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物含妙理总堪寻

“物含妙理总堪寻”这句话,来自乾隆皇帝的一副对联:“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总堪寻”就是总可以寻、总能够寻的意思。这副对联刻在颐和园五方阁的一座石牌坊上,位于万寿山的铜亭附近(见图1-2)。

图1-2 五方阁的石牌坊

我是从郝柏林先生写的一本书上看到这副对联的,觉得这句话非常好,并引用在这里。

物理学的起源

“物理学(Physics)”这个词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的。他是公元前300多年生活在古希腊的人。这一时期相当于我国的战国时期。当前中国史学界一般把“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定在韩赵魏三分晋国的这一年,即公元前403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写起的。这一年也被历史界认为是中国从“奴隶社会(井田制)”过渡进入到“封建社会(地租制)”的一年。

这段时期,作为当时欧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古希腊,也处在与中国类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后来影响西方乃至世界的许多哲学、政治、文化、数学和科学的思想,都诞生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还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有一些(主要是建筑和雕塑)一直保留到今天,深深影响着当代的人类文明。

“物理”一词在中国

中国最早出现“物理”二字的文献,当推战国时期的著作《庄子》,庄子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另外,“格物致知”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礼记·大学》,文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南宋的朱熹则将“格物致知”引申为“格物穷理”。然而,“格”是什么意思,何为“格物”,不同的学者则有不同的理解。

一般认为,“格”就是“感通”,“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原理。然而事物的原理存在于何处,如何去感通,自古以来,学者们就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程朱理学(“程”指北宋的程颢、程颐,“朱”指南宋的朱熹)认为天理存在于人心的外部。程颐认为格物为“至物”,朱熹认为格物为“即物”,意思差不多,二者都是说,人应该用心去接触事物,然后就会感通到天理。

明朝的王阳明曾和几个朋友一起坐在竹子边上“格”竹子,冥思苦想三天后,什么也没有格出来,于是几个朋友都走了,剩下王阳明一个人继续在那里格。格到第七天,他都快休克了,还是什么也没有格出来,没有感通出与竹子相关的天理。于是他对程、朱的理论产生了怀疑。他想出了一个新理论,认为天理并不存在于外部,而是存在于自己的心中,由于自己的心往往被各种外物污染,所以一般感通不到天理。他认为“格物”就是要格去自己心中污染的外物,这样人心自明,天理自知。

在我们今天看来,程朱的学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学说是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是一个清官,而且文武双全,他不仅刻苦努力创立起自己的哲学学派,而且为朝廷立过很多功。不管是平定藩王叛乱还是镇压农民起义,他都干得很利索。在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王阳明受到日本维新派的大力追捧。为什么会这样,是值得今天的中国人研究的。

王阳明学派的王艮(被称为“王学左派”)进一步改造了王阳明的学说,他认为“格物”就是“量度”,这已经非常接近今天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了。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提到的“变革”也可以理解为“格物”中“格”的一种含义。“变革”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将在后面讨论量子论的时候,再次回到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来。 hrspCQsPCW1vLYeMrcCWHkBxn9Zt4vebW4VSXrA++HmKRGjpjAUrAUrwvmGuAI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