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真好汉,该低头时则低头

常言道:“牛不低头饮不着水”,做人就得悟一悟牛低头饮水的道理。低头不是一味的退却,不是懦弱的表现,它是一种隐忍,一种智慧,看似处于弱势,却并非真弱。暂时的让步只是为了减少阻力,避开障碍,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这不失为一种睿智的处世之道。

1.低头是为了更好地抬头

把头抬得最高的人,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真正能成大事的人,总是相时而动,该低头时就低头,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抬起头来做人。

俗话说:总想着比别人高一头的人,最后会比别人低几个头。目中无人,并非就能证明自己真的高人一等,很多时候只有先低头,才能更好地抬起头来做人。

一只漂亮的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了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显然有些惊慌失措,果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地努力了好几次,它都没有飞出房子。而它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原因就是它总是在房间的顶部空间找寻出路,却不肯往低处飞——而那低一点的方向就是敞开着的窗户的位置。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离开着的窗户的顶端只有两三寸的位置了,但它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只要飞低一点点,它就可以重新回到外面广阔的天地中了。最终,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所有气力,奄奄一息地飘落到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机的枯叶。

相较于蝴蝶来说,马哈鱼则显得更加死板。马哈鱼是生活在深海之中的一种非常漂亮的鱼类,银肤燕尾大眼睛,只有到了春夏之交繁育后代的时候,它们才会成群结队的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但是它们空有美丽的外表,行动上却是死脑筋一根。每年它们溯流产卵、繁育后代之际,也是渔民们开始捕捞它们的大好时节。马哈鱼“个性”很强,遇事只知往前冲,不知后退,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渔民们捕捉它们的方法非常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坠,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只要第一只进入渔网之后,后面所有的都会前赴后继地陷入到竹帘孔中,然后一拉绳子,帘子随之收紧,马哈鱼被激怒,瞪起眼睛,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轻轻松松就被渔人捕获。

在人生道路上,很多人都用不屈不挠、百折不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想成大事,的确是需要这样一股子韧劲,但是不分场合盲目向前冲,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输掉自己,输掉一切!所以用平和的心态,低头做人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相信大家都见过这样的场景。在大雪纷飞的山谷中,雪花落满了雪松的枝丫。当积雪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慢慢弯曲,直到积雪一点一点地从枝上滑落。通过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雪松依旧俊俏挺拔。再看看山谷中其他的树,因为不懂得弯腰低头,枝丫早被积雪压断了,再也无法体验到春回大地的感觉。所以不要将低头弯腰作为不齿,要知道,只有低得了头,才能获得新的抬头之日。这并不是让你改变立场,见风使舵,甚至是奴颜婢膝,懦弱无能,而是让你知道自省,有点自知之明。

低头做人有时是出于无奈,有时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适时低头,我们才能顺利地经历住生活的风风雨雨。正因为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凡夫俗子,所以都有可能会犯错,既然犯了错就该有认错的勇气,只要是一个良心未曾泯灭的人,就不会允许自己做错上加错的违背自己良心道德的事;所以就不可能凡事做到完美无缺,总有我们能力无法企及之事,对于我们做不到的、或者是无力承担的东西,我们就要低头承认自己能力的缺失,推掉我们承载不起的负担,让自己活得轻松快乐一些,这是智者之所为;所以就摆脱不了人情世故,难免会有与人冲突的时候,只要无关重要的原则问题,就低一下头,自己吃点亏,也无伤大雅。斤斤计较的结果常是两败俱伤。

在处世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很多的压力和面对很多困难,当我们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低一下头,就像风雪中的青松那样,这样就不至于被压垮。

2.以低姿态处世

适时的低头和退步是成大事者的美德之一。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低得下头,忍受得了生活的痛楚,才能到达最后的巅峰。

在凡事都讲求高调的今天,低调做为人早已被人们遗忘。其实,低调才是真正制胜的法宝,低调行事,往往胜过高调的张扬。人生在世不可能总是那么顺畅,想要在这个反复无常的世界里争得一席之地,就要学会放低自己,能忍善让,以低姿态处世。

适时的低头和退步是能担得大任者的美德之一。每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只有低得下头,忍受得了生活的痛楚,才能到达巅峰。

清末著名将领曾国藩用他一生的经历总结出了他的待人处世之道:“好汉打脱牙要血吞。”他还说:“这句话是我生平咬牙立志的秘诀,自出道以来,无不遭受屈辱。我在庚戌、辛亥年间被京城的权贵们所唾骂,癸丑、甲寅年间被长沙的权贵所唾骂,乙卯、丙辰年间又被江西人所唾骂,以后又在岳州、靖江、湖口三次打了败仗,都是打脱牙的时候,没有一次不是和着鲜血往肚里咽的。”正是靠了这种低调忍让的处世哲学,曾国藩终于修成了人格上的魅力及道德上的正果。而历史上因为不懂得利用“低头”而让自己陷入生命危险的人也大有人在。

有一次唐太宗在庆善宫举行宴会,大宴有功之臣,同州刺史尉迟敬德也在被邀请之列。当他走进宴席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上座竟还有人,于是就很生气地质问对方说:“你有什么功劳战绩,竟坐在我的上首?”当时的任城王李道宗席位被安排在他的下首,就来劝解他。但尉迟敬德不但不予以理会,反而举起拳头殴打李道宗,差点打瞎李道宗的眼睛。

本来挺喜庆的宴会,被他这一拳头打进了不和谐音符。唐太宗异常不悦地停止了宴会。他对尉迟敬德说:“我本想和你共富贵,但是你做官后不断触犯法律。现在才明白像韩信、彭越那样被剁成肉酱,并不一定就是汉高祖刘邦的错呀!”尉迟敬德听到这种极其严厉的警告后害怕了,从此以后收敛了许多。

古人不懂得低头之术,就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在当今,如果不懂得低调做人的哲学,也会给自己增添不少麻烦,尤其是对于刚刚走上岗位的年轻人,这点尤为重要。在有的公司里,经常会发生老员工以老欺新,本地人排挤外地人的现象。如何才能让自己在新的环境里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新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低调做人的姿态。

初到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一切都不是自己所熟识的,要想尽快的融人这个新环境,自己就只有依赖老员工的介绍以及他们的指引。如果在此时你表现得不够虚心,没有足够的耐心,就很有很能给别人造成一种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印象,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就有可能遭受别人的白眼,甚至是连最起码的礼遇都得不到。

因此,作为一个职场新人,要记得时刻锻炼自己的“低头”之术,对于前辈的指正,要虚心接受,即使你的做法或者观点是正确的,也不要当面对前辈的指点予以反驳;偶尔要是遭受了不公正待遇,也不要斤斤计较,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是用公平、公正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件事的对与错。对于没有善待你的人,心中决不可存报复之念,而是要以一种宽容、低调、善意的姿态来回敬他,而且在此时你心中还要明白一点,以低姿态处事,并不等于是低级为人,时间长了之后,你的这种不卑不亢的人格力量就会为你迎来他人赞赏的目光,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而然也就会得到提升。

由于你公私分明,谦逊为人,你在公司及同事中间才易建立不可动摇的威信,任何其他别的不利于你的因素都将无法立足,你在公司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会变得更加的稳固,晋升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3.高职位是忍出来的

忍耐,可以让你避开锋芒,从而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获得喘气和显示自己的机会,这也是一种韬晦之计。

高职位是身份的一种标志,也是大多上班族们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很多人拼命地表现自己,和所有的人竞争,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别人眼皮底下,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成了一张白纸。不过事实却证明了这样的人反而不能成功,他们越是竞争,越是表现自己,就和高职位的距离越远。相反,那些不动声色、善于隐忍的人,却往往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王伟是公司的一个小职员,每天虽然算不上兢兢业业,但也还是能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得比较好,而对于其他的事情却总是不闻不问,即便是同事的东西掉了,如果对方不要求,他也不会主动去捡。因此,在同事的眼中,他是有名的“懒汉”,人们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日子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进行着,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班。

可是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在一次意外中,王伟的上司(部门主任)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并且需要修养一段时间,所以公司领导决定,重新选举产生一位主任,并且考虑到业务的关系,决定在现有的人选中挑选。这下子整个办公室就炸开了锅,大家都为了争取这个机会而开始了激烈的竞争,明争暗斗在所难免,甚至有的人还动了坏脑子,开始走经理的后门,被经理拒绝之后又开始想另外的办法。可是唯独只有王伟似乎对这个没有多大的兴趣,稳坐钓鱼台,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同事们都觉得很奇怪,但是都忙于自己的事情而没有理会他,因为他是一个公认的“懒人”。

不久之后,领导决定出来了:王伟当选。原因很简单,王伟成熟稳重,能做好分内的事情,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懂得忍耐。就在家人为王伟举行庆功宴的时候,王伟道出了实情:其实他也想参与竞争,但是他懂得竞争并不一定要挤进“潮流”之中,那样自己的才华容易淹没在同事们之中,相反,如果忍耐一下,让自己的形象和同事们的形象完全区分开来,那么就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领导很快就可以看到自己了。

忍耐,让王伟不仅赢得了主任的职位,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更赢得了领导的器重,这也是一种韬晦之计。在中国,无数的人都信奉这样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真正到竞争的节骨眼上,很多人却又忘记了这个道理,一味地想表现自己,冲动而又莽撞,根本不懂得忍耐,不懂得韬晦。韬晦和忍耐是让自己避免受伤害的最佳手段,等到时机成熟,你便可以大显身手,这是很多成大事者的生存技巧。

那么,在职场生活中,该怎样忍耐呢?

(1)“静”

所谓“静”是指心静。面对诱惑,很多人都会蠢蠢欲动,都会变得急躁和冲动,但是善于忍耐的人不会这样,即便这个欲望对他也很有诱惑力,但是他们的心还是静的,就像故事中的王伟一样,和平常一样上班下班,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这就是心静。心静才能有时间去思考,才能有机会显露自己。

(2)“退”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以退为进。而其中的退就是一种忍耐的表现和过程,目标还是那个目标,终点还是那个终点,但是只不过在行进的途中稍微改变了一下方向而已,并且很多时候这个方向是非改不可的。就像水在前进的途中遇到了山,既然不能穿过山前进,那何不绕过山前进呢?

(3)“弱”

一个聪明的人在别人面前会适当地示弱,这种示弱不仅仅是表现自己的无能,而且还表现自己的缺点。一个完美的人和一个有缺点的人在一起,人们总是会选择有缺点的人做自己的朋友,而不会选择完美的人。原因很简单,完美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无论是老板还是同事。因此,适当地显露一些缺点反而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这也是忍耐的一种重要的表现。

(4)“隐”

所谓“隐”就是隐忍自己的才能,不至于让自己在别人面前犹如一张白纸。人总是会有嫉妒心理,有的人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地去陷害别人。作为弱者的一方,总是希望看到强大的对手遭遇挫折,所以作为强者来说,最好能适当地“隐忍”自己的能力,正如花开半截是最佳的状态,或者在某些场合,某些时候假装“丢脸”一次,以减少自己的锋芒,也给别人一个心理平衡。记住,隐忍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

4.耐心把“冷板凳”坐热

每个人都有坐“冷板凳”的时候,坐在“冷板凳”上时,一定要低得下头,耐得住等待,这样才能把板凳焐热,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企盼“一朝成名天下知”,但在此之前,还需要有“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努力,有把“冷板凳”坐热的耐心,这样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足球场上,有些人现在叱咤风云,风光无限,可几个月前也许他还在“冷板凳”上苦熬时光。每支球队的人数大都是在 20 人左右,能够上场的却只有 11 人,其他的就是坐在板凳上等待机会的替补球员。在一场比赛中,这些板凳队员有的只能上场几分钟,有的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即使一个赛季,一些替补也没能上场几分钟。如此时光,可谓难熬之极。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全场都是“主力”在打,机遇也不可能时刻都眷顾别人,放弃自己。很多时候,都得低下头,耐心地坐在冷冰冰的板凳上,等待着机遇的出现。

以前有一位经济学院毕业的女大学生,在一家外贸公司里面当职员。这位女大学生基础扎实,很有才学,漂亮能干,刚进公司时就很受老板赏识,人际关系处理得也很到位,同事都很喜欢她。但不知是怎么回事,她总是被放在一边。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老板从未过问她的情况,也不交给她重要的工作,更没有与她有过什么沟通,只是让她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对于公司来说简直是可有可无。但这个女孩并没有放弃努力,也从未抱怨过,更没有因为自己是科班出身、专业对口,而向领导讨个说法,她只是认为自己还是个新员工,做不起眼的工作,坐“冷板凳”是应该的。终于在一年后,老板找她谈话了,不但肯定了她一年多来默默无闻工作的成绩,还依据她的实际能力为她晋升了职位。

这是一个耐心把“冷板凳”坐热的典型例子。虽然坐“冷板凳”是很受罪的事,但这个女大学生并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她用耐心、尽职尽责的表现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得到了提升。

每个人都不希望坐“冷板凳”,可是世事难料,如果没有耐心,不肯低头,难保会四处碰壁。如果能够耐得住“冷板凳”上的考验,板凳就会被焐热,兴许就能给你带来成功的机会。

坐“冷板凳”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外部因素,但也不能排除自身的原因。当长时间坐在“冷板凳”上的时候,就应该仔细地分析一下,看看有什么原因。在工作中,一般来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曾经犯过重大过错。现在的职场竞争很激烈,很多时候一步错步步错,尤其是在关键事情上,更不能出错,否则很可能让上司或领导失去信心,因为你的错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不希望再次冒险。

(2)确实是自身能力有限。世上没有全能的人才,谁都可能有无法胜任的事。

(3)公司的考验。公司有时候很看好一个人,但是又不完全放心,就故意让他无事可做,一方面观察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训练他的耐心。因为人有时候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耐心。

(4)公司内部人事斗争的影响。每个地方都会有这些事情,所以有时候很可能就会莫名其妙地受到牵连,坐上了“冷板凳”。

(5)上司的原因。也许因为什么小事情,也许什么原因都没有,反正就是看你不顺眼,所以你就靠边站了。

另外,还有其他种种原因。总之,坐“冷板凳”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自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别人的原因。但是既然已经在冷板凳上了,自然不能坐以待毙,除了耐心寻找机会,还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努力学习,积极提高个人能力。在“冷板凳”上,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正是提高能力,学习知识的大好时机。等水平提高了,机遇一来,自然就有了表现的空间。

(2)更加敬业。努力工作,虽然你的工作不起眼,但是端正的态度也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且,已经处在“冷板凳’’上了,更不能给别人留下坏印象。

(3)忍耐。耐心地把冷板凳坐热,要克制寂寞、不解、委屈、失望等等情绪,这本身就是对自己性格的磨炼,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低调做人也要耐得住“冷板凳”。

(4)低调做人,处理好各方关系。这个时候更应该降低姿态,谦卑做人,处理好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不要显得愤愤不平,不要拿过去的辉煌说事,低调地对待每个人。

总之,只要你低得下头,耐得住等待,总会有把“冷板凳”坐热一天。

5.在人屋檐下,要懂得低头

在人屋檐下,要懂得适时地低头。这是处世的一种柔术,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处世智慧。

老百姓有一句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为人处世,不妨将此当做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养生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而绝不一味地消极乃至消沉;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做是事业的尽头,或是畏缩不前,不愿想法克服眼前的困难,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听天由命。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可以说洞彻世事人情,相当有智慧。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这势力范围之内,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限制,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这种情形在你的一生当中,至少会发生一次以上。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要厚起脸皮低得下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没有丝毫勉强,所以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和抹不开面子。在生存与脸面相矛盾时,还是生存第一!这就是待人处世的基本智慧。

“懂得低头”,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因为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因为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要去哪里?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且离开想再回来,那是很不容易的。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把屋内人赶出来,自己当主人。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权力斗争,极其复杂,有时更是瞬息万变,懂得低头,受一时之罪,以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低头”的最好体现。因为他不低头就会把自己弄到和地痞无赖同等的地步,闹不好还会吃官司,搭上自己一条小命。

另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低头”,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调做人,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送上了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王朝的建立。由此可见,李渊也是一位处世高手。

“在人屋檐下”是人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请不要不低头,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

6.“眼泪”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眼泪”是一种低头的艺术,在待人处世的过程中,用“眼泪”作为武器来打动人心,不失为一种妙方。

“眼泪”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女人的专利,是示弱的表现。只有无用之人才会动不动就“以泪示人”。其实,是我们对于“眼泪”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以“眼泪”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放下面子对人动之以情,再固执、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不会对眼泪无动于衷,不为之动容的。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是前博阿尔内子爵夫人,一向水性杨花,生活放荡。当她刚与拿破仑新婚不久后,拿破仑就前往意大利和埃及率军作战。此时的约瑟芬一点也没有担心在前线战场上丈夫的生命安危,而是在家中与一个叫夏尔的中尉偷情私通,她以为拿破仑会战死在沙漠中,早已没有再等他回来之心,而像已经没有拿破仑一样的安排后事。

可是,约瑟芬的算盘打错了。1799 年 10 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到了法国,并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当这个消息传到巴黎后,约瑟芬惊呆了:拿破仑成了欧洲最知名的人物,法国的救星,前程无量,而自己却欺骗了拿破仑,甚至想抛弃他。这时约瑟芬感到后悔了。于是她一改往日作风,决定坐着马车去法国南部的里昂迎接拿破仑。她想在拿破仑与家人见面前见到他,并趁着他的兴奋蒙骗住他,不使自己的丑事暴露。但当她好不容易到达里昂后,拿破仑却早已和家人会和,从另一条路走了。拿破仑对于妻子的不贞已早有耳闻,只是不怎么相信,当他从家人口中确定约瑟芬对他不忠后,暴跳如雷,下定决心与她离婚。

约瑟芬知道大事不好,便又不辞辛苦地日夜兼程赶回巴黎。可拿破仑吩咐仆人不让她走进家门。她好不容易勉强进了门,静下神来之后决定壮着胆子去见丈夫。她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轻轻敲门,没有回答;转动门把,早已从里面反锁上;她再次敲门,并温柔而哀婉地呼唤拿破仑,却仍旧无济于事,拿破仑丝毫不理睬她。

于是她又失声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仑无动于衷;她哭着,用双手捶打着门,请求他原谅,承认自己因一时的轻率和幼稚犯下了大错,并提起他们以前的海誓山盟,说如果得不到他的宽恕,那么她就只有以死谢罪,但这些仍然无法改变拿破仑的初衷。

约瑟芬哭到深夜,见事情没有任何的好转的倾向,她也不再哭了,就在她濒临绝望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她想起了孩子们,她知道,拿破仑爱她的两个孩子,奥当丝和欧仁,尤其喜欢欧仁,这是打动拿破仑的好办法。如果是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的。

她叫醒了睡梦中的两个孩子,他们在门外天真而笨拙地哀求着,求爸爸不要抛弃他们的妈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一招终于奏效了。拿破仑心中虽然依旧怀疑约瑟芬的不忠,但是她的声声痛苦却让他的脑海泛起他们刚刚相爱时的美好回忆;奥当丝和欧仁的哀求声,冲破他心中设下的最后防线,他早已热泪盈眶。于是,房门打开了,拿破仑与约瑟芬重归于好了。后来拿破仑登基时,约瑟芬成了皇后,荣耀之至。

约瑟芬用眼泪向拿破仑表示了自己的“悔改”,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同时也用眼泪为她迎来了一生的幸福。

但是在用眼泪表示自己的“低头”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稍微的偏差就会影响它的威力。所以,要想得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得到一个理想的回应,那么在落下眼泪前就必须作出周详的计划与安排。对着强者落泪,可以展现出你的弱小,然后博得他们对你的仁慈之心;对着弱者落泪,可以展示出你对他们的怜悯,从而获得他们对你的感激之心;对着义气之士落泪,可以凸显出他们的刚直,进而获取他们对你的忠义之心……委屈的眼泪会得到别人的同情,无奈的眼泪会令人黯然、撒野的眼泪会讨人厌、喜悦的眼泪则会令人感动……

眼泪是一个人生命力的表现,眼睛被视为人的心灵之窗,眼泪的枯竭通常就意味着心死,意味着感觉的硬化,钝化和老化。只要对生命还有所希冀,眼泪就会流淌,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的时候。也许理智会告诉你眼泪是一种幼稚和孩子气的表现,但有时眼泪也是一种低头的艺术!

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采用“眼泪”作为一种迂回战术,用“眼泪”作为武器来打动人心,不失为一种妙方。

7.不要沽名学“霸王”

当你还不是强者时要学会隐藏,该“低头”时就当“低头”,千万不要强出头当“霸王”。

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被人公认的强者的准则?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一种人认为强者即力量的强大者,权力处在巅峰,占据老大的位置即为强者;另一种人认为世上并无永恒的强者,强弱是相对的,一个人在某方面的强大或许正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弱点。正因为如此,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把交椅上永远坐下去。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就是一位很会示弱的人物,但这并不影响他最后成为了汉朝的创立者;而项羽英雄盖世,处处逞强,却最后成为了垓下之鬼。这两种不同处世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命运,很让后人深思。

楚汉相争之前,项羽与刘邦说好了先入关者为王,但项羽遇上秦军主力,战斗异常激烈;而刘邦却一路顺畅,只遇上秦兵的不痛不痒的抵抗,所以得以先入关。

可是项羽哪里肯做这种吃亏上当的事,明明是自己破釜沉舟歼灭了秦军主力,到头来却被一个无赖抢占了便宜,岂不叫天下人耻笑,加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又火上浇油,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如今进了关中,却变成了另一个人。既不收取财物,又不亲近女色,由此可见,他的野心不小啊!”

因为刘邦经常自诩头上有天子气,范增又添油加醋地挑起项羽的怒火:“我仔细观望了云气,只见刘邦头顶上五彩缤纷,显现出盘龙卧虎的形势,这可是天子的征兆。”

这一说,把项羽气得火冒三丈,下定决心要将刘邦除掉。

当时,项羽的兵马四十万,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兵马只有十万,驻扎在灞上。双方相隔只有四十里地,兵力悬殊,力斗的话肯定不是项羽的对手。

这时刘邦的谋士张良献计说:“项羽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你要向项羽道歉,并装作很服从他的样子,这样才能平息他的怒火,平息了他的怒火,他就不会杀你。”

刘邦想了一想,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如此。

刘邦挑了个日子,带了一百多个随从,到鸿门去拜见项羽。刘邦一见项羽,满脸堆着谄媚的笑说:“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先入关。今天在这儿和将军相见,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哪儿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拨,叫您生了气,这实在太不幸了。”

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的样子,气就消了一半。刘邦见项羽心软了,才大松一口气。后来刘邦巧妙地设计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刘邦的这一示弱战术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206 年,在推翻秦朝以后,项羽分封天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属地为巴蜀。

刘邦并没有因为被项羽分封在这路途遥远的穷山恶水而意志消沉,在其得力谋士的辅佐之下,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汉中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等到有了与项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后,突然杀出汉中,将项羽打得大败,逼得一代楚霸王在乌江拔剑自刎,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索。宋代词人李清照在一首诗中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正道出了后人的遗憾之情。

楚汉之争这段历史虽然成了过眼烟云,但它留给后人的意义和教训却发人深省。

刘邦遇强则避,适时“低头”示弱,最终开创了四百年的汉朝基业,成为中国历史上汉唐盛世的开山之人。而楚霸王项羽虽然英勇盖世,却不知“低头”,不肯过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为后人所惋惜和感叹。

处处逞强,最终难以得天下;刘邦懂得适时“低头”,因而在秦末乱世最终胜出,开创了四百年的大汉江山。其实,真正的强者并不是处处逞强的人,在不该逞强时懂得低头示弱,一旦得势时再抓住机遇,一举强攻,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是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的道理。

8.低调做人,小心行得万年船

人生犹如走路,须牢记“低调”两字。任何时候都要有所防备,一步一步地走稳自己的脚步,否则就有可能遭小人陷害,后悔不己。

做人始终都要留一手,以防患于未然,凡事不要过于高调,“小心行得万年船”是不变的真理。

汉代的贾谊以诵诗通经闻名郡中,吴廷尉做河南太守时,听到他的名字就把他召至门下,很是喜欢他。孝文帝初即王位,听说贾谊年纪轻轻通晓诸子百家之书,于是征召他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 20 多岁,年少英姿。每次文帝诏臣议事,年纪大的臣僚不能回答,贾谊却都能应对。孝文帝很喜欢他,便越级提拔他,一年之内就官至太中大夫。

贾谊以为汉朝此时已天下大治,因而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他还自作主张,草撰了新的仪规礼法,认为汉代的颜色以黄为上,黄即土色,土在五行位第五,故数应用五,还自行设定官名,把由秦传下来的规定全改了。

虽然孝文帝刚即位,不敢一下子都按贾谊的意见去办,但还是认为贾谊可以担任公卿。大臣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时等贵族都因此而嫉恨贾谊,常常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文帝疏远了他,不再采纳他的建议,便让贾谊当长沙王的陪读太傅。

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爱好读书。文帝又封淮南的四个王子皆为列侯,贾谊多次上疏谏议,认为祸患从此开起。他建言说,诸侯有的管辖几个郡,这违背古代的制度,应该削除。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又过了几年,梁怀王学骑马时坠马而死。贾谊悔恨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了,年仅 33 岁。

在这个故事中,年少才子贾谊才高八斗,得到皇帝的赏识也理所当然。但是,贾谊毕竟太年轻,得意之时看不到周围的巨大威胁,也不知道少而举高已成众矢之的,不仅不预设保护,反更强求,致使自己力尽而寡助,落得少年悲哀。

相比之下,唐太宗李世民就高明得多,在未得势之前,他处处小心,低调做人,不显山露水,这正是他最终能夺得天下的重要原因。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勾结,多次迫害立有战功的秦王李世民,兄弟间一场生死拼杀在所难免。

李世民身边的文臣武将屡次进言,劝李世民早做打算,抢先动手。“我们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纵是他们的不对,我又怎么忍心呢,还是委屈一下吧,时日一长,他们也许会知错而改,一切烟消云散。”

别人都十分着急,深怪他心存仁念,坐失良机。李世民对此如若未闻,暗中却把他心腹的将领尉迟敬德等人找来,对他们说:“你们的好心我岂能不知?不过我们安排未妥,事无头绪,又怎能草率行事呢?事若不密,为人察觉,只怕我们先得人头落地了。还望各位详做筹划,切勿泄露。”

李世民边忍边动,加紧布置。由于他做人低调,处处示弱,李建成、李元吉果真被欺骗,暗中得意。他们按部就班,一步步地实施整倒李世民的计划。不久,有报说突厥兵犯境,李建成便保举李元吉为帅带兵迎敌。齐王请求李渊将秦王李世民的兵马归他指挥,李渊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世民和他的文臣武将一眼便看穿了他们的阴谋,李世民见群情激愤,就安抚众人说:“皇上既然同意,看来我只能束手待毙了。这是天意,我又能怎么样呢?”众人见此,信以为真,不禁泣泪;有的还要告辞而去,以示抗议。只有几个知情者以目示意,不露声色。

这时又有人进来密告李世民,说太子与齐王早已定下计谋,只等李世民等人给齐王出征送行时,便要密伏勇士趁机全部杀光,然后太子登位,封齐王为太弟。众人听此,发怒大喊,情绪更为激动。

李世民见火候已到,这才长叹一声,对众人说:“我被迫到这种地步,各位都是明证。事已至此,只有先发制人,我们才能铲除强敌保全性命。”李世民分派伏兵于玄武门。第二天,李建成、李元吉在此经过,伏兵齐出。他们二人猝不及防,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李元吉被尉迟敬德砍杀。

没过多久,李渊便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李世民做人低调,处处示弱,不逞一时之强,终于避开人生中的危险,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人生犹如走路,须牢记“低调”两字。任何时候都要有所防备,一步一步地走稳自己的脚步,否则就可能会因冒失而犯错或受到伤害。

一个低调的人会远离灾祸,而一个疏忽的人却会烦恼缠身!为人处世,应常有如履薄冰之感、如临深渊之慎,时时处处谨言慎行,这样才不会遭小人陷害,追悔不及。

9.一事当前忍为高

在成大事者的眼中,任何委屈都不足以让人心灰意冷,相反更能鼓舞士气,激发起人们一定要做成事情的欲望。

生活中,谁都难免会有受委屈的时候,而如何以柔克刚,尽显本色,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人是否可以成大事,也看你在这样的时候是否以一种良好的习惯来控制自己,是否能够以柔克刚。

“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住一时的委屈,才会有将来的成绩。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她以严刑厉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的镇压,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族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更是无法统计。武则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阳四门设置“匦”(即意见箱)接受告密文书。对于告密者,任何官员都不得询问,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封官赐禄;告密失实,并不追究其责任。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不幸被株连者上千万,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没给他留下一点反击的机会。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降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见武则天,说明事实,心中自然是焦急万分。审讯的日子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读武后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求饶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是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要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感慨地说:“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奋力的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一时之间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赶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没有什么异常情况,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到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太后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好不容易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太后的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你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经过他的残酷刑讯,相信没有谁会承认。”武则天听了这话,才明白过来,不由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与狄仁杰的笔迹进行了核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柔克刚、忍一时委屈、而最终达到目的的例子。狄仁杰的做法告诉我们,有时候耐住刚强直率的性格与对手耐心周旋,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会让自己吃大亏,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在待人处世的过程中,要以此为鉴,学会耐住委屈,记住柔亦可克刚。 MPtga7OxeBzF2+RCiKAwCh5y/GEbvZ3hxZLAtSwL5GThvZxQv/UDvN0T3qkUrt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