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胎前产后一清一温

沈氏女科调治胎前产后诸病强调“胎前宜清”及“产后宜温”,切忌攻伐,亦不可峻补。因为这两个时期是妇女特殊易损之时,过者有害,不足亦害,以和为妥,求其平矣。

妊娠必须清热调血,使血循经,以养其胎,即“胎前宜清”。凉药首选黄芩,次用蒲公英、黄连、竹茹、栀子。忌用过凉的秦皮、龙胆草、白头翁等。

注意养胎

“胎脉系于肾,胎气载于脾。”养胎之法,重在健脾固肾,所谓“肾固而胎安,脾健则胎不坠也”。药投生黄芪、党参、川续断、当归、白芍、炒白术、生杜仲、桑寄生、菟丝子。另入苏梗,一则安胎,二则补而不滞。

治法三禁

“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汗则亡阳伤气,下则亡阴伤血,利小便则伤精损液。另外,还应注意妊娠禁药。凡峻下、滑利、行血、破血、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之品均应慎用。《黄帝内经》所谓的“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只是指孕妇有病,当以治病为主,不可缩手缩脚,以免影响疗效,但也不可一意猛行,总要顾及胎气,不能病愈而胎伤,得不偿失。

产后气血骤伤,百脉空虚,故其治总以温补为先,即“产后宜温”。常用大补的人参、黄芪、当归、阿胶珠、大枣、龙眼肉等,佐以温通的桂枝、鹿角霜、炮姜、乌药之类。应当注意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常常配用砂仁、木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生鸡内金和反佐以寒性的蒲公英、连翘、黄柏等。产后如感风寒切忌过汗,如遇忧郁勿专耗散,如有停食必兼醒脾,如有热象不宜过凉。

宜重三审

“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征恶露之有无;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征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行与不行,饮食之多少,以征胃气之充馁。”由此立法行滞、通便和下乳便成产后治则的3个关键。行滞常选用乌药、香附、桔梗、薤白、木香、郁金;通便常选用菊花、当归、决明子、全瓜蒌、莱菔子、桃仁;下乳常选用生谷芽、生麦芽、生黄芪、路路通、蒲公英、炒橘核。

先消瘀血

“产后必有败血”,如停于脾胃则见脘腹胀痛、呕吐上逆,流注肌肤则见浮肿麻木,留滞关节则见痛楚挛急。当投祛瘀生新之品,如三七、泽兰、丹参、地龙、益母草、鸡血藤等。

验案

田某,女,25岁。

病史:产后月余,周身关节痛楚拘急,下肢尤甚,遇冷加重,面色少华,头晕乏力。

检查: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辨证:产后气血骤伤,百脉空虚,筋脉失养,故周身关节痛楚拘急;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外荣于肌肤,故头晕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皆为气血不足之象。病位在关节。

中医诊断:产后身痛(气血亏虚,筋脉不荣证)。

西医诊断:产后关节痛。

治法:益气养血,温通止痛。

处方:《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生黄芪15g,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木香10g,蒲公英10g,丹参30g,益母草10g,鸡血藤10g,鹿角霜15g,川牛膝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结果:上方连服7剂,关节痛减,头晕亦轻,面色转润,舌淡苔薄白,脉来沉细。前法已获效机,仍守原方出入,加党参10g,阿胶珠10g,以增益气养血之力。再服7剂,诸症皆除,嘱其服用人参养荣丸,早晚各6g,丸药缓图,冀其巩固,后未再复诊。

按语: “产后气血骤伤,百脉空虚”,故其治总以温补为先,用黄芪、当归之辈;佐以温通的桂枝、白芍、鹿角霜、鸡血藤配当归养血活血通络;生黄芪配当归,益气以生血,助血运行;补而不滞用木香;寒性反佐以蒲公英;下肢用引经药川牛膝,使药到病所。产后必有败血,投丹参、益母草祛瘀生新。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专事补虚扶正而获效,并以丸药缓图,巩固其效。 HeELZX6dvkPdaOapEFp1SDqDPfLVGEyS0HFCqsXxzfFZWKZ+cKQyxLsfIqfDbx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