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面兽杨志

杨志在《宣和遗事》里是着墨颇浓的好汉。在这里,一部宋江三十六人水泊梁山故事,就是从他运花石纲开始的,“先是朱勔运花石纲时分,差着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那十二人领了文字,结义为兄弟,誓有灾厄,各相救援。李进义等十名,运花石已到京城,只有杨志在颖州等候孙立不来,在彼处雪阻”。

杨志绰号“青面兽”。“青面”,指脸上青痣。史传有五代后梁名将冯行袭,“魁岸雄壮,面有青痣,当时目为‘冯青面’”(《旧五代史》卷十五)。又,南宋李世辅(显忠)由金奔夏,“时有酋豪号青面夜叉者,久为夏国患,乃令显忠图之。请三干骑昼夜疾驰,奄至其帐,擒之以归”(《宋史·李显忠传》)。“青面”即出于此。又南宋初期,多有武装活跃于两河,“刘忠初聚兵于京东,号‘花面兽’,其众皆戴白毡笠,又号白毡笠”(《三朝北盟汇编》卷一三四)。此或许就是“青面兽”绰号由来的参照系。

此处“白毡笠”,亦即杨志所戴范阳毡笠的根本。范阳毡笠,乃范阳(治今北京城西南隅)土产。宋高承《事物纪原》说:“本羌人首服,以羊毛为之,谓之毡帽,即今毡笠也。”当杨志过梁山时正值冬天,所以用“毡笠”;在送生辰纲时为初夏,则戴的是“凉笠”。戴笠帽是杨志造像的一大道具。

杨志夸耀门第,说是杨令公之孙,此乃是一种功臣文化意识,其实姓杨未必就是杨令公子孙。据《宋史·杨业传》,杨业(?—986),子杨延昭(958—1014),孙杨文广(?—1074),世系清楚。据山西代州和原平的两部《杨氏家谱》,记有北宋末年的杨业四世孙杨震、杨畋,南宋初期的杨业五世孙杨存中。杨震曾参与讨伐江南方腊,且在三界镇俘获吕师囊;杨存中系抗金将领,后投靠秦桧门下。由此,杨志可以有此人,但与杨业无关。

杨志史传确有其人,但是否就和《水浒》杨志对上号,众说纷纭。据余嘉锡考证,除了宋江和建炎元年(1127)在兴州(今陕西略阳)造反称帝的“宋江余党”史斌(史进),其余诸人,含杨志,都是不可信的。但何心(陆澹安)说:“梁山英雄受招安后有下落的,只有杨志、关胜二人”(《水浒研究》)。

按,据《三朝北盟会编》,宣和四年(1122)童贯征辽,以杨志为先锋将,由于童贯指挥失误,前线诸军皆败,其中“杨志败于孟县”,后又随种师中北援太原,至榆次,又败,种师中战死,杨志仍在前线坚持战斗。不久,杨志隶两河宣抚副使刘□麾下,在山西寿阳作战获胜,并与贾琼从代州出敌人之背,联合五台山义军准备从北面反攻包围太原的金兵。此后就失去了文字记载,可能是战死了。

《水浒》的杨志,有可能借用此杨志名字,作为一个符号写进了《水浒》。但我们不能从史传的杨志说明他来自梁山水泊。

杨志在《水浒》颇有精彩的表现:一是京都天汉桥杀牛二;二是大名府东郭比武;三是黄泥冈失生辰纲。

天汉桥杀牛二事。其故事也出自《宣和遗事》,但杀恶少地点是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同类故事还见于元人《五代梁史平话》所说朱温伙伴刘文政故事,但刘文政是杀卖刀少年,因卖刀人出言不逊,侮辱了他;北宋笔记《铁围山丛谈》也记有赵光义(宋太宗)微服出行杀无赖遗刀事,可见宋元此类事多有,并传播广远。

东郭比武事。元杂剧《阀阅舞射捶丸记》有延寿马和葛监军射柳打毬以定何人真功冒功,或为此处张本。按,杨志周谨的兵器用毡片包,沾上石灰,以身上白点多少定输赢。此事所据典不详。据《汇书记》:“成化末,刘千斤作乱,康都督募紫微山僧惠通剿之,僧直入贼营,谓千斤曰:‘汝抗朝命,劳及老僧。今与汝约,各以毡裹兵器,醮灰试斗,身有白点多者为负,汝负则当面缚以降。’千斤许之。两人斗至暮,千斤衣污满,乃诣军门降。”是以或可佐证此为元明比武法。 1v+0hpUDtOI9tfTcqc7vbQLRU24wghqNP2JaKBvPMdSO73UDJvMj5d2zg7uGodc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