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装得了糊涂,才能左右逢源

对他人无意的过失,不去较真,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赢得他人的感激和尊敬,让自己左右逢源,这不失为一箭双雕之举。

要想积蓄实力,就要装得了糊涂,在时机未到的时候别表现得太过聪明,否则就会招来很多的麻烦,甚至是生命的威胁。然而装糊涂并不是一味地糊涂,不是真正糊涂,而是“人说精明,其实糊涂;人说糊涂,其实清醒”,在该糊涂的时候绝不显聪明的“糊涂之举”。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左右逢源。

清代著名的大学士纪晓岚就是因为精通“糊涂之术”,才赢得了传世美名。

纪晓岚因为受到皇上的重用,经常担任重要的官职。直到 79 岁高龄,应皇上之邀,还再次担任当时的会试考官。在此之前,他已两次充任会试正考官以及两次乡试主考官,还曾被任命为武科会试正考官。对于每次主考,他都谨慎从事严防出错,为了表现自己的这种心境,他还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三度来登凤敲堂,萧辣两鬓已如霜。

衰翁宁识新花样,往事曾吟古战场。

陆贽重临收吏部,刘几再试遇欧阳。

当年多少遗才憾,珍重今操玉尺量。

诗中大意表示了自己要谨慎处事,慎重取人之心,但事情总是不遂人愿,偏偏就在这最后的一次主考中,尽管纪晓岚很小心谨慎地做事,但还是出了一点小小的麻烦,后来事情又弄大了。

原来,在考试结束后,按照当时的大清例律,在字斟句酌之后,阅卷官员们确定了前几名的名单和次序,并对试卷加有详细评语。这是高度机密,不到发榜的那天,参加考试的人谁都不可能知道,可就在这一环节上出现了纰漏,很多情况都被一一泄露了出去,人们甚至都知道了纪晓岚的评语,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顿时京城就像炸开了锅一样,议论沸沸扬扬:

“前几名莫非有考官的亲戚?”有人推测说。

“说不定啊,有钱能使鬼推磨,现今营私舞弊的人太多了!”又有人附和道。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纪晓岚耳朵里,他觉得此事非同小可。

按照当时的科考规定,泄密之人肯定是大罪难逃,不仅丢官、蹲狱,甚至还要杀头。有关人员也难辞其咎,而纪晓岚当时正是正考官之一,理应负责,自然也就脱不了干系。大清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牵连之广,处罚之严,令人触目惊心。此次科场风波如不妥善处理,势必引发一场大的灾难。考虑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纪晓岚悄悄把另一名正考官左都御史熊枚和副考官内阁学士玉麟、戴均元找来,共同商讨此事。

熊枚首先说道:“被取之单子与诸考官都没有任何的亲戚关联,一律秉公取录。即便另有私情,也只会保密,没有人这么傻会泄密的。”

“泄漏此事一点目的都看不出,也可能是事出偶然。”感到迷惑不解的戴均元随即说道。

纪晓岚此时也觉得此事甚是蹊跷,泄漏名单次序这些问题,无非是想把水搅浑而已,但将所有的情况都泄露出去,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因此纪晓岚推断可能是其中有人无意中出错。经过反复权衡,他最后决定把这件事情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头上,毕竟自己是主考官,倘若自己揽了全部责任,这样对同僚,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于是他坦然地对他们说道:“此事待我去面见圣上。”

此时的嘉庆帝早已得到禀报,虽然心里很恼火,但也不明白一向小心谨慎的纪晓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于是他很想听听纪晓岚的解释,他下令追查,却又把纪晓岚召来问话:“老爱卿,此事系何人所为?”

“启禀圣上,臣即是泄漏之人。”纪晓岚很平和地说。

“啊,你——”嘉庆皇帝听后非常吃惊,虽然他在这之前有千万种假设,可是却没有想到纪晓岚会有这种回答,他知道纪晓岚向来办事谨慎,这种事决不会出在他身上,他这么说分明就是另有隐情,于是接着问道:“卿又何故泄漏呢?”

只听纪晓岚慢条斯理地说道:“只怪老臣书生意气,每得佳作,便将其反复吟咏,此次会试,老臣发现其中不少佳作,便时时吟咏,难免在与朋友谈论中漏出几句。只是此事实出无意,如圣上动怒,老臣则甘愿领罪,只求圣上开恩,不要牵连他人。”

嘉庆皇帝也不是傻瓜,自然明白纪晓岚的用意,他无非是要淡化此事息事宁人。嘉庆皇帝见事情仅仅是偶然出错,怒气也就消了一半,随即下令撤回追查此案的大臣。一场即将掀起的会试大风波,在纪晓岚巧妙地周旋下平息了。最后所有参与此科会试的大小官员个个都对纪晓岚感激不尽,至于那真正泄密的人,虽不敢明言,他的感激肯定也是至诚至深的。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地知道这一点:特殊时期要想自保,左右逢源,不能不装糊涂。在装糊涂时,既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接受自己的主张或者是建议,又要表现得心如止水,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用时间来解读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加风平浪静。 XcHYkCvSCKuSDzye7WdvEgrVYiQzL40vpnYUqtKpxxdznCpudqj94D9ZaW22z5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