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独步天下

在世界各国看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陆上强国。自从明清海禁以来,尤其是1840年国门洞穿之后,凡是与海洋有关的事务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屈辱”的面纱。大家的印象是,8世纪到11世纪,阿拉伯商人纵横驰骋于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相继称霸五大洋。那么,12世纪到15世纪,海上的中坚力量是谁呢?答案正是一向以大陆国家为形象、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中国。

中国海权时代的标志,前有宋朝对外自由贸易,中有元朝远征日本、占城、爪哇,后有明朝郑和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船队额定总船员为28000人,有200多艘船只,船只最大载重量超过1000吨,其规模之大,是“一战”爆发前欧洲任何舰队所不及的。它的密封舱设计,比欧洲早了500年。按照这样一个真实的对比,当时的中国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世界制海权,甚至可以独占非洲、美洲乃至大洋洲。这样的话,将不会有后来的海上霸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评价郑和船队:“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郑和船队在海上航行时,采用了“飞燕式”队形,帅字号宝船居中,组成中军帐;左右两侧的武装舰船向外前方伸出,如大鸟舒展的两翼,可以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攻击。 郑和的武装船队以独步天下的恢宏气度穿行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海洋上,“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轻松随意的程度如同泛舟于中国的内湖。每当郑和与仪仗队在沿线国家登陆时,山呼海啸,彩旗飘飘,服饰灿烂,刀光剑影。对所到之国引起的视觉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述。每到一地,他们便大张旗鼓地弘扬大明的国威,代表皇帝将中国特产“赐”给当地国王,并邀请他们在方便时回访中国。当然,郑和并未空手而归,他不仅收下了当地国王所“贡”的香料、象牙、珊瑚、珠宝,而且有时也直接将当地使臣搭载到中国访问。仅第五次远洋带回的货物就达164种,包括五金、药品、香料、珍宝、食品、木材、布匹以及珍稀动物长颈鹿、狮子、大象、千里驼、金钱豹、斑马等。

由此,南洋、西洋刮起了一股“中国热”。浡泥(今加里曼丹岛北部)、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满剌加(今马六甲海峡北岸)等国的国王、王后,在郑和邀请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30多位非洲国王的特使被邀上船赴大明朝贡。摩加迪沙(今索马里首都)的苏丹,派出代表携带长颈鹿访问大明。朱棣亲自在京城大门口迎候这只动物。这只长颈鹿被盛赞为传说中的麒麟——完美节操、完美帝国、宇宙和谐的象征。

另外,既惹人瞩目又令人费解的,就是散发着岁月幽香的《郑和航海图》了。此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共24页。海图中共标注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300多个。它不仅有每次航海的图示,而且有航海行程的详细记录。它所绘制的年代,既没有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也没有地球仪,更没有测量经纬度的办法,但郑和船队却把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罗盘指向、航程测量等技术结合起来,绘制出这样一部航海图集。它与同时期西方的波特兰海图相比,虽然数学精度较低,但制图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为丰富,实用性更强,从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郑和作为一名世界级航海家的经验、毅力、胆略和非凡的应变能力。 xlVQ3l3+97v6aF+k05QHaVHztbUw9DwdFEu7Msl4vhqwJbFP1g+HbpYc8VxXOA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