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黄庭经》对东晋上清派存思身神及服食天地日月精气法门的影响

摘要

服食天地日月五星精气,属于服食外气,为大自然本有的精气。而存思身神,则是服食自身所本有的精气,属于服食内气。二者之修行法门有别,皆见于《黄庭经》,原应分别来说明,但魏华存把《黄庭经》授予杨羲,东晋上清派受《黄庭经》的影响,把存思内神与服食天地日月精气,都变成了该派的主要修行法门,因而本文以上清派之修行法门为主,将服食外气的天地日月五星精气,和服食体内精气的存思身神法门相结合来论述。

《黄庭经》的服食天地日月五星精气,原只是服食精气,其后发展成五芽法及飞奔日月的郁仪结璘法门。《黄庭经》的存思内神以积累精气,原只有存思身神与导引行气相结合,至上清派而更加上诵念经文、咒语及佩带灵符,如《上清大洞真经》所见,成为一个有完整科仪的修行法门。

一、《黄庭经》存思身神的引气行身法门

《黄庭经》存思身神,内景、外景两部皆有,一方面存思身神,一方面引气行身,这样的修行法门,其后形成了东晋上清经派的主要修行方式。

身神,是指人身中各部位皆有神祇镇守,各有形貌、衣饰及名讳称号,以其在身中,所以称为身神或内神。《黄庭经》所提到的身神有黄庭、泥丸、中丹田、下丹田、脾神、五脏神等神,除存思外,并加以引气循行身内各处。今举数例于下: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上部经第一·中池章第三》:

中池有士衣赤衣,田(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神庐之中当修治。玄膺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

此章先述中丹田绛宫之守宫神祇,而绛宫之下为横于双肾上的脾脏,其下三寸为黄庭宫神祇所居。严守黄庭宫内外,不使精气外泄。修行者须整治鼻孔毛,使呼吸顺畅,并对舌根下玄膺穴及喉管等精气产生及运行之所,加以固守,以维护自身,使积精养气而久寿。

以上是存思中丹田绛宫的神祇,并由此引气行身,下及脾脏、双肾、黄庭,气由鼻间进入,经舌喉而下至黄庭。而与此章文义相近者,为《黄庭内景玉经·中池章第五》:“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又,《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说:“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亦由外景此章所衍生。

《黄庭经》中这样的修行法门甚多,如《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上部经第一·宅中章第四》:

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噏庐间以自偿,保守完坚身受庆。

此章先述面宅中的口舌神,能存思亲见,可以无灾病。其次存思横立在胃上的脾神,也能使我们消除病患。再藉由鼻孔间呼吸吐纳,自己补偿自身元气,可以使身体完固坚康,自得吉庆。与此章内容可以相参看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蒨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又如《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上部经第一·明堂章第七》:

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子丹当吾前。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崑仑。绛宫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赤城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

其文义为:脑部明堂宫,四面通达,是精气运行的源头。存思明堂宫有真人名叫子丹,显现在我的面前。人身三丹田中积累深厚的精气。如果你想要长生不死,便要修行脑部泥丸宫长生法门。(从泥丸引精气而下,)经过喉管十二节,再至绛宫心脏。脑部诸宫室中,会集了五色云气,泥丸赤子站立在城池的中央。引气往下,有环绕腹部的小肠、大肠(长城、邑),有两肾(玄谷)。

此章先述头部第一宫明堂宫,也是精气运行始源。其次论述修行法门,在于由深厚精气所在的三丹田着手。先由泥丸宫经明堂、下喉管至绛宫心脏。泥丸下引之精气,再往下运行,经过大小肠至两肾。两肾是精气产生之所,对于男女房中术要加以谨慎,固守精气。然后藉由鼻孔之吐纳及三丹田之运行,可以涵养生命,使三丹田灵妙,而心里安舒平和。

与此章内容相近,可以相参看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明堂金匮玉房间,上清真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内侠日月列宿陈,七曜九元冠生门。”

以上所见《黄庭经》除存思身神外,并运用引气行身的法门来修行。《黄庭经》这一类的例子甚多,它的修行法门,后来被东晋上清派所吸收,成为该派的主要修行法。《黄庭经》外景、内景两部皆言及身神,而《黄庭内景经》所言的身神更多,如《黄庭内景经·至道章第七》云:

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崿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

人身中百节皆有神,有脑部九真、三部八景廿四真,以及发、脑、眼、鼻、耳、舌、齿等身神名讳,以存思、咽津、引气、吐纳等法来行修炼。

二、东晋上清派存思身神法门

上清派创立于东晋哀帝兴宁二年,由杨羲、许谧以降真的方式来传经,以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太平广记·卷五十八·魏夫人》说魏华存曾为《黄庭内景经》作注,[梁]陶弘景《登真隐诀》卷下有诵《黄庭经》法 ,可见上清派和《黄庭经》关系密切。

上清派的修行法门,是以存思人身内神为主,配合引气行身、诵经、书符、念咒等形式来进行。存思修炼的主要法门,首推以混合身中众神凝成道体的守“帝一”法门为最崇高;其次为存思脑部九宫的守“雄一”“雌一”;其次为存思泥丸、绛宫、命宫三丹田的“守一(或称守三一)”。上清经原始经典约有三十一卷,而以《大洞真经》《五老雌一宝经》《素灵大有妙经》为最主要的经典。

上清派的修行法门在存思内神及引气行身,今以上清经三十一卷首经《大洞真经》为例。

《上清大洞真经》,文分三十九章,系三十九位道君撰述修炼之方,分述人身三十九部位之不同守气尊神名讳、存思、运气方式;内有祝(咒)语及灵符。道教的“存思”,即是佛教所说的“观想”。乃是想象经文中神祇之法相、服饰、法器、能力等等,以其能力,助吾人修持。其方式是依次观想人身三十九部位的守气尊神,观想其名讳、气色、服饰、形状及人数等;想象这些神祇放出各色之光气,罩住吾身,并由修行者之身(称为“兆身” )上,依次进入身中;在吾身中运行,并且守住吾身舌下、泥丸、腋下、喉中等三十九气门。使死气常闭,生气遍身,“六津调满,生根深密”。更藉着吐纳、诵咏“玉洞经文”、咒语,与佩带灵符,而使其作用臻于完善。道教徒以为藉由此法炼形,可使修行者“体有金光,面有玉泽”,可使“万魔不入,百神受灵”

《大洞真经》的修炼次第,在存思修炼三十九章之后,接着存思“此百神变成白气,混沌如白云之状”进入吾身遍转而出,并存思此百神所成的“紫云之气乃徊转,更相缠绕,忽结成一真人男形,如始生小儿,身长四寸,号曰大洞帝一尊君,名父宁在,字合母精延,守兆死关。众神徊风混化,共成此帝一君”。帝一吐气入吾身中,便“觉身体轻清,精神开爽”。由此可知《上清大洞真经》最终的目的在修炼“帝一”,其法是先存身中三十九章众神,再使人身诸神混合为“帝一”,并吐徊风之气入吾人身中,使身生变化。此为最高修炼法门,修行得法,足以登升上仙。

上清经派既是以观想身内神祇为主,所以上清经中所出现的内神名讳,极多极细,几乎已到全身各部位(发、肤、骨、血、脏、腑、头、腹、足),从头顶至脚底等等,皆有身神存在及主宰的地步。这些身神,各有形貌、衣饰、名讳、职司。

有关上清派的身神叙述及修行法门,详见笔者《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

三、《黄庭经》服食日月精气的法门

《楚辞·远游篇》:“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东汉]王逸注云:“餐吞日精,食元符也。《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

餐食天地日月等精气之说,在周朝已存在。《黄庭经》沿承其说,并下开汉魏六朝餐食五芽天气及郁仪结璘飞奔日月法门。今先将《黄庭经》和服食日月精气相关章节列述于下。

《黄庭外景经》谈到了藉由呼吸吐纳来服食日月五星之精气,原仅是单纯的服食精气而已,但到了《黄庭内景经》时,则由服食日月精气,更进而存思日中五帝,飞奔日月与日神月神同游的郁仪、结璘法门。

〇《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中部经第二·出日章第十二》:

出日入月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五行一合九,玉石落落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

上文,出入,是指呼吸吐纳;天七,是日月五星;地三,是指人之精、气、神。[唐]梁丘子注:“天有七星,地有三精,元气回行,无穷极也。”此章是说:以呼吸之出入配合存思,服食日月精气,是我的修行法门。天上有日月五星先天之气,地上人身有精气神三者,藉由呼吸使日月星之气在身中循回运行,相互持守。日月精气在身中升降进退,须依五行生克相配,以守一之法配合八卦九宫来施行。像玉石般的精气,都是我的宝贝。是你自身所拥有的(精气神),为何不去固守它呢?

此章叙述呼吸吐纳服食日月精气之法,天上日月五星所施放的精气,进入我们身中,在身上升降进退,储存于身里,成为我们的宝物,应加以牢守。

《黄庭外景经》仅是叙述吸食日月五星之精气,并没有谈到飞奔日月,但到《黄庭内景经》,则开始出现飞奔日月的郁仪结璘法,并加入了观想日中五帝的修行法门。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高奔章第二十六》云:

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口衔灵芒携五皇,腰带虎箓佩金珰。驾歘接生宴东蒙。

文中的郁仪,是服食日精及奔登于日,和日神同游。结璘,是服食月精,奔登于月,与月神同游。《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说:“郁仪引日精,结璘致月神。” [宋]李思聪《洞渊集》说:“日魂吐九芒之气,光莹万国,日名郁仪……月魄常泛十华之彩,光莹万国,月名结璘。” 郁仪为日名,结璘为月名,因此有关日月修炼法门,常以郁仪、结璘为称。

文中的“五皇”,以上清派道典来看,是指日中五帝。此章之文义为:高入天界,飞奔日月,是我修行中的上法。用奔日的郁仪法及结璘的奔月之法,吸食日月精气,善加保卫自己。于是可以升天晋见玉清境中的仙圣。可以转变衰老容颜,可以填补血液及脑中精气。口中含着日月光芒,携手日中五帝共同遨游。日月诸神,腰间佩带神虎符箓及流金火铃。随着日神接生驾御疾风,到东蒙仙山去赴宴。

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上睹章第十六》云: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游。身披凤衣衔虎符,一至不久升虚无。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中衔玉珰,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此章文义为:抬头上看日月星,像珠子般相连成串。璀璨明亮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各个角落(存思日月星光芒璀璨明亮,辉映洞照我全身各处)。灵妙的五行星,夜间光芒洞照八方各地(存思金木水火土五星,光明映照我全身)。你要存思镇守三光五星的神祇,观想星神和我同游。身上披着绣有龙凤形状的衣服,佩带着神虎符箓。专一存思,不久便能进入虚无的玄妙境界。在一寸见方的下丹田宫,以意念将精气谨密存藏其中。不静止如方物,不动转如圆物(不妄动静),谨闭口目耳等门窗,使精气神不外泄。还返精气于三丹田,能使衰老的身体变成正强壮。向内固守魂魄,使不离散,不相竞扰。下丹田腹内自生神祇,神祇佩带流金火铃(或译“玉珠”),大放光明。心念凝注在两肾间(黄庭处),人哪会夭丧?琳树枝条高八万尺(喻身中之精气密茂高巍),可以荫庇吾身,可以依仗以成真。三魂自能安宁不远游,天帝登录名籍升天界。

上文中的三元,是指日月星三者。五灵,五颗灵妙的五行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内皇,指镇守日月五星之神祇。此章首述修炼日月星三光及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法。存思光芒洞照全身,观想三光五星中之内皇与我同游,然后存思精气还返三丹田,魂魄内守,名登仙籍。

两部《黄庭经》相比较,外景较质朴,仅叙服食日月五星精气之法。《黄庭内景经》则进而飞奔日月,与日月神同游。上清派的郁仪奔日、结璘奔月等飞奔日月法门,以及吸食日月五星精气之法,皆是由《黄庭内景经》而来。详细论述,请见笔者《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第八章

四、汉魏六朝服食日月五星精气之道典

在服食日月精气上,《黄庭外景经》仅提及服食日月五星精气。至《黄庭内景经》,而有观想日中五帝及飞奔日月的郁仪、结璘法门。由于魏华存以《黄庭内景经》及上清经三十一卷授杨羲,于是《内景经》的说法,在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但服食日月五星精气的道典,在汉代除《黄庭外景经》外,另有《太上灵宝五符序》,这二经方法相近。而六朝上清派这类的道典甚多,如:《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卷下、《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等,上清派的道典,都已受《黄庭内景经》的影响了。

上述诸经,《太上灵宝五符序》中所言服食日月星精气之法,尚保留周秦及《黄庭外景经》吞服精气之说,其撰作年代应在《黄庭外景经》之后,《黄庭内景经》之前。《黄庭内景经》及上清经,则除吞服日月星精气外,更进而推演成奔登日月星辰,与诸帝神同登共游,以此而成仙不死。

上清派诸经中,其法门又较《黄庭内景经》为详尽。大抵以观想日中五帝、月中五帝夫人、日魂、月魄为主。略述于下:《洞真太上八素真经服食日月皇华诀》所观想者为日中五帝、月中五帝夫人,未详载日月帝神姓氏。《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详细叙述日中五帝姓氏名讳,所穿衣冠形色;并说吞食日精奔日法时,除存思日中五帝外,须存思“月中夫人之魂精内神,名暧萧台摽。右月中魂配五帝”。而吞食月精奔月法,除思五帝夫人外,须以日中五帝魂相配,即“日中五帝魂内神,名珠景赤童。右日魂配月五夫人”。颇可看出是以日月相互为主辅来行修炼。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所观想者,亦为日中五帝、月中五帝夫人、日魂、月魄,并诵念日魂、日中五帝字所成的十六字咒语,所谓“日魂朱景,照韬绿映,回霞赤童,玄炎飚像”。月魄、月中五帝夫人讳字所成的二十四字咒语:“月魄暧萧,芬艳翳寥,婉虚灵兰,郁华结翘,淳金清荧,炅容台摽。”《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和《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卷下的观想日中五帝及月中五帝夫人、日魂、月魄,基本上相近,而仪法略有不同。而《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等等,所行所观想者,大都不外于此。但《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箓》在日中五帝之上又加入了日中赤气上皇;月中五帝夫人之上,加入了月中黄气上皇神母。于是日中赤气上皇成为日中最高神祇,月中黄气上皇神母,则为月中最高神祇。

修炼奔日奔月法门所存思之神祇,据《上清众经诸真圣祕》卷五《修真祕旨·奔日、奔月法》所见,日中大神依次为:日中赤气上皇真君,其次为日中五帝(日中青帝、日中赤帝、日中黄帝、日中白帝、日中黑帝),日魂。

月中之大神依次为:月中黄气上皇神母,其次为月中五帝夫人(月中青帝夫人、月中赤帝夫人、月中黄帝夫人、月中白帝夫人、月中黑帝夫人),月魄。

此外,又有“日中司命,接生君,字道灵。常守兆左手通真之户,死气之门” “月中桃君,名方盈,字运梁。常守兆右手通真之户,死气之门”

以上是郁仪、结璘所存思的日月诸神。

修炼时所观想的五星星神名讳为:东方岁星(木星)始阳上真青皇道君,讳澄澜,字清凝;夫人讳宝容,字飞云。南方荧惑星(火星)丹火朱阳赤皇上道真君,讳维渟,字散融;夫人讳华瓶,字玄罗。西方太白星(金星)大素少阳白皇上真道君,讳寥凌,字振寻;夫人讳飚英,字灵恩。北方辰星(水星)太玄阴元黑皇道君,讳启喧,字精淳;夫人讳玄华,字龙娥。中央镇星(土星)中黄真皇道君,讳藏睦,字耽延;夫人讳空瑶,字非贤。

有关上清派服食日月精气及飞奔日月的郁仪结璘之法,详见笔者《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捌、三。

五、《黄庭经》对汉魏六朝服食五天五芽精气的影响

《黄庭经》有服食天气、地气之说,至汉魏六朝摒除地气不谈,并把天气分为五方天,称之为五芽。

(一)《黄庭经》中之服食天地精气法门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中部经第二·心晓章第十三》云:

心晓根基养华采,服天顺地合藏精。七日之五回相合,昆仑之山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连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阳神自来,内养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泉,还魂返魄道自然。

上文的昆仑,指人体中的泥丸宫。全章文义为:心中明晓修道根源所在,便能涵养自己,使身体华丽光泽。服食上天精气,顺着大地生物法则,配合天地将精气存藏于身中。脑部之山泥丸宫,为何那么地高耸直立?泥丸宫室中住有镇宫真人,可以差遣祂。(体内元阳在三丹田中,可令人长生。)七日之中,五脏精气回转运行,相互契合成一体。精气上往脑部泥丸宫,不会有所迷失错误。(泥丸之神)隐藏在紫色宫殿赤色城池的楼阁中。双眼像日月,如珠子般相连成串,夹辅在泥丸宫两旁。(两目神光)万年朗照,没有休止之期。对外以自己下临的日月星精气为修行根本,对内涵养体内的三丹田之神,可以获得长生不死。魂神想要上升天界,魄鬼想要沉沦地下渊泉。(拘魂制魄)让魂魄返归身体不远离,自然可以成就大道。

此章旨在论述服食上天精气法门,使其和身内五脏气相结合,并藉由泥丸宫及三丹田之运行,而得以长生。也说明魂魄之阴阳属性,要人拘魂制魄,而还归大道。

以上是《黄庭外景经》“服天顺地合藏精”的服食天地精气方法。

(二)汉魏六朝服食五方天气的五芽法门

《黄庭外景经》,只见服食天气,未见将天分为五方天;服食五方天气之五芽食气说,今所见较早的本子为《太上灵宝五符序》。芽为草木始生,五芽,指五方天始生之精气。五方天,指东、西、南、北、中五方天界。芽,有时写作“牙”。周朝时已有吸食天地日月精气之法。而天有东、南、中、西、北五方,主司五方天者为: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五方天帝。五方天始生之气为五芽,“芽”字强调其始生,清纯无杂。

《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皇人告黄帝守三一、食五芽之法。其法是观想法五方天各天气数(东九、南三、中一、西七、北五),向五方天服食五芽精气,以舌料齿牙上下内外而咽液吞气,所谓:“东方青芽:服食青芽,饮以朝华;已咒,舌料上齿之表,舐唇漱口,满而咽之,三次。”“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已咒,舌料下齿表,舐唇漱口咽之;三次。”“中央戊己:昂昂泰山,服食精气,饮以醴泉;已咒,舌料舌上玄膺,取玉泉,舐唇咽之,三次。”“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已咒,以舌料齿上,舐唇咽之。”“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已咒,以舌料舌下,舐唇咽之;三次;毕。” 服食五方天气,可以达到不饥不渴,仙女下临供己使唤,护卫修行者身。

《太上灵宝五符序》而后,东晋灵宝派道经《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卷下·元始赤书服食青牙导引九气青天玉诀》据此而衍增,所述又较详尽。而上清经谈到服食五方天气者,当属魏华存所传的《太极真人服四极云牙神仙上方》和西王母传的《洞真太上青牙始生经》。《太极真人服四极云牙神仙上方》,其说基本上是仿自《太上灵宝五符序》,以存思五方天气,及以舌料齿唇吞服津液为主,依然服食东方青牙、南方朱丹、中央戊己、西方明石、北方玄滋五气,只是所诵之咒语及仪法略有不同。

(三)由服食天气而衍生的不饥不渴修行法门

《黄庭外景经》有勉人食气而不食五谷的章节,其法和服食天地之气无关,到了《太上灵宝五符序》及《黄庭内景经》,开始变成以服食五方天五芽之气,来达到不饥不渴的目的。今略举一二于下。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下部经第三·中有章第十五》: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所致为专年。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

此章强调服气的重要。太和,是最冲和之气,此气为阴阳谐和所成。全文在说明:仙人道士,并不是天生即具有神仙的能力。由于积聚精气而能获得长享年寿。世人都吃食五谷和品尝五味。只有修道之人,独自服食最为冲和的阴阳调和之气。所以能够长生不死,和天地同年寿(相尽)。

又,《太上黄庭外景玉经·上部经第一·常存章第八》云: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念太仓不饥渴。

玉房,指三丹田宫神祇所住处。《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常念三房相通达。”太仓,指镇守胃部的神祇。

全句的意思是:常常存思三丹田宫室,使神祇精气相互往来通达;常常存思胃神,可以令人不饥不渴。

和《黄庭外景经》内容相近的为《黄庭内景玉经·仙人章第二十八》:“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百谷章第三十》:“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黄庭经》外景、内景,都在强调食气的重要,人食五谷,而五谷“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必须要食气才能长生。

《黄庭经》外景不饥渴之修炼法门,原本和服食五方天气无关,《黄庭内景经》一部分文字沿承外景之说,但也受到《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的影响,开始和五方天气相连结。《太上灵宝五符序》之说已叙述于上。下文举《黄庭内景经》“存漱五芽不饥渴”之说于下。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达,洞视得见无内外。存漱五芽不饥渴。

常常存思三丹田之宫室,使精气相互通达往来。能存思使三丹田通彻朗明,才能看见没有内外之别、物我之分。存思并漱灌口中津液,服食五方精气,可以使人不再饥渴。

文中的“存漱五芽不饥渴”,是存潄五方天气。五芽,五方天始生精气。五方天,指东、西、南、北、中五方天界。芽,有时写作“牙”,此指始生之气。食五方天五牙精气之说,见载于《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下》皇人告黄帝守三一、食五芽之法。《黄庭外景经》无“存漱五芽不饥渴”;《黄庭内景经》之说,疑亦是承自《太上灵宝五符序》而来。

不饥不渴原是服食五芽所带来的附属效果,但自《太上灵宝五符序》《黄庭内景经》而后,有的道典反而发展成以不饥渴为修炼目的,称之为五厨法,五厨法是由五芽法演变而来。和五厨之说关系较密切的,当为《抱朴子·杂应篇》中所言不饥、不渴、不寒、不热的诉求。其后更有《老子说五厨经》 、《五灵心丹章》等以不饥、不寒、不热、不渴、长生五者,配合五方五天来行修仙的法门。五厨所标榜者为:不饥、不渴、不热、不寒、长生五者。五牙与五厨二者虽有别,但同为向东西南北中五方天,行服气之法,五厨应是源出于五牙。其后北周至隋初的达多罗及阇那崛多等奉诏译的《佛说三厨经》 ,又乃是抄袭《老子说五厨经》一书而来。详见笔者《道家道教影响下的佛教经籍》壹贰、敦煌写卷斯二六七三号[隋]西国婆罗门达多罗及阇那崛多等奉诏译《佛说三厨经》一卷

六、结语

两部《黄庭经》都有服食外气与内气之法,外气为服食天地日月精气;内气为服食自身体内之精气。内气外气,皆藉由存思及导引来进行。《黄庭外景经》较质朴,在外气上,仅止于服食精气而已;在内气上,所述的身神名相较少。《黄庭内景经》原是阐释《黄庭外景经》之作,所以较详尽。不仅如此,《黄庭内景经》为上清派第一代太师魏华存所传,魏华存曾为该经作注,所以《黄庭内景经》对东晋上清派的影响较大。

《黄庭内景经》在服食自身精气方面,所存思的身神众多,以为泥丸百节皆有神,以为全身上下,连头发牙齿等皆有神(《黄庭内景经·至道章第七》)。

在服食外气方面,将天气细分为五天精气,称之为五芽法;在服食日月精气上,更有飞奔日月的郁仪结璘法门,如《太上黄庭内景玉经·高奔章第二十六》云:“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

《黄庭内景经》对上清派的影响较深,上清派即是依据《黄庭内景经》所说的来发展,有专门的经典论述修行法门,比原来的更加专精,更加详尽,除存思服食精气外,并配合诵咒、灵符等来进行。且在日月五星等精气上,除服气外,进而存思飞奔日月五星之上,与日神月神及五星之神同游,其中奔登日月之法较为繁琐,有一定的仪轨,奔日之法为郁仪,奔月为结璘,东晋上清派有不少这类的经典。

服食天地日月五星等精气,及服食自身体内精气,不仅可以使人飞升成仙,也可使有生命的动植物,依此来进行修炼。甚至没有生命的土石器物,也因天地日月精气长久照临,吸收了大自然的精气或秽气,而变化成为精魅物怪,或作福于人,或造祸于人。汉魏南北朝笔记小说,记载有情无情的物类,因吸收天地日月精气而能变化成人的精魅、物怪甚多。

笔者将有生命的飞禽走兽称为精魅,如老狸、老狗、老蝎、老鸡、老猪、老狐等,年久而成精者。将无生命的土石器物,如木槎、木杵、饭匙、扫帚、枕头、金、银、宝物等,日久而为怪者,称为物怪。精魅、物怪二者皆能幻化,能降福降祸于人。举例来说,动物之精魅,如[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所载的麑神度朔君,《搜神记·卷十八》的老狸精、白狗精、驿亭中的老蝎、老雄鸡、老母猪成为精魅、梁文家中的老羊神、老狐精,《搜神记·卷十九》的大蛇神;刘敬叔《异苑·卷八》所载的大蛇精,及和人相恋的白鹤女、牝猴精。

植物及土石器物之物怪,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怪神·石贤士神》,载述石像被供奉为神;[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述大木槎为神,《搜神记·卷十七》载大树精、樟树精、梓树精为祟,《搜神记·卷十八》载张奋家中的金、银、铜钱、木杵皆幻化作怪;[刘宋]刘敬叔《异苑·卷八》载桃树精、赤苋精、石龟精、发髻怪、扫帚为怪。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中所载的精魅物怪甚多,他们有的因造福于人,而被供为神,有的因作祟于人而被杀,有的和人类相恋,有的和人类为友。这些精魅物怪在汉魏六朝出现的特多,应和当时道教经典如《黄庭经》及上清经等强调服食天地日月五星之精气法门及服食自身精气之法门盛行有关。因而不仅人可以修炼成仙,动植物及草木土石器物等,也可以因吸收天地日月精气而变化为人,丰富了人间的情感生活。 CKl8gNniEhmlue1/9B2azjO9p8eMnPjClZi3sMedcieHXeP5Fkfu+D0diAnhmVr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