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成功人格的基本素质

一个人要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除了要,分洞察现实环境之外,还要有成熟的人格才能适应这些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

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哈佛教授奥尔波特,运用现象中的观察法研究人格的成熟度,并在他的《人格形态与成长》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6要素作为“人格成熟的基准”。

(1)自我意识的扩大

人在婴儿时期,只知道爱自己,不久,自我意识扩大到母亲、朋友身上。成人以后,不管是谁,对于自己的衣服、金钱、所有物,都有“这是我的东西”的意识。若不限于这么低的层面,而能扩及到职业、家庭,甚至扩大到所属的集团地区、国家的话,便可视为成熟人格的表征之一。

(2)情绪的安定

把自己的愤怒、恐惧、激情,都当作是一种“自我情绪”来处理。不盲目地压抑,也不钻牛角尖,所以没有罹患恐惧症及强迫神经症之虞。而且,碰到挫折不满时也具有相当的耐力,不会乱发脾气、牢骚,也不会随便责怪他人、自怨自艾。时时反省自己、等待时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情绪不高,或是能克服情绪的不安。

当然,一个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也不是随时都能保持冷静、沉着。人都有“七情六欲”,就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转换,有时也会莫名其妙情绪低落。但他绝不会被这些情绪影响,去做出冲动的行为而有损别人的利益。既能保持自己的情绪状态,又能愉快地生活,这种情绪的安定,是由“均衡感”以及能自我控制所造就的。即使遭遇危险,也不会慌慌张张、畏怯不安,对别人的情绪表现也不会感到有威胁感。

(3)面对现实的知觉、技能

能够正确地认知现实,而且具备解决问题的技能。虽然有高度智商的人,不一定都是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但是,智商却是成熟人格所不能欠缺的部分。在自己的职业方面欠缺必要技能,即使在其他方面合格,也不能说是成熟的人格。

另外,投入自己工作的能力,也和正确的认知、技能一样重要。所谓投入工作的能力,是指有某个课题的时候,那种忘我投入的工作热情而言。

(4)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

以自我为对象,客观地视察,也就是说要真正地洞察自己、了解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实真能称得上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

除了洞察自己之外,还要有幽默感。真正的幽默,是保持某种距离凝视自己对照理想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并感到的“滑稽”。幽默和粗野的嘲笑、无意义的笑料、攻击性的调侃等不同。

成熟人格的表现是能够客观地凝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以幽默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

(5)如梦似幻的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作为一个疾病,在许多精神疾病中都可见到,尤其常见于抑郁症、癔病、疑病症等。有一位抑郁症病人准确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后出现的人格解体症状:“自从发病以来,我不但情绪不高,有自卑、自责的念头及对前途感到无望,还有一个症状也让我难以忍受,就是自己与别人及外界事物间总有一种难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梦里,与人交往时也有一种似真若梦的感觉,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过这种经历尤其是那些爱幻想的话人、小说家,更是常常“如坠云雾”,而且,有许多人还将这种经历记录下来,成为传世佳作。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保罗·萨特曾写过一篇小说,名叫《恶心》,其中详细而逼真地描写了“我”的人格丢失之后的感觉。书中的“我”已丧失了独立存在的人格,而被其”智身”所替代了、连呼吸、写字等都不能自由掌握,一举一动都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为那位“替身”存在的,“我”为此而陷人深深的苦恼之中。显然,在萨特的笔下,这种人格解体(萨特称为“非存在”)是一种痛苦的心理经历。

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这种人格解体的体验,但一般不会到医院去就诊,只有当事人觉得这种“似真若梦”的感觉妨碍了自己的生活时,才会求助于医生。

(6)把握好自尊的弹性

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为人处世若毫无自尊,脸皮太厚,是不行的;反过来,自尊过盛,脸皮太薄,也不好。正确的原则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我们应把看问题的立足点变一下,不要光想着自己的面子,还要看到比这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事业、工作、友谊等。另外,还应坚持把实现交际的宗旨看得高于自尊,让自尊服从交际的需要。有了这种思想,对自尊就有了自控力,即使受到刺激,也不至于脸红心跳,甚至可以不急不恼,哈哈一笑,照样与对手周旋表现出办不成事绝不罢休的姿态,直至交际成功。 Al2wRha9YKc/A/3kJTNUqnWjLK+wGqZWrpyXn0ukSBiLna33GHezQxM2jxnjCN6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