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言而无信,就会无人信“言”

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所以,孔子又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我们知道,中国人自古就把诚信立为处世之本。千百年来正义之人所赞赏的诚信,已成为做人的准则之一。以诚待人,是做人美德,青年人,做人做事,也要讲“诚信”二宇,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方可适应人们的这种心态和做人美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不守诚信的人,是无法与其谈论做事之道的。

清人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里说,“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意思是说尽管社会上盛行尔虞我诈的风气,但说到底还是忠厚老实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腐朽的社会习俗争相以奢靡浮华为时尚,但毕竟还是在清净平淡之中体会到的淡泊趣味更为持久耐长。

汉朝的季布以诚著称,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跟随项羽出征,战败后,为刘邦通缉,不少人掩护他,使他安全渡难,后来还受到重用。宋朝名臣司马光,信笃忠信,史书说他“自少至老,语未尝妄”,他自己也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越是诚实的人,信誉越高,越能获得人们的真诚信任。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事业中的先锋、佼佼者,就要有过人之处,不但智慧上如此,胸襟上品德上更要如此。只有以诚信为本的人才会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做一个正直的成功者。

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所以,孔子又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离不开诚的,诚是信的基础和保证,诚挚待人,就能严守信义。孔子的弟子曾子有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个有德行而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诚信是做人的美德。与朋友交要诚信。“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为官从政要“谨而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庄子·盗跖》上讲有个青年叫尾生,与某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来,大水突泄,这青年竟抱梁柱而死。

“信”是一个会意字,“人、言”合体。《说文解字》中把信和诚互为解释,信即诚,诚即信。古时候的信息交流没有别的方式,只能凭人带个口信,而传递口信之人必须以实相告,这就是诚或信的本义。“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这是中国人与他人在社会的交往过程中的立身处世之本。魏晋时有个叫卓恕的人,为人笃信,言不宿诺。他曾从建业回中国人特别崇尚忠诚和信义,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而“信、智、勇”更是人自立于社会的三个条件。诚信是摆在第一位的。靠这样一个道德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和西方的契约精神有所区别。而且“诚信”在法律化的前提下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被推进,而在人们相互的交往和所发生的关系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真理、正义和公平亦是诚信的原则和标准。如《管子》云:“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朱熹也说,人与人要约“合义则言,不合义则不言。言义,则其言必可践而行之矣”!这就是说“轻诺寡信则殆”。

在解决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提高民族凝聚力,振兴国家,安定社会,亲睦家庭方面诚信美德均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如周公恪守臣道,匡扶幼主,忠诚不渝,虽有流言,诚信不惧;齐桓公夹谷之会,许返鲁地,信及诸侯,因而成就霸业;晋文公楚地得信,遵守诺言,退避三舍,成为千古美谈;邓训、种世衡以诚信扶慰诸羌,诸葛亮鞠躬尽瘁,并七擒孟获安抚南方,边疆的稳定和民族的安居乐业均是由诚信取得的;至于曾子杀猪取信于6岁儿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于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动荡的社会中,人心叵测,因而背信弃义的事也是经常发生。食言而肥的人,所在多有,又如张仪苏秦的故事。又如春秋战国的“盟誓”之风,其无信义可说是朝令夕改,一日三变。因此,“求事”、“要约”、“做人”,信与不信,当看合不合理、合不合义;不合理、义,就如孔子所说:“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轻言寡信,如苍梧浇娶妻而美,让于其兄;尾生笃信,水至不去而死,这种不合理义的迂腐诚信,只能是有害无益,连古人也已有非议,今人又何足取?

做这样的人,首要的是敢于直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说空话,骗人,说假话,奉承话,是诡诈阿谀。这些都是与坦率直言相对立的,是为人所不齿,所厌恶的。而这种精神更是人人传颂的美德,也是青年人应该养成的习惯,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东西,并在自己的前进之路上运用起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相信这样的青年人定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人也是这样,忠君在其次,为国为民才是真正的忠。“从道不从君”,做人做臣就要光明磊落。由于汉武帝脾气不好,同时又是好大喜功而又喜欢征伐的人,所以大多数的臣子对他是极力讨好。但有一位叫汲黯的大臣偏不这样,被世人传为佳话。

坦荡磊落,本于正,本于诚。坦率诚直的准则是公正,而正直的保证亦是坦诚。在公正忠诚基础上的直言、争鸣、劝谏,才能直而不狡,鸣而不诡,劝而不害,才能起到坚持真理,弘扬正义,匡扶正义的作用。否则,没有标准,就会如孔子说的“直而无礼则狡”。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所适从的局面。或者会借争鸣而哗众取宠,假直言而互相攻讦,争权夺利,则属于做人的不坦白之处。

在古代中国,为了维护真理,坚持正义,保证国家社稷的安全挺身而出的人很多,如比干、魏征、寇准、包拯、海瑞等。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传承者,他们光明磊落,襟怀坦白,敢于直言,体现了民族精神诚实守信和刚直不阿的本质属性。我们不能丢弃这样的美好品质,所以要养成诚信的习惯,坦荡做人,这样我们才会在追求理想和事业的道路上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6/XAoG2dKX5pzGiaRv+AROJ7JEWLnoQn9ewxpZ/X14fqcMFZDcPN1Mf31UHmmwA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