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少年抑郁与其他疾病

患有抑郁障碍的青少年常同时伴有其他健康问题,如焦虑、睡眠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除了伴发症状以外,患抑郁症青少年还可能会存在共病情况(同时患有抑郁障碍和其他疾病),比如与某种躯体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共病、与其他精神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食障碍等)共病。

此外,青少年抑郁的表现也可能与其他一些常见于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表现相似,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加以鉴别。作为患者的照护者,也需要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或治疗师开展诊疗工作,不至于因为调整诊疗方案而感到迷惑。

(一)青少年抑郁与慢性躯体疾病

小青在上初一的时候被确诊患有1型糖尿病,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她成为医院内分泌科的常客,看病和住院让她在初一整个学年都无法正常上学,导致学习进度滞后,也无法交到好朋友。血糖的不稳定,加上学业的压力、交友的困难,让她常常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睡不好觉,开心不起来。

青少年时期罹患慢性躯体疾病后,常常伴发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些慢性疾病,如癫痫、脑炎等脑器质性疾病、1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肿瘤、营养不良等,常与抑郁症共病。慢性疾病会给青少年的社会功能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如小青因为疾病影响正常上课及其与同龄人的相处,导致小青的情绪也出了问题。也有研究表明,患有慢性病的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高于健康同龄人,而因抑郁产生的消极情绪、无望感、无助感等又会影响慢性疾病的控制和监测,以及对慢性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此外还会增加疼痛等不适感受,提高住院概率。因而照护者对于患慢性疾病的青少年一定要给予格外关注。

(二)青少年抑郁与神经发育障碍

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包括智力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抽动障碍(tic disorder, TD)等。神经发育障碍会因为某些发育相关的症状,影响患者的学业水平、人际交往,患者常常因此而继发情绪问题,甚至罹患抑郁症。因此发育障碍与抑郁障碍的共病并不少见。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的儿童中约28%共病ADHD,抑郁症的青少年中有17%共病ADHD。在情绪障碍患者中ADHD的患病率是非情绪障碍患者的三倍。相较于普通儿童,ADHD的患儿不仅抑郁症的患病率更高,且病情更严重,功能影响及自杀风险的比例比单独患有这两种疾病的青少年更高。

ADHD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常常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不相符的注意力缺陷、多动以及情绪失调。需要注意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情绪失调表现多是烦躁、易怒、冲动,而非心境低落或兴趣丧失、快感缺失。但有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会继发抑郁情绪。

ADHD的患儿本身就存在情绪容易波动、调节困难的问题,而ADHD症状又会给个体带来更多行为问题,使其在应对外界环境时,出现更多的不满和挫折感。ADHD患儿的多动和冲动行为使之与同伴的交往变得困难,在集体环境中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出现社交退缩,使抑郁情绪加剧。同时ADHD患儿的注意缺陷,也会让其面临更多的学业困难,对学校生活缺少成就感和掌控感,同样会加剧抑郁情绪的发生。

在患ASD的10~14岁儿童青少年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5%到10%不等,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社交困难、言语能力、智力损害等,会使其有更多的负性自我认知和更低的自我评价。有着相似情况的还有TD的患儿,由于反复不自主的抽动症状,他们也会产生自卑心理。如果缺少社会及家庭支持,甚至被人嘲笑、打击,也有可能继发抑郁障碍。

(三)青少年抑郁与其他情绪障碍

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适应障碍等也是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焦虑障碍包括分离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特殊恐惧症等。双相情感障碍又可分为双相Ⅰ型和Ⅱ型、环性心境障碍等。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患者将经历持续到成年的慢性焦虑过程,而焦虑障碍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比普通人群更高。研究表明,58%抑郁症患者共病焦虑障碍,其中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比例为17.2%,约四分之一的焦虑障碍患者共病抑郁症。

分离性焦虑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焦虑,表现为与依恋对象(常常是妈妈)分开后极度不安,非常痛苦。妈妈不在身边时,他们可能会担心妈妈出意外、受伤、生病,也可能因此而不愿出家门,不愿上学,甚至不愿睡觉。当他们与妈妈分开或觉得要与妈妈分开时,会有肚子疼、恶心、呕吐、头晕等躯体症状。

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可表现为回避社交,如当众演讲、在外吃东西,或在社交情境中表现非常不安,他们会担心周围人对他们评头论足,担心自己与人说话时脸红,担心自己在社交中穿着不合适,担心自己吃东西的样子不够文雅等。

当以上焦虑反应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社交、学习,且持续一段时间,则需要考虑共病。焦虑障碍与抑郁症的共病,使得临床表现变得更为复杂,可能出现更多的躯体症状,如疼痛、发抖、出汗、潮热、怕冷等,增加了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可能会拒绝上学,低出勤率使得他们面临学业困难、丧失同伴关系,不仅会增加家庭冲突,也增加了物质滥用风险和自杀未遂的风险。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情感高涨与低落的交替发作。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易激惹表现需要与抑郁障碍的易激惹相鉴别,当青少年除了表现出易激惹的情绪特点外,还表现出活跃、精力旺盛、活动增多、情绪亢奋、话多且快、自尊心膨胀时,需考虑双相情感障碍。有部分抑郁青少年患病若干年后会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点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及重视。

适应障碍属于“应激相关障碍”。它是个体对某种或者多种具体的心理社会应激源表现出的适应不良反应,通常出现于应激事件发生后1个月内,少数可在3个月后延迟出现,一般在应激源及其后果结束后6个月内逐渐消失。适应障碍常伴有抑郁心境,因此需要与青少年抑郁加以区别。青少年遇到对其来说重大的应激事件,如进入一所新的学校、换了生活环境、与好朋友分开等,可能出现相应情绪反应或行为的变化,如流泪、悲伤、难过、无望等,但如果不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需要考虑适应障碍而非抑郁障碍的诊断。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也是“应激相关障碍”的一种。此类障碍发生前可能有重大创伤事件发生,如亲人离世、车祸、受到霸凌等。如果青少年总是会想起创伤性事件的体验或者场景,或总是梦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经历,或处在一些与当时创伤相类似的场景中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或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显得过分敏感、警觉,则考虑诊断为PTSD。

(四)青少年抑郁与进食障碍

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常常会出现进食问题,表现为食欲差、不愿进食,也可以表现为不典型的食欲亢进、过度进食。若进食问题进一步发展,可能共病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与普通人群相比,青少年抑郁更易共病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患者由于对自己身体过度不满,自我评价较低,可能继发抑郁障碍。同时由于对饮食的过度控制,引起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躯体问题,也会引起或者加重抑郁症状。

(五)青少年抑郁与睡眠障碍

60%~90%患抑郁症的青少年有不同类型的主观睡眠问题,如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来、日夜颠倒,或者早醒、多梦、睡眠浅、容易醒等。而青少年由于青春期的大脑发育以及激素变化,也会引起睡眠调节问题,约有10%~40%的青少年会抱怨睡眠不足,或白天嗜睡、上课打瞌睡。睡眠障碍不仅仅是抑郁症状之一,也被认为和抑郁之间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失眠症状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六)青少年抑郁与成瘾物质使用

青少年抑郁患者中,也存在成瘾物质使用问题。有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为可以通过饮酒来改善自己的低落情绪。同时,醉酒状态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有了“更好”的睡眠状态,由此逐渐增加饮酒量与酒精度。也有青少年患者会通过烟草使用或药物滥用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成瘾物质使用可能是继发问题,也可能是共病。研究表明,情绪障碍中,药物滥用的患病率为19.4%,药物滥用使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近5倍。

(七)青少年抑郁与自杀风险、非自杀性自伤、边缘性人格

抑郁症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无望感、无价值感等消极观念,常伴有自伤甚至自杀行为。5%~10%的青少年患儿在首次抑郁发作后的15年内自杀身亡。大概60%的抑郁症患儿报告过自杀念头,约30%有过自杀企图。

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不存在意识障碍或自杀目的的前提下,个体采用各种方式重复且故意伤害自己,但不具有致命性的行为。该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非自伤青少年相比,自伤青少年表现出更严重的功能损害,存在边缘性人格特征的比例更高。有将近50%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而抑郁症也是引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重大危险因素。抑郁症患儿会采用故意割伤或戳伤自己、拔头发、用头撞墙、扇自己耳光等方式进行自我伤害。

青少年的边缘性人格障碍被定义为一种不成熟的人格发展模式,表现为努力避免被抛弃的行为模式、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适当的强烈愤怒体验,同时伴有冲动、自伤行为以及与压力相关的偏执意念等。研究表明,青少年抑郁、非自杀性自伤、边缘性人格障碍之间,存在潜在的病因重叠,三者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

(八)青少年抑郁与精神病性障碍

青少年表现的抑郁可能继发于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如凭空听到有声音骂自己,觉得周围人都指指点点,议论自己,从而出现不开心、悲伤、难过。如果这些症状只出现在精神病性症状的病程中,则需考虑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妄想障碍等。

思考题

以下是这一节的核心内容提要,你可以参考本节内容,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青少年抑郁症会与其他疾病共病吗?请举例说明。 8247+4ZOvH3LisOVoFneRNlWolNnfLAQVlj1308mtxQ7hpmFhWndOZkK7dpVcgn9

温馨提示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