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护驾的小神仙

六丁六甲到底是男是女?

唐僧在鹰愁涧收了白龙马。同时,又有一大批神仙加入了取经队伍。他们虽然没有直接现身,但时时刻刻保护着唐僧的安全,同时也暗中记录着唐僧的言行。他们就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和十八位护教伽蓝。

六丁六甲本来是百分百的道教神,是六位丁神和六位甲神的合称。六丁六甲的信仰,大概南北朝时期就存在了,在旧历的甲日和丁日念诵他们的名号,有很多好处。六位甲神都是男的,又称六甲将军。六位丁神原本都是女的,又叫六丁玉女,她们和很多道教神仙一样,在不同时候、不同的教派,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南北朝之后的几百年间,六丁玉女渐渐变成了六位男性将军了。

据宋代灵宝派科仪《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六甲将军为甲子合形大将军凌飞、甲寅变形大将军蒋真等六位,六丁将军为丁丑大光大将军黄洞、丁卯元光大将军徐元哲等六位。宋洪迈《夷坚丁志·兴国道人》载,赣州兴国刘子昂不信道教,把道书烧掉,于是就引来了几位神将,“如世所绘六丁力士者”,对他说:我们本来是保护你的,现在你不信我们,我们要走了。可知当时将“六丁六甲”视为保护神的信仰颇为流行,而且六丁神也成了六位猛男。另外,北宋灭亡时,金兵围攻汴梁城,有个装神弄鬼的郭京,说他能召唤“六丁力士”,虽说是人扮的,想来也不可能找小姑娘演。

本来是“玉女”的六丁神,为何变成了六位将军,甚至出现了“六丁力士”的说法?问题就出在这个“丁”字上。

首先,丁,既是十天干的第四位,同时又是男子的意思,所以一个家族生了男孩,就说是“添丁”,征兵也说“拉壮丁”,男孩成年叫“成丁”,这当然大大影响了六丁的女性形象。

其次,历史上另有一个“五丁力士”的故事,也很有名。秦王想灭蜀国,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叫人做了五头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蜀王听说后,就派人向秦王索求。秦王就把石牛送给蜀王,外加五个美女。但是石牛很重,如何搬来呢?当时蜀国有五个大力士,力大无比,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们去凿山开路,把金牛拉回来。于是五丁力士在大山间开出了一条大路,把石牛和美女带回来。经过一处,遇到一条大蛇。五丁力士想把蛇从洞里拉出来,结果把山拉塌,五丁力士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了。秦国就顺着这条大路打进来,把蜀国灭掉了。

所以,我怀疑,民间可能把“六丁神”和“五丁力士”搞混了。金庸先生《笑傲江湖》里黄钟公有一招叫“六丁开山”,其实也是“五丁”“六丁”搞混了。“六丁”从来没有开过山。

而戴敦邦先生画的《道教人物集》里的六丁神,就特别有意思。戴先生当然知道六丁本来指的是六丁玉女,他大概也知道,六丁神充当保护神的作用,甚至还有六丁力士的说法,为了调和这个矛盾,让更多的人接受,他就把这六位女神画成了六位女汉子!

五方揭谛

揭谛,本来是“去”“去经历”“去体验”的意思,读作gati,最常见的就是《心经》的最后一段:“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可以说家喻户晓。

《西游记》似乎在不停地刷新神仙来源的下限:历史人物可以成神,比如李靖;编造的人物可以成神,比如二郎;山里的动物也可以成神,比如齐天大圣。这次继续刷新,什么历史人物,什么故事人物,什么动物,都统统弱爆了,揭谛,只靠一个译音,就可以成神!

揭谛为啥成了神呢?应该和揭谛咒有关。常建有一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寺在常熟。但是为啥叫“破山寺”呢,据宋代《中吴纪闻》的记载,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头天天来听寺里高僧讲法。有一天,这高僧问他:“你从哪里来?”这老头说:“我不是人,是龙。”立即现出原形,高僧吓了一跳,赶紧诵揭谛咒,于是召唤来揭谛神,与龙大战。这龙败走,将山冲开一条口子。这山从此就改名为“破山”,山上的寺庙也就改叫破山寺了。

由此也可以知道,最晚到宋代,揭谛咒就是召唤揭谛神的咒语了。

那么揭谛咒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心经》的最后这一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揭谛咒除了能召唤揭谛神,还有个用处,就是给人使坏,也可以说是避免人杀生。比如见到撒网捕鱼的,只要向他倒着念揭谛咒(诃婆萨提菩……谛揭),七遍就可以使他这一天一条鱼都逮不着。这跟今天“猪是的念来过倒”的把戏其实是一样的。

揭谛咒里不停地出现“揭谛”两个字,那人们自然就会编出一个揭谛神来。这是非常正常且合理的事情。宋代流行于南方的瑜伽教,是混合了佛教密宗和道教的一个民间宗教,就堂而皇之地供着揭谛神。

那《西游记》里“五方揭谛”又是什么呢?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我发现,《西游记》中常活动的有一个“金头揭谛”。市面上《西游记》很多版本里,还有个“银头揭谛”。这个银头揭谛,出现在和黄眉怪的战斗里: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领着金头揭谛、银头揭谛、六甲、六丁等神、护教伽蓝,同八戒、沙僧,不领唐三藏,丢了白龙马,各执兵器,一拥而上。

这就会使人误解,以为金头揭谛有个兄弟是银头揭谛,这其实是后来的版本乱改的,世德堂原本明明白白写的是“水头揭谛”!

世德堂本《西游记》的金头揭谛、水头揭谛

有了“金头揭谛”和“水头揭谛”,就好理解了。按照国人五方配五行的习惯,剩下那三个,很有可能就是火头、木头、土头揭谛。假如是金头揭谛、银头揭谛排列的话,难道后面还有铜头揭谛、铁头揭谛、锡头揭谛吗?可见,如果深入研究一部古籍,从头到尾花工夫通校一遍,可以发现许多隐藏的问题。

另一部稍晚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里似乎沿用了金头、银头揭谛的说法,还给剩下的三个编了名头:摩诃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波罗僧揭谛是“七长八大的一个天神”“手拿一个金刚钻”。然而,这几个名字,无论如何是不合五方揭谛特点的。而且《三宝太监西洋记》似乎刻意回避这一点,凡是提到五方揭谛,一定含糊这几个名字;凡是说了这几个名字的,一定含糊他们代表哪一方。可见《三宝太监西洋记》的作者,心里也是犯二乎的,后面那三个,可能是根据揭谛咒硬凑的。

十八位护教伽蓝

伽蓝,指佛寺,也指佛寺的护法神。伽蓝有十八位,分别是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

伽蓝本来是印度的神,到了中国大陆之后,总有点水土不服,老百姓既不知道叹妙、叹美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所以《西游记》里,十八位伽蓝经常一起活动,很少单独出现。唯一一次单独活动,是在黄风山上,护法伽蓝变成了一户人家,给孙悟空治眼睛,但也没说具体是哪位。这正说明,这十八位,其实在老百姓心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伽蓝是护法神的通称,所以,中国老百姓在这十八伽蓝之外,编造自己的伽蓝神,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第一位赫赫有名的伽蓝神,就是关羽,在北京雍和宫等庙宇都可以看到。关羽在大殿的侧面,有一个位置,有时候叫伽蓝殿,有时候叫护法殿,相当于寺庙的保安室,而关羽就是保安大队长。

关羽为何会成为伽蓝?这是他死后,佛教对他的拉拢。

关羽生前,战功赫赫,结果死不得其所。这样的人物,是最容易被建庙祭祀的。一方面是向他乞灵,另一方面也是怕他厉鬼作祟。一来二去,佛教看中了这个“人才”,就说他死后灵魂皈依佛法。然而这样一位武功高强的将军,他在佛教能干些什么呢?当然是去当保安队长最合适啦!

关羽在佛教干保安队长,这个历史很长。致使明清以后,人们提到伽蓝神,就以为专指关羽,反倒把那十八位忘记了!

伽蓝这个职务,也有统一招聘和单位自主招聘一说。十八伽蓝,就属于原班底,但大家都知道,标配的往往不好用。关羽伽蓝,就属于中土人士自聘的,渐渐也成为标配了。

中国宗教是最宽容的,不但接纳标配,也容许自主招聘,不同的寺,都可以招聘自己的伽蓝。假如这位伽蓝混出了名声,还可能会被别的寺聘用。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过《昭明文选》,他曾支持过密印寺,所以密印寺奉他为伽蓝,塑像供奉。有此待遇的,还有他的老师沈约。

天台山的寺院,伽蓝神是王子乔。他本是一位道教神,五代时,被封为玄弼真君。不知为何被弄到佛寺里来当伽蓝。

苏东坡当过杭州高丽寺的伽蓝。据说苏东坡在修建西湖苏堤的时候,需要拆除高丽寺的一部分建筑。于是他就在佛前发愿:死后要做这座寺的护法。他死后,人们就把他的像在寺里供奉起来,据说相当灵验。明代有些人觉得苏东坡这样一位大名人,当保安实在屈才了,就把他搬出了伽蓝殿,另外供养。谁知立马就不灵了!1996年,杭州高丽寺遗址出土了一尊石像,据考证,这就是当年的伽蓝神苏东坡!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也当过伽蓝。镇江有一座鹤林寺,米芾曾说:“我死后,要到你们寺来护法。”他死的那一天,鹤林寺的一尊伽蓝神忽然倒在了地上。于是大家都认为是米芾代替这位伽蓝来护法了,就把他的像塑在寺里,当作伽蓝神来供奉。

离我们时代较近的一位著名的伽蓝,是明朝的祝枝山。《新搜神记·神考》记载:“……今为寺中伽蓝神,奉香火之荐焉。似此则伽蓝乃祝枝山也。”袁宏道《纪梦为心光书册》:“壬寅秋,余梦入一庵,有釜十五,白粲如丘积。问之,曰:‘王路庵也。’一碑上载祝枝山为此庵伽蓝,梦中了了识其文,醒不记也。”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伽蓝神。比如紧那罗、灵显夫人,甚至当地的某个普通小姑娘,因有些敬重佛法的事迹,死后也被搬到伽蓝殿。总之,中央大殿供三世佛,这个一直是不变的,但侧面伽蓝殿,执行的是统战政策——不管是印度的神还是中国民间的神、道教的神,甚至中国历史上的文人武将,都可以收纳进来。这样算一算,伽蓝绝对不止十八个!

四值功曹

最后谈一谈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本来是道教所信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个神。功曹一直是一个小官,汉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除掌人事外,也参与一郡的政务。北齐后称功曹参军。唐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道教人士喜欢借用人间官职来造神,所以也给神界配了这样一个官职。

向玉帝报告人间发生的事情,是神界功曹的本职工作。所以,明代民间的彩绘木雕功曹,一般手里都拿着文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日值功曹”,就是学校里的“值日生”,虽然只是打扫打扫卫生,但和“日值功曹”一样,都是每天做固定的事情。当然,我们还做过“值周生”,但周(即星期)的概念是西方传进来的,所以道教没有“值周功曹”。

总的来说,十八位伽蓝是佛教神,六丁六甲和四值功曹是道教神,揭谛只能说是民间信仰中的神,而且既受观音差遣,也归玉帝管辖,这和民间信仰中观音与玉帝的关系正相似。所以《西游记》的民间特性,从给唐僧护驾的这三十几个小神仙来看也暴露无遗了! EJ5odLjcTRZ4N1RMZ0g7imrKJTIUi4OMR8fzRhtjZw3hKTCAky0VEyOEDpowCq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