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换一个角度,所谓的权威就可能变成偏见。历史教科书公认最为孱弱的南宋,却是历史上外向度最高、市舶收入最多、最受外商青睐的国度,是中国商业文明的一座高峰。南宋的各大港口和城市,随处可见肤色各异、东腔西调的外国人。
南宋咸淳元年(1265),一艘阿拉伯商船落帆抛锚,停靠在扬州港。作为一个国际港口,扬州已经见怪不怪。然而,这艘远道而来的商船,还是引发了轰动,因为船上有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
他叫普哈丁,据说是穆罕默德女婿阿里的16世孙,出身于阿拉伯利雅得富商之家,少年时代接受了一流教育,拥有丰富的学识,是闻名遐迩的学者。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这是穆罕默德安息前对信徒们的圣训。57岁时,普哈丁受到先知和内心的指引,决心前往遥远而神秘的中国。他的请求,得到了阿拉伯帝国哈里发 的准许。
普哈丁是个有心人,他并没有急于出发,而是用四年时间研读汉学,并多方位解析中国。在此期间,中国水运城市扬州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尤其是那道人工开凿的大运河,让他惊诧莫名,心向往之。
“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就是“做到”。终于,年过花甲的普哈丁,率领17人的商团,带着一船价值不菲的货物,从海路抵达扬州。由于他身份特殊,扬州郡守元广恩接待了他。很快,双方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与一般阿拉伯商人不同,普哈丁来到扬州后,并没有急于投入商业活动,而是把精力投放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上。他在考察中发现,扬州生活着众多阿拉伯人,其中很多人的祖先是在唐代迁居扬州的,他们除了宗教信仰没有改变,眉眼之间还依稀残存着阿拉伯人特征,腔调、服饰、饮食已经扬州化。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尊重他们,给了他们差别化的待遇。譬如为了解决阿拉伯后裔的遗产分配问题,宋朝颁布了《蕃客 五世遗产法》。
在异国他乡,他首次有了家的感觉。
一个家一样的所在,不只是让身体安顿,同时也能安抚心神。为了体会异国故乡的感觉,他请求元广恩批准他住进蕃坊。从此,他在蕃坊安心住下来,一边经商,一边研究中国文化,不知不觉度过了十年光景。许多扬州百姓被他的学识和修养所打动,尊称他为“筛海巴巴”,意思是学识渊博的长老。
他主持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带头传播伊斯兰教。由于扬州别称“鹤城”,加上他把清真寺建成了仙鹤的形状,所以这座清真寺取名“仙鹤寺”。仙鹤寺与广州的狮子寺、泉州的麒麟寺、杭州的凤凰寺,并称东南四大清真寺。
十年间,远方拉近为原点,异乡演变为故乡,普哈丁再也离不开扬州。他不是没有试着离开,并回西域住了3年。最终,还是怀着对梦里水乡的眷恋,重新返回扬州。后来,他不顾年老体衰,执意前往北方,到津沽(今天津市)、山东济宁等地游历、传教。
德祐元年(1275)七月二十三日黎明时分,一抹晨曦把静静流淌的大运河装点得如梦如幻,他乘坐的客船回到扬州城外。当船夫进入船舱扶他下船时,这才发现,老人已经躺在船舱里安然归真。
生前好友元广恩郑重地打开老人的遗书,只见遗书上写着:请将我安葬在大运河畔。扬州城东运河畔,从此有了一座肃穆庄重的普哈丁墓园。
明代,永乐皇帝甚至把普哈丁墓视为国宝。每逢伊斯兰节日,都有大批来自国内外的穆斯林前来念经礼拜、扫墓敬贤。因此,这里又被称为“小麦加”。
巧合的是,普哈丁溘然长逝那年,一位威尼斯商人来到中国,并且成为扬州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