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把喜欢沉淀为信念

亲爱的欢乐:

某晚,你俩小脑袋凑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读着我写给你们的信。因为爱你们,也因为爱文字,所以,给你们写信,是一件幸福的事,它们是别样“情书”。

有些爱好,一旦在小时候播下了种子,就会野蛮生长,寂静开花,最终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我对文字的喜欢,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小学一年级,父母给我订了《故事画报》。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有关春天的作文。我脑海里马上蹦出了一个在《故事画报》里看到的句子:“春天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了绿油油的小脑袋,可爱极了!”我把这个句子写进了作文。那篇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或许从那时开始,对文字的喜欢就悄悄萌芽了。

随着爸爸妈妈给我订更多的杂志,买更多的书,我进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书的世界。就像一块海绵,先是贪婪地吸收水分。当水分达到一定的量时,就自然有了表达的欲望。阅读,是写作前的漫漫长路;写作,是阅读后的水到渠成。

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姓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陈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文学青年。他有丰富的藏书,经常借给我们看。那是一个流行写诗、读诗的年代。我记得陈老师曾借给我一本诗歌集。我爱不释手,一边看一边摘抄其中优美的句子。去还书时,陈老师表扬了我摘抄笔记的习惯。

在那个没有什么培训班、兴趣班的年代,陈老师免费办了一个写作班,招收了10多个喜欢写作的学生。这个写作班,会像作家协会那样定期组织采风活动。好多个周末,陈老师带着我们到处跑,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记录所见所闻所感,并在写作课上交流点评。

有一次,陈老师带我们参观当时号称全国最大的新昌兔羊毛衫市场,逛了整整一个下午。一边逛,一边教我们用怎样的结构、怎样的视角,写参观类的文章。陈老师用耐心和热情,带领一群懵懂少年,一步步走进了文学殿堂。

当天晚上,我在家里写这篇游记。写着写着,停电了。那个年代,电力资源短缺,停电是家常便饭。我坐在书桌前,在摇曳的烛光中,继续自得其乐地写着。或许,写作的最初动力,来自写作过程中的自得其乐和有感而发。

小学五年级时,无意中看到《少年儿童故事报》上有一个征文比赛,大意是有个男孩考试在某次考试中考差了,请续写后面的故事。我编了一个情节有点巧妙的小故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投稿,没想到被《少年儿童故事报》录用并刊登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稚嫩的文字,变成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铅字。当看着这张报纸在同学们手中传阅时,我激动了好一阵子。

后来,投稿成了我学习之余的最大爱好。特别是高中三年,班主任石老师对我的投稿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我写的作文,石老师几乎每篇都看。他认为好的,就让我抄在稿纸上,他帮我向《中学生语文报》、《绍兴教育报》等报纸投稿。

一开始,连投了几篇,都杳无音信。我有点心灰意懒。石老师鼓励我说:“如果不投,肯定不可能发表;投了,就有50%的可能性。我觉得你写得挺好,要坚持。”

后来,文章陆续见报,且越来越多。学校传达室的大爷,远远看到我,就冲我喊:“小姑娘,又有稿费单了,快来拿。”有时,大爷会问我:“你哪来这么多时间写文章啊?不用做作业吗?”每次去拿稿费,我都有种“劳动光荣、自食其力”的自豪感。

很多老师、同学都认为,如此喜爱文字的我,大学里一定会选择中文系。但阴差阳错的,我没有读中文系,而读了历史系。四年历史系的学习经历,看了很多历史小说,文史确实不分家。

毕业后,先在报社工作,后来辗转进了机关。工作之余,将所思所想所感,化为涓涓细流,或敲击键盘,或徜徉笔尖,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有朋友问:“你既然这么喜欢写作,为何不从事文字工作?”我却觉得,喜欢,可以不成为一种职业,但一定可以成为一种信念。

古代的大文豪们,杜甫、王昌龄、苏轼、王安石、范仲淹……其实都不是专职作家。文学,只是他们茶余饭后,或忧国忧民,或感时济世,或触景生情,或伤春悲秋,有感而发而已。

比如范仲淹那首脍炙人口的《苏幕遮。碧云天》,是他1040年至1043年间,在西北边塞的军中担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时写下的。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范仲淹,触景生情,写下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低回婉转,满满都是羁旅乡愁。这样的触景生情,不是时时都有,也不是人人都有,需要水到渠成。如果让专职作家写命题作文,就无法达到这样的感觉。

我喜欢的几位当代作家,如席慕蓉、刘墉、蒋勋等,也都不是专职作家。不过很巧,他们都和美术有关。他们走上写作的道路,似乎是“无心插柳”,结果“柳成荫”。比如蒋勋,他从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系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深造。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他给学生上美学课时,常常提到《红楼梦》给他的种种美学思考。蒋勋说,他是将《红楼梦》当佛经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处处都是觉悟。于是,学生们建议他开设一个关于《红楼梦》的讲座。这一开,就是三年。三年中,听课的对象从学生扩大到了社会各界人士。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从蒋勋的《红楼梦》讲解中,感悟了人生。后来,讲座内容集结成册,就是持续畅销的《蒋勋说红楼梦》。

我曾给你们写过《总有一件事情让你痴迷》,告诉你们,如果有一件事情会让你痴迷,那么,你的人生,无论何时都不会太孤独。同样的,当你遭遇挫折,身处逆境时,因为有这份爱好在,这份信念在,你对生活就不会太绝望。

比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他的生活状态,套用我们流行的说法,就是“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但是,在别人看来最艰难困顿的时候,苏轼在精神上却从未被打倒。因为,他有“文学”这个精神支柱和信念。当他在世俗社会中遭遇不幸时,他可以到文学世界中寻找安慰,为自己疗伤。最后,他用他的笔去追求“诗和远方”,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潇洒。

如果说青少年时,写作只是一种爱好,那么,随着年岁渐长,写作,渐渐成为一种依赖。或许,正在往信念的路上走着。

这是一种怎样的依赖呢?就是,当我想倾述时,我永远有这样一个温暖、贴心的倾诉渠道,那就是——写下来。这样的倾述,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只要拿起笔,就可以“我手写我心”。刚下笔时,或许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但写着写着,忽然有了“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醒悟。

很多时候,答案不是别人告诉我们的,而是一直就在我们心里,只是缺少一种梳理。而写作,正可以帮助我们静下心来,看沧海桑田,念人心冷暖。心,变得越来越柔软。

孩子,妈妈相信,今后,你们也一定会有你们喜欢的事情。生命,或许不会因为这份喜欢而延长长度,但一定可以因此而增加厚度。生活,也会因这份喜欢而愈加美好。

2016年6月10日 7qkuc0JYxv4+gpwowjI8ccojs2n5GRWQ+SqmV80NOkdRyBf8H8j4faRZija6Cu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