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 [1] 上部经第一

【题注】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经分上、中、下三卷,以七言韵语写成,叙述修炼黄庭、三丹田及身神之法,托名太上老君所作,撰作年代约在汉代,可能在西汉世,刘向《列仙传·卷下·朱璜》已言及此经。

《黄庭经》见载于葛洪《抱朴子·遐览篇》《抱朴子·袪惑篇》,为葛洪之师——汉末郑隐所藏书之一,其撰作年代,应在汉世。《黄庭外景玉经》一开始即说:“老君闲居作七言”,系假托老子所撰,因而《黄庭外景玉经》也称为《老君黄庭经》或《老子黄庭经》。刘向《列仙传·卷下·朱璜》:“朱璜者,广陵人也,少病毒瘕,就睢山上道士阮丘,丘怜之……与《老君黄庭经》,令日读三过,通之,能思其意。”《旧唐书·卷四十七·经籍志下·道家》著录《老子黄庭经》一卷,即是此书。此书并被三张视为重要教典,《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戒令》说:“《妙真》自吾所作,《黄庭》三灵七言,皆训谕本经,为《道德》之光华。”《黄庭》《道德》皆归之老君,可见《黄庭》是指《黄庭外景玉经》而言。

老君章第一

(《外景玉经》原无分章,章名为笔者所加。系参照《内景玉经》各章相关经文内容而分章,并依《内景玉经》以首句二字为章名。)

老君闲居作七言 【1】 ,解说身形及诸神 【2】 。上有黄庭下关元 【3】 ,后有幽阙前命门 【4】 。呼吸庐间入丹田 【5】 ,玉池清水灌灵根 【6】 ,审能修之可长存 【7】

【章旨】

此章说明《黄庭外景玉经》的撰作因缘、黄庭所在,以及修炼此经的殊胜功德。《黄庭内景玉经·上清章》仿袭此经,首句也作:“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蘂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作内篇。”又《黄庭内景玉经·上有章》:“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元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庐间,廻紫抱黄入丹田,幽室内明照阳门。”《黄庭内景玉经·口为章》:“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皆是由此经衍生而来,旨在解释“黄庭”所在及修行法门。

此章押真元魂等合韵,《诗韵集成》:“十一真:古通庚、青、蒸,转文、元韵,略通文、元、寒、删、先。”韵字为:言、神、元、门、田、根、存。

【注释】

【1】 老君闲居作七言:太上老君在太清境悠闲无事时,以七言诗的形式撰作了《黄庭外景玉经》。

老君:太上老君,三清教主之一,居太清境,所说经为《道藏》中之洞神部。

闲居:即闲居,在家中悠闲无事。

七言:七个字一句的诗文,此指《黄庭外景玉经》。

案:王羲之抄本无此句。“老君”二字,《云笈七签》务成子注本作“老君”,《修真十书》梁丘子注本作“老子”,《正统道藏》白文本作“太上”,[明]石和阳《太上黄庭经注》作“老子”。今以此书撰于汉代,《老子想尔注》已有“太上老君”之称,因而称老子、老君、太上皆可以,但仍依较早的《云笈七签》本子作“老君”。

[唐]务成子注:“老子者,天之精魂,自然之君,造立神仙,万世常存。作斯七言,以示后生。”

[唐]梁丘子注:“老子者,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存,有三十六校七十二名,及胞李母八十二年而生,故作《黄庭》以遗后世。运周反复,道毕自然。得其人,跪而受之。不得其人,万世勿语也。”

【2】 解说身形及诸神:解释阐说身体各部位形状及身中所有镇守各部位的身神。

诸神:指身中所有的内神而言,内神也称身神。道教认为吾人身上与生俱来,即有诸神主司人体各部组织功能,这些神祇,兹简称为“身神”,也称之为“内神”。身神的概念,显然是将人体内部各器官的组织功能神格化,且把人体视为一小宇宙而来。身神(内神)的思想,在汉代谶纬《龙鱼河图》已出现;而“内神”一词,则出自《太平经·卷七十二·斋戒思神救死诀》云:“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亦须得师口诀示教之。” 《太平经》将体内的五脏神称为“内神”,以之与外界的“外神”相对。

案:王羲之抄本无此句。

[唐]务成子注:“上谈元一,济活一身。从头至足,皆可得生。总统纲纪,形体常平。道无二家,究备者贤。”

[唐]梁丘子注:“老子恬淡自然,周流八极,恍惚莫测,变化无常,自能把符摄箓,总校诸神。道无二家,究备使然,道无二亲,常与善人。”(案:梁丘子注在引释务成子的“道无二家”,可见梁丘子年世在务成子后。)

【3】 上有黄庭下关元:上面是黄庭,它的底下是关元(下丹田)。

关元:下丹田,在脐下三寸却入处。

案:王羲之抄本自此句始。

[唐]务成子注:“黄庭者,目也。道之父母供养赤子,左为陵阳,字英明;右为太阴,字玄光。三合成德,相须而升。”

[唐]梁丘子注:“黄庭者,在头中,明堂、洞房、丹田此三处是也。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丹田,此三处为上元。一也。黄庭者,两半于洞房中,共生赤子,则为真人也,常思之,慎无失,赤子化为真人,在明堂中,字子丹,故知一者在明堂一处也。行气导引,闭目内视,安心定志,混沌无涯,致精上流泥丸,运真人子丹也。明堂中有君臣,后洞房中有父母,丹田中有夫妇。一解云:黄庭者,脾也,长尺余,在太仓之上,脐上三寸。脾为中主,黄老君,中央神也,治在其中矣。关元,在脐下三寸,元阳之门在其前,悬精如镜,明照一身,不休是道。”

【4】 后有幽阙前命门:黄庭后面有双肾(幽阙),前面有脐(命门)。

幽阙:肾。见务成子及梁丘子注。阙是古代宫前双高台,两肾在脐内左右两旁,似阙台,所以称为幽阙。

命门:脐,也称生门。命门有多种说法,有泛称,或专称。“命门”二字,不同经籍,指称不同,须视经文而定,不能固定为一处。宋元丹道家以人身脊后与脐相对之部位为命门,此命门在黄庭及两肾后,为河车运行所必经之地。又如《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太上大洞守一内经法》说:“脐下三寸,号命门丹田宫,下元婴儿居其中,宫正四方,面各一寸。” 文中即把下丹田称为命门。可见命门是专称,也是泛称。在泛称时,系形容像生命的门户般重要;此处在肾及黄庭前的命门,指脐而言。

案:此经说黄庭在下丹田之上,后为两肾,前为脐。而《黄庭内景玉经·上有章》:“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说明黄庭在心脏(魂灵)之下,下丹田之上,左右为两肾(在两肾间),后面有肾(在两肾间前),前为脐(命门、生门);也就是黄庭在脐后两肾前,也是在两肾间前。

[唐]务成子注:“肾为幽阙目相连,脐为命门三寸,日出月入阴阳并,呼吸元气养灵根也。”

[唐]梁丘子注:“幽阙者,两肾也,如覆杯,却着脊,去脐三寸,上小下大。又有日月命门者,及脐下也。”

【5】 呼吸庐间入丹田:由鼻孔间呼吸天地之气,进入我们身中的下丹田。

庐:鼻子。

丹田:此指下丹田,在脐下三寸退入处。丹田有上丹田(泥丸)、中丹田(绛宫心脏)、下丹田(脐下三寸)三者,务成子以为此是下丹田,梁丘子以为是上丹田,以经文看,应以下丹田为是。

案:王羲之抄本此句作“嘘吸庐外入丹田”。

[唐]务成子注:“呼之则出,吸之则入,呼吸元气,会丹田中。丹田中者,脐下三寸阴阳户,俗人以生子,道人以生身。”

[唐]梁丘子注:“呼吸,喘息,气出为呼,入为吸。庐,鼻也,谓吐故纳新之要。眉间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也,谓引气从鼻入至丹田也。”

【6】 玉池清水灌灵根:口中清澈的津液,灌注生命灵妙根源的黄庭(或译:口中清澈的津液,是由舌根下二穴来灌注)。

玉池:口,口中含津液,所以称口为玉池,也称为太和官。《黄庭内景玉经·口为章第三》:“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

灵根:泛称生命的灵妙根源;务成子及梁丘子注以为:灵根,指舌而言,舌长所以称根。但以下文《黄庭章》:“灵根坚固老不衰”看来,灵根应是泛称,不是指舌,而是指黄庭,否则先前所述的黄庭所在,与后文不能相应,便成赘文。

案:王羲之抄本无此句。《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有:“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焕。”意谓:舌根下有玄膺穴,其左为金津,右为玉液,二液循流一身,清新玄妙,使身中阴阳气焕发。《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云:“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大洞玉经·卷上·太极大道君道经第十六》注:“舌下为华池,内有二窍,下通肾水,谓华舌妙通玉华也。” [宋]曾慥《道枢·卷七·黄庭篇》:“舌之下有三穴焉:左曰金津,右曰玉液,中曰玄膺,皆涌生甘泉以灌于气海。气海者,命门也,此生死之岸也。”

[唐]务成子注:“口为玉池太和宫,唾为清水美且鲜。唾而咽之雷电鸣,舌为灵根常滋荣。”

[唐]梁丘子注:“玉池清水,口中津液也。灵根者,舌也,常当啄齿漱液,灌溉舌根。”

【7】 审能修之可长存:真能详尽明确地修炼它,可以长久永存。

审:详细、真实明确。

案:“修”字,王羲之注本作“行”。

[唐]务成子注:“昼夜行之去伏尸,杀三虫,却百邪,肌肤充盈正气还,邪鬼不从得长生,面有光。”

[唐]梁丘子注:“令人昼夜修行不懈,可得长生。”

【今译】

太上老君在太清境悠闲无事时,以七言诗的形式撰作了《黄庭外景玉经》。解释阐说身体各部位形状及身中镇守各部位的所有身神。上面是黄庭,它的底下是关元(下丹田)。黄庭后面有双肾(幽阙),前面有脐(命门)。由鼻子间呼吸天地之气,进入我们身中的下丹田。口中清澈的津液,灌注生命灵妙根源的黄庭(或译:口中清澈的津液,是由舌根下二穴来灌注)。真能详尽明确地修炼它,可以长久永存。

黄庭章第二

黄庭中人衣朱衣 【1】 ,关门壮籥合两扉 【2】 。幽阙侠之高巍巍 【3】 ,丹田之中精气微 【4】 。玉池清水上生肥 【5】 ,灵根坚固老不衰 【6】

【章旨】

此章叙述黄庭宫之守宫真人服色形貌,并叙述黄庭两旁的两肾和其下的下丹田,以及修行法门。认为下丹田为微妙精气之所在,能存思并闭守勿泄,可以老寿不衰。

与此相近的章句为《黄庭内景玉经·黄庭章第四》:“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籥闭两扉,重掩金关密枢机。玄泉幽阙高崔嵬,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斧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此章押脂微合韵。韵字为:衣、扉、巍、微、肥、衰。

【注释】

【1】 黄庭中人衣朱衣:身中黄庭宫(在脐后肾前)内的真人,身上穿着赤红色衣服。

案:《黄庭内景玉经·黄庭章第四》作:“黄庭内人服锦衣。”黄庭之下为下丹田,黄庭旁为两肾,底下接着叙述修行法门,除存思黄庭真人外,宜紧闭下丹田及两肾的精微精气。双肾及下丹田皆是储存精气及运行精气之所。

[唐]务成子注:“目中小童为夫妇,左王父,右王母,被服衣朱,游宴与合会,多处丹田里。昼夜存思勿懈怠。”

[唐]梁丘子注:“存思脾中有子母,从胃管入脾中,着赤衣。”

【2】 关门壮籥合两扉:(黄庭之下)下丹田关元宫的宫门,被强有力的锁钥将两扇门紧闭着。

关门:下丹田关元宫之门。

壮籥:强有力的锁钥。籥,通钥。“壮籥”,《云笈七签》本子作“茂籥”,《修真十书》《正统道藏》白文本子作“壮籥”,以文意看,宜作“壮籥”,今据改。

扉:门扇。

案:王羲之抄本“合”作“盖”;《黄庭内景玉经·黄庭章第四》相关文句作“七蕤玉籥闭两扉”。

[唐]务成子注:“冥目内视,无所不睹。闭口屈舌为食母。含咽玉英,终身无咎。无者,气也。齿为茂,舌为籥。”

[唐]梁丘子注:“下丹田之门籥,无妄开也。”

【3】 幽阙侠之高巍巍:高耸的两肾,从两旁夹住它(黄庭)。

侠:通“夹”,从两旁钳住。《云笈七签》《正统道藏》白文本子作“侠”,《修真十书》作“使”。

巍巍:山高耸的样子。王羲之抄本作“魏魏”。

[唐]务成子注:“道有三元,恣意所从。下部幽阙,玄泉之常。中部幽阙,两肾为双。上部幽阙,两耳相望。金门玉户,上与天通。娇女弹筝,盛厉宫商。”

[唐]梁丘子注:“两肾在阙门之门,地官之楼,生气之府,上通于耳,耳在头两边,故曰巍巍。”

【4】 丹田之中精气微:下丹田之中有微妙精气。

精气微:微妙精气。“气”字,《云笈七签》《修真十书》本子作“气”;《正统道藏》白文本作“炁”。案《黄庭内景玉经·黄庭章第四》作“三田之中精气微”。

[唐]务成子注:“丹田者,一室也,与明堂对。精气微妙,难可尽分,故曰微矣。”

[唐]梁丘子注:“脐下三寸是也,方圆亦三寸,其气微妙,存之则在,忘之则无,又易失,故曰微。”

【5】 玉池清水上生肥:口中津液盛聚在舌上。

玉池:口。

清水:口中津液。

肥:盛大。

[唐]务成子注:“口中唾也。亭动口舌,白唾积聚,状若肥焉。漱而咽之,可得遂生。”

[唐]梁丘子注:“玉池,口也。清水,口中津液也。上生肥者,津液会聚舌上,故曰肥也。”

【6】 灵根坚固老不衰:使生命根源坚牢永固,使人久寿不衰。

灵根:或指舌根;或作泛称,意为生命根源。

老:久寿。

[唐]务成子注:“舌为灵根,制御四方,调和五味,去臭取香,啄齿咽气,化为饮浆。”

[唐]梁丘子注:“灵根者,舌根也,常卷舌根,啄齿行之,勿令舌根凋燥,常存其神,久寿不衰。”

【今译】

身中黄庭宫(在脐后肾前)内的真人,身上穿着赤红色衣服。(黄庭之下)下丹田关元宫的宫门,被强有力的锁钥将两扇门紧闭着。高耸的两肾,从两旁夹住它(黄庭)。下丹田之中有微妙精气。口中津液盛聚在舌上。使生命根源坚牢永固,使人久寿不衰。

中池章第三

中池有士衣赤衣 【1】 ,横下三寸神所居 【2】 。中外相距重闭之 【3】 ,神庐之中当修治 【4】 。玄膺气管受精府 【5】 ,急固子精以自持 【6】

【章旨】

此章先述中丹田绛宫之守宫神祇,而绛宫之下为横于双肾上的脾脏,其下三寸为黄庭宫神祇所居。严守黄庭宫内外,不使精气外泄。修行者须整治鼻孔毛,使呼吸顺畅,并对舌根下玄膺穴及喉管等精气产生及运行之所,加以固守,以维护自身,使积精养气而久寿。

与此章文义相近者,为《黄庭内景玉经·中池章第五》:“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又,《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说:“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亦由外景此章所衍生。

此章押之微虞韵。韵字为:衣、居、之、治、府、持。

【注释】

【1】 中池有士衣赤衣:中丹田绛宫之守宫真神,身上穿着赤色衣服。

中池:中丹田。中丹田绛宫为心脏,属赤红色,其神为中一元丹皇君。《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太上大洞守一内经法》:“绛宫心丹田宫,中一元丹皇君处其中。中一丹皇,讳神运珠,字子南丹,一名生上伯,一名史云拘,位为绛宫丹皇君,治在心宫。” 《大洞玉经》卷上《上元太素三元君道经第八》:“绛宫中一丹元君,名皇神运珠,字子南丹,一名生上伯,一名史云拘。常镇我顶中央大椎骨,首户之下。”本句“有士衣赤衣”,士指镇守绛宫之神祇中一元丹皇君。

案:“衣赤衣”,王羲之抄本作“服赤朱”。

[唐]务成子注:“喉中若京为元士,中和之下阙分理,朱光衣服神为友。”

[唐]梁丘子注:“常存思心中赤子,着赤绫绛衣居丹田,古(吉)凶缓急,可驱使也。”

【2】 横下三寸神所居:横列于肾上的脾(胰),其下三寸是黄庭宫神祇所居处。

横下:指横津之下。王羲之本作“横下”,梁丘子《黄庭外景玉经注》(《修真十书》卷五十八)作“田下”;《黄庭内景玉经·中池章第五》作:“横津三寸灵所居。”文义较清楚。横津,指脾,脾横列在双肾之上,肾主水,所以称肾为津,称脾为横津。此处之脾,实指胰而言,古代脾、胰合称,《黄庭内景玉经·脾长章》:“脾长一尺掩太仓”,在胃上之脾,实指胰而言。脾也在肾上,脾下三寸应即是两肾间,其处即是黄庭所在之处,黄庭在脐后肾前,也在两肾间前处。黄庭之神,居处其中。底下梁丘子注,稍得其义。

[唐]务成子注:“明堂之宫,方圆三寸神所居,正在目中央。眉为华盖,五色青葱。”

[唐]梁丘子注:“谓脾也,在下胃上焦,下有脐,中灵根,神所居也。”(案:《黄庭内景玉经·中池章第五》:“横津三寸灵所居。”[唐]梁丘子注:“内指事也。脐在胞上,故曰横津。脐下三寸为丹田,真人赤子之所居也。”梁丘子对二处之注不同,一指脾,一指脐;脾下为黄庭,脐下为下丹田,二说相违。)

【3】 中外相距重闭之:(黄庭宫)内外相聚抗拒,重重地关闭门户,不使精气外泄。

相距:相对峙、相抗拒。距:通“拒”。

案:《黄庭内景玉经·黄庭章第四》云:“重掩金关密枢机”,意谓用金属做成的门关,重重关门紧闭,和此句文义相近。

[唐]务成子注:“中气当出,外气当入。当此之时门三关,二气相距,天道自然也。”

[唐]梁丘子注:“令人闭精自守,勿妄施,若闭以金关玉籥也。”

【4】 神庐之中当修治:神妙的鼻孔内,应当要加以修整处理。

庐:鼻子。

当修治:应当要修整处理。“当”字,王羲之抄本作“务”。“治”字,《云笈七签》本子作“治”;《修真十书》《正统道藏》白文本作“理”,理字应是避唐讳而改。

案:道教修炼重鼻孔呼吸吐纳,鼻孔毛太多有碍气息出入,所以须加以整修。

[唐]务成子注:“教子去鼻中毛,神道往来则为庐宅。昼夜绵绵无休息也。”

[唐]梁丘子注:“神庐为鼻,鼻中毛,常须修理除去之,行气鼻中,除邪恶也。”

【5】 玄膺气管受精府:舌下玄膺穴,以及气息出入的喉管,是承受精气之宫府。

玄膺:穴位名称,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一个穴位,位于舌下玉液、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有的针灸书,把玄膺穴称为海泉。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华之源,道书常以内视去观照此穴,以生津液。[宋]曾慥《道枢·卷七·黄庭篇》:“舌之下有三穴焉:左曰金津,右曰玉液,中曰玄膺,皆涌生甘泉以灌于气海。气海者,命门也,此生死之岸也。”又,《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说:“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气管:喉咙(梁丘子注)。《云笈七签》《修真十书》本子作“气”;《正统道藏》白文本作“炁”。

受精符:承受精气之府。“府”字,《云笈七签》本子作“府”;《修真十书》《正统道藏》白文本作“符”。

[唐]务成子注:“喉中之央则为玄膺。元气下行,起动由之,故曰受府也。”

[唐]梁丘子注:“舌下为精符,喉咙为气管,精气从上下也。上元合会气微妙,真人上下通神路也。”

【6】 急固子精以自持:急忙固守你的精气,用来护持你自身。

[唐]务成子注:“守精勿去也。”

[唐]梁丘子注:“令人闭气,还精自守,勿妄施泄。还精补脑,不死之道。”

【今译】

中丹田绛宫之守宫真神,身上穿着赤色衣服。(绛宫之下,是)横列于肾上的脾(胰),其下三寸是黄庭宫神祇所居处。(黄庭宫)内外相聚抗拒,重重地关闭门户,不使精气外泄。神妙的鼻孔内,应当要加以修整处理。舌下玄膺穴,以及气息出入的喉管,是承受精气之宫府所在。急忙固守你的精气,用来护持你自身。

宅中章第四

宅中有士常衣绛 【1】 ,子能见之可不病 【2】 。横立长尺约其上 【3】 ,子能守之可无恙 【4】 。呼噏庐间以自偿 【5】 ,保守完坚身受庆 【6】

【章旨】

此章先述面宅中的口舌神,能存思亲见,可以无灾病。其次存思横立在胃上的脾神,也能使我们消除病患。再藉由鼻孔间呼吸吐纳,自己补偿自身元气,可以使身体完固坚康,自得吉庆。

与此章内容可以相参看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蒨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脾长章第十五》:“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或精或胎别执方。桃孩合延生华芒,男女徊九有桃康,道父道母对相望,师父师母丹玄乡,可用存思登虚空。殊途一会归要终,闭塞三关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气彭亨。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

此章押绛漾韵,段玉裁古音在十部。韵字为:绛、病、上、恙、偿、庆。

【注释】

【1】 宅中有士常衣绛:灵宅脸部之中有口舌神,身上常穿赤红色衣服。

宅中:灵宅脸部之中有口舌神。宅:面为尺宅。

有士:有守宫神祇,指口舌神,梁丘子以为是心神。请参见《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注。

案:“衣”字,《修真十书》本作“不”,据王羲之抄本及白文本等改。《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天中章第六》:“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文义与此相近。

[唐]务成子注:“面为尺宅,真人官处其中央,被服赤朱,光耀灿然赤如绛。”

[唐]梁丘子注:“常存思心神着绛丹衣,出入无灾害,可却众邪也。”

【2】 子能见之可不病:你能修炼到看见祂时,便可以免除疾病患害。

[唐]务成子注:“欲令世人深知道真,睹斯神功,终身不病也。”

[唐]梁丘子注:“精念心神,思之不止,内见赤子,则身无病也。”

【3】 横立长尺约其上:脾(胰)脏横立,长一尺,缠束在胃的上面。

横立:横放。王羲之抄本作“横理”,《修真十书》本、白文本等作“立”。案:五脏中横立者为脾(胰),汉代无胰字,脾胰被合为一体,《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脾长章第十五》:“脾长一尺掩太仓”,应该在解释此句,文中长一尺的脾,即是今日所称的胰。

尺:古代一尺,约为今日23.1cm。

约其上:缠束在胃的上面。约:缠束。《说文解字·卷十三·系部》:“约,缠束也。从糸勺声。”

[唐]务成子注:“脾长一尺,约太仓上。中部明堂老君昼所游止也。”

[唐]梁丘子注:“脾横长尺余,覆在太仓之上。”

【4】 子能守之可无恙:你能存思脾神,可以让你没有灾病。

守之:存思它。守,和守三一、守雄一、守帝一的“守”同义,指存思其神,守住其神不离。

恙:疾病。

[唐]务成子注:“守脾神老君所舍。深知知其意,可无恙也。”

[唐]梁丘子注:“常守养脾神,思之不止,则无灾病也。”

【5】 呼噏庐间以自偿:藉由鼻孔间的呼吸,用以自己偿补身内元气。

呼噏:同呼吸。噏:同“吸”。

庐:鼻子。

自偿:自己偿补身内元气。

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脾长章第十五》:“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与此句同义。

[唐]务成子注:“闭塞三关,屈指握固,呼吸元气,皆会头中,降于口中,含而咽之,则不饥渴,逐去三尸心意。”

[唐]梁丘子注:“以鼻引气,入口咽之,元气润泽,故德天之偿也。”

【6】 保守完坚身受庆:保持守护,使身体完备坚康,自身蒙受吉庆。

保守:保持守护。完坚:使身体完备坚康。

案:王羲之抄本作“身受庆”。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脾长章第十五》作:“五形完坚无灾殃。”

[唐]务成子注:“人人有道,不能守之。保道之家,身形常平。上睹三光,状如连珠,落落象石,心中独喜,故以自庆。”

[唐]梁丘子注:“保精养气,身神光泽,故曰受庆。”

【今译】

灵宅脸部之中有口舌神,身上常穿赤红色衣服。你能修炼到看见祂时,便可以免除疾病患害。脾(胰)脏横立,长一尺,缠束在胃的上面。你能存思脾神,可以让你没有灾病。藉由鼻孔间的呼吸,用以自己偿补身内元气。保持守护,使身体完备坚康,自身蒙受吉庆。

方寸章第五

方寸之中谨盖藏 【1】 ,精神还归老复壮 【2】 。心结幽阙流下竟 【3】 ,养子玉树令可杖 【4】

【章旨】

此章叙述以意念谨守下丹田精气,使精气神能还归泥丸,而令衰老之人可以再得盛壮。同时要将心念凝注在两肾间的黄庭宫,使精气遍流全身,如此可以涵养吾身而成真。

与此章内容相近,可以相参看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上睹章第十六》“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中衔玉珰,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此章押漾宕韵,段玉裁古音十部。韵字为:藏、壮、竟、杖。

【注释】

【1】 方寸之中谨盖藏:在一寸见方的下丹田宫,以意念将精气谨密存藏其中。

方寸之中:泛指身神所在之宫。上清经所见人身诸宫,如泥丸宫、绛宫、下丹田宫等,皆以方寸为宫。此处所言,应指下丹田宫。《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上睹章第十六》:“方寸之中念深藏”下,[唐]梁丘子注云:“方寸之中,下关元,在脐下三寸,方圆一寸,男子藏精之所。言谨闭藏之。”

[唐]务成子注:“不方不圆,目也。闭户塞牖,中元不有。守之守之,得道之半。”

[唐]梁丘子注:“丹田方寸,念守精气,谨洁护持,为谨盖藏也。”

【2】 精神还归老复壮:精神还归丹田宫,能使衰老的身体再变成强壮。

复:再。

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上睹章第十六》作“三神还精老方壮”。

[唐]务成子注:“精神欲去,常如飞云。上精不泄,下精不脱。魂魄内守,如年壮时也。”

[唐]梁丘子注:“还精炼形,以填脑气,齿坚发黑,身不老。”

【3】 心结幽阙流下竟:心念凝注在两肾间(黄庭处),使精气下流遍于全身。

心结:凝注心念。“心结”二字,王羲之抄本作“侠以”,《云笈七签》本子作“心结”,《修真十书》作“使以”,《道藏》白文本作“侠以”。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上睹章第十六》作“灵注幽阙那得丧”,灵注即是心结,指心念凝注。

幽阙:两肾。

流下竟:精气下流遍于全身。竟:终尽、完全。

[唐]务成子注:“耳为心听,结连幽阙。鼻闻香则荫强,心达志通,则流下竟也。”

[唐]梁丘子注:“引明堂中赤子,下看绛宫,值脐且存,变爻精流入丹田,以养其形。又思两肾间气从上至下,吸气自上及黄庭。一曰眉间为幽阙使也。”

【4】 养子玉树令可杖:培养你玉树般的身体,让它可以依仗以证真。

玉树:用以比喻身体。

令可杖:让它可作为依杖。王羲之抄本作“不可杖”。杖:通“仗”,依仗。“杖”字,《云笈七签》本子作“杖”,《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壮”。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上睹章第十六》作“琳条万寻可荫仗。”则应从《云笈七签》本子作“杖”。

[唐]务成子注:“身为玉树,常令强壮。阴为玉茎,转相和唱。还精补脑,可得不病,长乐无忧在也。”

[唐]梁丘子注:“常当守下元精气,如玉坚,闭精守神,令可枝壮也。”

【今译】

在一寸见方的下丹田宫,以意念将精气谨密存藏其中。精神还归丹田宫,能使衰老的身体再变成强壮。心念凝注在两肾间(黄庭处),使精气下流遍于全身。培养你玉树般的身体,让它可以依仗以证真。

至道章第六

至道不烦無旁午 【1】 ,灵台通天临中野 【2】 。方寸之中间关下 【3】 ,玉房之中神门户 【4】 。皆是公子教我者 【5】

【章旨】

此章首述至道不烦杂,修行法门只要以心通泥丸,下通黄庭,使精气在丹田诸宫中运行滋润全身即可。这个修行法门,是在脑部洞房宫中的无英公子所教导我的。

与此章内容相近,可以相参看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至道章第七》:“至道不烦诀存真。”《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灵台郁蔼望黄野,三寸异室有上下。间关营卫高玄受,洞房紫极灵门户,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发神语,右有白元并立处。”

此章押语虞姥韵,段玉裁古音在五部。韵字为:午、野、下、户、者。

【注释】

【1】 至道不烦無旁午:至为崇高的大道,不会烦琐,不会交错繁杂。

旁午:也作“旁迕”,交错繁杂。

案:“無”字,王羲之抄本作“不”。

[唐]务成子注:“大道自然,不烦不虑,照察荡荡,则人本根至道,难得而易行焉。”

[唐]梁丘子注:“无至愤乱,安心定意,正行向午也。背子向午,腰带卯酉。”

【2】 灵台通天临中野:心灵可以通达头上泥丸宫,下临脐内黄庭宫。

灵台:心。《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郭象注:“灵台者,心也,清畅,故忧患不能入。”成玄英疏:“内,入也。灵台,心也。妙体空静,故世物不能入其灵台也。”

通天:通达头顶。天指顶,此处谓头上泥丸宫。

中野:黄庭。《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灵台郁蔼望黄野”,黄野即中野,指黄庭。[唐]梁丘子注:“灵台,心也。谓心专一存见黄庭,黄庭即黄野也。”

案:此句在叙述身体上中下三处重要修行宫室,上为泥丸,中为灵台绛宫,下为脐内中野黄庭。

[唐]务成子注:“头为高台,肠为广野。元气通天,玄母来下养我己也。”

[唐]梁丘子注:“心为灵台,上通气至脑户,下通气至脾中。其气周匝一身也。”

[明]石和阳注云:“灵台者,心也。中野者,黄庭也。以心通天者,是以心统上截之神气,而到黄庭也。”

【3】 方寸之中间关下:精气在内神所在的一寸见方宫室(泥丸、绛宫、黄庭)中,艰难地运行,滋润全身。

方寸之中:泛指身神所在之宫,身神所居为一寸方圆之地。见本书前章注。此指泥丸、绛宫、黄庭三宫。

间关:道路险峻的样子。“间”字,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至”,《云笈七签》本子作“间”。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作“间关营卫高玄受”,意谓:(三丹田)路途险阻,而气血流通,全身高深(高低)各处皆受其滋润。今据以改作“间”字。

[唐]务成子注:“目央之中玉华际,大如鸡子黄在外,下入口中生五味,昼夜行之可不既也。”

[唐]梁丘子注:“喉咙广一寸也,明堂中真人下和丹田,上还明堂也。”

【4】 玉房之中神门户:脑部九宫的洞房宫,其中有神灵出入的门户。

玉房:指洞房宫,脑部九宫之一。洞房宫在两眉间却入二寸处,在明堂宫之后,由左无英公子、右白元君、中央黄老君所共治,以中央黄老君为主神。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洞房紫极灵门户。”显然在解释“玉房之中神门户”,其意谓:脑部九宫前有洞房,最前端为紫户大神所守的“守寸双田”,是脑部九宫大神出入的门户。请参见本书《内景经》该章下注。

[唐]务成子注:“玉房,一名洞房,一名紫房,一名绛宫,一名明堂。玉华之下金匮乡,神明门户,一之所从者哉。”

[唐]梁丘子注:“阴阳为神门户,主其精约也。男曰精,女曰约,男以藏精,女以月水,故曰门户。”

【5】 皆是公子教我者:这些都是(洞房宫守宫神祇左位)无英公子所教导我的。

“皆”字,王羲之抄本、《云笈七签》本子作“既”,《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皆”,今以作“皆”字文意较顺,据改。

公子:洞房宫之无英公子,简称公子,因在左位,也称左神。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发神语。”意谓:洞房宫左位神公子(无英公子),现身告以修炼法门。无英公子,名玄充叔,字合符子,一名元素君,一名神公子。镇守左腋之下,肝之后户,死气之门。所镇处在背去脊骨左三寸,与前左乳相对,左臂甲骨之下,见《上清大洞真经》卷二第四章。

[唐]务成子注:“左为神公子,右为白元君。养我育我,常欲令我得神仙。父母供养子丹,日月相去三寸间。”

[唐]梁丘子注:“心为太府公,正当左肾为司徒公,右肾为司空公,皆受精气,不得漏泄,能守一则见之。”

【今译】

至为崇高的大道,不会烦琐,不会交错繁杂。心灵可以通达头上泥丸宫,下临脐内黄庭宫。精气在内神所在的一寸见方宫室(泥丸、绛宫、黄庭)中,艰难地运行,滋润全身。脑部九宫的洞房宫,其中有神灵出入的门户。这些都是(洞房宫守宫神祇左位)无英公子所教导我的。

明堂章第七

明堂四达法海源 【1】 ,真人子丹当吾前 【2】 。三关之中精气深 【3】 ,子欲不死修崑仑 【4】 。绛宫重楼十二环 【5】 ,琼室之中五色集 【6】 。赤城之子中池立 【7】 ,下有长城玄谷邑 【8】

长生要慎房中急 【9】 ,弃捐淫欲专守精 【10】 。寸田尺宅可治生 【11】 ,系子长留心安宁 【12】 。观志游神三奇灵 【13】 ,闲暇无事心太平 【14】

【章旨】

此章先述头部第一宫明堂宫,也是精气运行始源。其次论述修行法门,在于由深厚精气所在的三丹田着手。先由泥丸宫经明堂、下喉管至绛宫心脏。泥丸下引之精气,再往下运行,经过大小肠至两肾。两肾是精气产生之所,对于男女房中术要加以谨慎,固守精气。然后藉由鼻孔之吐纳及三丹田之运行,可以涵养生命,使三丹田灵妙,而心里安舒平和。

此章原可以分为两部分,以“长生要慎房中急”以下为另一章,但《黄庭内景经·琼室章第二十一》将两者合为一章。显然以鼻引气经行泥丸九宫及三丹田、下至黄庭的周天运转和男女房中术相配合成一体来进行修炼。

与此章内容相近,可以相参看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明堂金匮玉房间,上清真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内侠日月列宿陈,七曜九元冠生门。”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三关章第十八》:“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口为天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棐,手为人关把盛衰。”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若得章第十九》:“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中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玉堂绛宇尽玄宫,璇玑玉衡色兰玕。”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第二十一》:“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长谷玄乡绕郊邑,六龙散飞难分别。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殁,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淡闭视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悫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此章先押寒先真元等韵,古合押,见《诗韵集成》真寒等韵下说明,韵字为:源、前、深、仑。次押缉韵,韵字为:集、立、邑、急。次押庚青韵,韵字为:精、生、宁、灵、平。

【注释】

【1】 明堂四达法海源:脑部明堂宫,四面通达,是精气运行的源头。

明堂:脑部九宫之第一宫,在两眉间却入一寸处,由左明童真君、右明女真官、中明镜神君三人共治。以中央明镜神君为主,其余二人为辅神。《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太上道君守元丹上经》:“明堂宫中,左有明童真君,右有明女真官,中有明镜神君。明童真君,讳玄阳,字少青;明女真官,讳微阴,字少元;明镜神君,讳照精,字四明。此三君共治明堂宫,并着绿锦衣,腰带四玉铃,口衔玉镜;镜铃并如赤玉也。头如婴儿,形亦如之,对坐,俱向外面,或相向也。”

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作“明堂金匮玉房间”。人体精气在周身运行时,前面由明堂,经鹊桥、十二重楼、绛宫、黄庭、下丹田至尾闾。后面由尾闾经命门、夹脊、玉枕、至泥丸。所以经文以明堂为运行源头。

[唐]务成子注:“三寸三重有前后,使以日月归中升,洞达四方流于海也。”

[唐]梁丘子注:“眉头一寸为明堂,气皆流达,如海之元也。”

【2】 真人子丹当吾前:存思明堂宫有真人名叫子丹,显现在我的面前。

子丹:明堂宫上清真人之字。《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灵台章第十七》作“上清真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烦。”又,《太上老君中经·第二十三神仙》:“真人子丹在上,卧胃管中,黄云气为帐,珠玉为床,食黄金玉饵,饮醴泉玉液,服太一神丹,噉玉李芝草,存而养之,九年成真矣。”

案:“吾”字,王羲之抄本作“我”。

[唐]务成子注:“象长一寸两眉端,俯仰见之心勿烦。”

[唐]梁丘子注:“赤子为真人,字子丹,在明堂中,常能思之,寿乃可延。”

【3】 三关之中精气深:人身三丹田中积累深厚的精气。

三关:以下文提到崑仑、绛宫等而言,三关应指上中下三丹田,上为泥丸(崑仑),中为绛宫,下为脐下丹田宫。《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三关章第十八》云:“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口为天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棐,手为人关把盛衰。”上文以口足手为三关,但据《太上黄庭外景经·上部经》:“三关之中精气深”,系以崑仑、绛宫等来解说,是则三关应指三丹田,《内景经》第十九章:“若得三宫存玄丹”,也指三丹田,可为明证。而《内景经》所言:口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等说,应是指精气在内存之三丹田,发之在外则为口、足、手三关。可以视三丹田为内三关,口、足、手为外三关。

案:“中”字,王羲之抄本作“閒(间)”。

[唐]务成子注:“口为心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深固灵珠,更相结连,微妙难知,固为深焉。”

[唐]梁丘子注:“关有三部:天关,口也;地关,下部也;人关,两手也。常握固闭塞三关,邪气不生也。”

【4】 子欲不死修昆仑:如果你想要长生不死,便要修行脑部泥丸宫长生法门。

昆仑:指人身头部泥丸宫。昆仑,原为山名,系人间圣山,其上为天界圣山玉京山。

修昆仑:修炼泥丸宫长生法门,即是《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若得章第十九》所说“太一流珠安昆仑”,即存思时,眼光内观,安放在上丹田泥丸宫中。然后引气经喉管入绛宫。见下文。

[唐]务成子注:“头为昆仑,道治其中。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日月照明,丹焉游戏,百官宿卫也。”

[唐]梁丘子注:“昆仑者,头也。令人养脑中泥丸,不死得长生也。”

【5】 绛宫重楼十二环:(从泥丸引精气而下,)经过喉管十二节,再至绛宫心脏。

绛宫:中丹田绛宫,在心脏,《上清众经诸真圣祕》卷七《握中诀》说:“从心尻尾下一寸却入三寸许,方一寸。” 由元丹皇君(位左)及辅弼卿(位右)所治。二人以左位元丹皇君为主神。

重楼十二环:指喉咙,喉咙有十二气管,所以喉咙也称十二重楼、十二玉楼,简称重楼、重环。

案:“环”字,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级”,《云笈七签》本子作“环”。《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若得章第十九》作“重中楼阁十二环”,则以作“环”字为是。

[唐]务成子注:“金楼五城,十二周匝,丹黄为郭,五彩云集。绛宫玉堂,真一所从出入也。”

[唐]梁丘子注:“喉咙十二环,在心上为绛宫也。”

【6】 琼室之中五色集:脑部诸宫室中,会集了五色云气。

琼室:琼玉做成的宫室,此指脑室。“琼”字,王羲之抄本作“宫”,《云笈七签》本子作“琼”,《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宫”。又,“色”字,王羲之抄本作“采”,《云笈七签》《修真十书》本子作“色”,《道藏》白文本作“炁”。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作“琼室之中八素集。”作“琼”字为是。

[唐]务成子注:“璇玑玉衡,命立中央。五色琅玕,极阴反阳。营室之中,全室也。”

[唐]梁丘子注:“五藏之气,心为帝王,最居中央,众神来会于赤子之侧也。”

【7】 赤城之子中池立:泥丸赤子站立在城池的中央。

赤城之子:指泥丸宫镇宫神祇泥丸赤子。泥丸宫,又称丹田宫、丹玄宫,在两眉间却入三寸,由泥丸天帝上一赤子、天帝卿所治。以上一赤子为主神,天帝卿(天帝君)为辅神,《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太上大洞守一内经法》:“上元赤子居在泥丸宫中,华盖之下,泥丸天帝上一赤子,讳玄凝天,字三元先,一名伯无上,一名伯史华;位为泥丸天帝君,治在上一宫……上一天帝君执《上清神虎符》,盛以青玉函。”

案:“赤城”二字,王羲之抄本作“赤神”。又,此句,一般注者如明代石和阳等,将赤城之子,解释为心神,但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作“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则中立者为泥丸赤子及夫人,不能解释为心神。

[唐]务成子注:“喉中之神主池精,受符复行,传付太仓。”

[唐]梁丘子注:“赤城,心也,舌谓之子,口为中池也。”

【8】 下有长城玄谷邑:引气往下,有环绕腹部的小肠、大肠(长城、邑),有两肾(玄谷)。

长城:小肠。

玄谷:两肾。

邑:大肠;“邑”字,王羲之抄本、《云笈七签》《修真十书》本子作“邑”,《道藏》白文本作“色”。

案: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作“长谷玄乡绕郊邑”。长谷:鼻孔。长指鼻,谷为孔。玄乡:玄妙之乡,指肾;玄为北方黑色,肾五行属水为黑。绕郊邑:围绕五脏城之外。全句意谓:鼻子呼吸,下通肾脏,围绕着五脏六腑。

[唐]务成子注:“肠为长城,肠为邑。肾为玄谷,上应南北也。”

[唐]梁丘子注:“小肠为长城,引气入于胞中也。”

【9】 长生要慎房中急:修行长生之道,最为急切的是要谨慎男女房中之术。

慎:谨慎。“慎”字,王羲之抄本作“眇”,《云笈七签》本子作“慎”,《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妙”。

[唐]务成子注:“房,玉房也。急而守之,共会六合。六合之中诚难语,子欲得道闭规矩也。”

[唐]梁丘子注:“养性要妙,闭固精门。”

【10】 弃捐淫欲专守精:捐弃淫欲,专心固守精气。

案:“淫欲”二字,《云笈七签》本子作“淫俗”,《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淫欲”,今据改。“守”字,《云笈七签》本子作“子”,《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守”,守字较佳,梁丘子注即作“守”,今据改。

[唐]务成子注:“贤者畜精,愚者畜财。捐去众累,一复何求?还精补脑,润泽发须。”

[唐]梁丘子注:“长生要妙,守精为上。”

【11】 寸田尺宅可治生:体内三丹田、脸部鼻孔,可以用来处理养生之事。

寸田:一寸方圆的丹田之地;泛指三丹田。

尺宅:面。《太上黄庭内景玉经·脾部章第十三》“外应尺宅气色芳”,[唐]梁丘子注:“尺宅,面也。”

案:“治”字,王羲之抄本、《云笈七签》本子作“治”,《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理”。《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作“寸田尺宅可治生”,应以作“治”字为是,作“理”字者系避唐高宗讳而改。

[唐]务成子注:“寸田,丹田。尺宅,面也。道之经纬,不可废忽,努力求之,必得长生也。”

[唐]梁丘子注:“目为寸田,面为尺宅,理生仰观上部一神也。”

【12】 系子长留心安宁:长期专心牢系你的心念,当可获得身心安宁。

案:“系”字,《云笈七签》本子作“鸡”,《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系”。“心”字,王羲之抄本作“志”。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第二十一》相关文句作“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

[唐]务成子注:“大道混成自然子,蒙蒙鸿鸿,状如鸡子。专心一意,守之不解,长安宁。”

[唐]梁丘子注:“常观赤子之身形也,魂魄常在,万神不倾,恬淡无欲,心不恐惶,故自安宁。”

【13】 观志游神三奇灵:内观意念,运转心神,使奇妙的三丹田,灵妙神异。

观志游神:内观心志,运转心神。“观”字,王羲之抄本、《云笈七签》本子作“推”,《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观”。“游”字,王羲之抄本作“流”。

三奇灵:奇妙的三丹田,灵妙神异。三奇:指三处奇妙的丹田神祇。奇:殊特。灵:神妙。脑部泥丸宫,又称上丹田,和心中绛宫(中丹田)及命门的下丹田,分处人身上中下三个重要部位,称为三丹田。

案: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作“保我泥丸三奇灵”。是指泥丸等三奇。

[唐]务成子注:“大道游戏琬阗,琬阗权刚执志,观见道真,三灵侍侧,弹琴鼓筝也。”

[唐]梁丘子注:“守上部灵根舌也,守中部灵根脐也,守下部灵根精房也。”

【14】 闲暇无事心太平:悠闲无事,心里安舒平和。

闲暇:空闲无事。“闲暇”二字,《云笈七签》本子作“行闲”,《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闲暇”。

[唐]务成子注:“恬淡无欲,以道自娱。施利不足,神明有余,则为太平也。”

[唐]梁丘子注:“恬淡寂寞,守虚无情,身体安宁,心太平也。”

【今译】

脑部明堂宫,四面通达,是精气运行的源头。存思明堂宫有真人名叫子丹,显现在我的面前。人身三丹田中积累深厚的精气。如果你想要长生不死,便要修行脑部泥丸宫长生法门。(从泥丸引精气而下),经过喉管十二节,再至绛宫心脏。脑部诸宫室中,会集了五色云气,泥丸赤子站立在城池的中央。引气往下,有环绕腹部的小肠、大肠(长城、邑),有两肾(玄谷)。

修行长生之道,最为急切的是要谨慎男女房中之术。捐弃淫欲,专心固守精气。体内三丹田、脸部鼻孔,可以用来处理养生之事。长期专心牢系你的心念,当可获得身心安宁。内观意念,运转心神,使奇妙的三丹田,灵妙神异。悠闲无事,心里安舒平和。

常存章第八

常存玉房神明达 【1】 ,时念太仓不饥渴 【2】 。役使六丁神女谒 【3】 ,闭子精路可长活 【4】 。正室之中神所居 【5】 ,洗心自治无敢污 【6】 。历观五藏视节度 【7】 ,六府修治洁如素 【8】 。虚无自然道之故 【9】

【章旨】

此章首述存思三丹田身神,使精气通达往来;次存思胃神,以求不饥渴,而能役使六丁玉女。次牢闭精门,使神入居方正之宫,涤除心灵不污败,依照法度内观五脏,整治六府,坚固修行大道。

与此章内容相近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常念三房相通达,洞得视见无内外。存漱五芽不饥渴,神华执巾六丁谒。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起自形中初不阔,三宫近在易隐括。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六府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此章押曷末韵转遇暮韵。曷末等段玉裁古音十五部韵字为:达、渴、谒、活。遇暮韵等段玉裁古音五部韵字为:居、污、度、素、故。

【注释】

【1】 常存玉房神明达:常常存思三丹田宫室,使神祇精气相互往来通达。

常存:常常存思。

玉房神明达:三丹田宫室之神祇,相互通达往来。玉房:以玉做成的宫室。

案:诸本作“神明达”,王羲之抄本作“视明达”。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常念三房相通达”,可见玉房即三房,指人身上中下三丹田宫室。神明达,指三丹田宫室神明相通达。

[唐]务成子注:“玉房,一室也。卧于山西,知于山东;处于幽冥,都见无穷。内外相须,故言明达也。”

[唐]梁丘子注:“玉房,神之门户,常存精气往来,神明自达。”

【2】 时念太仓不饥渴:常常存思胃神,可以令人不饥不渴。

时念:常常存念。“时念”,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时念”,《云笈七签》本作“时思”。

太仓:胃,此指胃神。

案:此句和辟谷食气有关,《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存漱五芽不饥渴”,是存思并漱灌口中津液,服食五方精气,可以使人不再饥渴。文义较清楚,可参考该章之注。

[唐]务成子注:“咀嚼太和,神注舍太仓。胃管一神名黄常子。祝曰:‘黄常子,吾有长生之道,不食自饱。不得妄行,留为己使。辟谷不饥,所当得也。’”

[唐]梁丘子注:“太仓,胃也,五谷之厨,时思念之,不复饥渴。”

【3】 役使六丁玉女谒:差遣六丁神将,使六丁玉女来进见。

役使:差遣使用。

六丁:由六十甲子所衍生的神祇。六甲及六丁,皆为道教神名。在道教经典中,六十甲子神共有六十个,各有姓氏名讳,可能因为人数太多,在称名呼请上有所困难,而六十甲子,以旬(十日)为一单位来区分,可以分为六组,每组皆以“甲”为首,因而形成了六甲,再以阴阳相配的概念来说,甲为“阳”,丁为“阴”,既有六甲,与其阴阳相配的即为六丁。于是自然的由六十甲子神,加以简缩推衍而来的,便有六甲将军、六丁将军。所谓六甲,即六十甲子中六个以“甲”为开头者,依次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丁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早期道典中六甲、六丁都是神将,没有男女之别。后来由于既然六十甲子神有阴阳之说,也就应有男女之别,于是就有六甲为男神、六丁为女神、六甲为神将、六丁为玉女的不同说法出现。后世道典有的为了把六甲、六丁和六十甲子神做区隔,甚至另外赋予祂们不同的名讳形貌。六甲、六丁,在道教诸神中虽属于较低阶的护卫神将,但却成为道教禳灾驱鬼等术法中常召请的护法神祇。

神女:道教较低阶的仙女,有的本子作“玉女”,常和金童相对为称,此处神女即六丁玉女。“神女”,《云笈七签》本作“玉女”,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神女”。

谒:进见。

案: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神华执巾六丁谒”。

[唐]务成子注:“清洁独居便利六丁之地,呼其神名字,玉女必来谒也。”

[唐]梁丘子注:“帝思黄庭中真人,则六丁玉女自来自卫,可役使也。”

【4】 闭子精路可长活:牢闭你的精气外泄之门,可以长久活命。

精路:精气进出的路径门户。“精路”,《云笈七签》本作“精门”,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精路”。

案: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

[唐]务成子注:“阴阳交遘,此之时,精神欲去淫佚,淫佚纵情,五马不能禁止。以手抚弦囊,引玉籥,闭金门。”

[唐]梁丘子注:“绝邪弃俗,关闭精路,可得长生。”

【5】 正室之中神所居:方正的宫室之中,是身中内神所居止之处。

案:此句,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正室之中神所居”,《云笈七签》本作“正室堂前神所舍”;以务成子注看来,应以“正室之中神所居”为是。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九室正虚神明舍”,谓脑中九宫方正而虚静,神明便自来镇守宫室。

[唐]务成子注:“正室之中五色杂,璇玑玉衡道所立,舍于明堂游绛宫,变为真人丹田也。”

[唐]梁丘子注:“正室,明堂洞房也。常思赤子生其中,为真人。存之则在,不思则忘也。”

【6】 洗心自治无敢污:涤洗心灵,自我修治,不会污秽毁败。

污:亦作“洿”,污秽。

案:此句,王羲之抄本作“洗心自治无敢污”,《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洗身自理无敢污”,“治”字,避讳作“理”;《云笈七签》本作“洗心自治无败洿”;《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

[唐]务成子注:“敬重天地,远避嫌疑。闭目内视,思神往来,不与物杂,行不败洿。”

[唐]梁丘子注:“清静独处,焚香思真,绛宫真人、诸玉女当来见形,与凡人言语。”

【7】 历观五藏视节度:向内逐一观看五脏内神,要依照准则法度来进行。

历观:逐一观看。

节度:准则法度。

案:“藏”字,王羲之抄本、《云笈七签》《修真十书》本作“藏”,《道藏》白文本作“脏”。《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此句作“存思百念视节度”。

[唐]务成子注:“五藏六府,各有所主。修身洁白,绝谷勿食。饮食太和,周而更始,故不失节也。”

[唐]梁丘子注:“常思五藏诸神,勿离己身。”

【8】 六府修治洁如素: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等六腑,要加以处理整治,使它像白绢般洁净。

府:通“腑”,王羲之抄本、《云笈七签》《修真十书》本作“府”,《道藏》白文本作“腑”。

素:白色丝绢。

案: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常念章第二十二》作“六腑修治勿令故”。

[唐]务成子注:“心不妄念,口不妄言,目不妄视,耳不妄听,手不妄取,足不妄行。凡此六行,六府之候也。故能损之,道成德就,洁己如素也。”

[唐]梁丘子注:“六府也,胆为一,胃为二,膀胱为三,大肠为四,小肠为五,脐为六,都府也。凡此六府,常须洁净。”

【9】 虚无自然道之故:虚静无为,顺物性使其自己如此,这才是符于大道之事。

自然:自己如此;指顺物之性,使其自己如此,不以私意措于其间。

故:事(见《康熙字典·卯集下·攴部》)。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故”,《云笈七签》本作“固”。

[唐]务成子注:“虚无恍惚,道之无,自然不存,俛仰自睹,常守玄素,须臾为早,知雄守雌,魂魄不离身也。”

[唐]梁丘子注:“虚无十有二气,自然为先,人离道远,无知其真。”

【今译】

常常存思三丹田宫室,使神祇精气相互往来通达。常常存思胃神,可以令人不饥不渴,差遣六丁神将,使六丁玉女来进见。牢闭你的精气外泄之门,可以长久活命。方正的宫室之中,是身中内神所居止之处。涤洗心灵,自我修治,不会污秽毁败。向内逐一观看五脏内神,要依照准则法度来进行。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等六腑,要加以处理整治,使它像白绢般洁净。虚静无为,顺物性使其自己如此,这才是符于大道之事。

物有章第九

物有自然事不烦 【1】 ,垂拱无为身体安 【2】 。虚无之居在帏间 【3】 ,寂寞旷然口不言 【4】 。(修和独立真人宫) 【5】 ,恬淡无欲游德园 【6】 ,清净香洁玉女存 【7】 ,修德明达道之门 【8】

【章旨】

此章重在修养自身,能处事顺物性自然,清虚无为,则可以自见神祇现前,独自与言,使玉女现身侍卫修行人。修德明达,即是进入大道之门。

与此章内容相近者为《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治生章第二十三》:“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无为魂魄安,清静神见与我言。安在紫房帏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玑门。高研恬淡道之园,内视密盼尽睹真。真人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求因缘?”

此章押真元寒删先等韵,古韵通转,见《诗韵集成》十一真下注语。韵字为:烦、安、间、言、园、存、门。

【注释】

【1】 物有自然事不烦:事物有顺自性而发展的特性(自己如此),依此来处理事情,便不会烦琐。

案:处事修道,一般人常会以一己私意,刻意运作。如能去私心顺物性,则万物各自发展,处事便不会烦琐。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治生章第二十三》作“治生之道了不烦”。

[唐]务成子注:“自然者,天地大神。不存不想,气自往来也。”

[唐]梁丘子注:“能知自然为真人,坐在立亡,万世常存,何烦也?”

【2】 垂拱无为身体安:垂衣拱手,不以私心造作,身体就能安适。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悠闲无事。

无为:不以私心刻意作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物性而为。

案:此句,“身体安”,王羲之抄本作“心自安”。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治生章第二十三》相关文句作“高拱无为魂魄安”。意谓:高坐拱手,不以私心刻意作为,魂魄自然安宁。

[唐]务成子注:“端壳自守,深畅元道。不犯天禁,身无灾咎,永保安也。”

[唐]梁丘子注:“恬淡无为,块然独处,安心定志,正气自居,故身体安泰也。”

【3】 虚无之居在帏间:清虚无为的神明居所,就在内神宫室的帷幔间。

帏:帷幔。

案:“帏”字,王羲之抄本作“廉”。又,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治生章第二十三》作“清静神见与我言。安在紫房帏幙间”。意谓:清虚寂静,自能感应神祇现身,与我言谈。神祇安坐在充满紫气宫室的帷幔间。

[唐]务成子注:“虚无之性,乐于清净。修和独立,与神言语。施设帏帐,恶闻人声。观见玄德,五色徘徊。日月照察,使以东西。三五复反,转藏营机也。”

[唐]梁丘子注:“幛间,自障闭洞房,修道常居此都,不与人争,故曰幛间之居。”

【4】 寂寞旷然口不言:寂静无声,广阔远大,口中不再言语。

寂寞:寂静虚无。

旷然:广阔远大的样子。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旷然”,《云笈七签》本作“廓然”。

[唐]务成子注:“隐藏华盖,归志洞虚,寂然广视,目睹明珠,昧然独息,不贪荣誉也。”

[唐]梁丘子注:“闲居自处,念道思真,见之勿惊,闭口不言也。”

【5】 修和独立真人宫:修行惇和,独立在内神宫中,面见宫中神祇。

案:《云笈七签》务成子注本有此句,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梁丘子注本、《道藏》白文本皆无此句。以押韵字来看,“宫”字和前后韵字皆不能相叶,疑此句为衍文。

[唐]务成子注:“太和之宫,在明堂垂华盖之下,衣朱衣。明堂四达知者谁?真人小童衣璨烂。欲知吾居处,问太微乎?”

【6】 恬淡无欲游德园:淡泊清心,不杂私欲,便能遨游于道德境域。

恬淡:淡泊清心。

案:“欲”字,王羲之抄本作“为”,诸本作“欲”。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治生章第二十三》作“高研恬淡道之园”。意谓:深入研究淡泊清静,这是大道的所在。

[唐]务成子注:“外如迷惑,内怀玉洁,恬惔欢乐,不贪世俗也。”

[唐]梁丘子注:“寒不衣,暑不汗,恬淡无欲,块然独居,出隐于山,不贪荣贵也。”

【7】 清净香洁玉女存:能修行自身,使清净香洁,存思六丁玉女现前护卫修行人。

案:诸本作“清净”,王羲之抄本作“积精”。“存”字,王羲之抄本、《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存”,《云笈七签》本作“前”。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治生章第二十三》作“烧香接手玉华前”,文意有些差别。

[唐]务成子注:“弃捐世俗,处无人之野,焚烧、香薰、便溺,六丁玉女自到,径来侍人也。”(案:便溺二字疑是衍文。)

[唐]梁丘子注:“清净独处,专心自禁,香薰斋洁,玉女侍卫也。”

【8】 修德明达道之门:修养德行,明白通达,这是进入大道的门户。

案:王羲之抄本无此句。“道”字,《云笈七签》本作“神”,《修真十书》《道藏》白文本作“道”。此句,《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治生章第二十三》作“共入太室璇玑门”。意谓:共同进入紫房等玉帝君宫室,进入司掌世人生死的北斗之门。

[唐]务成子注:“德润身,富润屋。心达志通,视见神光、重楼绮户、金门玉堂。”

[唐]梁丘子注:“令人守命门、端坐正念、无邪视也。修道明白,观表知里,神自为人开道户也。”

【今译】

事物有顺自性而发展的特性(自己如此),依此来处理事情,便不会烦琐。垂衣拱手,不以私心造作,身体就能安适。清虚无为的神明居所,就在内神宫室的帷幔间。寂静无声,广阔远大,口中不再言语。修行惇和,独立在内神宫中,面见宫中神祇。淡泊清心,不杂私欲,便能遨游于道德境域。能修行自身,使清净香洁,存思六丁玉女现前护卫修行人。修养德行,明白通达,这是进入大道的门户。

注释

[1] 底本据王羲之手抄拓印本及《修真十书》卷五十八至卷六十梁丘子《黄庭外景玉经注》本(《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重字号》)。

古注采《云笈七签》卷十二务成子注及《修真十书》卷五十八至卷六十梁丘子注。 xddxmI8UUYApfSz7uthgvE8w1K1qFK3kEmDkLoIuwEwvTMYmh9qWUTvn8N6xNq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