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证二条 方六首

本篇主要讨论疟病的主脉、主证、治法和分类,并根据脉证的不同表现,提出了治疗疟病的原则。

【原文】

师曰:疟脉自弦 [1] ,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 [2] 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3]

【注释】

[1]疟(nüè虐)脉自弦:弦属少阳之脉,故多从少阳来治。

[2]小紧:《陈慎吾金匮要略讲义》云:“小紧为寒在阴分,阴不可从表解,故曰下之差。”

[3]以饮食消息止之:《陈慎吾金匮要略讲义》云:“热极生风,知风为热,风生最易传热于胃,致耗津液,故可饮食消息之,止其致热之因。”

【原文】

病疟,以月一日发 [1] ,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 [2] 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

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3] ,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

鳖甲 十二分,炙 乌扇 三分,烧 黄芩 三分 柴胡 六分 鼠妇 三分,熬 干姜 三分 大黄 三分 芍药 五分 桂枝 三分 葶苈 一分,熬 石韦 三分,去毛 厚朴 三分 牡丹 五分,去心 瞿麦 二分 紫威 [4] 三分 半夏 一分 人参 一分 䗪虫 [5] 五分,熬 阿胶 三分,炙 蜂窠 四分,炙 赤消 十二分 蜣蜋 六分,熬 桃仁 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 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 虫五分,无鼠妇、赤消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注释】

[1]以月一日发:指每月发作一次。

[2]月:指三十日左右。

[3]疟母:即脾脏肿大,在急性热病中常发生,尤其是疟病。病久而肿不消。陈慎吾注:“盖疟原虫于热退后血液中虫迹更少,反于脾脏骨髓等深处分裂生殖,故脾肿不消,久疟不瘥也。”

[4]紫威:即紫葳。

[5]䗪(zhè这)虫:即土鳖虫。

【原文】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 [1] ,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2] 。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 [3] 之间,令人消铄脱肉 [4]

【注释】

[1]烦冤:烦乱同时又闷闷不乐的感觉。

[2]瘅(dān单)疟:热症。《素问·奇病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王冰注:“瘅,谓热也。”

[3]分肉:即肌肉。因肌肉间间隙分明故名。

[4]消铄(shuò烁)脱肉:瘅为阳邪,心为阳脏,以阳从阳,气通于心,邪外舍肌肉间,肌肉为阴,阳极而阴消。

【原文】

温疟 [1] 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汤

知母 六两 甘草 二两,炙 石膏 一斤 粳米 二合 去皮三两

上锉,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注释】

[1]温疟:指热疟。

【原文】

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

蜀漆 烧、去腥 云母 烧二日夜 龙骨 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一方云母作云实。

附《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 治牡疟。

牡蛎 四两,熬 麻黄 四两,去节 甘草 二两 蜀漆 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1]

柴胡 八两 人参 三两 黄芩 三两 甘草 三两 栝楼根 四两 生姜 二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姜桂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服一剂如神。

柴胡 半斤 桂枝 三两,去皮 干姜 二两 黄芩 三两 栝楼根 四两 牡蛎 三两,熬 甘草 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注释】

[1]劳疟:《诸病源候论》云:“凡疟积久不差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 xHkQvH6UZix7BXkI5ARNUCWX9sfwTOlV/dnQxYII2EAneHiA8vYThLMy353pem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