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盘古开天与女娲补天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世界原本是什么样子?宇宙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从古至今,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对此,屈原在他著名的《天问》一文中用一连串问题来追问和思考整个宇宙的本源。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屈原问道,远古天地初生的事情,是谁传述下来的?天地混沌尚未分开成形,依据什么去考证它?昼夜不分,昏暗迷蒙,谁能够探究其中原因?人类探问自身的来源,追问整个宇宙的本源,是多么执着,多么渴望得到确切的回答!但是,谁又能回答这些问题呢?人们在无法获得满意的答案时,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遐想出了一系列创世神话。

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反映早期先民对宇宙的想象和对日月星辰的认识的,涉及宇宙结构、恒星观测、日月运转和日影观测等一系列问题,几乎涵盖了天文学的所有主要方面。先民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影响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构建。

在这些神话和传说中,盘古的故事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天地起源的想象。在西方,人们想象万能的上帝创造了宇宙。在天地混沌的黑暗之初,上帝觉得“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人们也通过想象为自己的困惑做出了解释,于是出现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神话。

关于屈原对天地未开之时的疑问,三国时期吴国的徐整在《三五历纪》中通过一个神话故事进行了回答。他说在天地尚未开辟时,天和地犹如混沌一片,不分重轻,不分陆地、海洋和大气,也不分上下和东西南北,就如同鸡蛋一样。就在这个时候,盘古在其中诞生了,即所谓“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随着“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最终世间有了开天辟地之壮举。

混沌便是开天辟地以前宇宙清浊不分的状态。那么,混沌还是什么呢?对此,庄子曾引述另一个神话进行阐释。他说南海之帝叫作倏,北海之帝叫作忽,中央之帝叫作混沌。由于倏与忽常常在混沌所统治的中央相遇,并且受到混沌的热情招待,于是倏与忽便商量着要回报混沌的恩德。他们想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应该也为混沌凿出七窍来。因此,他们每天给他凿出一窍,等到了第七日,七窍凿齐全的混沌却死了。

在这个神话中,混沌已经被人格化了,他代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混沌原来是没有七窍的神,当有七窍之后,他便能够“视听食息”。混沌的死也就意味着宇宙向非混沌转化,向更明朗的境界转化。又是什么促成这种转化的呢?是“倏忽”的力量,也就是迅疾的时间,正是时间促成了天地的开辟。

盘古和混沌到底有什么关系?盘古的化身实际上就是混沌。徐整又说,盘古死后呼出的气形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成了雷霆,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身体中的血液和筋脉变为河川道路。后来,古人在《淮南子》中又将混沌看作一团朦胧不分的气。在经过摩荡、流动和分化后,这些气逐渐扩散,一些上升成为阳气,另一些下沉成为阴气。天和地也就这么分开了,阴阳二气也就被神格化了。

《三才图会》中的盘古。

《山海经》中的混沌。

世间万物皆由盘古而生,这个故事并非徐整捏造,而是根据南方少数民族更早的传说编辑加工而成的。对此,西汉时期的东方朔在《神异经》中说混沌住在昆仑山的西部,形似狗,闲着无事可做,经常咬着自己的尾巴转个不停,还仰面大笑。

我国的苗、黎、畲等少数民族都有很古老的关于槃瓠的传说,这里的人自称盘瓠后裔。据说槃瓠是高辛氏的一条狗,由于杀敌有功,高辛氏只得依据约定将女儿许配给它。但是,槃瓠不是一条寻常的狗,只要被金钟罩住七天便可变成人。只是由于公主太性急,第六天就打开金钟,结果槃瓠的身体变成了人,却剩下了一个狗头。传说这个槃瓠就是人类的先祖,而盘古也被认为是槃瓠的音转。由此可见,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及其所形成的宇宙观念源自南方少数民族的传说。后来,当它们融入汉文化之后,就发展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信仰。

槃瓠。

除了盘古之外,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有一位与创世有关的女神,这便是女娲。她创造了人类,并使他们之间互为婚姻,繁衍后代,后来炼石补天,恢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为什么会有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呢?

对于这一点,屈原在《天问》中曾提出过一种在当时有代表性的天地观念。他问道:“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由《天问》可知,先秦时期的人们曾将天看成由八根天柱支撑的伞盖,这个伞盖绕着天极这个伞把昼夜不停地旋转,日月星辰也都附在伞盖上运动。但是,天空斗柄的轴绳系在何处?天极遥远延伸到何方?八根擎天之柱撑在哪里?大地为何在东南方低陷?这些都是需要解释的问题。

其中,屈原提出的东南方大地低陷这个问题源自一个更为古老的神话。《淮南子》说,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英雄共工与颛顼争做天子,在与颛顼的战争中,他竟然将不周山给撞坏了。不周山崩裂后,天盖少了一根支撑的柱子,致使天空失去依托而倾塌。天的四极也都受到破坏,大地上的九州断裂,造成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不能遍载万物。于是,熊熊大火燃烧不灭,洪水汪洋泛滥成灾,更有猛禽恶兽趁机窜出山林,攫食善良的人民和老弱妇孺。

这个时候,女娲看到天地毁灭、洪水横流,便用五色石去填补塌陷的苍天。她以大龟的脚取代天柱,立于四极,支撑着天空,并且杀掉了兴风作浪的水怪黑龙,以拯救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人们。女娲还将芦苇烧成灰烬,堆积起来以堵住洪水。这样,苍天补好了,四极也平稳了,洪水退去后中原得以平复。

按照《淮南子》中的说法,当时天柱折断,西北倾斜,天再也无法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上火光冲天,很多地方成了浩瀚的海洋,这一切都是因为天空破碎了一角。为了平息这场灾难,女娲不但用五色石填补了破损的苍天,还解决了天破之时大地上发生的各种灾难。不过,苍天补好后,被共工撞塌的天再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只能永远地向西北方倾斜着,所以人们所看到的天一直都是向西北倾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日月星辰旋转至西北方后便隐没于地下,直到转向东北以后才又升到地平之上。同时,大地在东南部塌陷也导致了河流百川都向东南流去。

我们可以注意到,其实在神话中有很多与天文相关的内容。神话中的天是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大石头,因此补天也就需要炼石,而且需要用特殊的五色石。随着天破,地上火光连天,破碎的天空无法完整地覆盖大地。以上这些情节仅靠幻想是不能产生的,因为幻想需要感性认知作为基础,而构筑这些动人神话的素材离不开先民对天象知识的积累。

清代萧云从绘《离骚图》中的女娲。

其实,神话中的天崩地裂有流星和大陨石的元素。大陨石划破长空,高速坠落,与空气摩擦,由此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和巨大的声响。这些壮烈的天象都被巧妙地纳入女娲补天的神话之中。陨石落地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冷却,人们发现它们原来是石头,这就让人产生了天是石质的错觉。于是,人们联想到某一处天的破损,其残块降落人间,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天上出现裂缝,激起了女娲的怜悯和责任感,于是她决定炼石补天,以拯救人类。那么,陨石又是如何与天裂联系起来的呢?是否存在被称为“天裂”的天象,可以令人想到天破了而无法完全遮盖大地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极光现象。《史记·天官书》记有“天开县物,地动坼绝”,前半句是“天裂”时露出悬在其中的景象之意。在中国古代,人们经常将极光现象称为“天裂”。

“流星自上而降占”和“众星并流占”。流星实际上是指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它们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坠入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光迹。现代天文学将一般的流星称作“偶发流星”。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是在地球磁场和太阳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的作用下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受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西方人大概就已经可以正确地辨认出这种天象,并将其称为“稀有景色”或者天上的“裂缝”。不过,有时西方人也将其与流星或彗星混为一谈。中国古代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人们在对极光进行命名时有时也沿用了流星和彗星的某些名称。当然,更多的时候,中国古人常用金光、赤光、天开、天裂等比较直观甚至夸张的方式来描述极光。

《御制天文象占》中描绘的“天裂”。

极光现象。

另外,被称为“天裂”的极光是有颜色的,那么你对女娲为什么要炼五色石来补天就可以理解了。可以看出,神话虽然惊心动魄,但离不开生活经验的积累。很多神话其实都融汇有各种天文现象。这也使我们知道,远在史前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了某些天象的特征,并在传说中将其世代相传下来。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也有着丰富的极光记录。最早的一条极光记录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其中提到“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五色光贯穿紫微垣的壮观天象,在其出现后不久,周昭王因南征荆楚而葬身江底。

另一条比较早的极光记录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93年,《汉书·天文志》对此有记载:“孝惠二年,天开东北,广十余丈,长二十余丈。地动,阴有余;天裂,阳不足。”此外,对于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的一次极光,《汉书·郊祀志》也记有“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冕焉”。这些内容将极光出现的方位、颜色以及形状都说得很清楚。

倒映在水面上的极光。 i6cpmFcCbZ3vxyzwscKDke8MnPnkXlB/mvX3YbGovtTSiohmjjG7Z86ZdV2kY/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