不能吃鱼了,把鱼送回去吧。”管家似乎见怪不怪,鞠躬之后就拿着鱼退了出去。

子明本就有疑惑,又适逢这样的事情,就询问公仪休宁愿撒谎,也不接受他人送来的鱼。

公仪休叹息一声,对子明说:“我也很想接受这条鱼,但这鱼哪里是那么好拿的呢?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今天我收下了他的鱼,就等于受了他的恩惠,欠了他的情分。那么,他要我还人情的时候,我要不要还呢?”

子明回答说:“为什么不能还呢?礼尚往来,也是人之常情。”

公仪休摇摇头说:“要是他的要求是让我损害人民的利益呢?让我违法乱纪呢?所以,这鱼是绝对不能收的。”

子明这才明白公仪休撒谎的原因。从那以后,他不仅跟着公仪休做学问,还时时刻刻以公仪休的品德来要求自己。

公仪休的想法可谓未雨绸缪,哪里有什么无缘无故的馈赠呢?这些看似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背后都隐藏着陷阱。公仪休能够抵御诱惑,保证自身的安全。那么,忍受不住诱惑,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战国时期,蜀地物产丰富,但地处险要,易守难攻。秦国对蜀国虎视眈眈,苦于找不到轻易拿下蜀国的办法,这才将吞并蜀国的计划搁置下来。一天,有谋士献上一条妙计,只要雕刻一头石牛,在石牛身后放上很多金银财宝,放出消息称这些财宝都是石牛排出来的。蜀国国君贪财,必然要打石牛的主意,到时候再把石牛送给蜀国,就能让蜀国打开国门了。

秦国国君依计行事,派出使者,说要把石牛送给蜀国,当作两国和平的见证。蜀国国君大喜过望,赶忙让秦国使者把石牛送来。秦国使者面露难色,说:“蜀地太过险峻,道路狭窄,石牛不能通过。即便我国全力开凿,也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打通。”

蜀国国君哪里等得了那么长时间,大手一挥,征发全国民夫,全速开凿一条连通蜀国与秦国的道路。秦国听说以后,就着手为战争做准备。它将士兵伪装成运输石牛的民夫,等蜀国把道路打通以后,就进入蜀国,将蜀国吞并了。

他人送来的利益,哪里是那么好拿的呢?对方愿意舍弃利益,必然是因为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蜀国国君被贪欲蒙蔽了双眼,根本没有想过秦国为什么要把这样的至宝送给蜀国,凭对方一句话,就为秦国开凿好了进攻自己的通道。有这样的国君,国家被他国吞并,不足为奇。

看人不如看“群”

“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战国策·齐策三·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

人人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但实际运用起来,却往往不跟随自己的理智,凭借情感做判断。只要他人将形象加以伪装,就不能正确认清他人的真实面目。

世界上的确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贤人。他们处在污泥之中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环境的限制、条件的要求。真正的贤人是不会跟着别人在污泥中打滚的,他们会选择志同道合者。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经历非常传奇的政治家,名叫淳于髡。他出身赘婿,是稷下学宫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某天,淳于髡为齐宣王推荐了七个人才。齐宣王有些疑惑,这世上的人才有这么多了吗?居然一天就能遇见七个?于是,他对淳于髡说:“我听说,在千里之内有一位贤士,就已经算是贤士们并肩而立的程度了。如果百代之中出现一位圣人,人们就会说圣人接踵而至。你今天一早,就推荐了七位贤士,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淳于髡马上反驳齐宣王:“您说得不对,具有相同羽翼的鸟儿会聚集在一起生活,爪子相同的兽类会在一起行走。如果去那些地势较低、环境潮湿的地方采集柴胡、桔梗,世世代代的人无论怎么努力也采集不到一两。如果去梁父山北坡这样的地方去采集,那就可以用车来装。世上的万物有其分类,而我淳于髡就是贤士这类人。如果君王让我寻找贤士,那就如同从黄河当中取水、用燧石生火一样容易。我要推荐给君王的贤士,又何止七人?”

淳于髡的这番话或许有自吹自擂之嫌,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不言自明的。如果你想要找水,那就去海洋;如果你想要找石头,那就去高山;如果你想要找人才,那就先找来一个人才要他引荐。与人才交往的或许并不都是人才,但总比普通人身边的要多。

想要看清一个人的品行、才能是否如他所表现的一样,也可以通过他身边的人来判断。如果一个人品行高洁,那他身处品行较差的圈子里时,自然不会如鱼得水。当我们要对一个人的品行下判断的时候,根据他身边的人来决定会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

在古代,考察制度不够严密,判断官员是否称职的时候,往往需要有一些技巧。观察其身边的朋友,就是一个可靠的办法。明朝有一位名叫颜之介的官员,就是这样为自己选择下属的。

颜之介手下有两名负责文书工作的小吏,一个叫文涛,另一个叫宋如贵。两人平日里的表现不相上下,也没有出过什么纰漏、差错。后来,颜之介被提拔为知府,举荐下一任县令的任务就落在他的头上。

颜之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最后推荐了文涛做新任县令。文涛上任后,为官清廉,处处为百姓着想,人人爱戴。因为文涛的出色表现,人人都称赞颜之介眼光出色。

一次,有朋友问他为什么选择文涛而不是宋如贵,颜之介回答说:“两人的能力都不错,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宋如贵身边的都是些酒肉朋友,文涛来往的都是品德高尚的文士。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推荐了文涛。”

颜之介的办法非常有效。身份高低,学识深浅,财富多寡,都不能决定一个人品行的好坏,而从一个人交往的圈子却能分辨出来。观察宋如贵的时候,他给出的回答也不是宋如贵朋友品行的好坏,而是说“酒肉朋友”。

酒肉朋友意味着不是真正的朋友,只是出于某种利益才在一起。宋如贵整天与这样的人来往,要么识人不明,要么他也不在乎与酒肉朋友在一起,有些薄情寡义。不管是哪一种,都说明他不是合格的人选。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打开去寻找那份真实。但在生活当中,我们往往没有这样的机会,也不想在这样的事上花费太多的精力。他的朋友与我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对我们是不设防的。因此,做一个粗略的判断,了解他的圈子和朋友可能是最快、最准确的办法。

认定之后,不动摇、不怀疑、不犹豫

“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战国策·赵策二·秦攻赵》

很多人喜欢定目标,一个目标完不成,再定一个,久而久之,什么也没做成,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其实,制定目标并不难,最难的,恰恰是实现的过程。

秦国要攻打赵国,为救赵国,苏秦前去游说秦王。之前苏秦入秦推行他的治国主张,但因为没有认清天下局势,稍显幼稚的建议没有被秦王采纳。经过数年的学习与思考,此时的苏秦早已今非昔比。

一来到秦王宫,苏秦便开门见山,直切要害。他重点讲述了齐国数年间连续发动战争,虽然威慑到了其他国家,但也导致自身国空人绝的情况,旨在让秦王明白,无止境的战争只会让民生凋敝、国库空虚,不利于长远发展。

接着,他说:“握有贵重宝器的人,不在夜间走路;能做大事的人,不应该轻敌。”

通过这句话,他让秦王意识到,真正成大事的人,不会轻视敌人,因一时占据优势而骄傲自满、掉以轻心。秦国要想成就霸业,必须将眼光放长远,休养生息,养精蓄锐,而不是计较眼前一场战争的得失。

最终,秦王听从苏秦的劝告,放弃攻打赵国。苏秦也通过自己的游说,换来了此后长达二十九年的诸侯休战、天下安定时期。

欲成大事,须得心怀远虑,制定长远的目标。目标定下后,就要不动摇、不怀疑、不犹豫,认真对待,坚定执行,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目标。

然而,很多人制定目标后,却没有坚定地去行动,而是三心二意、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乃至半途而废,最终只有失败。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目标确立之后能够坚定执行的人。

明朝嘉靖年间,东南倭寇横行。朝廷多次委派官吏治理海防,驱逐倭寇,但因官员贪污之风日盛,一直难有成效。

嘉靖二十三年(1544 年),年仅十六岁的戚继光,从父亲那里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开始管理登州卫所的事务。

登州隶属山东。那个时期,山东沿海一带频繁受到倭寇的滋扰。倭寇侵入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面对此情此景,戚继光十分愤慨,他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写下了名为《韬钤深处》的诗,其中最后两句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从此,他便立下了一生为民奋斗、驱逐倭寇、安定海防的远大目标。

目标定下,便要坚定地执行。初上任的戚继光,发现自己管辖区内的二十五个卫所,因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难以抵御倭寇。而且,由于倭寇连年侵扰,军卒逃亡现象严重,所剩的都是一些老弱残兵,且纪律松散,缺乏训练,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

于是,戚继光决心改变现状,“振饬营伍,整刷卫所”。他下令严肃军纪,训练士卒,整顿军容。当时,戚继光的舅舅也是他下属的一员。一次,他仗着自己的长辈身份,不肯听从戚继光的调遣。

为了严明军纪,戚继光当场下令,按照有关营规责罚了舅舅。将士们看到戚继光如此执法如山,不徇私情,都非常震动,以前散漫无序的军营秩序大为改观。

除了整顿军纪、训练将士,戚继光还意识到,倭寇武器精良、剽悍勇狠,战斗力一般的将士很难抵挡,必须训练新军。

于是,他开始招募新兵。戚继光优中选优,以体态丰伟、武艺精熟、聪明伶俐、力大如牛四个方面为标准,严格挑选应募者。此外,他还强调了选人时的三不用,即“凡城居者不用,尝败于敌者不用,服从官府者不用”。由此,他招募到了一批胆子大、敢拼命的新兵,这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戚家军”。

除了步兵,戚继光还着重训练水师。戚家军的水师战舰分不同类型,长短各一,相互配合。水师编队也进行了严格划分,根据不同敌情,或分散攻击,或合力围攻,大幅提升了明朝的海防力量。

正是通过一步步坚定地执行,戚继光最终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立下的目标。嘉靖四十年(1561 年),他带领的戚家军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地大战倭寇,九战九捷。次年,他又奉调援闽,将福建境内的倭寇主力一举全歼。从此,倭寇再也不敢轻易进犯。戚继光也由此被后人称颂为“民族英雄”。

其实,人与人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如何对待目标上。那些定了无数个目标,却一个也没有完成的人,终其一生也难有作为。

而那些虽然只定了一个目标,却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迈进,无论出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的人,最终必有所成。所以,哪怕你资质平平、起点很低,但只要你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勇敢前行,始终坚持,终有一天,你会收获属于你的成功。 i8U2tqlDRpmCRnYOii0UwQbXk85dc6Jt6fqwfZzaJFpnbWCCl/1zF59xCPosTKm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