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深海大洋“走入寻常百姓家”
——《深海浅说》编辑手记

程着

程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主任助理,编辑。

《深海浅说》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深海科普书。

深海,是21世纪谈论的新题目和热点;深海,是地球系统中关键而又缺乏了解的部分;深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圈资源……近年来,“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海沟、“雪龙号”远航极地大洋,新闻一次又一次将人们的视线带到那片蔚蓝领域,很多人想知道:深海是什么样的?深海里有什么?面对当前开发深海的国际竞争,我们应如何应对?

一、高屋建瓴——一部海洋“元科普”力作

《深海浅说》一书荟萃了汪品先院士十余年深海科普工作的丰厚成果,从人类对海洋的早期探索谈起,一直讲到深海的开发、保护、利用和权益之争,精选八大主题,展示了截至2020年深海科学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介绍了最新的深海探测技术,列举了深海前沿研究面临的科学挑战。本书名曰“浅说”,实则深入浅出,高屋建瓴,一览深海科学全貌。本书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既可供一般读者消闲科普阅读,也可作为海洋科学专业人士的补充读物。

《深海浅说》一书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一部“元科普”作品。根据“元科普”理论的提出者——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的解释,元科普是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科普作品,这种作品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以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

《深海浅说》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作者汪品先院士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促成了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的设立。同时,他还成功地推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倡强化科学的文化内蕴,并身体力行促进海洋的科普活动。《深海浅说》是作者在过去数十年科普的基础上,收集最新材料写就的,从海洋的早期探索开始,一直讲到了现代大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部典型的“元科普”作品。

二、天然去雕饰——经典作品,精心加工

这并非汪院士的第一本书,但他之前的作品有的是偏向学术型的课本,有的是文集,有的则偏向图册,像这样一本面向大众的海洋科普书,还是首次尝试。因此,整个编辑团队都充满着期待。

原稿到手后,编辑一口气便读完了,倒不是为了赶进度,而是内容实在精彩,让人不忍释卷。看着文稿上那些熟悉的字眼:大洋张裂、大洋钻探、深部生物圈……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而与课堂不同的是,书中增添了许多故事性的描写,仿佛不是在阅读一本科普书,而是在读一部关于各大板块间分分合合的章回小说,又像是在读一本通过对岩心地层抽丝剥茧、破译地球历史的侦探小说。读完原稿,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在各个方面把这本书做到完美的想法,绝不能辜负了这么精彩的文字。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用到《深海浅说》的编辑加工过程,异常合适。

凝练吸睛的标题、笔走龙蛇的行文、生动贴切的配图,高端的“食材”已经放在了桌案上,我们该如何加工,将这些原材料以最适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编辑团队反复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设计上以蓝色为主基调、突出“深海”主题;加工上尽量保持文字原有风味,与作者及时沟通,尊重作者意见。大原则确定后,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院士的作品,编辑起来压力与动力并存,且压力巨大。压力不仅来自作者的权威与读者的期待,更多还有编辑团队对自身的要求。而精彩的文字则给了我们最大的动力,期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出版这部作品,将瑰丽神奇的深海世界与广大读者分享。

在内容文字的修改上,编辑团队慎之又慎,但凡有改动,必定有出处,且只改必须改动的地方。每一处改动都经过了团队的反复讨论,确定需要修改的地方一一做好记录。将无法确定的改动用红笔标注在稿件上,标明编辑团队的想法,供汪先生参考定夺。汪先生对我们的工作十分配合,对我们的想法及时回应,常常发出邮件后半日便能得到回复,这也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鼓舞。

编辑团队还将许多精力投入图片的处理工作中。地图自不必说,都请中华地图学社(简称地图学社)重新绘制并送相关部门进行了审核。在地图的配字和颜色调试上,与地图学社反复沟通。有些少见且没有固定中文翻译的地名,在查阅文献并征求作者意见后最终确定。

除地图外,还有大量的说明性图片,这些图片对于科普书十分重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科学内容。但是,若是图片过于“学术”,又难免“劝退”一部分读者,因此,在处理这部分图片时,编辑团队十分注意图片的美观与趣味性,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让图片的呈现简洁易懂,使图片成为文字的助力,而不增加额外的阅读难度。对于想要进一步了解图中知识的读者,也可以通过书末的图片来源找到相应文献,进一步研读。

正文配图在原稿中均已确定,但是有些图片出于精度考虑需要找到原始图。有一部分图片汪先生已经提供了原始文献来源,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另一部分并不来自文献的图片。这时候,我们仿佛不像编辑,而像侦探,通过上下文透露出的蛛丝马迹,最终追踪到每幅图片的原始出处并明确版权。

深海“水怪”和巨型动物。A.《海底两万里》中的章鱼袭击;B.巨型乌贼;C.古代传说中的“海蛇”;D.深海皇带鱼。

以书中一幅“海怪”图片为例。这幅图由四幅小图组成,每一幅图都要追踪到原始图片。图A,《海底两万里》,没问题,通过书籍的法文名再借助搜索引擎,找到了百年前的旧书中的原始图片;图B,巨型乌贼,以图搜图,并不复杂;图D,深海皇带鱼,稍微有些麻烦,不过结合上下文中提到的时间和数字等线索,还是能够找到当时的新闻图片。图C,古代传说中的“海蛇”的搜寻就没这么幸运了,反复搜索,始终找不到与原稿一致的图片。不是这里多了点什么,就是那里少了点什么。经过了各种尝试之后,发现原图来自挪威博物馆,于是编辑就借助着翻译工具拼写出挪威语,终于在挪威的网站上找到了清晰的公版图片。这样的过程反复了许多次,所幸最后所有的图片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并清晰鲜亮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诸如此类的细节不一一赘述。

封面是一本书的门面,而在为这本书设计封面时,团队煞费苦心——如何体现深海的“深”,又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海面200米以下便是一片黑色的大洋,但若是如实呈现黑暗的深海,难免会让这本书整体过于沉闷。因此,美术编辑精心设计了深潜器下潜的主图,用白色的深潜器点亮漆黑的深海。同时,在封面的顶部,设计一束光线照入,用艺术化的手法,表现科普的主题。封面的下部,则拼贴了深海黑烟囱等特殊地形及五颜六色的冷水珊瑚,突出科学家们的发现,打破“深海是一片寂静”的固有看法。为了不破坏画面,而又方便读者了解书籍内容,编辑团队决定为本书增加腰封。腰封采用硫酸纸,同样是为了表现出深海的朦胧。团队既想保留深海的灵动,又担心低克数的封面用纸破坏书籍的质感,因此,最终选定软精装模式,将原有的封面设计用在铜版纸的护封上,而硬封则采用高克数的卡纸。硬封上印制的,正是汪先生下潜时发现的、我国南海的冷水珊瑚林。

作为一本全彩的、图片量大的科普图书,在用纸上团队也经过了颇多考量。纸张需要能够完美呈现图片,但又不会过于刺眼。不能太厚,以免拿在手上觉得笨重;又不能太薄,否则容易显得书籍“轻飘”。结合印制部门的推荐,最终选择了一种较高克重的、带涂覆的纯质纸印制本书。

整个编辑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耗时半年,本书最终在2020年10月与读者见面。

三、乘风起航——书籍营销,积极破圈

本书出版后大约一个月,传来“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的消息,借着这股“海风”,《深海浅说》的推广工作顺利启航。在营销部门的协助下,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在内的十几家媒体在线下线上平台发布新书有关新闻,扩大本书的影响力。

在图书的基础上,汪先生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还积极探索书籍推广途径,尝试多种方式,延伸《深海浅说》的影响力。

基于《深海浅说》内容,在bilibili视频网站“汪品先院士”账号上推出了“深海浅说:汪院士讲海洋”视频合集。合集一共36个视频,内容均来自《深海浅说》相关章节内容,点击量累计超3000万次。通过书籍内容的视频转化,有效实现了科普的“破圈”,让更多人通过视频了解《深海浅说》,了解海洋。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阅读到本书,《深海浅说》积极参与了“农家书屋”等书目报送,将前沿海洋知识送到四面八方。同时,编辑团队发挥自身优势,“送科普”到学校、海警舰船等场所,与大家分享《深海浅说》。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深海浅说》出版不到半年就加印,截至2021年10月,已重印13次,发行超70000册,在各大售书平台均获得读者好评。

同时,本书获评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2020年度“中国好书”、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等重要奖项,基本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编辑作为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有责任与义务将作者的心血以更合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未来我们将持续努力,推出更多优质科普图书,以飨读者。 Hoqu6kB4HIemUjKfYL0lqzGlG22i3Gq1vl12qldBbn9kZz2rgRLmyN/G24JC3O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