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黄浦篇

外滩,从白渡桥至金陵东路这一段黄浦滩,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

外滩上的十六铺,曾是东亚最大的码头。

南昌路上的名人故居、因文化而兴的福州路,叙述人文黄浦的历史。

在黄浦区的美食地图上,有老字号餐馆“老正兴”、和平饭店的“上海老爵士”、“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和本帮菜“上海老饭店”。

从“法国公园”到“复兴公园”、曾经高贵神秘的友谊商店、申江胜景之冠——豫园、“远东第一大俱乐部”——大世界,这些都呈现了黄浦区的历史印迹。

Huangpu

The Bund, the section of Huangpu Beach from Baidu Bridge to Jinling East Road, is the original outline of Shanghai city.

The Shiliupu on the Bund was once the largest pier in East Asia.The former residences of celebrities on Nanchang Road and Fuzhou Road, which thrived on culture, narrated the history and humanistic side of Huangpu.

On the food map of Huangpu District, there are the time-honored restaurant Lao Zhengxing, the Peace Hotel featuring Shanghai Old Jazz Band, the once highest building in the Far East, Park Hotel,and Shanghai Old Restaurant presenting the local cuisine.

From "French Park" to "Fuxing Park", the once noble and mysterious Friendship Store, the "crown" among Shanghai scenic spots,Yuyuan Garden, and once the largest club in the Far East,Dashijie, all present the historical imprint of Huangpu District.

百年外滩

见证百年沧桑与蜕变的外滩

外滩,从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这一段黄浦滩,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轮廓线。

1845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签署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上海租地章程》,把外滩以西的830亩土地划为英租界。次年,上海第一幢欧式建筑——英国领事馆落成。1848年,临黄浦江的纤道被改造成18米宽的马路,马路东侧建有码头、堆栈、本行和船厂。外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则在马路西侧开始云集,外滩迅速成为中国乃至东亚的金融、贸易中心。

1928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外滩

以外滩为起点,上海近代城市发展起来。城市化的进程持续推进,从外滩到南京路,从九江路以北到九江路以南,俗称“夷场”的英租界让中国人惊叹。1868年,工部局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界处填滩建起公共花园,园内有草坪、灌木丛、乔木、木制长椅,后来又陆续有了音乐亭、煤气灯、电灯、假山、喷水池、雕塑等,成为在沪外侨重要的社交场所,只对外国人开放。直到1928年6月1日,工部局才宣布,外滩公园向所有华人开放。

作为曾经“租界”的一部分,外滩的历史由“东方巴黎”的璀璨头衔,与屈辱的集体回忆交织在一起。外滩繁华过,也伤痛过,它见证了近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与蜕变。如今的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百年来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建筑,最终奠定了如今独具魅力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十六铺码头的“前世今生”

作为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十六铺,码头、仓库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可谓是一部上海航运史。“十六铺”这一地名,首次出现于清同治年间,原是清政府上海县治为综合治理所设机构,专门处理社会民刑琐事、征收赋税。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起一种联保联防的“铺”。其中,以十六铺的区域面积最大,包括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原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的广大区域。十六铺的诸多码头,又以“金利源”最为著名。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洋人、洋行纷至沓来。1862年,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十六铺北首(今上海港客运站码头)租地,建造旗昌轮船码头,合并了金利源码头。之后,旗昌轮船公司竞争不过1872年洋务派兴办的轮船招商局,被分期收购,金利源码头一道并入招商局。轮船招商局同时又将华商金姓四码头并入招商局,统一定名“金利源码头”,又名“招商局南栈”“招商局第三码头”。1937年,码头被转让给美商伟力韩公司,易名“罗斯福码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码头,将其易名为“江西码头”。1945年,码头由招商局收回,改回“招商局第三码头”。1949年码头收归国有,易名“中国人民驳船公司第三码头”。1952年,这里终于定名“十六铺码头”。1904年,南通实业家张謇曾在十六铺创办大达轮埠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办轮船公司。1907年,宁波巨商虞洽卿也在十六铺创办宁绍轮船公司。从此,江浙两省大批乘客由十六铺码头进入上海,在这座大都会安居乐业,很快成为第一代“新上海人”。

19世纪90年代中期,十六铺北端的新开河一带,海味商号聚商成市

20世纪70年代,随着客运的迫切需要,原先的装卸区与客运站合并起来,以十六铺码头为基地,重新成立了上海港客运总站。由于设施陈旧跟不上,1982年,原来的招商局仓库被拆除,建造了十六铺新客运站。公路大发展后,水路作为交通工具形式的衰落是历史必然,2004年,随着十六铺客运码头定期航线被全部迁至地处长江口的吴淞客运中心,十六铺一度淡出人们视线。如今的十六铺码头不仅成了黄浦江水上旅游中心,还具有公共滨江绿地、大型商业餐饮和大型停车库等各种设施,提供了一种现代滨江表现形式的新体验。

人文黄浦

南昌路上的名人故居

南昌路一带居住、工作过的名人众多。尤其在民国时期,多少风云际会发生在那些石库门和花园洋房里。值得庆幸的是,那里的建筑与街区风貌基本保留了当年的模样。

南昌路53号,是林风眠故居。1951年,51岁的林风眠从自己一手创办的国立艺术学院辞职,全家迁到上海,定居于此,以卖画、教画为生。除1968年至1972年遭牢狱之灾,他在这里一直住到1977年获准去巴西探亲,才移居中国香港。

南昌路83弄3号,是钱君匋故居。钱君匋熔诗、书、画、印于一身,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又精于鉴赏,收藏宏富,人称“南昌路最富有的名人”。

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是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也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由李达住在楼上亭子间编辑。中共一大召开后,中共中央局机关曾在此办公。由于《新青年》经常发表红色文章,引起法租界巡捕的注意,陈独秀两度在此被捕。

南昌路136弄11号是徐志摩、陆小曼故居。徐志摩1915年考到上海的沪江大学,后又就读于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1922年回国在北大、清华任教,发起新月社,主编《晨报·诗镌》副刊,1926年重返上海,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等任教,办新月书店,创办、主编《新月》月刊。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从环龙路搬到四明邨,再搬到南昌路。这同一条弄堂住过不少名人,如1号的巴金、39号的傅雷、48号3楼的白杨。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南昌路148弄1号是沈尹默故居。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沈尹默是陈毅市长到上海后拜访的第一位民主人士,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南昌路180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管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和上海市的国民党党务)旧址。郭沫若、廖仲恺等曾居住在此。中共中央很重视执行部的工作,派出毛泽东、恽代英、向警予、罗章龙、王荷波等,毛泽东每天从茂名北路甲秀里步行到这里上班。南昌路颇多国民党元老故居,如100弄7号杨杏佛故居、8号叶楚伦故居、148弄10号吴稚晖故居。

因文化而兴的福州路

福州路,旧称“四马路”。上海开埠前,四马路只是通向黄浦江的四条土路之一。19世纪50年代初,外滩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筑成泥砂石子马路,因附近有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机构,工部局董事之一、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在此传教,故称布道路,又称教会路(Mission Road)。清咸丰六年(1856年)此路向西延伸至第二跑马场(今湖北路)。清同治三年(1864年)四马路筑完全程抵泥城浜(今西藏中路),后命名为福州路。

四马路因文化而兴。19世纪40年代,四马路及附近的望平街(今山东中路)上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报馆,各类书馆、印刷所也相继成立。福州路、广东路、河南路、棋盘街一带,还相继出现了笔墨笺扇、仪器文具行业的店家,戏园、茶楼、中西菜馆等也随之兴起。

1846年,一批由国人创办或从境外流入的书店相继开业。1864年,上海最早的西方文化出版机构——墨海书馆,迁至福州路附近的麦家圈。1897年,商务印书馆开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崛起。不久,专门介绍西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的书店大量涌现,福州路成为上海的新闻发布中心(人称“报馆街”)、上海区域文化的源头。福州路文化街初具规模,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9世纪末,福州路成为上海最早的现代大街之一。到1916年中华书局总店搬迁至福州路河南路,1931年大东书局迁入福州路310号,1932年世界书局迁入福州路390号,福州路成为当时全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中心。

美食地图

老字号餐馆“老正兴”

“齐同行”现象是指旧时上海的商市,最早开出的商店挂什么招牌,获得成功后很快就会有人跟进,开设第二家、第三家同名、经营同类商品的店,形成一个行业。

比如米其林一星的沪上老字号本帮餐馆“老正兴”,在1949年以前,光是上海就有120多家“老正兴”“聚商老正兴”“大上海老正兴”“总号老正兴”“大西洋老正兴”“真正老正兴”等等。外地还有几十家,香港、澳门也有,连国外的日本、美国、法国都有打着“老正兴”招幌的中国菜馆。中日联合出版的《中国名菜集锦谱》甚至专门列了一章介绍“老正兴”的历史和名菜。“老正兴”的创始人是浙江拜把子兄弟祝正平、蔡任兴,原名“正兴馆”,就是从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创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弟兄俩请无锡名厨师掌勺,烧无锡菜,融入本帮菜和苏锡帮菜,称“膳”帮,擅长烹制“四河”和“四时菜”,经典菜式有脆膳、蛤蜊鲫鱼汤、冰糖甲鱼、红烧圈子、生煸草头等等。

如今现存于福州路的“老正兴”也是当年沪上120多家“老正兴”餐馆之一,1908年创建于大陆商场(今东海大楼),1934年迁到山东路,后再迁到福州路,成了现存的真正“老正兴”。

和平饭店的“上海老爵士”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仅有10家涉外饭店可接待外国宾客。上海的夜生活,除了看杂技团、歌舞团表演或交响乐演出,就是浦江夜游。和平饭店的管理层设想组织一个乐队,为外宾演出。他们向上海市文化局“借”了几位老先生,到和平饭店“试水”爵士乐演奏,看看市场反响如何。谁也没想到,首演一鸣惊人。

从此,每逢周六,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专家、早年接触西方音乐的本土“老克勒”,都相约到此欣赏爵士乐。刚开始,演出是每周一场,后来增加到两场,再后来天天演出,还加入了歌手演唱。到60岁退休,这些老乐手顺理成章首批加盟了1980年和平饭店组建的老年爵士乐队。队长周万荣年轻时曾在上海当年最有名的百乐门舞厅吹小号,曾任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小号手30年之久。在和平饭店铺设镶木地板的传奇爵士吧,每晚上演两个整场的爵士乐演奏,每场约一个半小时,上半段是爵士乐表演,下半段有女歌手演唱《夜来香》《夜上海》《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样的老歌,也有《亲密爱人》这样的流行歌曲爵士版。爵士乐团演奏的曲目,从上海老歌到世界名曲,既怀旧又创新,保留曲目多达500首。

曾经老年爵士乐团屡屡应大财团邀请,到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演出,深受当地爵士乐迷和游客的青睐。到访上海的国际政要,常被安排去和平饭店欣赏爵士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饶有兴致地与老乐手同台演奏萨克斯管,美国前总统卡特、里根,墨西哥、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的总统也都曾沉醉于爵士吧的上海之夜。直到现在,这支平均年龄为82岁的老年爵士乐队晚上8点还会在饭店演出。

“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在上海历史最悠久的饭店之列。1934年落成时,作为当时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国际饭店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整幢大楼共24层,包括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83.8米,在上海一直保持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之久。如今,国际饭店虽然在海内外声名赫赫,仍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但已经不是上海第一高度了。高度优势不再,丝毫不影响国际饭店的地位。历史上,这里曾是名流汇聚之所。1949年前,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等都是这里的常客。1949年,陈毅市长在此接见解放军指挥员。1959年,郭沫若登上饭店屋顶,欣然题诗两首。名流学者们留下的诗书画作品,成为饭店的传世之宝。2006年,国际饭店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际饭店的设计师是匈牙利人拉斯洛·邬达克(Laszlo Hudec)。年轻的、名不见经传的邬达克,在用地局促的南京西路上,把作品平面布置成工字形,立面采取竖线条划分,前部15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使造型高耸挺拔。整幢建筑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正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摩天楼的翻版。离开上海的时候,邬达克留下了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百乐门舞厅、沐恩堂和铜仁路绿房子等融贯中西的名建筑,让“亚洲高度”“巨大落地窗”“哥特式塔尖”等与他的大名一起成为上海传奇。

曾经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本帮菜的滥觞——上海老饭店

地道的上海本帮餐馆,最早出现在1875年。那一年,在繁华的上海老城厢,一条叫旧校场路的陋巷,上海川沙籍厨师张焕英开出以本地风味家常菜招徕生意的“荣顺馆”。生意越来越兴隆,就有同行冒称“荣顺馆”,铺面扩大到两层楼面的正宗“荣顺馆”只好改称“老荣顺馆”。旧校场路也因此车水马龙,“闹猛”起来。经常光顾的客人嫌“老荣顺馆”拗口,索性叫它“老饭店”。

8年后,另一家本帮餐馆“德兴馆”开张,最初也以家常菜起家,生意做大后,遍邀名厨,走高端路线,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名厨们创制了一批特色菜肴,如白切鸡、糟钵头、鸡圈肉、腌笃鲜、扣三丝、虾仔大乌参……使“德兴馆”成了当时本帮菜的集大成者。

1965年,“老荣顺馆”迁至福佑路老城隍庙西侧,改名为“上海老饭店”。由国家级大师主理的上海老饭店,汲取了“荣顺馆”“德兴馆”两家本帮名餐馆的精华,以精细考究的食材和风味醇正的菜肴在沪上餐饮业独占鳌头,“品味源头上海菜,驻足百年老饭店”之美誉流传至今。

历史印迹

从“法国公园”到“复兴公园”

耄耋上海人习惯把复兴公园叫作“法国公园”,“法国公园”正是复兴公园从前的名字。20世纪上半叶,上海有不少值得一书的事发生在法国公园及附近。

法国公园的前身,是建于19世纪80年代的私人小花园“顾家宅花园”,占地10余亩。1900年,法租界公董局以7.6万两白银购入152亩民田,其中大部分租给法军兵营,即顾家宅兵营。1904年起,驻扎其中的法国军队陆续撤走。1908年7月1日,公董局董事会开始计划在此建公园。1909年6月,由法国园艺家柏勃(Papot)主持、中国园艺家郁锡麟设计的公园建成,于7月14日法国国庆日正式对外开放。有趣的是这座公园的名称,外国人称之为“顾家宅公园”,中国人却称之为“法国公园”。

1917年,公董局又聘法籍专家少默,负责公园的大规模扩建和全面整改。改建后的公园面积达136亩,9年后才竣工。其主体风格具有浓郁的法国风味,但局部也有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赢得了“卢森堡公园”的美誉。抗日战争期间,法国公园落入日寇魔爪,沦为练兵场和仓库。“复兴公园”这名字则始于1946年元旦,是国民政府改的,寓意明显——庆祝抗战胜利,复兴中华。

曾经高贵神秘的友谊商店

上海最早的友谊商店出现在1952年的上海大厦,当时叫“上海国际友人服务部”,规模并不大,几乎无人知晓。1958年,商店迁到南京东路、山东中路口的慈淑大楼,正式定名为“上海友谊商店”,成为一家特供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消费的综合性商店。1970年,友谊商店迁往外滩33号(英国驻沪领事馆旧址)大院内。上海市民进不去,只远远望得见“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八个大字。

曾经,上海友谊商店接待了包括外国政要、国际名流等在内的数以万计的来宾。当时友谊商店的服务可谓不计血本。当年的接团记录显示:20世纪50年代以苏联团居多;60年代以社会主义阵营团为主;70年代时,特别是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来宾的国别日渐广泛。以前,但凡有贵宾团莅临,都要分级别安排保卫工作:一级为国家元首级,商店旁的马路封锁,有开道车,市、局、公司和店领导全程陪同购物;二级为政府总理、总统夫人等,无开道车,也不封路;三级为部长。现在贵宾团进店购物,则照常营业。除了象征与国外来宾共建友谊的意义,友谊商店还肩负着为国家赚取外汇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友谊商店对内供应开始松动。1985年10月起,商店按系统、条线发放和订售参观券。1989年7月,友谊商店正式向社会开放。但直到1995年1月1日,外汇券正式停止流通,友谊商店才真正撩开高贵而神秘的面纱,转型成为人人皆可入内的普通商场。

申江胜景之冠——豫园

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江南古典园林豫园,位于老城厢东北部,占地约30亩,园主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园林建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主人苦心经营了20余年。这是园主为老父造的,取名“豫园”,“豫”即平安、安泰,“豫园”寓意“豫悦老亲”。

豫园景色的精华在大假山。高约14米的大假山,出自当年江南最负盛名的堆石专家张南阳之手,由2000吨浙江武康黄石堆砌而成,洞壑瀑泉,层峦叠嶂,气势雄伟,被视为江南园林中黄石假山的典范。豫园的镇园之宝,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玉玲珑”,据说乃宋代“花石纲”的遗物。高大的太湖石玲珑剔透,具皱、漏、瘦、透之特点,上下布满洞孔,孔孔相通,在下端孔洞焚一炉香,上端各孔即喷出袅袅青烟;在顶端倾一盆水,下端各孔洞即飞泻淙淙水花。豫园罕见的奇景,是穿云龙墙。五条硕大的龙塑盘桓于园墙之上,或卧伏,或翘首,蜿蜒起伏,栩栩如生。其中最长的一条为卧龙,全长达56米,龙头在萃秀堂西,龙尾在仰山堂西北,大有兴云作雨之气势。今天园外的湖心亭、九曲桥,原也是园内之景。豫园东南角还有内园,南部有古戏台。

豫园是城内游览和展览的主要去处。历史悠久的豫园花会,起于清嘉庆年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开始有灯会。农历六月初六日,内园有晒袍会。书画展更是这里的热门。在得月楼,有题襟馆金石书画会,首任会长为汪洵,继任会长为吴昌硕。任伯年、蒲竹英、虚谷和尚等都曾在此创作。豫园书画善会,会址也在得月楼。民国十九年(1930年),旧上海教育局在内园及得月楼举办民众艺术展览会。1960年起,沈尹默、郭绍虞、丰子恺、吴湖帆、谢稚柳、王个簃、贺天健、唐云、程十发、张大壮、朱屺瞻、吴青霞等30余位书画家为豫园赋诗作画。1977年后,止于“文化大革命”的书画活动恢复,刘海粟、谢稚柳、唐云、应野平、田恒等名画家在此雅集作画。1979年,得月楼再次成为书画楼,绮藻堂陈列作品,有时还聘请名家现场挥毫。1990年,点春堂举办了“上海豫园书画藏品展”,从近千件藏品中挑选40余幅精品展出,包括明清画作及任伯年、齐白石、虚谷、沈宗敏、倪墨耕、王震、张大千、江寒汀、丰子恺、关良、翁同龢、吴大澂、沈尹默等的力作。

“远东第一大俱乐部”——大世界

1917年,大世界开张之前,创办人黄楚九包下上海各家报纸从1917年7月3日至13日的广告版面,整整10天,以突出地位广而告之:大世界,是一个荟萃自然观赏、艺术享受、游戏娱乐、美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游乐休闲场所,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

大世界曾号称“远东第一大俱乐部”,占地1.4万多平方米,内设剧场、电影场、书场、杂耍台、商场、中西餐馆等。黄楚九聘请文人,给每个新建筑都起了雅致的名称,凑成“大世界十大奇景”,还设计了许多新花样——在露天场地安装高空飞船,以吸引小朋友;“乾坤大剧场”设上下两层,座位千余,日映电影,夜演京戏。黄楚九最擅长以新奇制胜。大世界有一种市面上买不到的自动售茶机,由黄楚九手下的小铜匠发明、制作。售茶机上有个投币孔,只要投进一个铜板,就会从出水口流出一杯茶水。大世界动物园经常展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泰山人猿、五彩大蟒、四脚花蛇、人形猫熊、西藏白猴、千年龟精、印度狸精……大世界成了民国时期上海市民娱乐文化的标志,很多年以后还是这个城市的地标,外地游客到上海都知道“不到大世界,枉来上海滩”。

最初的大世界,出自黄楚九和身边文人朋友的头脑风暴,由当时著名报人孙玉声、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刘半农具体负责绘制建筑图纸,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式建筑,坐东南朝西北,曲尺形二层砖木结构,内部结构多变而错落有致。运转到第7年,大世界的发展明显因场地限制而受阻,黄楚九决定重建大世界。延安东路西藏南路一带的民房被拆除,扩大了地盘,这一次,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周惠南主持设计,他以设计娱乐建筑驰名上海滩。大世界建筑群总面积1.68万平方米,主体由三幢四层建筑构成,两幢坐东朝西,一幢坐北朝南,中间拐角处是一座七层高塔大门楼。这也是上海近现代史上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20世纪30年代的大世界 5kGV4psQwCX5pAaUXaRO+/5+yfX++6sD9hUfBv0Uj411gimJ/I4t0IjXcqtCou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