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静安篇

静安区有千年古刹静安寺和号称“东方第一乐府”的百乐门,曾是昔日最繁华的商业娱乐中心,墙外纸醉金迷,墙内佛门清修,形成沪上一大奇观。静安还有一座安放情怀的建筑——上海展览中心,它最初名为“中苏友好大厦”。

静安的红色地标众多,有毛泽东旧居、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

静安的上海老字号名店——“凯司令”与“王家沙”闻名遐迩。静安还有众多名人印迹,如山西北路吴昌硕故居和常德路张爱玲故居。从老北站到新客站,以及蕃瓜弄的旧区改造,记录了静安区的旧貌换新颜。

Jing'an

In Jing'an District, there are Jing'an Temple, a thousand-year-old temple, and Paramount, which is known as the "No. 1 Dancing Hall in the East". The district used to be the most prosperous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center. There is also a nostalgia spot in Jing'an,the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which was originally named "Sino Soviet Friendship Building".

There are many "red" landmarks in Jing'an, including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Mao Zedong,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Second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Exhibition Hall of the Struggle History of the Shanghai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u Changsheng, the Historical Memorial Hall of the Central Bureau of the Third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the Former Site of the Secretariat of the Chinese Labor Organization, and the Anti Japanese War Memorial Hall of the Joint Savings Bank Warehouse.

Jing'an's time-honored and well-known stores in Shanghai,Kaisiling and Wangjiasha, are well-known far and wide. Jing'an also has living traces of many celebrities, such as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Wu Changshuo on Shanxi North Road, and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Ailing on Changde Road. From the Old North Station to the New Passenger Station,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district of Fangualong Lane, all record the change of the old appearance of Jing'an District.

人文静安

千年古刹静安寺

静安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原名为沪渎重玄寺,唐代改为永泰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作静安寺。

静安寺商圈人潮(朱麟隆 摄)

上海开埠后,静安寺一带被划入英租界,寺前的沸井浜全部被填没,筑成上海第一条西式马路,命名静安寺路,即现在的南京西路,随后开出了第一条电车。慢慢地周边又建起了百乐门舞厅、静安商场等,使这一地区与南京路那一端的外滩遥相呼应,成为昔日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娱乐中心,墙外纸醉金迷,墙内佛门清修,也算沪上奇观。

“文化大革命”时期,静安寺遭受严重冲击,僧侣被还俗,佛像法器被毁,寺院成了织染厂。1972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大雄宝殿,千年古寺奄奄一息,岌岌可危,直到1983年被确定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才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1995年,上海地铁二号线建设正式启动,静安寺被规划为其中一站。静安寺新任住持慧明大和尚动了改建的想法,考虑到静安寺更名于宋代,迁址也在宋代,并且寺内尚有宋代遗物,于是选定为宋代建筑形式。修建完成后的静安寺,在严格的中轴线上建筑布局,从南至北依次坐落着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和法堂。“静安八景”的赤乌碑、涌泉井移入庙内。“文化大革命”中被收缴的八大山人名画,文徴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等珍贵书画,也在被归还后有了安身之所。

纸醉金迷的百乐门

1932年,富商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兴建百乐门。该娱乐场由杨锡镠建筑师设计,号称“东方第一乐府”。建筑共三层,底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三楼为旅馆。舞厅地板至今还让上海滩的“老克勒”们念念不忘、津津乐道,因为它采用的是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像踩上了弹簧,微微的晃动让人感觉特别好。楼房的顶层装有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玻璃钢塔,看上去只是个装饰,其实不然。当年,舞客要离开时,服务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车牌号或其他代号,车夫从远处看到,便将汽车开到舞厅门口等候。真是用尽心思服务客人,恐怕也有让客人借机炫耀一番的意思,能进百乐门跳舞的绝对非富即贵,不招摇一下,心有不甘。百乐门与上海十里洋场的气质契合得天衣无缝,暧昧、奢靡、浪漫、醉生梦死,它是昔日上海时尚界的焦点,是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名流、明星纷至沓来。

百乐门旧照

百乐门舞厅内景

百乐门舞厅大门

百乐门也是上海难得的从一而终的娱乐场所,自诞生至今天没有改变过功能。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仍然是舞厅,只不过取缔了舞女,“百乐门舞”被交谊舞、集体舞所代替。2003年,百乐门欲借开业71周年重振往日雄风,舞厅还是当年的舞厅,地板、墙面、栏杆所有内饰,有一种经过岁月包浆的内敛光泽。目前,百乐门已变身为一个集视、听、味为一体的海派文化综合体验馆,总算留了个地儿,让上海人安放怀旧的心思。

一座安放情怀的建筑——上海展览中心

若以华美论,上海展览中心称不上“最”,但排前十位也稳稳的,而且在老上海人心里,它不单是华厦,还是安放了特殊情怀的时代记忆,在这点上没有任何一座建筑可以比拟。它最初名为“中苏友好大厦”,1968年这一称呼退出历史,但令人惊异地保持活跃度,上海人几乎都知道这个称呼指代哪座楼。

上海展览中心大厦连塔总109米,打破了国际饭店(83.8米)的纪录,顶端镏金五角星闪闪发光,是当时上海新的制高点,也是权威的象征。早年上海建筑界有个默契:楼宇的建造高度,不能超过这颗熠熠闪耀的金星。在作为中苏友好大厦的13年间,它庞大的体积、瑰丽的宫殿式造型、不可逾越的高度,深刻地留在上海人的心中,也是上海人无与伦比的骄傲。即使是外地人,提起中苏友好大厦亦肃然起敬,到上海想方设法都要看一眼、拍张照片,它真是名副其实的地标性建筑。

中苏友好大厦除了与生俱来的高华气象之外,也被赋予了难以企及的重要地位。自落成之日起,便承担着举办上海市重大政治、外事活动的重任,时有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这里出席活动。而没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上海展览中心既亲民又时尚,展会多得目不暇接,彩旗、广告牌经常挂得满满当当,最有影响力、最持久的当推上海书展。每年8月,书迷们都相约展览中心,整整一周,这里是书的海洋、书迷们的天堂。高温下的书展,从来不缺书迷,人多,几乎就是唯一的麻烦,哪怕闭馆时间推迟到晚上9点,还有书迷恋恋不舍。近几年,尽管纸质书籍的读者数量直线下跌,呼吁、倡导阅读的声音却此起彼伏,上海书展盛况依旧,大可以推断:爱读书的上海人数量并没有断崖式下跌。上海展览中心曾经做过大修,那次维修,顶端和金星耗费了5000克黄金,原来那颗星竟镀了真的金。无论在早年还是现在,上海展览中心都美得独一无二,即使今天,它周围高楼大厦林立,上海已经有各种风格的展馆拔地而起,但它的地位也依然不会被撼动。

上海展览中心

红色地标

毛泽东旧居

1923年7月,中共中央局从广州迁到上海,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与罗章龙在香山路(今临山路)三曾里租下一座二层楼石库门房屋。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三曾里成为党中央的决策中枢,中央通告和文件一直都从这里发出,直到它迁往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的甲秀里。

1924年初,蔡和森、向警予租住了甲秀里的一幢房子,当年2月毛泽东来到上海,蔡和森、向警予搬至二楼,腾出底楼给毛泽东居住。6月,杨开慧和母亲向振熙带着年幼的毛岸英、毛岸青来到这里,一家人团聚。这幢楼的楼下为前后厢房及一间客堂。前厢房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卧房,厢房里靠天井的窗下有一张单人写字台,那是毛泽东为《中国青年》《向导》等进步杂志写文章的地方,室内挂着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单人照片,还有一张是杨开慧和幼年时的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后厢房是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的卧房,向振熙也是向警予的姑妈。宽敞的客堂放着八仙桌和几张方凳,是毛泽东一家吃饭和会客的地方。在此期间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杨开慧除帮助毛泽东整理文稿、料理家务之外,还和向警予一起,以半工半读的女子职业学校为掩护,投身妇女运动。

安义路毛泽东旧居

这是毛泽东在上海住得最久的一次,长达9个月。4年前,他在上海静安住过两个月,虽然短暂,却是关键的时期。那是1920年5月5日,毛泽东率领湖南驱张请愿团从北京来沪,住在哈同路民厚里29号(今安义路63号)。当时,毛泽东和随同来沪的张文亮住在前楼正房,楼上亭子间等地方先后住过湖南驱张请愿团的张百龄、罗宗汉、李凤池、陈书农等人。当时在沪的新民学会会员、湖南学生联合会的驱张代表和学生来到毛泽东寓所,商讨工作,组成了湖南改造促进会,会址就设在毛泽东寓所里。在到沪后第三天,毛泽东便前往洋泾法国码头为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萧子瞕、劳启荣等6位新民学会会员送行。此间,他还多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拜访正在酝酿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与他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一生来上海50多次,1927年之前曾到过上海10次,因此在上海不少地方都保留有毛泽东的旧居。1999年12月,甲秀里的毛泽东旧居率先正式开放。2013年12月,修缮一新的安义路毛泽东旧居也对外开放了,这幢位于嘉里中心广场中央的简陋房子,虽周围林立着簇新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却一点也不显寒碜,反而成为整个区域的灵魂,路过的行人也会不由得停下脚步,向它致以注目礼。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出席大会的有中央局成员、党的地方组织的代表和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回国的部分代表。中共二大会址是首部党章诞生地。

中共二大会议旧址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的寓所,旧址中的摆设根据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的回忆重新布置。会址纪念馆为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282平方米,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纪念馆展区面积1170平方米,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临时展厅六个展区组成。

就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1959年,中共二大会址被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确定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截至2021年4月,该纪念馆展陈提升顺利完成。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

刘长胜在1937年8月受中共中央委派来上海重建党的地下组织,后来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书记。他在上海愚园路81号的寓所同时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中共地下党上海市委书记张承宗也曾居住在该房屋的三楼。

2001年愚园路改造时,为保存好中共党史上这一重要文物,将楼房先向房屋轴线南偏东35°方向整移70米,再向偏北26°方向整移80米。整个陈列馆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共设有四层展览区,底层复原了文委筹建的左联联络地点“公啡咖啡馆”,以两部视频短片《都市传奇》《建筑的故事》再现了刘长胜故居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刘长胜故居在旧区改造中整体平移得以保护的故事;二三层通过人物雕塑、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实物陈列等一系列表现手法,展示了1937年—1949年期间,在刘晓、刘长胜、张承宗等同志领导下的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发展、斗争历程;四层静安文史藏品专题展则集中展示了地下党老同志及其后代珍藏了70余年的珍贵史料。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

中共三大后中共中央局在沪机关秘密所在地“三曾里”,在“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战火。闸北区(今属静安区)将闸北史料馆改建成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新展厅选址于浙江北路118号,总展厅面积达600多平方米。整个展厅将采用全程语音导航讲解、电子沙盘、地图、影视资料播放、网上浏览等手段,馆内共收集历史照片500多张,复制品90多件,生动再现了中共三大之后,中央局机关在上海开展工作的情况。当时,毛泽东等人白天在寓所内起草重要文件,晚上开会讨论。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结束后,毛泽东再次被派往上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重回“三曾里”。直到1924年9月前,这幢静悄悄的石库门并未引起多大的关注,其间所发生的事情外人也知之甚少。

纪念馆由中心展区、分中心展区及一个多功能厅组成,主要展示中共三大召开后的一段历史,展馆中陈列着已被侵华日军炸毁的“三曾里”办公楼模型。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丰碑、党史辉煌”,主要陈列中共三大召开后,中央局机关由广州迁址闸北“三曾里”的办公史料;分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记忆、红色闸北”,主要陈列中国共产党在闸北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的“红色闸北”史料。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位于成都北路899号(原北成都路19号C),是一幢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坐西朝东、沿街的二层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1959年,该旧址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诞生70周年前夕,静安区委在旧址内建陈列馆对外开放。1999年,因成都路高架工程建设需要,新馆在成都北路893弄7号易地重建,并于2005年再次修缮。陈列馆用浮雕、蜡像、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再现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开会、印刷革命刊物、开办夜校、领导工人运动的斗争历程。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1号。2015年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这一上海较大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成开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淞沪保卫战打响。到了当年10月26日,驻守在闸北区的中国军队的抵抗行动陷入困境,蒋介石遂决定撤出区内所有军队,去防卫上海西部郊区。留下的88师524团第1营,由副团长谢晋元率领,以四行仓库为据点,继续对抗日军,掩护大部队撤离。选择四行仓库,是因为这个建筑为银行的金库,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很厚、很牢固,不是那么容易摧毁的。另外,苏州河对岸就是英租界,当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在外国租界前打一场保卫战,可以传播至全世界,以此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战争上的坚决态度,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400多位英勇的中国军人死守四行仓库,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7天的浴血奋战,故事很多,有的因为当时的战略需要,在宣传中作了加工,有的在后来的传播中,加入了想象的元素。如人们习惯把这场战斗称作“八百壮士”,其实守军只有400多人。“八百”系谢晋元的说法,以此表明守军的力量,鼓舞士气。1938年,八百壮士的事迹便被拍成同名电影。1947年,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北火车站到四行仓库的那条路改名为晋元路,将胶州公园改名为晋元公园,将附近一所中学改名为晋元中学。1983年4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虹桥万国公墓重建谢晋元陵墓,表彰他“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四行仓库在新中国成立后归属百联集团,成了小商品市场,直到2015年借抗战胜利70周年的契机才完成了搬迁,并修复开放。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前高耸的西山墙,真实还原了战争炮洞弹孔,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1937年那场惨烈的抗争,令人震撼,令人动容。英勇的中国军人以生命在四行仓库树起的丰碑,永恒地矗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美食地图

老字号名店——“凯司令”与“王家沙”

1928年,林康民、邓宝山两位中国商人开了一家西餐馆,当时为了纪念北伐战争胜利归来的将士,西餐馆命名为“凯司令西餐社”。这是上海第一家中国人开的西餐馆。“凯司令”以西餐起家,直到今天仍然保有西餐供应,但始终没有取得西点那么大的名气。凯司令西点的巨大成功要归功于凌庆祥父子,他们原来在德国人开设的飞达西餐厅制作蛋糕,被凯司令成功地“挖角”。1932年,凌庆祥和两个心灵手巧的儿子一起跳槽,父子三人联手让凯司令的西点红透上海滩,凯司令的当家点心——栗子蛋糕,就是20世纪50年代时由凌家父子发明出来的,糯糯的栗子粉外面再加一顶白脱“小帽子”,绵细温润,奶香和栗子香天衣无缝地融在一起,好吃得没法说。栗子蛋糕如今几乎遍及各西点店,但无论颜值还是味道,别的店都难以企及。凯司令另有个制胜绝招:从1928年创立至今,白脱蛋糕用的都是从新西兰进口的纯天然奶油,连供应商都没换过。

“凯司令”南京西路店(南京西路1001号)是凯司令的发源地,与之相离不远处还有一个沪上老字号美食店——“王家沙”糕团店(南京西路805号)。“王家沙”1942年底才开业,比凯司令晚了十几年,创办者叫姚子初。“王家沙”以卖年糕、汤团、八宝饭等纯中国味点心为主。“王家沙”经营的点心闻名上海,有鲜香卤多的蟹粉小笼、香甜可口的八宝饭、鲜嫩味美的蟹粉汤团,都在业内享有盛誉。“王家沙”的糕团也是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清明节、重阳节“王家沙”门口都会排长队,都是来买糕团的上海人,不疾不徐随着队伍慢慢挪步,糕团的味道真是不用说。“凯司令”“王家沙”同列上海老字号名店,一西一中,全是上海人的心头好,也是典型上海老味道的传承。

“凯司令”南京西路店

名人印迹

山西北路吴昌硕故居

山西北路457弄原属闸北区,现在也是静安区的地域,1984年这个老宅门口挂上了“吴昌硕故居”的金黄色铜牌子。

1913年,70岁的吴昌硕住进了这所石库门房子,这时的他已经在多个艺术领域上取得非凡的成就,名满华夏。随着他的迁入,山西北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街,从此星光熠熠,无数让后人景仰的大师成了这里的常客。如果大家有幸生活在那个时候,或许你们也就可以在此遇到于右任、齐白石、梅兰芳、袁寒云等名家大师;有机会聆听吴昌硕与倪墨耕、程瑶笙、熊松泉、沈寐叟、曾农髯、王竹人、孙雪泥、狄楚青、周梦坡、姚虞琴等名耆论道;如果你是国画爱好者,或许还可以与王一亭、陈师曾、吴待秋、赵古泥、刘玉庵、李苦禅、陈半丁、张大千、潘天寿、钱瘦铁、刘海粟、沙孟海、王个簃等一起聆听吴昌硕的指点;你还有可能在这里亲历吴昌硕接受众人恳请担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上海书画协会首任会长的场景,目睹吴昌硕写下勒石西泠、誉扬书坛的《西泠印社记》,领略吴昌硕带头捐款、捐画赎回即将被贩运出境的浙东第一碑——《三老碑》的风采。直到1927年11月6日,吴昌硕去世,这里都是当时中国艺术界的风向标、艺术活动的聚焦点。

常德路张爱玲故居

张爱玲在上海有过几处落脚点,住的时间最长最出名的地方是常德路的爱林登公寓。

爱林登公寓建于1936年,Art Deco建筑风格,这是当时欧美中产阶级追求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特点是感性的自然界优美线条。公寓平面呈“凹”形,每层三户,户型有二室户和三室户。每户客厅较大,设置壁炉,卧室均有小贮藏室和卫生间,厨房沿西外廊布置,双阳台连通客厅和卧室。西面长廊,既作为安全通道,又兼作服务阳台。底层和夹层布置四套跃居住宅,每套住宅上下有小楼梯连通。内部格局很现代化,住户都是跟张爱玲差不多的有点家底的中产阶级。张爱玲在公寓里的五楼和六楼都住过。依张爱玲的性格,公寓生活的确是理想得不能再理想了,她尤其爱在公寓里欣赏楼下的市井风景。

常德公寓(原爱林登公寓)

撇开张爱玲的因素,这座公寓楼现在看看真没有什么特色,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楼里的住户也差不多相当于中产阶级。住在张爱玲曾经住过的地方,似乎不算什么愉快的体验,频受干扰,三天两头就有陌生人敲门,要进来寻访女作家的痕迹。为此,媒体上有过争议,张迷们振振有词“就是想看看张爱玲住过的地方嘛”。而住户们牢骚满腹,坚决抵制随意造访。现在的街景虽已非当年张爱玲看到的街景,然而淌着上海底色的市井气息,应该没有变。

旧貌新颜

从老北站到新客站

老北站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名沪宁铁路上海站,这幢红白相间的四层英式洋房构筑精美、气势雄伟。老北站的落成使闸北成为上海陆路的大门,每天有10对旅客列车出发和到达,20列货物进出,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个火车站也是当时上海华商在“华洋竞争”中的一大胜利,它从正北面堵住了外国租界向北扩张的势头,使租界不可能再越过铁路扩张。老北站的命运始终与近代中国革命息息相关,“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期间,它遭遇炮火连番轰炸,站台、轨道、机车、大楼等设施严重损毁,后来还曾一度被日寇占领,改作军用。

上海解放后,老北站于1950年8月1日正式改名为上海站,但是直到今天,上海人依然习惯称之为北站,老一代上海人对它有特别深的感情。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全面提速,老北站不堪重负。1987年12月28日,位于宝山路的上海站开出最后一班列车后关闭。次日,位于天目中路的上海站新站启用,完成车站功能交接。新的上海火车站,被上海人称作“新客站”,即使后来更多、更新的火车站投入使用,但天目中路的上海火车站,依然是“新客站”。

“新客站”比老北站气派许多倍,设施、设备发生质的飞跃。20世纪80年代,这一现代化的火车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二楼候车大厅就跟商业街似的,中间一条道,两边一个连一个的候车室;第二印象是豪华,候车大厅里都有中央空调,等火车的舒适度提升了好几档;第三印象是方便,申城第一条地铁线路直接与车站相连,旅客可以从车站的地下通道出入地铁。“新客站”启用不到三年,波澜壮阔的浦东大开发开始了,整个上海的改革建设驶入高速通道,火车站的旅客流量飞一样地上升。上海的发展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想象,“真宏伟”的赞叹声余音尚在,运营不足10年的“新客站”已达到满负荷状态。2006年新的上海南站启用,2010年上海虹桥站落成,2016年位于浦东的上海东站建设规划公布。沪上火车站是一座比一座先进时尚,可媲美机场航站楼,交通的便捷从此使“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梦,火车一票难求的光景成为过去时。

“新客站”

蕃瓜弄的旧区改造

蕃瓜弄位于天目中路、共和新路交叉口西北方,1949年前为棚户区,相传此地曾收获一特大蕃瓜(南瓜),人称“蕃瓜龙”,谐音“蕃瓜弄”。1965年此地改建成五层楼房的新村,沿用蕃瓜弄为新村名,占地6公顷,有楼房57幢,居民6000人,北部保留棚屋残迹,为市级保护地点。静安区域内,保留着成片的里弄式住宅,不乏卧虎藏龙之处。这里曾经居住过众多名流、明星,今天也仍然有大牌明星频繁出入。但是,毫无疑问,在以历史文化底蕴为特色的老建筑中,蕃瓜弄算个另类。昔日上海,弄堂分三六九等,高级里弄即比较高级的石库门建筑,多为银行高级职员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住宅。一般平民居住的弄堂房子,也是石库门式样,但拥挤而狭小,小职员小店主多居住在此。再往下就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棚户区了。蕃瓜弄就是旧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改造得最早、最成功的住宅区之一。或许因为新旧反差如此鲜明、如此强烈,或许因为灯红酒绿的背后隐藏着这么个不一样的上海,让这个没有特色风景、没有名人效应的平民住宅区,进入了旅游景点名录。

新中国成立前,蕃瓜弄有主弄4条、支弄25条,随意搭建着杂乱的草棚,78条臭水沟遍布其间。这个硕大的棚户区,在抗战胜利后就被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列入改造规划,但真正的咸鱼翻身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蕃瓜弄的改造是上海棚户区改造的典型,以与时俱进的方式不断提高居住标准,可贵的是,在改造过程中专门留下了历史印迹,小区北侧保留着旧草棚简屋“滚地龙”18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蕃瓜弄改造分三步走。第一步,解决卫生问题,基本居住条件达标。1950年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改善工人贫民住宅区环境卫生”的决议。从1952年起,这里陆续拆除了“滚地龙”,翻建成草平房或瓦平房。第二步,变身成为全市第一个五层楼房的居民新村。1961年市人委决定改建蕃瓜弄为工人新村,作为全市第一个成片棚户区改造的试点。改革开放后,蕃瓜弄的改造启动了第三步。1999年夏,市政府再推为民工程,对蕃瓜弄进行了“平改坡”试点、墙面刷新和水箱改造工程,根治了房屋长期存在的顶层渗漏、不隔温的顽疾。改造后,小区50个屋顶水箱被全部拆除,居民家庭各种煤气、热水器可正常使用。

今天,当我们去观看蕃瓜弄内保留的旧日棚户遗迹,为前人感到心酸,他们曾经住在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无论如何这也是上海真实的一面,名人名宅遗存的丰富历史文脉值得珍惜保护,众多平民百姓留在历史上的痕迹同样不应该被忘却,他们清晰地展现出沪上市民步步高的生活轨迹,是从落后奋起走向辉煌的证明,也是海派文化千姿百态中的一个侧影。 VAXynBP2sk1oKSGHEQwFQaHmQSKijCeyAa0alD5TWDGz849X5iSRUMXi7XPBM0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