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波罗登月计划一样,郑和的远洋航行也极大程度地展示了国家的财富和科技水准。郑和下西洋证明,中国的发明创造一直犹如蜂窝一样密集,中国不仅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罗盘的故乡,也是多种建筑、水利、矿业技术的引领者,当时欧洲并未占有科技上的优势。那时,假如某个观察家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能会认为中国正先于英国,在朝着世界上第一场工业革命冲刺。但事实是,这种冲刺很快就慢了下来,并最终变成匍匐前进。
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以便有效应对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胁。一个王朝地理中心的转移,肯定会影响整个朝廷的注意力,于是大明的海外开拓政策被大陆防御政策所淡化。好在,朱棣还活着,南洋政策的惯性尚在。但永乐二十二年(1424)夏天,朱棣在北征途中驾崩,他所倡导的海外霸业被叫停也就毫无悬念了。果然,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上台后,相继叫停了郑和的远洋事业。
直到宣德五年(1430),朱瞻基才宣布恢复南洋政策——七下西洋的活动。倒不是因为他可怜郑和,而是因为朝贡国由永乐年间的20个锐减到8个,皇帝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还因为海洋贸易停滞导致国库收入减少。
然而,七下西洋仍然是地地道道的回光返照。正统元年(1436),新皇帝朱祁镇“决定”不派造船者前往南京,那时他才9岁,应该是大臣们替他做了这个决定。大臣们算了一笔账:永乐年间下西洋花费白银600万两,相当于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这还不包括造船、维修等费用。而建造和修补一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银子,每次出航动用260多艘船,仅造修费用就需40多万两银子。
大明的远洋壮举就此终止。
那么,郑和下西洋,真像几个明朝大臣所说的那样“劳民伤财”吗?真如有些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专制君主“虚荣政治”的典型症状吗?真的是对外“馈赠”多,外方“纳贡”少吗?
不得不承认,郑和下西洋,的确带着“宣示国威”的使命,也的确对航路沿线的国王“馈赠无数”。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宣示国威”有无必要,大量史料证明,郑和下西洋所开展的,并非只有朝贡贸易,还有频繁的、大量的国际贸易和民间互市贸易。
除了朝贡贸易由郑和与其他正使、副使亲力亲为外,其他贸易一般由使团成员上门开展。譬如一些东非国家,对中国丝绸、陶瓷早有耳闻,并心仪已久,然而由于远隔重洋,一直无法实现直接交易。当郑和使团不远万里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民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纷纷拿出当地特产,如龙涎香、没药、乳香(薰陆香)、象牙、斑马、狮子、犀牛、金钱豹、驼蹄鸡等,供中国人挑选。郑和十分注意保护当地人的贸易热情,往往把质量上乘的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拿出来,与对方交换。如果是国际贸易,买卖双方还要签订合同。因为有些商品交易时间跨度大,譬如胡椒有生长周期,往往需要船队返航时才能完成交易。一些国家,特别是首次与郑和船队做买卖的国家,担心船队一去不复返,无法履行合同。郑和为了打消对方的顾虑,会留下几名“人质”。长此以往,郑和船队的信誉不胫而走,沿途各国争相与大明交易。
在有关史料中,笔者从未发现有郑和船队不讲信用或强买强卖的记载。
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多少“宝物”呢?有人说,约合白银千万两。
对于这一说法,许多人存有异议。大明王朝通过下西洋究竟得到了多少实惠,我查不到准确的数字。但是一些残存的史料,却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下西洋结束三年后,南京的守备太监突然接到圣旨,明英宗朱祁镇急调300万斤苏木、胡椒入京,充当朝廷官员的饷银。此后若干年,用苏木、胡椒代饷银的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负责京城守备的士兵,也从中受益。
这些存量巨大的香料,都是下西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