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亦农亦商,直到开贞祖父一代,才出了一名秀才。郭朝沛对孩子们的教育十分上心。郭家办了私塾,名为“绥山山馆”,请来沈焕章做专馆先生。沈焕章是犍为县人,秀才,1851年出生,1886年到“绥山山馆”。开贞的大哥郭开文、二哥郭开佐和沈焕章的儿子及开贞的一些堂兄弟一起从沈焕章受业。
开贞自幼聪颖,五哥放学回来温习功课,五哥尚未念熟,他却能默诵了;他还随大人去听说书,能听明白其中的意思。四岁半时听母亲念诗:“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对上学堂产生了憧憬。父母见他还聪明,便允许了他上学堂的请求。
1897年春天,开贞进了私塾。四十七岁的先生沈焕章迎来了六岁的学生郭开贞。沈焕章十分喜爱这位年幼的学生。有一次,沈焕章出了上联“钓鱼”,比开贞年长三岁的从兄对“捉蝶”,而开贞却对曰“伏虎”。沈焕章很惊讶,向郭朝沛称赞说:“此子气度不凡,将来必成大器。”还有一次,沈焕章为了惩治逃学的开贞,让他上前背书,开贞一口气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沈老师十分叹服,逢人便夸。开贞对沈焕章印象也十分好。他后来回忆说:“像他那样忠于职守,能够离开我见,能够专以儿童为本的人,我平生之中所见绝少。他起初打过我们,而且严格的打过我们,但那并不是出于恶意。” [8]
郭家私塾的规矩是上午读经,下午练字,晚上读诗。经书太难,五六岁的开贞难以理解。开贞的诗歌教材是《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他对唐诗充满了兴趣,他喜欢王维、李白、孟浩然、柳宗元,不喜欢杜甫,甚至有些痛恨韩愈。这跟沈焕章的影响有关系。对于童年的开贞来说,王维、李白等人的诗多自然天成,容易理解,杜甫诗充满历史感,韩愈喜欢险怪字词,都是童年开贞不容易懂的。但童年经验却决定了他一生的兴趣,直到晚年,他还喜欢李白,而对杜甫颇有微词。沈焕章让开贞对对子,从两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九字对,对不好不让休息。这给开贞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开贞后来回忆自己读诗、对对子的童年生活时说:“我自己是受科举时代的余波淘荡过的人,虽然没有做过八股,但却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这些工作是从七八岁时动手的。但这些工作的准备,即读诗,学平仄四声之类,动手得尤其早,自五岁发蒙时所读的《三字经》、《唐诗正文》、《诗品》之类起,至后来读的《诗经》、《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之类止,都要算是基本工作。” [9]
沈焕章批改作业很严格。开贞交上来的诗文习作,沈老师常常在不当的字句处画圈,然后让开贞自己改。往返多遍,直到开贞修改得让他满意为止。沈焕章写得一手好柳体,开贞深受影响。除在私塾练习外,他还每天早早起床,用墨写核桃大的字,用土红写大碗大的字,用土红写斗方大的字。日积月累,开贞练字用的纸,积累起来都有书桌那么高了。开贞后来在书法上能取得突出成就,源自他从小就打下了深厚的功底。
在沈焕章严格教育下,天资聪颖的开贞写得一手好文章。三国时,蜀人违背诸葛亮的战略,不再在阴平设兵把守关口,以致魏兵从此偷渡。郭沫若以此为题写过一篇《邓艾偷渡阴平》。其中有:“关卡应设,待魏兵下一而杀一,下十而杀十,而百而千而万,而百千万,魏兵虽多,足几杀耶。”这篇文章气势磅礴,给沙湾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清末维新运动后,时代的浪潮很快冲击到传统的私塾教育里。郭家私塾除读圣经贤传外,增加了《地球韵言》和《史鉴节要》。《地球韵言》是光绪年间湖北举人张士瀛写作的一部地理类的启蒙读物。像“大地椭圆,旋转如球;东半西半,分五大洲”“摄引全球,专赖引力;绕日而行,八星之一”等句子,将近代关于宇宙地球的科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史鉴节要》全名《史鉴节要便读》,鲍东里撰,六卷,成于道光年间。“是书所记,起太古开辟,迄南朝灭亡。旁注史事,便于考史。用四言韵语,甚便童蒙记诵。” [10] 这两套书都用四字韵言,分别讲地理和历史知识。开贞非常喜欢它们,认为它们对“我们当时的儿童真是无上的天启” [11] 。私塾里还增加了自然科学教材。“数学演算是每天都要做的,《算数备旨》里面的每一道问题都不曾忽略过。” [12]
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学堂。成都很快成立了高等学堂、东文学堂、武备学堂。开贞的大哥郭开文进了东文学堂,五哥郭开佐进了武备学堂。郭开文买了《启蒙画报》《经国美谈》《新小说》《浙江潮》等很多新书新刊寄到家里,开贞从中十分受益。
《经国美谈》是日本立宪政治家矢野龙溪写作于1883—1884年的一部政治小说,雨尘子翻译成中文。译文最初刊载于《清议报》,1907年出版单行本。该书“是日本启蒙主义文学中第一部成熟的政治小说,也是龙溪的代表作” [13] 。“小说写齐武名士威波能、巴比陀、玛留等人,历尽磨难,推翻专制统治,确立民主政治,并在盟邦阿善(雅典)的支持下打败了斯波多(斯巴达),争霸全希腊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政治思想。小说运用了历史演义的模式,全文情节曲折多变,人物描写类型化、理想化。” [14] 《新小说》是文艺月刊,梁启超主编,1902年11月创刊于日本横滨,后在上海出版,1906年停刊,共出24期。《浙江潮》由孙翼中主编,综合性月刊,1903年2月在日本东京创刊,共出12期。
这些书刊中给开贞印象最深的是《启蒙画报》。《启蒙画报》创办于1902年6月23日,终刊于1904年底。最开始每天出版一刊,后来每月出版两册。这份画报“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白话语言和图绘形象相结合,既传播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天文学等近代科学知识,又讲说中外史地、民情风俗、中外重要人物,还刊登寓言故事、智力故事以及小说等文学类作品,有时还报道国内外时闻信息” [15] ,向儿童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
《启蒙画报》中有拿破仑和俾斯麦的简单传记。开贞十分崇拜他们。开贞尤其同情拿破仑妻子约瑟芬,这位被废掉的皇后在临死时还拿出拿破仑的照片来亲吻。开贞读到这里不禁流出眼泪来。开贞从小感情丰富,后来成为诗人不是偶然的。他还从《启蒙画报》中读到《猪仔记》,小说写一位在美国不学好的青年,被骗做了猪仔,卖到某地去开垦,受尽剥削和欺压。这让开贞想起了周围的农民,他们终年辛勤劳作,有了收成却多半向地主交了租,连一顿白米饭也吃不上。
《启蒙画报》里每段记事都配上简单的线条画,开贞用纸摹下来,有时候涂上各种颜色,贴在床头墙壁上。这是他对美术的最初热爱。曾祖母邱氏寿满百岁时,家中为她在乡场上建立了“百岁坊”,坊上有许多文字和浮雕,开贞十分喜欢。他后来回忆说:“这或者在我后来的文艺的倾向上有点潜在的作用。” [16] 郭开文热爱美术,他有《海上名人画稿》和《芥子园画谱》,开贞也喜欢翻阅。《海上名人画稿》是工笔画,里面有一幅公孙大娘舞剑器图,开贞将这幅图与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照着看,加深了印象。郭开文喜欢苏东坡的书法,并练习苏体。受此影响,开贞也开始对娟秀飘逸的苏东坡书法产生了感情。
除《启蒙画报》等外,郭家私塾还添置了很多上海出版的蒙学教科书,像格致、地理、地质、东西洋史、修身、国文等。沈焕章很开明,他得了这些风气,也不体罚学生了。他自修了一家教会学堂出版的《笔算数学》用来教学。开贞从加减乘除学到了开方。私塾壁上挂着《东亚舆地全图》,各个地区用不同颜色表示,这让开贞对世界有了新认识。开贞读古书也开始有条理了。他一面读《左氏春秋》,一面读《东莱博议》。两书相互启发,给开贞很大教益:“我的好议论的脾气,好做翻案文章的脾气,或者就是从这儿养成的罢?” [17]
1904年,郭开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日本东文学校,以公费留学日本,后进入早稻田大学法学系学习。郭开文留下很多书放在老家书橱里,开贞放学回家后,从中偷偷拿出《西厢记》《花月痕》《西湖佳话》等古典戏剧小说来看。开贞在十多年后改写《西厢记》,就跟这时候放下蚊帐在床上偷偷阅读有关。
开贞学会了写诗。他最早的诗充满童趣,即物写景,清新自然。《茶溪》写道:
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书。
钓竿含了去,不识是何鱼。
《早起》歌颂:
早起临轩满望愁,
小园寒雀声啁啾。
无端一夜风和雪,
忍使娥眉白了头。
这些诗歌表现出开贞很早就有过人的才情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