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1.3 若代数 的二元运算“ ”具有如下性质,则称 为一个 群 .
(1)结合律: .
(2)零元律: 称为 零元 ,
(3)负元律: 称为 的 负元 ,使得 . 元素 的负元常记为 .
若运算 还满足交换律,则 称为 交换群 .
例1.8 在比特集 上定义运算 :
称为 上的 异或 运算. 由上面的运算表可以看到异或运算的一个有趣之处在于: , (见运算表的第 1 行或第 1 列), (见运算表的第 2 行或第 2 列). 下面说明 构成一个交换群.
(1)由运算表关于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的对称性得知, 运算具有交换律;
(2)构造真值表
真值表中最后两列的值完全相同,这就验证了 满足结合律 ;
(3)由 的运算表得知 0 是零元;
(4)由 的运算表得知 0 和 1 均为自身的负元.
交换群 在计算机的位运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练习1.4 例 1.5 中的字符串代数 是否构成一个群?
(参考答案:否. 提示:无负元)
例1.9 代数系统 中 为全体整数的集合,+ 表示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构成一个交换群,称为 整数群 .
常将群 的运算 称为“加法”运算,根据 的负元律的意义及记号,可得 上的“减法”运算 . 因此,在例 1.9 的整数群 中既可以做加法,也可以做减法.
例1.10 给定正整数 ,考虑集合 . 在 上定义运算
则 构成交换群.
事实上,由运算表定义的 + 运算,就是 中的两个元素之和以 为模的余数,即 为
(1)根据运算表的对称性得知,+ 运算满足交换律
(2) ,即 + 运算满足结合律
(3)观察运算表的首行和首列可知 0 是 + 运算的零元;
(4) 且 的负元为 .
称为模 的 剩余类加群 .
定义1.4 若代数 的二元运算 和 具有如下性质,则称 为一个 环 .
(1) 对于运算 构成交换群.
(2)运算 的结合律: .
(3)运算 对 的分配律: 且
例1.11 整数集 对于数的加法和乘法构成的代数 构成一个环,常称为 整数环 . 有理数集 、实数集 以及复数集 对于数的加法和乘法构成的代数也分别构成一个环.
练习1.5 为全体自然数的集合,代数 是否构成一个环?其中 + 和分别表示数的加法和乘法.
(参考答案:否. 提示: 不满足负元律,不能构成一个群)
常将环 的运算 称为“乘法”. 虽然在环 中可以进行“加法”“减法”(“加法”的逆运算)和“乘法”,但未必能进行“除法”——“乘法”的逆运算.
定义1.5 若代数 的二元运算 和 具有如下性质,则称 为一个 域 .
(1) 对于 和 构成一个环.
(2) 的交换律: .
(3) 的幺元律: 称为 幺元 ,使得 .
(4) 的逆元律: 且 称为 的 逆元 ,使得 . 非零元素 的逆元常记为 .
例1.12 在例 1.8 的交换群 的基础上添加 上的与运算 (参见例 1.6),即在 上有两个二元运算:
由例 1.8 得知, 构成一个交换群.
由例 1.6 得知, 上的与运算 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且 1 是其幺元. 根据运算表可知, 中唯一的非零元素 1 的逆元是其本身. 最后构造真值表
根据观察,最后两列数据完全一致,可知与运算 对异或运算 具有分配律.
综上所述, 构成一个域.
例1.13 根据域的定义,不难验证代数 和 都构成域,分别称为 有理数域 、 实数域 和 复数域 . 但是,在整数环 中,任何非零元素对乘法运算没有逆元,故不能构成域.
由域 中“乘法” 的逆元律得知,对 中的任一元素 及非零元素 ,可进行“除法”运算 . 也就是说,在域 中可以进行“加”减”“除”除”“除?四则运算. 这完全符合我们对有理数域 、实数域 及复数域 的认知.
定义1.6 设 为一个交换群,运算“+”称为加法. 为一个数域,若 , ,对应唯一的元素 ,记为 ,即
常称“.”为数与 中元素的乘法,简称 数乘法 [1] . 数乘运算满足下列性质.
(1)交换律: .
(2)结合律: .
(3)对数的加法 + 的分配律: .
(4)对元素的加法 + 的分配律: . [2]
中元素的加法运算“+”连同数乘运算“.”统称为 线性运算 . 定义了线性运算的集合 称为数域 上的一个 线性代数 或 线性空间 ,记为 .
例1.14 设 为一数域, ,由符号 和常数 构成的表达式
称为数域 上 的 一元多项式 ,简称为多项式. 其中,符号 称为 变元 , 称为 次 项 , 为 次项的 系数 , . 非零系数的最大下标 ,称为多项式的 次数 . 时,0 次多项式为一常数 . 定义常数 0 为特殊的零多项式, 零多项式 是唯一没有次数的多项式. 本书规定零多项式的次数为-1 . 常用 表示多项式. 数域 上所有次数小于 的一元多项式构成的集合记为 . 两个多项式 , ,当且仅当两者同次项的系数相等,即 .
设 ,定义加法
例如, ,则 . 由于多项式的系数来自数域 ,所以满足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零多项式 为加法的零元;对任一非零多项式 的所有系数取相反数,构成的同次多项式记为 ,为 的负元. 所以 构成一个交换群.
对任意实数 及 ,定义数乘法
例如, ,则 . 由于 和多项式的系数均来自数域 ,故对于 与多项式系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且数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所以 构成一个线性空间.
例1.15 区间 上的实值可积函数全体记为 . 根据高等数学 知, . ,函数的和 ,数乘运算为 . 由于 中的任一 为实值可积函数,即函数值均为实数,而 为一个域,故有以下结论.
(1)对于函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零值函数 (0 为零元), ,且 ,即 有负元. 所以 构成一个交换群.
(2)对于数与函数的乘法, ,满足 综上所述, 构成一个线性代数(线性空间).
定义1.7 设 为定义在非空集合 上的运算, 为一代数系统. 且非空,若 也构成一个代数系统,且运算 保持在 中的所有性质,称 为 的一个子 代数系统 ,简称为 子代数 .
例1.16 是 的子群, 是 的子域, 是 的子域. 但 是 的子环而不是 的子域,因为数乘法“.”在 中不具有在 中的逆元律. 由于集合的包含关系 具有传递性,因此子代数的关系也有传递性. 如 也是 的子域.
由定义1.7 及例 1.15 可知, 且非空,要判断 是否为代数系统 的子代数,需同时考察两个条件
(1)运算 对子集 是封闭的;
(2)在子集 中,运算 保持在 中的所有性质. 然而,对线性代数(线性空间)而言,有如下定理.
定理1.1 设 为数域 上的一个线性代数, 且非空, 为 的一个子线性代数(子线性空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加法“+”和数乘法“.”对 是封闭的.
证明 条件的必要性不证自明,下面证明充分性. 由运算的封闭性可知,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数乘法“.”的结合律及对加法的分配律在 中都是保持的. 由于 是数域,因此 . 又由于数乘法“.”对 是封闭的,因此 ,即 含有零元. 另外, ,必有 ,有 使得 ,即 在 中有负元. 如此, 构成交换群,加之数乘法所满足的所有性质可知 是一个线性代数(线性空间),故它为 的一个子线性代数(子线性空间).
例1.17 由例 1.15 知,区间 上的实值可积函数全体 对函数的加法“+”和实数与函数的数乘法“.”构成线性代数(线性空间)( . 记区间 上的实值连续函数全体为 ,则 且非空 . 根据高等数学知识 ,实值连续函数对函数的加法和实数与函数的数乘法是封闭的. 根据定理1.1, 是 的一个子线性代数(子线性空间).
定义1.8 设两个代数系统 和 均具有 个 元运算 和 . 若存在 到 的“1-1 ”映射 ,使得对每一对运算 和 ,有
即 下 中原像的运算结果对应 中像的运算结果. 称 与 同构 . 称为 与 之间的 同构映射 .
例1.18 考虑例 1.7 中模 4 的剩余类加群 以及代数系统 ,其中 . 两者的加法运算表为
不难验证 也是一个交换群. 建立 与 的“1-1 ”映射 为
则 的加法运算表等价于
即 下 中原像的运算结果对应 中像的运算结果. 所以, 与 同构.
以代数学的观点,同构的代数系统被视为等同的,只需研究其中之一,研究结果适用于所有与之同构的代数系统.
[1] 准确地说,数乘运算“.”是 到 的一个二元映射.
[2] 此处因 为数域,故自身具有加法(运算符仍用“+”)和乘法(连写,不用运算符)运算,注意在上下文中与 中元素的加法和数乘运算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