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答案。
马林迪长老所说的那伙东方人,来自遥远的大明。那支船队的首领,是一位回族人,来自四季如春的云南。
大明初年,鉴于盘踞云南的蒙古梁王和大理总管拒不归顺,明太祖朱元璋派出30万精锐部队,兵分三路进入云南,在曲靖吃掉了梁王的10万精锐部队,逼迫梁王自杀。随后,明军转战大理,把大理总管段世变成了阶下囚。
按说,云南两大首领一死一俘,“首恶”已除,明军统帅傅友德该向皇帝交差了吧。但他没有,他还有一件事需要做,就是“斩草除根”——对云南境内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进行清洗。
傅友德下令:蒙古、色目男子,只要个头超过车轮的,全部处死;他们的妻子、女儿,押往中原充当营妓;剩下的男孩全部阉割,有的进入军中当秀童,有的进入皇宫当宦官。其中一个被俘的回族孩子,出生在昆明宝山乡和代村,叫马和,据说是大元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的六世孙,当时只有10岁,放在今天小学还没毕业,也被阉割,我至今仿佛仍能听到这个孩子被阉割时凄厉的哭号。
这时候,如果有谁说这个倒霉透顶的孩子能震古烁今,一定会被所有的人当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一位西方哲人说,把走运的男人抛进大海,他也可能会衔着条鱼浮上来。
马和14岁时,被选入燕王府。燕王朱棣并不甘心做藩王,后来发起了名为清君侧实为争天下的“靖难之役”。马和随同主子出生入死,并在北平郊区的郑村坝(今北京市大兴区东郊)一战中,率领100多名骑兵突袭了曹国公李景隆的帅营,搅乱了朝廷军队的指挥系统,为解除北平之围立下头功。夺取皇位后,朱棣论功封赏,因为大明有“马不能登金殿”的忌讳,加上马和在郑村坝立过功,所以他被赐姓郑,任内官监太监 ,地位仅次于司礼监,正四品,负责宫廷的采买与营建,那一年他33岁。
永乐元年(1403),太师道衍和尚——姚广孝规劝郑和皈依了佛门,受了菩萨戒,取法号福善。由于佛法以佛、法、僧为“三宝”,所以郑和被尊称为“三宝太监”。
《明史》上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意思是,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想派人寻找他的踪迹;而且想向海外炫耀武力,宣示中国的富强。按说,第二个目的更靠谱,也更符合中国传统君王的治国理念。自古以来,招抚诸侯、教化蛮民,使周边国家向中央王朝称臣纳贡,是衡量一个君王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此,朱棣开始组建远洋舰队。朱棣在研判远洋舰队领头人时发现,一则,郑和懂航海,据说可以根据身上的关节疼痛而预知暴风雨的临近;二则,他懂天文,据说可以像士大夫查阅朝代年表一样查阅天空这部大书;三则,他身为回民,又皈依了佛门,有利于和信奉伊斯兰教的西洋国家、信仰佛教的南洋国家沟通;四则,他经历过大战的历练,有勇有谋;更重要的是,他对皇帝忠贞不贰。选来选去,“内侍中无出其右”,他成了航海舰队总指挥的最佳人选。
“郑和,正合朕意!”朱棣下诏,“敕命正使太监郑和等统领宝船,往西洋诸番开读赏赐。”
郑和的职务是正使太监、钦差总兵太监,总揽船队的一切公务。另一位正使太监王景弘,主要负责航海探路和船队管理。
接下来,郑和全身心地筹备远航事宜,并把起锚地选在江南一个叫太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