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有一定数额的现金,除了现金资产的特殊性之外,企业管理者还有其特定的动机。总的来说,有交易的动机、预防的动机和投资的动机。
(一)交易的动机,是指企业为了应付正常的交易活动,就必须保持一定量的现金余额。这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第一、企业日常交易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很少是同步发生的。这是因为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商业信用条件相对于它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信用条件是不同的。例如,企业为了促进销售而允许顾客分期付款,为了迅速收回贷款而给予顾客一定的现金折扣。企业本身可能由于生产的需要而无法享受供应商的信用优惠。另外现金的收入与支出与业务本身的性质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样,企业面对多种多样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不保持一定量的现金存量就难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二、企业由于季节性的变化,也会造成现金需求量的临时增加。例如,为了购买大量廉价的原材料而造成现金的大量支出,而在同时,现金的收取即使待商品销售出去以后也不一定实现。有些商品销售本身就有明显的旺季与淡季,在销售旺季到来之前,企业必须垫付大量现金以供生产所需,在短期内造成大量现金的支出,而待商品生产出来以后,正值销售旺季,又会发生大量现金的回收,直至销售旺季结束,现金收支才回到正常水平。
第三、其他交易活动也会引起现金收支的不平衡。如买卖上市的有价证券,添置机器设备、偿还借入的短期债务,这些业务都带有偶发性,难以预测。这都导致需有一定量的现金余额作保证。
(二)预防的动机,是指企业要保证充足的现金以应付意外的现金需求。因为意外的现金需求往往在编制现金收支预算时是难以预料的。况且,我们编制现金预算还会常常出现预算失误。因此,企业一般应考虑维持比正常交易所需量更大的现金余额。
第一、企业甘愿冒多大的现金短缺的风险。风险与盈利有内在的联系,企业若甘愿冒较大的现金短缺风险,而将大量现金投放于盈利性较大的资产,它可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现金周转不灵的风险。反之,企业为了应付这一现金短缺的风险,而将现金留作备用,它将失去这些货币资产可能的收益。
第二、企业预测现金收支的准确性。预测现金流量总会出现偏差,而其预测的准确性又直接关系到现金短缺风险的大小,准确性高,风险就小,反之风险就大。现金收支预测的准确性还能使企业以最少量的现金余额来应付这一现金短缺的风险。
第三、企业临时融通资金的能力。企业要提高现金的利用效益,就应考虑以较少的现金储备来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但这种现金安排必须以企业具有相当强的融资能力为前提。如果企业能顺利借到现金,企业就能应付突发事件而降低风险。反之,如企业借款能力有限,就不得不储存较多的现金来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现金需求。
(三)投资的动机,所谓投资的动机,实际上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指企业往往会保留一定数额的现金,等待市场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良好的投资机会,如一旦发生利率或有价证券价格走势有利时,企业则可以及时利用所留存的现金资产投资,以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这种动机又称投机性动机。
另一种则是可能企业近期投资的目的已经确定,但由于其资金积累尚不充分,还未达到投资规模要求的资金量,故将准备用于特定投资目的的资金先以现金资产形式积累,等到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再实施投资,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对于绝大部分企业而言,将现金留备一部分作为投机的现象并不多见。这是因为,人们很难预料这些意外的获利机会。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企业若备有一定量的现金,可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例如:某企业可能因种种原因而宣告被产,该破产企业会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企业的存货以及固定资产。如果能够利用现金购置这些资产来扩充本企业的生产规模,则会带来较大的利益。
当然,以投资为目的的货币资金存量数是很难确定的。因为投资的好机会根本不可能事先预知而相应准备好货币资金。所以,有些企业财务人员认为,持有货币资金的投机性动机是很小的,企业一般很少为此种难得的机会去专门保留现金资产。他们倒是认为企业只要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保持一定的融资能力,反而更能应付突发事件,抓住偶然获利机会。
上述三项现金持有的动机,当然在理论上是可以划分的,但在实际测定企业具体现金存量标准时,却很难分别确定。这是因为从现金管理的目的看,主要是有效保证企业有供随时动用的现金资产,至于它到底是用于交易,还是用于偿债或是用于投资,这就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在企业的现金存量中,根本不可能去划分哪部份是用于交易的,而哪部分是用于预防的等等。所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并不一定是按上述各种动机来测定各期现金的存量,而是根据企业各期财务状况来编制出现金的预算。只是企业在编制各期现金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到交易、预防和投资的因素,使现金的预算尽可能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